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收獲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 作者:憨憨清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代表著大世界的無數光點,如同繁星一樣密布在虛空海中,但若真的沿著光點探尋,最後便會發現,永遠都無法去到目的地。
這或許便是大世界對於自身的保護,每一個代表著大世界存在的光點,投影在他人眼中的位置,都在隨著道標的變化而變化。
那些能夠看到的光點,永遠在無垠的距離之外。
如果沒有確切的道標,想要尋到某一處大世界的所在,即便是能夠靠著肉身橫渡虛空海的界主,也隻能憑借運氣尋找。
隻有在靠近到一定的距離之後,大世界的存在才會被看到。
當然,若是有人刻意隱藏,那麽就算靠近到了足夠的距離,也同樣察覺不到大世界的位置。
被用秘法隱藏了道標的洪荒界,便是如此。
和夏結盟之後,帝辛最大的收獲,不是關於虛空海的知識,也不是界主和舊神的對立,而是這個隱藏世界道標的秘法。
就比如現在。
一道遁光從遠處疾馳而來,又朝著更遠處飛去,卻沒有察覺到近在咫尺的洪荒界。
……
洪荒界內,世界壁壘附近的一處結界之內,帝辛緩緩睜開了眼睛。
之前大都是因為本尊的緣故,而這一次其實才是他在古月界的分身,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昏迷。
第一次是和曾弘深一同去截殺真實身份為界主降臨者的阿史那思,因為當時分身的修為太低,故而被阿史那思一招重傷。
但那一次的昏迷,大部分也是為了防止傷勢惡化,所以他主動昏迷過去的因素要多一些。
而這一次,卻是古月界內的分身,真的撐不住了。
一天一夜的戰鬥,隻有他從頭到尾保持著清醒的狀態。而保持著清醒的狀態,就意味著他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到力竭,卻還不得不繼續壓榨身體內的潛力。
而大戰結束之後,他還強撐著身體,拄刀站立了許久。
那具分身,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程度,現在的狀態與其說是昏迷,倒不如說是假死。
若非他那疲憊的神魂因著本尊的緣故,神魂之力依舊充沛,死死護著分身內的最後一片神海,假死就已經變成了真死了。
念及於此,帝辛無奈的一笑。
這也是他被迫將主意識轉移到本尊體內的原因。
因著本尊的大道境界,他雖然因為無心會設立的規則,隻能將分身的修為控製在二境以下,但終究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與本尊的聯係不斷開,就意味著以古月界的境界上限,分身的神魂之力可謂是用之不竭。
正如同老版的cpu帶不動最新的係統一樣,隻有足夠強悍的神魂,才能撐得起他的主意識。
也因此,當身體和神魂到了極限的時候,為了不讓分身爆腦而亡,他的主意識便隻能迴到本尊了。
分身之內,隻留有一絲意識,維持著他的體征,不至於讓他當場淘汰,至於別的,他也做不了了,隻能等著那具身體慢慢恢複。
一具凡人身軀的疲憊之感,當主意識迴歸本尊之後,對於如今的他這具本尊身軀來說,也隻有一絲可以忽略不計的不適。
甚至要不是那一絲神魂為了維持那具分身體征,從而加強了兩具身體的痛感,這一絲可以忽略不計的不適都不會有。
感受著分身那邊傳來的疲憊,帝辛抬頭看向了除了他之外這純白空間的唯一異物。
一枚通體黑色的立方體。
相比起帝辛得到它的時候,這枚黑色立方體的體積已經變大了百倍,而目的就是方便帝辛進行研究。
古月界的一月大概等於洪荒界的千年左右,從這枚立方體開始,帝辛的分身在古月界內征戰的數年時間,換算到洪荒界也已經過去了八萬多年的時間。
在界主之中,帝辛算不得聰明之人,但也並不愚笨。
更不用他與這枚立方體以及“似人”三者間理不清的關係。
立方體內的灰蒙空間,他這八萬多年同樣進去了數不清的次數,但卻再未遇到過那個和“似人”相似的生物了。
八萬多年的時間,就算這枚立方體再為玄妙,他亦不算是沒有任何收獲。
帝辛暗了暗眼神,揮手將立方體再次恢複成拳頭大小,讓其在手心不停旋轉。
也正是因為這些收獲,他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研究下去。
自從立方體中得到某些信息之後,他於三萬年前,也同樣產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感應。
雖然還未去求證,但隨著那種感應的愈發強烈,他幾乎可以斷定,感應的另一端就是那個似乎是想與他合體的“似人”。
以前隻有“似人”能感應到他的存在,現在立方體遮蔽了這種感應之後,反而是他對“似人”產生了感應。
感應的增強,意味著他與“似人”之間的聯係也愈發的緊密。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自一萬年前便已經停下了對於立方體的研究。
雖然不想承認,但現在的他自認還不是“似人”的對手,就算是要合體,最後的主導意識也不會是他。
主導意識不是他的話,那麽對於帝辛來說,是合體還是被吞噬也就沒有區別了。
而帝辛也懷疑,隨著他與“似人”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似人”是否有一天可以突破立方體的屏蔽,再次感應到他的位置。
那個時候他若是還沒有做好準備,那就什麽都晚了。
不,立方體的屏蔽是一定會被突破的。
隨著研究的加深,帝辛已經隱約感應到了,立方體雖然屏蔽了“似人”對於他的感應,但它的最終目的,卻並不是阻止他與“似人”合體。
倒不如說……
是因為那個合體的時機還沒有到來,所以立方體才出現阻止了這個過程繼續下去。
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帝辛對於立方體便已經產生了排斥,隻是因為一直沒有可代替之物,而且他也需要從立方體入手調查此事,才一直將其留到了現在。
而隨著帝辛對這枚立方研究的停止,那種感應也沒有再繼續增強了。
這或許便是大世界對於自身的保護,每一個代表著大世界存在的光點,投影在他人眼中的位置,都在隨著道標的變化而變化。
那些能夠看到的光點,永遠在無垠的距離之外。
如果沒有確切的道標,想要尋到某一處大世界的所在,即便是能夠靠著肉身橫渡虛空海的界主,也隻能憑借運氣尋找。
隻有在靠近到一定的距離之後,大世界的存在才會被看到。
當然,若是有人刻意隱藏,那麽就算靠近到了足夠的距離,也同樣察覺不到大世界的位置。
被用秘法隱藏了道標的洪荒界,便是如此。
和夏結盟之後,帝辛最大的收獲,不是關於虛空海的知識,也不是界主和舊神的對立,而是這個隱藏世界道標的秘法。
就比如現在。
一道遁光從遠處疾馳而來,又朝著更遠處飛去,卻沒有察覺到近在咫尺的洪荒界。
……
洪荒界內,世界壁壘附近的一處結界之內,帝辛緩緩睜開了眼睛。
之前大都是因為本尊的緣故,而這一次其實才是他在古月界的分身,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昏迷。
第一次是和曾弘深一同去截殺真實身份為界主降臨者的阿史那思,因為當時分身的修為太低,故而被阿史那思一招重傷。
但那一次的昏迷,大部分也是為了防止傷勢惡化,所以他主動昏迷過去的因素要多一些。
而這一次,卻是古月界內的分身,真的撐不住了。
一天一夜的戰鬥,隻有他從頭到尾保持著清醒的狀態。而保持著清醒的狀態,就意味著他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到力竭,卻還不得不繼續壓榨身體內的潛力。
而大戰結束之後,他還強撐著身體,拄刀站立了許久。
那具分身,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程度,現在的狀態與其說是昏迷,倒不如說是假死。
若非他那疲憊的神魂因著本尊的緣故,神魂之力依舊充沛,死死護著分身內的最後一片神海,假死就已經變成了真死了。
念及於此,帝辛無奈的一笑。
這也是他被迫將主意識轉移到本尊體內的原因。
因著本尊的大道境界,他雖然因為無心會設立的規則,隻能將分身的修為控製在二境以下,但終究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與本尊的聯係不斷開,就意味著以古月界的境界上限,分身的神魂之力可謂是用之不竭。
正如同老版的cpu帶不動最新的係統一樣,隻有足夠強悍的神魂,才能撐得起他的主意識。
也因此,當身體和神魂到了極限的時候,為了不讓分身爆腦而亡,他的主意識便隻能迴到本尊了。
分身之內,隻留有一絲意識,維持著他的體征,不至於讓他當場淘汰,至於別的,他也做不了了,隻能等著那具身體慢慢恢複。
一具凡人身軀的疲憊之感,當主意識迴歸本尊之後,對於如今的他這具本尊身軀來說,也隻有一絲可以忽略不計的不適。
甚至要不是那一絲神魂為了維持那具分身體征,從而加強了兩具身體的痛感,這一絲可以忽略不計的不適都不會有。
感受著分身那邊傳來的疲憊,帝辛抬頭看向了除了他之外這純白空間的唯一異物。
一枚通體黑色的立方體。
相比起帝辛得到它的時候,這枚黑色立方體的體積已經變大了百倍,而目的就是方便帝辛進行研究。
古月界的一月大概等於洪荒界的千年左右,從這枚立方體開始,帝辛的分身在古月界內征戰的數年時間,換算到洪荒界也已經過去了八萬多年的時間。
在界主之中,帝辛算不得聰明之人,但也並不愚笨。
更不用他與這枚立方體以及“似人”三者間理不清的關係。
立方體內的灰蒙空間,他這八萬多年同樣進去了數不清的次數,但卻再未遇到過那個和“似人”相似的生物了。
八萬多年的時間,就算這枚立方體再為玄妙,他亦不算是沒有任何收獲。
帝辛暗了暗眼神,揮手將立方體再次恢複成拳頭大小,讓其在手心不停旋轉。
也正是因為這些收獲,他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研究下去。
自從立方體中得到某些信息之後,他於三萬年前,也同樣產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感應。
雖然還未去求證,但隨著那種感應的愈發強烈,他幾乎可以斷定,感應的另一端就是那個似乎是想與他合體的“似人”。
以前隻有“似人”能感應到他的存在,現在立方體遮蔽了這種感應之後,反而是他對“似人”產生了感應。
感應的增強,意味著他與“似人”之間的聯係也愈發的緊密。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自一萬年前便已經停下了對於立方體的研究。
雖然不想承認,但現在的他自認還不是“似人”的對手,就算是要合體,最後的主導意識也不會是他。
主導意識不是他的話,那麽對於帝辛來說,是合體還是被吞噬也就沒有區別了。
而帝辛也懷疑,隨著他與“似人”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似人”是否有一天可以突破立方體的屏蔽,再次感應到他的位置。
那個時候他若是還沒有做好準備,那就什麽都晚了。
不,立方體的屏蔽是一定會被突破的。
隨著研究的加深,帝辛已經隱約感應到了,立方體雖然屏蔽了“似人”對於他的感應,但它的最終目的,卻並不是阻止他與“似人”合體。
倒不如說……
是因為那個合體的時機還沒有到來,所以立方體才出現阻止了這個過程繼續下去。
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帝辛對於立方體便已經產生了排斥,隻是因為一直沒有可代替之物,而且他也需要從立方體入手調查此事,才一直將其留到了現在。
而隨著帝辛對這枚立方研究的停止,那種感應也沒有再繼續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