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之上的營地邊緣,帝辛負手而立,看著武成侯的樓船漸行漸遠。


    某種意義上,武成侯的猜測是正確的。


    根據之前得到的種種線索,在前往琉球的海上,有很大概率已經被多個蠻夷聯合布下了陷阱。


    按照帝辛之前的計劃,雖然知道這樣會有很大的風險,但若是京城那邊的談判遲遲不能結束的話,他也會去冒險。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沒錯,帝辛現在已經可以確認,他手中的正方體可以完美隔絕掉“似人”對他的感應。


    距離上次分身意識重新降臨古月界,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就在半個月之前,他帶著正方體離開了洪荒界,並且將隱藏自身道標的秘術也一並接觸了。


    然而,當推算的時間點到來的時候,虛影卻並非準時出現。


    並不需要再進行第二次的視線,以“似人”對他的態度,已經還未完全清醒的甚至,若是能夠察覺到帝辛的位置,哪怕隻是一片大概的區域,虛影也一定會降臨現世。


    隻要他一直將正方體帶在身邊,便不用擔心會被“似人”感應到。


    那麽,隻要他不主動鎖死前往墟界,那麽就不會有什麽危險了。


    也因此,關於古月界的這場界主爭奪之位,他也就不需要再費力去促使最終決戰的到來了。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雖說正方體出現的時機有些靠後,導致他這次遠征會埋下不少的隱患,但既然不缺時間了,也就並不需要頭鐵到繼續下去。


    他在這邊依舊不肯撤兵,其重心已經從討伐上轉移到了給京城那些蠻夷使團壓力了。


    隻要他一天不撤兵,他們就得提心吊膽一天,那麽談判上對於大離一方的優勢也就越大。


    雖然帝辛不在京城,無法親自參與談判,但是他給與的蠻夷越大,這場談判中屬於他的功勞也就會越大。


    雖然之前對蠻夷的數月討伐已經注定了帝辛會拿到最大的功勞,但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功勞少。


    而且,同樣基於那些已經入京的蠻夷使團,他想要退兵也沒那麽容易。


    帝辛要是不打招唿就隨意退兵,無疑會減輕那些蠻夷使團的壓力,使得他們請求談和要付出的代價便少。


    對於朝堂中的那些饕餮官員來說,能夠得到五倍的利益,最後卻隻得到了三倍,那麽就等於是虧損了兩倍。


    這是一種很混蛋的邏輯,但是隻要涉及到利益場,那就都是通用的。


    所以帝辛隻要敢那麽做了,動了他們的蛋糕之後,那麽他之前立下的功勞以及樹立的名聲,就算不會全部抵消,也會被抹去大半。


    不要小看那些專業玩筆杆子和嘴皮的,他們或許不能成事,但要是壞起事來,隻要能夠抓住一個哪怕隻是勉強的由頭,那麽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後果。


    這就是帝辛為何從不將他的手腳伸到北疆以外的大離疆域之中的原因。


    他在北疆再能折騰,對於這些蠻夷如何出兵,隻要結果是好的,那麽他們就沒有辦法說什麽。


    莫看帝辛如今風光,又有著“賢王”的名聲,但其實在以成王為首的京城諸官的緊盯之下,他從未越過真正的雷池一步。


    迴到現在。


    帝辛現在既然不著急了,自然也就不會去冒那種不必要的風險了。


    能夠攻下琉球固然是少,但其實沒有也不影響什麽。


    突厥、高句麗、迴紇。


    平定三方蠻夷,為大離增加三處疆域,這樣的功勞對於現在的帝辛來說,已經足夠他爭奪大離的下一任皇位了。


    再多也隻是錦上添花罷了。


    更不用說,隻要京城那邊談判結束,不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會讓他現有的功績再度增加。


    所以,對於那個可能存在的蠻夷聯軍陷阱,帝辛的態度隻有一個。


    那就是隨他們玩去。


    反正他們也不敢上岸和遠征軍交戰。


    以此處峭壁為險,結合不死之軍現在的戰力,隻要蠻夷聯軍的數量沒有超過北疆遠征軍十倍,他們就不可能將營地攻下來。


    而且,雖然他現在還未完全弄清楚武成侯究竟有什麽目的,但是他絕對不可能放任蠻夷聯軍侵入大離海域的。


    蠻夷侵入大離海域卻袖手旁觀,那是瀆職。


    而在涉及到這種大離邊境安全的問題下,哪怕是一位侯爺,一位邊關大元帥,也很難承受起瀆職的代價。


    因此,遠征軍雖然看起來虎視眈眈,但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裏便是此次遠征的終點了。


    不過,帝辛的確是故意沒有將他的打算透露出去,事實上這個決定隻有他、曾弘深和西子三人知道。


    連歐陽軒都不知道。


    武成侯乃是三皇子景王的舅舅,這根本不是秘密。


    而景王和裕王不合,這曾經在京城也可以說得上眾人皆知,哪怕是北疆的這些將領,隻要稍微打聽一下也能夠知道。


    就算不打算巴結,但隻要還打算繼續自己的仕途,那麽頂頭上司的基本情況自然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因此,不論武成侯表現的出現熱情,這些來自北疆的將領也從未真正的放下過警惕。


    不管是歐陽軒,還是其他一些陪同過帝辛和武成侯用餐的將領,對於帝辛那番不著急出兵的言論,都認為是用來搪塞武成侯的。


    而武成侯的猜測,之所以隻是某種意義上的正確,其原因就在於——


    以他如今的威望在北疆來一句說一不二也不為過,並不用擔心自己的決定會引起麾下將士的不滿。


    他之所以沒有將自己的決定說出來,隻是為了不讓遠征軍中的將士們在訓練的時候產生懈怠。


    不論帝辛以後的勢力發展如何,哪怕等到他成為大離的下一任皇帝,他最能夠信賴的也會是經營時間最長的北疆軍。


    因此,在未來最終界主之戰開啟的時候,北疆軍必然會是他的主力之一。


    而這場爭奪是涉及到整顆星球的戰爭,免不了會有海戰,屆時即便有專門的水師,北疆軍也免不了有上戰場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憨憨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憨憨清河並收藏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