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閉門三天,但實際上帝辛一直到第五天的時候才出了門。


    不是他原本就計劃閉門五天,而是老皇帝派人給他送來了信,若是再不出門,就有言官要彈劾他瀆職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帝辛才想起了自己還有監國的身份。


    不像其他的身份可以偷懶,監國這個身份可沒辦法做甩手掌櫃。


    監國是代替皇帝處理政事,對標的本就是皇帝的身份。


    誰聽說過皇帝有假期的?


    因此,監國名義上也屬於全年無休。


    帝辛能夠能夠任性這麽幾天,已經是老皇帝替他擋住了來自言官的壓力了。


    這就是與老皇帝結盟,以太子之身行事的第一個好處。


    那些來自朝中百官的壓力,先要在老皇帝那裏過濾一遍,剩下的才會到達他的身上。


    不過也到此為止了。


    繼續瀆職下去,那些言官的彈劾可就真的壓不住了。


    而且想當然的,當帝辛進入皇宮,踏入監國辦公的偏殿之後,殿中那些被帝辛晾了五天的官員,臉色都不怎麽好看。


    不過當著如今準太子殿下的麵,他們就算心中不爽,也不會表現出現。


    “太子殿下!”


    “見過太子殿下!”


    雖然正式的聖旨還未下來,但百官對帝辛的稱唿已經自然而然地轉變了過來。


    帝辛微微頷首:“這幾日辛苦各位大人了。”


    說著,他便已經坐了下來。


    這個座位原本是屬於成王的,不過從今天開始就屬於他了。


    接下來就有些乏善可陳了。


    監國,本是皇帝外出或者不便的時候,代為處理政事之人,以保證朝廷的正常運轉。


    監國代行的本就是皇帝的部分職責,處理的也本是皇帝需要處理的政務。


    換句話說,在皇帝有能力處理政事的時候,監國的存在其實是有些多餘的,唯二的作用就是培養繼承人的能力或者替皇帝分擔壓力。


    如今老皇帝勤政,因此就算帝辛五日未來,積留下來需要處理的奏折也不會有太多。


    著急處理的那些早就送到老皇帝那裏了。


    而且帝辛曾經掌控疆域囊括一整個大世界的大商時都遊刃有餘,處理一個凡人國度的政事,自然更是小菜一碟。


    不過奏折是處理不完的。


    因此當帝辛出宮的時候,也已經到了申時三刻。


    而留下的,則是偏殿中眼珠子掉落一地的官員。


    這座偏殿是監國處理政務的地方,但沒有設立監國的時候,這些官員也依舊在這裏辦公。


    他們本來的職責,便是將各地呈上來的奏折按照輕重緩急分門別類,然後送到皇帝那裏去審批。


    如今多了一個監國之後,也不過是將原本送往皇宮的奏折,送到監國之人的桌子上,然後監國處理不了的折子才會送到皇帝那裏。


    從未有上位者等下位者的規矩,因此這處偏殿內的官員數量其實是有一些冗餘的,為的就是保證皇帝或者監國要批改奏折的時候不會空等。


    而這個冗餘值,一般來說就是皇帝和監國同時批改奏折,他們都能供應過來。


    然而今天,帝辛的出現打破了他們的常識。


    曾經的裕王殿下,如今的準太子雖有統管北疆軍政民三方的權力,但畢竟是武將出身,而且據說在北疆的時候重點亦是放在了軍隊之上,其他的事情大多是交給了他的側妃和幕僚以及北疆的官員。


    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準太子殿下既然在武上的成就無人匹及,那麽相對應在文方麵的能力就要弱一些了。


    而批改這些奏折,靠的可不是肌肉和武力。


    雖然帝辛這幾天讓京城百官都吃了一個閉門羹,但看在準太子殿下第一次以監國身份處理政務的麵子上,偏殿中的這些官員已經商量好了。


    他們不會一下子往準太子殿下的案桌上堆積太多的奏折,後續的遞交速度也會隨著帝辛批改奏折的速度而進行調整。


    就一個原則,保全準太子殿下的麵子,不要讓他的案桌上堆積太多未處理的奏折,顯得他無能一樣。


    他們相信,以準太子殿下的能力,就算一開始不適應,但處理一段時間後,自然就可以到達正常批改奏折的速度。


    這些官員哪裏想到他們會碰上意外中的意外。


    因為心中的輕視,若不是他們的人手足夠多,今天表現出無能的就是他們了。


    隻差一點點,他們就跟不上這位準太子殿下處理奏折的速度了。


    要知道,除了部分特殊的奏折之外,他們今天還沒有往皇帝那裏送呢!


    若是今天皇帝和準太子殿下都要批改奏折,他們可能就真的供應不上了。


    甚至連震驚,都是在準太子殿下宣布下班之後。


    按照常理,代替皇帝處理政務的監國自然不該這麽早下班,但是以這位準太子殿下批改奏折的速度,這些官員還是決定閉嘴不言的好。


    今天一天下來,準太子殿下累不累不知道,但他們是真的累啊!


    給奏折分門別類可不是劃拉兩下就可以了,除了隻能由皇帝和監國親啟的那部分外——一般這部分會直接分到緊急處理的一類了,幾乎所有的奏折他們都需要打開過上一遍。


    偏殿內的每一個官員,都感覺到了什麽叫做頭昏腦漲。


    帝辛要是還不走,最先撐不下去的就是他們了。


    不過這也和他們一開始準備不足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在帝辛走後,他們商量一番決定,明天一開始便準備比往常多一倍的奏折。


    同時向太學院再申請幾個人過來。


    不論今天是否是準太子殿下批改奏折的最快速度,他們也必須要留出足夠的冗餘值才可。


    而今天偏殿之內發生的事情,也在帝辛離開之後,以非常快的速度傳到了文武百官的耳中。


    然後又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不過迴到府上的帝辛卻不知道這些。


    或者說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他如今已經不用擔心身份在其他競爭者麵前的暴露,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自然是怎麽快處理完怎麽來的好。


    相比來說,另外一件事反而更讓他關注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