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公主,您怎麽不等我們死了再說這些?
暴君一家讀我心聲後,將我團寵了 作者:福元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帝江哥哥登基後的南國,也是內憂外患十分嚴峻,但因為帝江哥哥禦駕親征,又和將士們同吃同住同生死,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我西楚又勢微,落後,所以被南國給滅了。】
【好慘啊!】
【哥哥們戰死的戰死,被砍腿的砍腿,父皇當年也沒有免除一劫,父皇也被砍腿了。】
九九藏在龍椅後麵,邊吃核桃邊在心裏嘀咕。
昭寧帝想要帶九九過來上朝,好聽九九的心聲,卻又不好直接將九九一個姑娘帶進朝堂這個嚴肅的地方,就隻能讓九九藏在他龍椅後麵。
如此,他既可以聽到心聲,又不會引來麻煩。
福安也在照顧九九。
福安還幫九九剝核桃吃。
但福安擔心動靜太大,被前朝臣工們聽到了,然後說皇上帶公主上朝有失體統之類的話,便十分小心的剝,盡量不發出動靜。
那樣子,就跟做賊似的。
九九看著,捂著嘴巴笑了笑,然後從袖子裏掏啊掏,掏出來了傳國玉璽。
隨即,她從福安手裏拿過了幾個核桃,用雕著真龍的玉璽砸了下去。
福安心驚肉跳的看著玉璽,驚慌道:“小祖宗啊!使不得,那可是傳國玉璽。”
“沒什麽使不得啊!”
九九砸了。
動靜還挺大的。
估計前麵的人也聽到了。
但是呢,龍椅上坐著的昭寧帝,以及諸位臣工們,就像是沒有聽到一般,他們對九九搞出的聲音,沒有產生任何質疑,也沒有追問。
為何呢?
他們在忙。
忙著震驚,沉思,驚恐,不可思議,難以接受。
因為剛剛九九的心聲,他們也都聽到了。
至於聽到的原因,大概就是昭寧帝在聽九九的心聲時,心裏默想,希望朝臣們都能聽到九九這關鍵的心聲。
然後,他的心願實現了。
朝臣對這突如其來闖進耳朵的公主的心聲,很不可思議。
但看大家都一樣的表情,想來都聽到了,皇上也聽到了,皇上還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他們也不必震驚太久,更沒必要說出來找死。
朝臣們都選擇了默契的接受,住嘴。
然後開始想,西楚竟然有亡國之禍?
還是帝江那小子帶來的。
真的假的?
看皇上今兒特別嚴肅,還將公主藏在龍椅後麵,特意側耳聽公主的心聲,公主的心聲應該不會有假。
是真的。
西楚真有亡國之禍。
早知如此,他們就不該得罪帝江那小子。
帝江來西楚為質時,也應該把他供起來,當成祖宗供著,切不與之結仇。
還有人則在想,帝江來西楚為質時,就該直接殺了他,永除後患。
昭寧帝坐在上麵,看著臣工們的麵色,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
他們想過的,近十年來,他都想過,但沒有意義。
有些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有些人,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了的。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與其事後諸葛亮,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麽應對?
昭寧帝咳了咳,道:“諸位愛卿,說說看吧,你們對帝江登基,有何看法?”
“帝江掌權後,會不會對我們西楚出手?”
多半臣工們都麵露嚴肅,不說話。
還有幾個臣工,私下狠狠得罪過帝江,又顧忌九九說的帝江會滅了西楚的話,他們已經在想,怎麽避禍了。
要不,辭官還鄉?
有時,激流勇退,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至少能保住性命。
想到這裏,這幾位大臣跟商量好似的,齊齊站出來,捂著心口,以身體突發不適,不適合再議論朝政為由辭官。
而此刻,藏在龍椅後麵的九九拍了拍剝核桃時,沾手上的灰,又嘀咕了起來。
【辭官?這幾人作何辭官?】
【他們就嚇成了這樣嗎?切!膽小鬼。】
【可放心吧!帝江哥哥不會對西楚下手的。】
【現在的帝江哥哥,視西楚為溫鄉故土,他這些年一直都很感謝西楚在他艱難時,給他尚且體麵的生活,還讓他去上書房讀書上進。】
【帝江哥哥懂得感恩的,他絕不會對西楚怎樣,西楚是安全的。】
【不管帝江哥哥站在哪個位置,成了多大多牛逼的皇,九九都敢這樣說。】
幾位提出辭官的臣工:“……”
公主,您怎麽不等我們死了再說這些?
我們都已經提出辭官了,您說了。
這說出去的話,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
還能收迴來嗎?
不能。
幾位臣工有些後悔,剛辭官的話,說的有些早了,嘴快了,真希望皇上不要答應。
畢竟,當官還是很好的,又體麵又有地位還有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辭官苟著最好。
然而,昭寧帝失望的掃了說辭官的人幾眼,就說了一個字,“允!”
這種隻想著個人利益,而非國之利益的人,想退就退吧,西楚沒什麽損失。
幾位提辭官的臣工,快要哭了。
朝會上再議論了什麽事兒,他們也沒聽清楚。
下朝後,他們幾位也遲遲沒有離開朝堂,他們還在期待著,昭寧帝能客氣的挽留一句,哪怕就隻是一句,他們也能順著這個台階,厚著臉皮留下。
可惜,他們的期望落空了。
昭寧帝沒有挽留。
他們苦苦期待換來的,隻是旁人異樣的眼神,和嘲諷的話語。
“這幾人,真是丟人。”
“當年欺負人南國質子時,不考慮後果。現在稍微有點對西楚不利的風頭,就想著辭官隱退,完全不想想西楚,真是目光短淺,令人作嘔。”
“趕緊滾吧,滾遠點。”
“還盼著皇上挽留?不可能的。”
“經過顧辭月變法後,世家力量被削弱,人才紛紛湧入。現在的西楚,最不缺人才。”
幾位辭官的臣工聽著這話,羞愧難當,很是抬不起頭來。
但又說不了什麽。
人家說的話,都是大實話。
昭寧帝退朝後,找到了藏在龍椅後麵,一個勁兒的砸核桃的九九。
事實再一次證明,九九當年在心聲裏吐露的一切,都是真的,帝江真的會登基為皇,西楚,真的有亡國之禍。
【好慘啊!】
【哥哥們戰死的戰死,被砍腿的砍腿,父皇當年也沒有免除一劫,父皇也被砍腿了。】
九九藏在龍椅後麵,邊吃核桃邊在心裏嘀咕。
昭寧帝想要帶九九過來上朝,好聽九九的心聲,卻又不好直接將九九一個姑娘帶進朝堂這個嚴肅的地方,就隻能讓九九藏在他龍椅後麵。
如此,他既可以聽到心聲,又不會引來麻煩。
福安也在照顧九九。
福安還幫九九剝核桃吃。
但福安擔心動靜太大,被前朝臣工們聽到了,然後說皇上帶公主上朝有失體統之類的話,便十分小心的剝,盡量不發出動靜。
那樣子,就跟做賊似的。
九九看著,捂著嘴巴笑了笑,然後從袖子裏掏啊掏,掏出來了傳國玉璽。
隨即,她從福安手裏拿過了幾個核桃,用雕著真龍的玉璽砸了下去。
福安心驚肉跳的看著玉璽,驚慌道:“小祖宗啊!使不得,那可是傳國玉璽。”
“沒什麽使不得啊!”
九九砸了。
動靜還挺大的。
估計前麵的人也聽到了。
但是呢,龍椅上坐著的昭寧帝,以及諸位臣工們,就像是沒有聽到一般,他們對九九搞出的聲音,沒有產生任何質疑,也沒有追問。
為何呢?
他們在忙。
忙著震驚,沉思,驚恐,不可思議,難以接受。
因為剛剛九九的心聲,他們也都聽到了。
至於聽到的原因,大概就是昭寧帝在聽九九的心聲時,心裏默想,希望朝臣們都能聽到九九這關鍵的心聲。
然後,他的心願實現了。
朝臣對這突如其來闖進耳朵的公主的心聲,很不可思議。
但看大家都一樣的表情,想來都聽到了,皇上也聽到了,皇上還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他們也不必震驚太久,更沒必要說出來找死。
朝臣們都選擇了默契的接受,住嘴。
然後開始想,西楚竟然有亡國之禍?
還是帝江那小子帶來的。
真的假的?
看皇上今兒特別嚴肅,還將公主藏在龍椅後麵,特意側耳聽公主的心聲,公主的心聲應該不會有假。
是真的。
西楚真有亡國之禍。
早知如此,他們就不該得罪帝江那小子。
帝江來西楚為質時,也應該把他供起來,當成祖宗供著,切不與之結仇。
還有人則在想,帝江來西楚為質時,就該直接殺了他,永除後患。
昭寧帝坐在上麵,看著臣工們的麵色,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
他們想過的,近十年來,他都想過,但沒有意義。
有些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有些人,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了的。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與其事後諸葛亮,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麽應對?
昭寧帝咳了咳,道:“諸位愛卿,說說看吧,你們對帝江登基,有何看法?”
“帝江掌權後,會不會對我們西楚出手?”
多半臣工們都麵露嚴肅,不說話。
還有幾個臣工,私下狠狠得罪過帝江,又顧忌九九說的帝江會滅了西楚的話,他們已經在想,怎麽避禍了。
要不,辭官還鄉?
有時,激流勇退,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至少能保住性命。
想到這裏,這幾位大臣跟商量好似的,齊齊站出來,捂著心口,以身體突發不適,不適合再議論朝政為由辭官。
而此刻,藏在龍椅後麵的九九拍了拍剝核桃時,沾手上的灰,又嘀咕了起來。
【辭官?這幾人作何辭官?】
【他們就嚇成了這樣嗎?切!膽小鬼。】
【可放心吧!帝江哥哥不會對西楚下手的。】
【現在的帝江哥哥,視西楚為溫鄉故土,他這些年一直都很感謝西楚在他艱難時,給他尚且體麵的生活,還讓他去上書房讀書上進。】
【帝江哥哥懂得感恩的,他絕不會對西楚怎樣,西楚是安全的。】
【不管帝江哥哥站在哪個位置,成了多大多牛逼的皇,九九都敢這樣說。】
幾位提出辭官的臣工:“……”
公主,您怎麽不等我們死了再說這些?
我們都已經提出辭官了,您說了。
這說出去的話,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
還能收迴來嗎?
不能。
幾位臣工有些後悔,剛辭官的話,說的有些早了,嘴快了,真希望皇上不要答應。
畢竟,當官還是很好的,又體麵又有地位還有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辭官苟著最好。
然而,昭寧帝失望的掃了說辭官的人幾眼,就說了一個字,“允!”
這種隻想著個人利益,而非國之利益的人,想退就退吧,西楚沒什麽損失。
幾位提辭官的臣工,快要哭了。
朝會上再議論了什麽事兒,他們也沒聽清楚。
下朝後,他們幾位也遲遲沒有離開朝堂,他們還在期待著,昭寧帝能客氣的挽留一句,哪怕就隻是一句,他們也能順著這個台階,厚著臉皮留下。
可惜,他們的期望落空了。
昭寧帝沒有挽留。
他們苦苦期待換來的,隻是旁人異樣的眼神,和嘲諷的話語。
“這幾人,真是丟人。”
“當年欺負人南國質子時,不考慮後果。現在稍微有點對西楚不利的風頭,就想著辭官隱退,完全不想想西楚,真是目光短淺,令人作嘔。”
“趕緊滾吧,滾遠點。”
“還盼著皇上挽留?不可能的。”
“經過顧辭月變法後,世家力量被削弱,人才紛紛湧入。現在的西楚,最不缺人才。”
幾位辭官的臣工聽著這話,羞愧難當,很是抬不起頭來。
但又說不了什麽。
人家說的話,都是大實話。
昭寧帝退朝後,找到了藏在龍椅後麵,一個勁兒的砸核桃的九九。
事實再一次證明,九九當年在心聲裏吐露的一切,都是真的,帝江真的會登基為皇,西楚,真的有亡國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