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叛軍被剿滅的剿滅,投降的投降。


    而帝辛也正式下達了班師迴朝的命令。


    戰爭果然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隨著大離疆域的不斷擴大,以前的馬車速度顯然已經滿足不了需求。


    於是,更快的交通運輸方式,便成為了剛需。


    再加上帝辛的一點暗中幫助。


    於是,蒸汽馬車便這樣誕生了。


    雖然蒸汽馬車仍然是以畜力為主,但蒸汽提供的動力卻極大的減輕了馬匹的壓力,讓它們可以在拖拽更多重物的同時,發揮更快的速度。


    看起來,卻有一種蒸汽朋克的感覺。


    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


    對於如今的帝辛而言,並不是全力催化發展古月界科技的最佳時機。隻要能夠滿足遠征的基本需求,那麽他就不會在這方麵浪費更多的時間。


    淘汰其他的競爭對手才是正事。


    彼岸西洋之地的那位界主降臨者,就是可預料中最大的威脅。


    他必須要先清除大離周邊的威脅,才能一心一意和那位界主降臨者開戰。


    如今隨著彼岸西洋之地大食國的擴張,漸漸地已經不再刻意向大離隱瞞最真實的情況,而北疆派去西洋之地的人手亦是最精明的一批。


    帝辛遠征的這三年,負責調查西洋之地情況的西子和暗探也並沒有閑著。


    如今,帝辛已經了解有了大食國的基本情況。


    如他所料,那的確是一個界主降臨者建立的國度,從上到下處處透露著和古月界完全不同的風格。


    而大食國軍隊所用的武器,雖然樣式不同,但毫無疑問也屬於火器的行列。


    不過這也正常。


    在被限製了無法突破古月界規則桎梏的情況,熱武器是最快能夠讓一方勢力擁有強大實力的裝備。


    縱然還有其他的辦法,但在這個有著其他競爭者的世界中,一步慢就是步步慢,沒有人會去舍近求遠。


    而其中關鍵的一點在於。


    如今大食帝國的皇帝,就是十年前那位將老皇帝打成重傷的番人刺客。


    沒錯,從那次老皇帝被刺殺到現在,正好過去了十年的時間。


    若是按照那個番人刺客當時留下的話,老皇帝的傷勢在今年會急劇惡化,然後飽受折磨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住。


    等到老皇帝歸天,大離必然陷入混亂之中。即便新皇即位,想要穩定朝野亦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足夠當初的番人刺客,如今的大食帝國皇帝,率兵遠渡重洋,趁著大離混亂之際,一舉奠定勝利。


    沒錯,這十年的時間,那個番人刺客建立的龐大的帝國,已經幾乎將整個西洋之地都納入了自己的疆域。


    根據西子最新傳過來的情報分析,等到穩定了國內的政權,大食帝國便會派兵攻打大離。


    去除情報從西洋之地遠渡歸來的時間,長則三個月,短則一個月,急速擴張起來的大食帝國,應當就能完成穩固政權的準備。


    換句話說,大離的準備時間不多了。


    不過幸運的是,老皇帝身上的傷勢已經被帝辛治好了,而且他也並未逼宮讓老皇帝退位讓賢。


    家族式的封建王朝,有最大的劣勢就在於,整個王朝的國運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


    一旦皇帝出事,整個王朝都會陷入前所未有的震蕩。


    而就算是正常新舊皇帝的交替,朝廷與各大士族亦需要重新進行利益的分配。


    但這也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優勢。


    那就是隻要皇帝不換人,哪怕是像前幾年老皇帝躺在皇宮裏什麽都做不了,朝廷的統治亦可以運轉下去。


    那些看起來很嚴重的內患,其實並未傷及到大離的根本。


    現在就是這樣。


    當老皇帝安安穩穩地坐在皇位上時,那麽帝辛就不需要再考慮其他的事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與其他界主降臨者的競爭當中。


    而為了保護老皇帝不會再重蹈覆轍,帝辛在出征的時候,甚至沒有從京城帶走一兵一卒。


    皇宮裏的那些二境供奉,更是全部留在了老皇帝身邊。


    在掃清大離境內的界主降臨者後,隻要沒有突破帝辛的防線,其他的競爭對手就不會傷害到老皇帝的機會。


    他在古月界這一方勢力中最大的弱點,已經重重保護了起來。


    事實上,當隻有擊敗帝辛才有可能傷害到老皇帝後,這個弱點就已經不算是弱點了。


    ……


    遠征軍便是班師,亦不可能跟隨帝辛去往京城。


    在歐陽軒的帶領下,遠征軍中的北疆軍依舊是迴到了北疆休整,同時也是給在外征戰三年的將士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迴紇騎兵則是返迴了自己的族內。


    但其實離北疆也不遠。


    正是北疆之外的草原。


    迴紇一族本就是遊牧民族,而就算成為大離的一部分,他們也並沒有打算改變族人的生活方式。


    他們依舊是以放牧為主。


    而帝辛雖然在草原以兩座新城為中心開辟了大量的良田,但也沒有精力將整個草原都變成田地。


    再加上迴紇一族本就是從突厥部落中分離出去的一部分,草原本就是他們的故鄉。


    為了彰顯朝廷的寬厚以及誠意,草原便成為了迴紇一族的牧場。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


    將迴紇一族安排在草原之上,北疆將士可以就近監察。


    這一點朝廷並沒有隱瞞的意思,而迴紇一族也並不覺得冒犯。


    畢竟,迴紇一族與大離數年之前還有矛盾,就算如今成為了一家人,剛開始謹慎一些也不算過分。


    反正隻要沒有異心,這個監察也就沒有了意義。


    同時,那些被柳建德遷入東部邊關的迴紇殘民,若是想要迴到草原上的族內,朝廷也會發放路引。


    當然那些已經習慣了耕種生活的,亦可以留下來繼續生活。


    而朝廷的善意,除了讓迴紇一族歸心之外,還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帝辛征討的過程中,有些外族在見到主動投誠的迴紇一族的情況後,在大軍到來的時候,主動選擇了投降。


    為此,帝辛省了不少力。


    否則的話,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情況,帝辛想要三年統一這片大陸,終究是有些吃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