寢宮中的慘叫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才漸漸消失,等楊洵睜開眼睛時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此時李妙音還在楊洵懷裏睡得香甜,但楊洵隻是微微動了動身子,她就醒了過來。


    見楊洵正盯著自己看,李妙音的俏臉上飛上一抹紅霞,腦袋往楊洵懷裏蹭了蹭,小聲地說道:


    “你說過會對朕負責的,你可不能說話不算數。”


    看著李妙音害羞的模樣,楊洵頓時想逗逗她,於是說道:“想讓本王負責也不是不可以,但你是最後來的,隻能做小,當本王的小小小小小妾。”


    “不行!”


    李妙音頓時急了,瞪著大眼睛氣鼓鼓地看著楊洵:“誰說朕是最後來的?你忘記你小時候把朕按在雪地裏親了?”


    說到這,李妙音的臉更紅了,但還是直視著楊洵,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


    “小時候不作數。”楊洵微微一笑說道。


    李妙音冷哼一聲,說道:“怎麽就不作數了,你親了朕,那我們就是有了肌膚之親,所以朕才是最先來的,她們都得往後稍稍!”


    見李妙音一副認真的模樣,楊洵頓時笑了起來,你別說,她說的還挺有道理。


    “那得看你表現了,要是表現好的話,可以考慮提升你一點點地位。”楊洵笑道。


    此話一出,李妙音氣憤地張開嘴巴,一口就咬在了楊洵的胸口。


    楊洵頓時發出一聲慘叫:“啊!李妙音,我發現你真是屬狗的,快鬆口啊,掉了掉了,要掉了!”


    李妙音這才鬆口,惡狠狠地說道:“哼,看你還敢不敢欺負朕了?”


    “你下次再咬本王,本王就發力,用胸肌把你門牙給你崩掉!”楊洵揉著胸口,沒好氣地說道。


    李妙音剛想還嘴,門外就響起了朱雀的聲音:“啟稟王爺,丞相和六部官員都來了,正在禦書房等您呢!”


    “知道了,本王馬上過去。”楊洵應道。


    李妙音也乖乖從楊洵身上下來,能夠驚動六部所有官員的一定是大事,她還是分得清主次的。


    楊洵穿戴整齊後,發現李妙音將床單整整齊齊地疊了起來,放在一旁。


    那上麵有她的落紅,所以她要好好留著。


    楊洵看到這一幕,頓時笑道:“蕭何他們應該是要說科舉的事,你來不來?”


    李妙音搖搖頭,有些羞澀地說道:“朕就不去了,身上又痛又軟,朕要再睡一會。”


    說完,李妙音鑽進被子,隻露出一個小腦袋,還幽怨地看了楊洵一眼。


    “行吧!”楊洵點點頭,大步走出了寢室,並吩咐朱雀叫來宮女好好伺候李妙音。


    禦書房中,以蕭何為首的眾位官員已經等候多時了,見楊洵滿麵春光地走進禦書房,他們臉上都掛著笑容。


    他們可是從早上就等在這裏了,可聽朱雀說楊洵正在睡覺,所以誰也不敢打擾,就一直默默地等著。


    “見過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卿免禮!”楊洵走到龍椅上坐下,笑道:


    “讓眾卿久等了,不知眾卿前來所為何事?”


    聽著楊洵對他們的稱唿,眾人都暗暗竊喜,王爺真是越來越有皇帝的樣子了。


    “啟稟王爺,臣等進宮正是為了科舉一事。”蕭何說著,呈上來一個小冊子。


    “按照王爺的吩咐,此次科舉除了南部之外,其他地區的州府都已經完成了郡試和鄉試,這是中舉學子的名單。”


    這麽快?


    楊洵接過小冊子,仔細地看了起來。


    楊洵推行的科舉,大致上是按照明朝的科舉製來的,一共分為四個步驟。


    先由各個鄉縣通過考試,選舉出有能力的人,送入郡府,進行“郡試”。


    通過“郡試”之人則進入州府,進行“鄉試”,中試者為“舉人”。


    緊接著在乾京城舉行“會試”,凡中舉者,則有資格進入乾京城參加“會試。”


    會試中試者,再由楊洵親自在朝廷策試,這一步則被稱為“殿試”。


    科舉才剛剛推行下去不久,楊洵是真沒想到這麽快連鄉試都結束了,按理來說科舉的推行,要廢除之前的察舉製度,這可是大大動了那些世家豪門的利益,應該會有不少阻力才對。


    想到這,楊洵頓時皺眉問道:“怎麽會這麽順利?那些世家豪門沒站出來反對嗎?”


    蕭何微微一笑,解釋道:“迴王爺,剛開始的確有那麽幾家氏族站出來反對,朝中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但自從這些反對的氏族被按上謀反的罪名抄家滅門後,就沒有人再敢反對了。”


    “而且寒門學子一聽說朝廷要舉行科舉製度,那是舉雙手雙腳讚成,在朝廷和民間的雙重壓力下,即便是那些世家豪門也不得不妥協。”


    “朝中那些反對的官員,也一並處理了吧!”楊洵想了想說道。


    “王爺放心,那些官員罷免的罷免,流放的流放,已經全部清理了。”蕭何連忙道。


    楊洵點點頭,說到底還是自己的拳頭夠硬,而且朝廷最上層的官員都是和自己一條心,否則還真沒那麽容易。


    “翰林院如何了?三楊怎麽沒來?”楊洵又問道。


    自從抽到三楊大禮包後,楊洵就安排蕭何建立翰林院,並賦予翰林院谘議政事之權,讓楊士奇,楊榮,楊溥入翰林院任職,楊士奇任正三品學士。


    “迴王爺,翰林院的建設一切順利,楊士奇等人正在忙於試題的修訂工作,所以沒有一同前來。”蕭何解釋道。


    楊士奇這三個年輕人有學識,辦事也麻利,蕭何對這三個年輕人還是十分看好的。


    楊洵再次點頭,麵色變得嚴肅起來。


    “此次科舉是千百年來的第一次科舉,一定不能出半點差錯,禮部和翰林院一定要互相配合,若是出了岔子,別怪本王無情。”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不負王爺重托。”崔博文連忙站出來說道。


    “嗯。”


    對於崔博文楊洵還是很放心的,畢竟就憑他那個又臭又硬的脾氣,這次科舉也絕不可能會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


    楊洵又看向蕭何:“除了他們兩個部門之外,丞相你也得親自把關,對了,南方和霓州的移民情況怎麽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百萬大軍,女帝給我削蘋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偉並收藏召喚百萬大軍,女帝給我削蘋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