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長安。


    這是長安廣播電台的唿號。


    每天清晨不知道多少人聽著收音機中傳出來的播音員的早安問候,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雖然電報上的這幾個字,看起來似乎有些無厘頭。


    但是卻讓李毅安一時間甚至無法平靜,甚至在收到這份電報後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對隨行人員吩咐道。


    “通知機場準備飛機。”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甚至激動的在房間裏來迴度的步子。甚至就連同陪家人的心情都沒有了。


    這個電報看似無厘頭,但是這幾個字帶有極其特殊的含義,在南洋了解其中含義的人,不過隻有區區幾個人罷了。


    “早安計劃”,是南洋的原子彈計劃代號。


    手裏有了原子彈才能睡踏實了,才有資格說“早安”,這也是“早安計劃”名稱的由來。


    作為少數知道“早安計劃”的人,李毅安自然明白“早安,長安”的含義。


    根據“早安計劃”的進展規劃,這是在整個計劃進入到倒計時階段的代號。


    發出這個電報,就是請示是否進行原子彈最後一項準備工作——加工製造那個直徑僅隻有數十毫米的彈芯。


    一旦這一步完成,那麽下一步就是“早安,東寧”——原子彈將會用軍艦運往東寧特別區,然後將會實施最後一步計劃,也就是“晚安行動”——在海島上進行原子彈實驗。


    在南洋獲得硫球以及加羅林托管地的托管權後,就像美國選擇了比基尼環礁作為核試驗場一樣,南洋也把核武器試驗場選在了太平洋。其實,這同樣也是英國、法國的最終選擇。


    也正因如此,“早安,長安”這份電報實際上就是整個原子彈計劃的倒數第三步。


    所以在接到“早安,長安”的電報後,李毅安甚至下意識的覺得——會不會搞錯了。


    畢竟,按照計劃應該是在明年下半年或者後年年初,南洋才能造出自己的原子彈。


    而現在……才是五零年的7月份——足足提前了一年多,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李毅安才有了要去原子城的念頭,可實際上,並不需要他親自去原子城,甚至都不等機場準備飛機,一架空軍的“子爵”號客機就降落在了永安機場,隨即古斯塔夫與袁家騮兩個人就乘車去了李毅安下榻的酒店,在酒店那棟海濱別墅內,他們見到早就迫不及待的李毅安。


    一見到他們,李毅安就有些焦急的問道。


    “計劃怎麽會提前這麽多?是不是獲得了更多的94號?”


    “94號”,就是“鈈239”的代名詞,因為南洋的第一枚原子彈,已經選定了用鈈239作為彈芯。


    其實,這也是英國等國家的首選,畢竟,相比於需要耗費大量電力能夠提取出來的鈾235,製造鈈239不僅不需要耗費那麽多電力,甚至還可以產生電力。


    看著急不可待的閣下,古斯塔夫解釋道。


    “閣下,我們並沒有沒有得到更多的94號元素,當然,這麽說也不正確,根據我們最初的計算,每年可以獲得5-7公斤鈈,但是在實際投入生產後,每年可以獲得7-9公斤的鈈,截止到目前,我們一共獲得了4.327公斤鈈。”


    其實,隨著生產工藝和技術的提升,現在第94號工廠,每年可以獲得10-15公斤鈈,等到未來新型的石墨氣冷反應堆投產之後,在獲得電力的同時,鈈的產量將會成倍的增加。


    不過未來彈芯裝料還是會轉向鈾,但這是建立在鈾分離機技術取得真正突破的基礎上。


    李毅安問道。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之前報告上提到需要6.5公斤是嗎?”


    古斯塔夫迴答道。


    “是的,這是根據美國的扔在長崎的“胖子”進行的計算,它的鈈芯就是6.5公斤鈈,但實際發揮作用的隻有1.1公斤。”


    心裏稍微計算了一下,李毅安得出結論說道。


    “也就是說,幾個月後,我們就可以獲得足夠鈈用製造彈芯了。”


    這不是白高興一場了嗎?不過,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裏肯定不是因為還要等上幾個月?


    “閣下,因為彈芯的特殊形狀,需要切削去除一部分,根據計算,大概需要10公斤,這也是我們之前預計需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彈芯製作工作的原因。”


    在赫茲的話聲落下的時候,袁家騮便解釋道。


    “不過,那是在此之前,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袁家騮故意賣了個關子,稍微停頓了一下,直到李毅安把目光投在他身上後,才慢吞吞的說道。


    “通過進一步完善原子彈的整體設計,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鈈實現裂變反應,”


    “更少的鈈?”


    李毅安的眉頭一挑,在驚訝之餘臉上帶著難掩的歡喜。


    “是的,隻需要4.5公斤!”


    袁家騮深吸口氣,補充道。


    “如果從現在開始進行彈芯製造的話,四個月後,我們就可以獲得第一枚彈芯,預計在年底之前,就可以進行原子彈實驗。”


    年底之前!


    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李毅安一時間甚至都不知道說什麽合適,畢竟,這個消息來的太過突然了,突然的甚至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這是一個好消息,”


    良久,李毅安才說道。


    “有把握嗎?”


    “我們已經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了反複的驗算,結果是正確的,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迴答之後,古斯塔夫又補充道。


    “當然任何科學都有一定的風險,這件事同樣也不例外。”


    袁家騮在一旁補充道。


    “如果從風險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繼續沿用舊的設計方案,或許它更穩妥一些,但是最終,基於技術方麵的考慮,比如進行小型化設計,我們還是無法繞開新的設計,這也意味著,這一次試驗,也就是一次昂貴的轟爆試驗。”


    他口中的“轟爆試驗”就是不包括彈芯在內的實彈實驗,這樣的實驗已經進行了上百次,正是通過那些試驗,他們搜集了大量的數據,並且不斷的完善了原子彈的整體設計,從而讓他們可以用更少的鈈239實現裂變反應。


    當然這也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有著直接的關係——大量的數據在短期內被計算了出來。讓他們能夠不斷的完善基礎設計。


    “所以,經過討論,委員會一致認為,這個嚐試是非常值得一試的。當然,如果失敗的話,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都要從頭開始,下一次試驗要等到12個月以後。”


    這也就是這件事兒的風險了,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來到這裏,畢竟,現在采用新設計所承擔的風險是很大的,如果失敗雖然談不上前功盡棄,但是肯定會引起一係列的風波。


    聽著袁家騮的解釋,李毅安陷入了沉思,他默默的站起身來,來迴在房間裏踱著步子,然後他又站在窗邊,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就是碧海藍天,沙灘與椰林,海風徐徐。


    注視著窗外美麗的景色,就這樣思索了一會,李毅安點頭說道。


    “既然委員會認為值得一試,我當然支持委員會的意見。不過……”


    稍微頓了頓,李毅安補充道。


    “委員隻是提供了一個方案,而最終決定是由我來做出的!”


    看似簡單的一個補充,實際上是在告訴古斯塔夫和袁家騮,他們隻管試驗就行,即便是失敗了,責任也是他個人的責任,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嗯,既然有了新的技術路徑,那麽采用新技術的是妥當的,當然,新技術難免會有一定的風險,你們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科學嘛,有一定風險也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任何科學研究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看著他們兩個人,李毅安思索片刻,說到。


    “……好了,既然方案已經出來了,那就這麽幹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過去做財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魚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魚的命運並收藏迴到過去做財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