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遇刺之事到底還是驚動了滿朝文武。
大臣們驚慌失措,齊齊聚到東宮,想知道皇上龍體是否安康。
但他們都沒能見到皇上。
容蒼並不會理會大臣們的動靜,隻是派了兩位太醫過來安撫百官,告訴他們受傷的人是楊公公,皇上隻是受了點驚嚇,休息半日就能醒過來。
百官聽到這句話鬆了口氣,隨後不忘義憤填膺:“刺客真是膽大包天,其心可誅!還望太子殿下能盡快查出兇手,把她繩之以法!”
“一個小小的宮女竟敢行刺皇上,背後一定有人指使,還望太子殿下早日將大逆不道的奸人找出來,淩遲處死!”
唯有竇尚書自始至終一言不發,沉默地望著東宮前殿,麵無表情的臉上看不出情緒波動。
“竇大人怎麽不說話?”一旁的同僚看見竇尚書沉默得反常,奇怪地開口問道,“竇大人覺得行刺皇上的兇手會是什麽人?”
竇尚書緩緩搖頭:“本官不知。”
“聽說安郡王今日挨了打。”另外一名官員走過來,壓低聲音開口,“好像是太子殿下下令杖打,這會兒人已經被送迴了王府,竇尚書可知這是怎麽迴事?”
竇尚書皺眉:“安郡王被打了?”
那位官員點頭。
“那應該是他自己該打。”竇尚書很快說道,“太子殿下總不會無緣無故對他動手。”
此言一出,方才說話的兩名官員對視一眼,隨即笑了笑:“竇尚書對太子殿下可是忠心耿耿,連自己的女婿挨了打都覺得太子打得對,這份忠心著實叫我等羞愧汗顏。”
竇尚書麵色深沉,對這番不知是諷刺還是拍馬的言語隻迴以一笑:“太子殿下是皇上欽定的儲君,忠心太子就是忠心皇上,兩位大人難道還存著別的心思不成?”
兩位官員麵色一變,連忙說道:“怎麽會?我們自然也對太子忠心耿耿,這是應該的,都是應該的……”
竇尚書見狀冷冷一哂,沒再多言,隻是心裏不免琢磨起安郡王挨打的真相。
在翠微宮給麗妃下毒,然後刺殺皇上的宮女,或許就是安郡王接觸的那個蘇家女子。
那麗妃知不知道她的身份?
太子一迴來就對安郡王動了手,是不是可以證明,他一直以來就知道安郡王的所作所為,此次才真正動了怒?
竇尚書心頭發涼,安郡王身邊私藏罪臣之女一事若被人知道,那就是死路一條,到時惠然也會被他牽連……
竇尚書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後悔,當初他就不該答應把惠然嫁給安郡王,安郡王這個人不但能力不行,人品也不怎麽樣,還會惹是生非,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或許他應該想一想,該如何跟他劃清界限了。
此時待在刑部的容蒼,已經得到了映月的口供:
“奴婢映月,本名蘇瑤,乃是前任戶部尚書蘇拾玖孫女,改名為映月之後被賣進郡王府,是為了伺機報仇,可安郡王在不知奴婢身份之下,卻對奴婢存了其他心思,導致安郡王妃嫉妒,跟安郡王鬧了好一陣子。奴婢有意接近皇上,遂利用安郡王妃吃醋鬧脾氣的機會,請求安郡王把奴婢送到翠微宮暫避風頭,安郡王以為奴婢善解人意,無奈之下應了奴婢的請求。奴婢怨恨皇上不辨忠奸,冤殺祖父和爹娘,對皇上懷恨在心,故意對麗妃下毒,想引皇上前來探望,好借機下手……”
一句句,一字字,把所有罪名都攬到了自己身上,把安郡王夫婦和麗妃知情的事實撇得一幹二淨,看起來似乎並不想牽連無辜之人送死。
容蒼走進疏凰宮,把口供遞給皇後和楚雲緋過目:“這是宮女映月的口供,她已經承認弑君罪名,但並未把其他人供出來。”
楚雲緋看完口供,若有所思地開口:“她像是做好了單獨赴死的準備,所以才孤注一擲。”
提前製造機會弑君,得手了固然遂她心意,就算是失敗了,她獨自赴死,也沒打算牽連其他人。
這一點上,倒頗有幾分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勇氣。
皇後眉目微深:“她這是救了麗妃一命。”
麗妃宮裏藏著個罪臣之女,萬一以後東窗事發,他們母子三人都無法幸存。
皇後不確定蘇瑤到底是急於報仇,所以才如此衝動行事,還是存著獨自承擔一切的想法,提前把麗妃和容離排除在嫌疑之外,但無疑的,從她弑君開始,這件事終於算是結束了。
弑君者,當淩遲處死,九族抄斬。
蘇瑤已經沒了九族,對死可能也不在乎了吧。
“她應該算到了自己赴死之後,熟知內情的安郡王妃不會出賣容離。”皇後麵色不虞,“畢竟他們夫妻到底還是夫妻,容離若被處死,竇惠然下半生也不會好過。”
楚雲緋看向容蒼:“你打算怎麽辦?”
“容離該如何處置,要看竇尚書和竇惠然的態度。”容蒼走到楚雲緋身側坐下,“若他們出麵告發容離,指出容離和蘇瑤早就認識,並且關係非同一般,化名進入翠微宮也是容離的意思,父皇應該不會饒過他。”
“你呢?”皇後抬眸看著他,“你要放過他?”
“兒臣不會殺他。”容蒼道,“他會為他鑄下的錯付出代價,隻是兒臣曾答應父皇,手上不會染皇族兄弟的血,隻是以後應該也不會重用他。”
不管蘇瑤這件事會不會在容離心裏留下陰影,也不管最終他會不會被處置,但這件事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和人品都不堪造就,沒有重用的價值。
皇後嗯了一聲,換了個話題:“陳家怎麽樣了?”
“兒臣趕到荊西陳家時,正好趕上他們舉辦大婚,陳氏族長和族中元老長輩皆在。”容蒼語氣淡淡,“禁軍拿人時,他們派出家丁護衛反抗,所有動手之人已經被盡數誅戮,陳家以欺君犯上之罪被捉拿歸案。”
皇後點頭:“容瑾月怎麽樣了?”
“賜自盡。”容蒼語氣漠然,“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
大臣們驚慌失措,齊齊聚到東宮,想知道皇上龍體是否安康。
但他們都沒能見到皇上。
容蒼並不會理會大臣們的動靜,隻是派了兩位太醫過來安撫百官,告訴他們受傷的人是楊公公,皇上隻是受了點驚嚇,休息半日就能醒過來。
百官聽到這句話鬆了口氣,隨後不忘義憤填膺:“刺客真是膽大包天,其心可誅!還望太子殿下能盡快查出兇手,把她繩之以法!”
“一個小小的宮女竟敢行刺皇上,背後一定有人指使,還望太子殿下早日將大逆不道的奸人找出來,淩遲處死!”
唯有竇尚書自始至終一言不發,沉默地望著東宮前殿,麵無表情的臉上看不出情緒波動。
“竇大人怎麽不說話?”一旁的同僚看見竇尚書沉默得反常,奇怪地開口問道,“竇大人覺得行刺皇上的兇手會是什麽人?”
竇尚書緩緩搖頭:“本官不知。”
“聽說安郡王今日挨了打。”另外一名官員走過來,壓低聲音開口,“好像是太子殿下下令杖打,這會兒人已經被送迴了王府,竇尚書可知這是怎麽迴事?”
竇尚書皺眉:“安郡王被打了?”
那位官員點頭。
“那應該是他自己該打。”竇尚書很快說道,“太子殿下總不會無緣無故對他動手。”
此言一出,方才說話的兩名官員對視一眼,隨即笑了笑:“竇尚書對太子殿下可是忠心耿耿,連自己的女婿挨了打都覺得太子打得對,這份忠心著實叫我等羞愧汗顏。”
竇尚書麵色深沉,對這番不知是諷刺還是拍馬的言語隻迴以一笑:“太子殿下是皇上欽定的儲君,忠心太子就是忠心皇上,兩位大人難道還存著別的心思不成?”
兩位官員麵色一變,連忙說道:“怎麽會?我們自然也對太子忠心耿耿,這是應該的,都是應該的……”
竇尚書見狀冷冷一哂,沒再多言,隻是心裏不免琢磨起安郡王挨打的真相。
在翠微宮給麗妃下毒,然後刺殺皇上的宮女,或許就是安郡王接觸的那個蘇家女子。
那麗妃知不知道她的身份?
太子一迴來就對安郡王動了手,是不是可以證明,他一直以來就知道安郡王的所作所為,此次才真正動了怒?
竇尚書心頭發涼,安郡王身邊私藏罪臣之女一事若被人知道,那就是死路一條,到時惠然也會被他牽連……
竇尚書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後悔,當初他就不該答應把惠然嫁給安郡王,安郡王這個人不但能力不行,人品也不怎麽樣,還會惹是生非,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或許他應該想一想,該如何跟他劃清界限了。
此時待在刑部的容蒼,已經得到了映月的口供:
“奴婢映月,本名蘇瑤,乃是前任戶部尚書蘇拾玖孫女,改名為映月之後被賣進郡王府,是為了伺機報仇,可安郡王在不知奴婢身份之下,卻對奴婢存了其他心思,導致安郡王妃嫉妒,跟安郡王鬧了好一陣子。奴婢有意接近皇上,遂利用安郡王妃吃醋鬧脾氣的機會,請求安郡王把奴婢送到翠微宮暫避風頭,安郡王以為奴婢善解人意,無奈之下應了奴婢的請求。奴婢怨恨皇上不辨忠奸,冤殺祖父和爹娘,對皇上懷恨在心,故意對麗妃下毒,想引皇上前來探望,好借機下手……”
一句句,一字字,把所有罪名都攬到了自己身上,把安郡王夫婦和麗妃知情的事實撇得一幹二淨,看起來似乎並不想牽連無辜之人送死。
容蒼走進疏凰宮,把口供遞給皇後和楚雲緋過目:“這是宮女映月的口供,她已經承認弑君罪名,但並未把其他人供出來。”
楚雲緋看完口供,若有所思地開口:“她像是做好了單獨赴死的準備,所以才孤注一擲。”
提前製造機會弑君,得手了固然遂她心意,就算是失敗了,她獨自赴死,也沒打算牽連其他人。
這一點上,倒頗有幾分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勇氣。
皇後眉目微深:“她這是救了麗妃一命。”
麗妃宮裏藏著個罪臣之女,萬一以後東窗事發,他們母子三人都無法幸存。
皇後不確定蘇瑤到底是急於報仇,所以才如此衝動行事,還是存著獨自承擔一切的想法,提前把麗妃和容離排除在嫌疑之外,但無疑的,從她弑君開始,這件事終於算是結束了。
弑君者,當淩遲處死,九族抄斬。
蘇瑤已經沒了九族,對死可能也不在乎了吧。
“她應該算到了自己赴死之後,熟知內情的安郡王妃不會出賣容離。”皇後麵色不虞,“畢竟他們夫妻到底還是夫妻,容離若被處死,竇惠然下半生也不會好過。”
楚雲緋看向容蒼:“你打算怎麽辦?”
“容離該如何處置,要看竇尚書和竇惠然的態度。”容蒼走到楚雲緋身側坐下,“若他們出麵告發容離,指出容離和蘇瑤早就認識,並且關係非同一般,化名進入翠微宮也是容離的意思,父皇應該不會饒過他。”
“你呢?”皇後抬眸看著他,“你要放過他?”
“兒臣不會殺他。”容蒼道,“他會為他鑄下的錯付出代價,隻是兒臣曾答應父皇,手上不會染皇族兄弟的血,隻是以後應該也不會重用他。”
不管蘇瑤這件事會不會在容離心裏留下陰影,也不管最終他會不會被處置,但這件事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和人品都不堪造就,沒有重用的價值。
皇後嗯了一聲,換了個話題:“陳家怎麽樣了?”
“兒臣趕到荊西陳家時,正好趕上他們舉辦大婚,陳氏族長和族中元老長輩皆在。”容蒼語氣淡淡,“禁軍拿人時,他們派出家丁護衛反抗,所有動手之人已經被盡數誅戮,陳家以欺君犯上之罪被捉拿歸案。”
皇後點頭:“容瑾月怎麽樣了?”
“賜自盡。”容蒼語氣漠然,“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