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是一座島,但也可以勉強稱之為群島。


    而原因就在於,除了作為主體的大島之外,周邊那些大多隻能稱之為礁石。


    若是全部都是礁石也就罷了,可偏偏在琉球島朝向大離的海域之上,距離最遠也是最大的那幾座,即便在完全漲潮的時候也有一部分會露在海麵之上。


    雖然規模很小,但卻恰好處在了一個分界線上。


    在大離的海圖上,那隻是幾座比較大的的礁石,但是在琉球的地圖上,標注的卻是島。


    小國寡民,總想以這種方式標榜自己的疆域大小,可以理解。


    而在距離琉球島最遠,同時也是除了琉球島外最大的一座小島之上,正中間的區域正密密麻麻卻有涇渭分明的幾座營地。


    帝辛猜得沒錯,這些在大離周邊的蠻夷,的確組成了聯軍。


    不過雖然是聯軍,但也是迫於不死之軍的壓力而聯合的,各個蠻夷之間的矛盾隻是暫時被擱置,而並沒有被解決。


    因此,琉球自然不會放心來自其他勢力的軍隊進入琉球島上,於是這座小島便成為了聯軍暫時的駐紮點。


    這裏離得南疆較近一些,一旦發現遠征軍蹤跡後也方便做出應對。


    誠然,也並非所有的蠻夷都擅長水戰,但相比起和不死之軍在陸地上決一死戰,這些蠻夷最終還是選擇了海上對北疆遠征軍進行布下陷阱。


    對於比自己強大的存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拉到和己方同一水平的位置,然後再以豐富的經驗打敗對方。


    而促使他們做出這個決定的,還要一點就是有明確的消息,南疆的水師並不會參戰。


    隻要聯軍不進入大離的海域,那麽就算他們和北疆遠征軍打得再不可開交,南疆水師都隻會選擇視而不見。


    南疆水師不參與,而遠征軍眾多周知都是北疆的旱鴨子,就算經過加急訓練,也不可能比琉球的水師更熟悉海戰。


    這一波可以算是以己之矛攻彼之盾。


    在削弱北疆遠征軍戰力的同時,也最大限度擴大聯軍的優勢。


    而且,前往大離京城的使團派人傳來的消息不止是南疆水師會選擇置身事外。


    據說,那些使團在聯絡到了京城的某個大人物。


    南疆水師如今的態度就是那位大人物在答應合作之後的誠意,而除以之外,在正麵戰船之外,他還會對遠征軍使用一些別的手段。


    可以說,隻要不死之軍一旦離開陸地,那麽在會陷入重重算計之下。


    然而,就在大概五十天之前,他們派出去的探子就匯報說不死之軍到達了海邊,可是直到現在,卻都一直駐紮在那裏不曾離開。


    若非探子匯報的情報中,遠征軍每日在堅持訓練,他們都要懷疑那位裕王殿下是否打算撤兵了。


    以不死之軍表現出來的戰力,即便在海上,這些蠻夷其實也不想和北疆遠征軍進行戰鬥。


    若非遠征軍一副誓要將所有蠻夷都討伐一空的氣勢,他們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


    而也是因為遠征軍一直以來的表現,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


    那位裕王殿下似乎想要趁著使團與大離朝廷的談判還未結束的時候,盡可能多地立下戰功。


    大大離多位皇子在競爭下一任的皇位,這件事並不是秘密。


    因此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了,這位大離的五皇子,想要靠著無人可以比擬的戰功,去增加皇位的競爭力。


    而談判是隨時有可能結束的。


    不論是大離朝廷還是周邊蠻夷都清楚,一路放任裕王就這樣打下去是不現實的。


    之所以談判遲遲還未結束,所爭奪的不過就是對於談判過程中的利益分配而已。


    勢力與勢力之間的談判,從來不是一拍腦門子就能夠決定的,一些看起來隻是微末小節的地方若是出了查漏,有可能在未來造成無可挽迴的損失。


    當然,對於現在的蠻夷來說,還有一點就是在談判結束之前,他們想要最後一次做出嚐試。


    若是在聯軍的提前埋伏之下能夠讓遠征軍大敗而歸,那麽那些使團就能順勢在談判中取得更大的話語權。


    因此,在兩方意願的共同驅使之下,這一場戰鬥經過會很快發生的才對。


    然而誰知道,那位裕王殿下到了海邊之後,就好像患了恐海症一樣一動不動了。


    這樣下去,最難受的無疑就是這群聯合起來的蠻夷軍隊了。


    抬頭不見低頭見,時間長了,各個軍隊中被暫時壓下去的矛盾,隨時都有可能被激發不說,大離京城那邊的使團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誠然,那位大離的大人物答應會幫忙一同拖延時間,但也隻能暗中協助,因此能夠拖延的時間並不長。


    還有一點就是,既然要談和,誠意還是要有的。


    和地廣物博的大離不同,對於生活在大離周邊的這些蠻夷來說,每一年的冬天都是一個劫難。


    劫掠大離邊境,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缺少物資。


    春夏秋但是,但唯獨到了萬物不生的冬天,沒有足夠的物資有很多人都無法堅持下去。


    可現在,對於蠻夷這邊來說,要談和最起碼的誠意就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不能再放任麾下的將士去劫掠大離邊境。


    而現在天氣已經越來越冷了。


    不能劫掠大離邊境,而即便還未開始戰鬥,這些蠻夷聯軍駐紮在這裏之後,每日要消耗的糧食物資也不是一個小數。


    可以預想的到,若是他們不能給與遠征軍重創,給大離京城那邊的使團創造出談判優勢,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太好過。


    因此,在遠征軍遲遲不動身的情況之下,最難受的無疑就是這支聯合起來的蠻夷大軍了。


    甚至於有一些距離比較遠的蠻夷部落,隱隱已經有了退意,隻是不太好說出來而已。


    直到大離老皇帝病危的消息傳來。


    當探子再度傳迴消息,得知那位裕王殿下已經離開了軍營,朝著大離京城而去之後,聯軍中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