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殿下有爭奪皇位的野心,早已不再是秘密。


    因此,若是別的皇子繼承皇位,必然會因為裕王的緣故,對原屬於北疆的的官員產生猜忌。


    邊疆乃是大離的門戶,必須要放在信任的人手中,到時候一波大換血是絕對少不了的。


    為了不被清算,他們也隻能站在裕王殿下的一側,支持他爭奪皇位。


    而且,裕王殿下這幾年的表現,也的確值得他們追隨。


    也因此,去年的時候,在成王監國的消息傳到北疆之後,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其中就包括了安君山。


    監國,這個職位一般就是為太子設立的。


    成王殿下雖然還沒有被立為太子,但先一步被皇帝賦予監國之責,毫無疑問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當成王監國之後,在不少人看來,他已經是下一任的太子無疑了。


    北疆這邊亦是如此。


    當安君山做出這個判斷的時候,幾乎都認為自己的仕途要到頭了。


    若是成王繼位之後,他身為北疆的都指揮使,裕王殿下的副手之一,必然是被清算的第一批人。


    縱然是先天修為,也最多隻能保他和家人不死,但是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到時候若是垂死掙紮,那麽就算他修為再強,也護不住自己和家人。


    除非裕王殿下此番遠征立下的功勞足夠大,大到就算成王繼位,也無法輕易動裕王。


    隻有裕王無事,他們這些北疆的官員才能安然無恙。


    但是現在看來,情況卻不像他想的那麽悲觀。


    從裕王殿下歸來後,安君山並未在他臉上看出絲毫的喪氣,似乎成王監國對他並未影響一般。


    如果這可以用強行維持鎮定來解釋。


    但是柳建德私下裏居然是裕王殿下的人,這就已經說明,裕王殿下不僅並未放棄皇位,而且也不認為自己到了必敗的時候。


    縱然成王監國,他亦有著自己的對策。


    安君山眼中失去的光芒,重新一點一點亮了起來。


    ……


    雁雀關北城門外。


    帝辛並沒有多和安君山解釋柳建德的事情,讓他知道一個結果便可以繼續說後麵的事情了。


    “柳建德的事情暫且不提。”


    帝辛說道:“這一萬私軍你要安排妥當,切莫讓人察覺到他們的異常。”


    “是。”


    安君山拱手。


    既然柳建德的一萬私軍在這裏,那麽就說明消失的那一萬北疆將士,如今正在東部邊關。


    雖然不知道裕王殿下給他們的認為究竟是什麽,但是很顯然,這支私軍的身份一旦暴露,那麽那一萬將士的任務應當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過……”


    猶豫了一下之後,安君山說道:“殿下,朝廷的獎賞該如何處置?”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一萬軍隊既然是柳建德的私軍,那麽他們按理來說就不能拿屬於朝廷的封賞,否則的話等到留在東部邊關的那一萬將士歸來,又該拿什麽給他們?


    一旦寒了將士們的心,那麽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挽迴不了。


    可在外人看來遠征軍已經都迴來了,若是封賞不發放下去,定然是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不論是懷疑他們這些官員中飽私囊還是別的,最終都會導致這一萬私軍暴露的可能性提到。


    帝辛沉吟了一下,說道:“照常發放。”


    “那……”


    安君山正要問,卻看帝辛揮了揮手說道:“莫要在意一些錢財,等到那些將士歸來,本王自會將屬於他們的封賞補上。”


    安君山眼睛睜大,有些震驚的問道:“殿下,您是打算用自己的私產……”


    官庫內所有的錢財物資都有著記錄,少許的一點也就罷了,可以用誤差來解釋,但涉及到一萬將士的封賞,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發放給私軍的到時候肯定不能收迴,官庫內的也不能隨意動,因此想要再拿出足夠一萬人的封賞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裕王從自己的錢袋子裏取出足夠的份額補上。


    這筆數目,就算是以裕王殿下如今的私產,那也是一個足以傷筋動骨的程度。


    由此也可以看出裕王殿下的決心。


    以及此次那一萬將士背負的任務有多重要。


    見帝辛點頭之後,安君山沒做再多勸什麽。


    如此看來,裕王殿下雖然心有對策,但成王監國對他的影響也不是沒有。


    事關皇位,不進則退。


    他們這些人還有後悔的可能,但是裕王殿下卻沒有中途撤場的機會,隻能孤注一擲。


    既然是孤注一擲,那麽就正如裕王殿下所說,些許錢財也就征的不算什麽了。


    “剩下的事情便交給你了。”


    帝辛擺擺手,轉身攜著西子上了馬車。


    他並不擔心他的辦事能力。


    安君山若是連這點小事也處理不好,也就不可能在北疆當這麽多年的都指揮使了。


    有沈千華那個老狐狸在,就算不是一個係統的人,但若是沒有足夠的能力,也不可能被允許和他共同管理北疆。


    而安君山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將封賞發放下去字後,他以遠征軍勞苦功高為由,短期內並沒有給他們安排任何的駐守任務。


    不僅僅是那一萬私軍,而是所有的遠征軍都這麽安排了。


    然後將三萬遠征軍,分成了數個軍營駐紮在不同的地方休整。


    這段時間內,他以無人察覺到異常的方式,將草原上兩座新城之一的駐軍,先換成了一部分真正的遠征軍後,再將剩下的駐軍全部換成了柳建德的私軍。


    最後真正的遠征軍也調走後,隻留下一萬私軍,作為新城的駐守。


    當一支安君山最為信任的小隊入駐,監督私軍的同時負責代替私軍與其他軍隊的交接,完成了與北疆軍的分離。


    而另一座離雁雀關較近的新城,則是全部換成了真正的遠征軍。


    如此,以遠征軍為屏障,私軍的秘密被藏了起來。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東部邊關亦傳出了一些消息。


    此番遠征,除了北疆之外,東部邊關便是最大的贏家。


    都指揮使柳建德雖然因為私自行動受到了朝廷的斥責,但鑒於東部邊關在此次遠征中的功勞,朝廷亦同時給出了封賞。


    而重點在於,因為高句麗和迴紇一族的滅亡,東部邊關也和北疆一樣,沒有了外敵侵擾之嫌。


    於是,東部邊關效仿北疆,大大增加了通商的福利。


    一時之間,有過經驗的行商,如同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絡繹不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