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的遠征軍,自然不會直接進入雁雀關內。


    在離城門還有數百米的時候,遠征軍便停下了腳步,從前進的長條隊列,以各營為單位,變成了方陣。


    而在他們的最前方,帝辛已經下了馬車。


    身穿男裝、麵帶紗巾的西子站在他的左側。


    歐陽軒站在他的右側。


    宋倩薇不在、魏三和韓五也不在這裏。


    即便是曾弘深,雖然在與迴紇一族的決戰中參與了進去,但此刻依然不在這裏。


    這是屬於遠征軍的榮譽,他們雖同行過一路,但卻不能分享屬於他們的榮譽。


    即便是帝辛自己,若非他是遠征軍的統帥,此刻也想離開,將這裏完完全全的交給他們。


    樸公就更不用說,身為降民,他已經跟著宋倩薇和曾弘深幾人,先一步迴到了關內。


    而在遠征軍和帝辛等人的對麵,沈千華和安君山帶著百官迎了上來。


    兩人的前方,則是手捧著聖旨的一位宦官。


    帝辛看著李公公那熟悉的樣貌,縱然是在這嚴肅氛圍中,嘴角也忍不住抽了一下。


    這是第幾次了?


    從數年前京城的敕封鎮關大將軍的聖旨開始,不論帝辛是在北疆,還是去了南疆之外,亦或者再迴到京城,替皇帝傳旨的永遠是這位姓李的公公。


    這一次遠征軍凱旋,居然還是他。


    老皇帝還真是可著一個人使勁用,一點都不心疼啊!


    不管帝辛怎麽想,李公公那熟悉的公鴨嗓已經再度響起。


    “裕王、眾將士接旨!”


    “臣接旨!”


    隨著帝辛拱手,他和李公公前後左右,不管是文臣武將,數萬將士還是道路兩側的百姓,全部都跪了下來。


    口稱“萬歲。”


    李公公已經適應了帝辛的接旨方式,而且陛下那邊也未曾有過不滿,此刻自然不會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雙手打開聖旨,宣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大離裕王爺暨北疆鎮關大將軍趙裕泰,承天命……”


    “上敬……下啟……”


    “……朕心甚慰……”


    “……欽此!”


    洋洋灑灑一大篇文字,其中大部分都是無用的辭藻,帝辛聽到一半便已經神遊天外,直到最後的“欽此”兩字才迴過神來。


    李公公合上聖旨,笑著說道:“裕王爺,接旨吧!”


    帝辛雙手接過聖旨:“臣謝父皇隆恩,父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歡唿聲頓起。


    “旨宣完了,咱家也該告辭了。”


    李公公笑著說道:“恭喜五殿下,以後便不是鎮關大將軍,而是定遠元帥了。”


    “同喜同喜。”


    帝辛配合著露出了笑容,挽留說道:“李公公遠道而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此番無論如何,都要讓本王盡一番地主之誼才好。”


    “還請稍歇兩日才好。”


    “咱家已經在雁雀關等了殿下幾日,如今要趕著迴去複命,便不麻煩五殿下了。”


    李公公笑著婉拒了帝辛的提議。


    身為陛下身邊的天使,他一向知道該如何把握分寸。


    前段時間剛剛傳出裕王殿下拉攏建德城都指揮使失敗的消息,他此刻若是接受了裕王的示好,很有可能落人口舌。


    帝辛也明白這理,知道李公公不可能留下來,因而也隻是場麵話罷了


    又假意挽留幾句,隱隱表露出自己的拉攏之意後,帝辛便順勢放開了李公公,隨他拿了還有的賞銀後離開了雁雀關。


    看著李公公離去的馬車,帝辛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他以前隻是給封賞,從未挽留過宣讀聖旨的天使,今天這件事傳出去,他急於拉攏人的形象應該就徹底立起來了。


    如此,柳建德那邊的最後一絲嫌疑,也就去除了。


    隨後,他又將視線放在了手中的聖旨上。


    事關三萬將士的封賞,一份聖旨上自然無法詳細記錄下來。


    事實上,這上麵除了對他的封賞外,朝廷對其他人的封賞隻有一個概況,具體分配的那一份文書,李公公在帝辛歸來前就早已交給了安君山,隻等遠征軍歸來就能開始按照功勞分配。


    三萬遠征軍,若是每一個人的功勞都詳細統計好,饒是以朝廷之力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具體分配的那一份文書上,隻是將功勞按照大小和種類分成了幾個層次,然後相同層次的封賞都是一樣的。


    不止是這次,以前朝廷大軍出征的時候,迴來後的封賞,都是如此慣例。


    雖談不上最公平,但也能夠讓大部分人都滿意。


    就算有人有小芥蒂,也在接受的範圍之內。


    那些將士的安排,自有安君山和歐陽軒去操心,隻要不存在克扣和貪汙的情況,帝辛就不會過問。


    他的注意力,依舊在自己的封賞之上。


    那些金銀便不說了,對於如今的帝辛來說那隻是一堆數字而已。


    重要的有兩個。


    一個就是他的官職變動。


    上一次剿滅突厥的時候,他的功勞便足以讓官職再向上升一升,但有成王從中作梗,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這一次,遠征軍立下的功勞太大了。


    加起來比草原大兩倍不止的地盤,迫使其他外族與朝廷談判,解決了邊疆侵襲之憂。


    如此大的功勞,縱然成王如今是監國,也壓不住了。


    倒不如說,監國既是成王的機遇,又是他的枷鎖。


    若是帝辛此次再無法獲得匹配自身功勞的封賞,那麽一個妒賢嫉能的帽子可能就會被蓋在成王的頭頂。


    妒賢嫉能。


    誰也不會想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這四個字足以朝廷中支持成王的人與他離心離德。


    縱然成王之後再想怎麽對付帝辛,這次的封賞之上,他不僅不能加以阻攔,還要表現出他的大方。


    畢竟,成王能夠在與異族使團的談判桌上盡占上風,北疆遠征軍的威懾是不可少的。


    這也是帝辛直接從正二品直升正一品,跳過了從一品的最大原因。


    正一品的官職,王爺的身份。


    除了還躺在床上的老皇帝,監國的成王,以及內閣中的那幾位,朝廷之中已經沒有人可以用身份再壓帝辛一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