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次次征伐,次次失敗!(求訂閱!!)
大明:如此貪的駙馬,朕殺不得? 作者:今或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妹夫,你可算來了!“
一個溫潤中帶著欣喜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隻見禦座上的朱標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臉上綻放出由衷的笑容。
朱標甚至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快步走下禦階。他明黃色的龍袍在走動間泛起粼粼波光,冠冕上的珠串隨著步伐輕輕晃動。
“臣參見陛下。“歐陽倫正要行禮,朱標已經一把扶住他的手臂。
“免禮免禮。“朱標親切地拍了拍歐陽倫的肩膀,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妹夫來得正好,朕正有一件棘手的事要與你商議。“
站在一旁的藍玉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陰翳。
他重重地咳嗽一聲,抱拳道:“陛下,軍情緊急,還請早做決斷。“
“朕知道涼國公你很著急,但你先別急,等朕跟妹夫商議一番後,自然會做出決定!”朱標看向藍玉的時候,笑容直接收斂,完全恢複皇帝威嚴。
說完,朱標便不再理會藍玉,繼續跟歐陽倫交談起來。
奉天殿內,金碧輝煌的穹頂下,歐陽倫感受到朱標握著他手臂的力度,那是發自內心的信任。
他微微低頭,眼角餘光掃過站在一旁的藍玉——那位戰功赫赫的涼國公臉色陰沉如鐵,眼中閃爍著不悅的火花。
“陛下召臣前來,不知有何要事?“歐陽倫聲音清朗,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朱標鬆開手,轉身踱步,明黃色龍袍在青石地麵上拖出細微的聲響。
他眉宇間的憂慮重新聚攏,方才見到歐陽倫時的欣喜已被沉重的國事取代。
“妹夫,北邊又出事了。“朱標歎了口氣,指向懸掛在殿側的巨大疆域圖,“乃兒不花那廝,又帶著他的騎兵南下劫掠。“
歐陽倫順著朱標手指的方向望去,地圖上燕藩和寧藩的邊境地帶被朱砂筆重重圈出,幾道箭頭如血痕般刺入大明疆土。
“這次比以往更甚。“朱標的聲音沉了下來,“上月連破我三處邊堡,屠戮軍民千餘人。老四的急報中說,乃兒不花的騎兵來去如風,專挑商隊和農耕村落下手,邊境貿易幾乎停滯,百姓不敢出城耕作。“
歐陽倫眉頭微蹙。他雖不直接參與軍事,但對邊境貿易受阻帶來的財政影響再清楚不過。
絲綢、茶葉、瓷器的北銷渠道被截斷,朝廷稅收銳減,長此以往,國庫必將吃緊,不光是大明不好受,就連自己媳婦阿蘇娜所在的部落也會受到影響。
朱標還未開口,藍玉便冷哼一聲:“駙馬爺久居京城,養尊處優,自然不知邊疆兇險。那乃兒不花乃北元名將王保保的關門弟子,精通騎射,熟知兵法,更有一身神鬼莫測的遊擊本領。“
朱標瞥了藍玉一眼,繼續道:“此人確實棘手。元順帝北逃後,乃兒不花收攏殘部,蟠踞漠北,十年來不斷騷擾我朝邊境。他從不與我軍正麵交鋒,專事偷襲劫掠,得手便遠遁大漠,我軍數次圍剿均無功而返。“
殿中幾位大臣紛紛點頭,兵部尚書茹瑺上前一步:“陛下所言極是。去歲臣奉旨查邊,親眼目睹乃兒不花造成的破壞。他不僅劫掠財物,更殘忍殺害我大明子民,將人頭壘成京觀,以威懾邊民。“
歐陽倫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如此猖狂?“
“更可慮的是,“朱標壓低聲音,“據探子迴報,乃兒不花近來與瓦剌、韃靼各部聯絡頻繁,似有聯合之勢。若北方諸部真被他整合起來,邊患將更為嚴重。“
藍玉抱拳道:“陛下,臣願親率大軍出塞,一舉剿滅乃兒不花!“
朱標搖搖頭:“涼國公勇武朕深知,但乃兒不花狡詐多端,我軍數次遠征,勞師動眾卻無功而返。漠北廣袤無垠,他的騎兵熟悉地形,我軍深入敵境,補給線漫長,反易遭其偷襲。“
殿中陷入沉默。
歐陽倫看著地圖上蜿蜒的長城和星羅棋布的邊堡,忽然輕笑一聲。
這笑聲在凝重的氣氛中格外突兀。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歐陽倫,藍玉眼中更是閃過一絲譏諷。
“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原來是這個啊。“歐陽倫語氣輕鬆,仿佛在談論明日天氣。
奉天殿內瞬間嘩然。
藍玉臉色驟變,怒目圓睜:“駙馬此言何意?邊關將士浴血奮戰,百姓慘遭屠戮,在駙馬眼中竟是兒戲不成?“
老成持重的吏部尚書也皺眉道:“歐陽大人,此事關係國家安危,不可輕忽啊。“
幾位武將更是麵露不忿,交頭接耳。
歐陽倫甚至聽到有人低聲嘀咕“紈絝子弟不知兵事“。
就在這騷動之際,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文官隊列前端傳來:“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韓國公李善長手持玉笏,緩步出列。這位三朝元老雖已年近七旬,腰背卻挺得筆直,一雙鷹目炯炯有神,白須飄飄間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朱標微微頷首:“韓國公請講。“
李善長先是向朱標恭敬行禮,然後轉身麵對歐陽倫,目光如刀:“老臣鬥膽問一句,駙馬可知這乃兒不花是何許人也?“
歐陽倫拱手道:“方才聽陛下與涼國公所言,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李善長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提高,“老臣追隨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時,駙馬恐怕還未出生!這乃兒不花乃北元餘孽中最狡詐兇殘之輩,十年來殺我邊民無數,毀我城池無數!“
殿中眾臣紛紛點頭,李善長繼續道:“老臣想問駙馬,可曾上過戰場?可曾見過屍橫遍野?可曾聽過婦孺哀嚎?“他每問一句,便向前一步,氣勢逼人。
歐陽倫麵色不改:“韓國公,下官確實未曾親臨戰陣,不過也帶兵打過仗,戰績.李大人應該清楚,目前我可還沒輸過呢!“
“額”李善長神色一愣,繼續道:“帶兵打仗和親自上戰場還是有區別的,紙上談兵誰不會!”
“你就是沒有戰場經驗。”
“既無軍旅經驗,何以輕言邊事?“李善長突然轉身麵向朱標,高聲道,“陛下!老臣以為,軍國大事非同兒戲,豈能交由毫無經驗之人妄議?駙馬此言,不僅輕慢了邊關將士,更是置我大明安危於不顧啊!“
這番話擲地有聲,殿中不少大臣麵露讚同之色。幾位與李善長交好的文官更是出聲附和:“韓國公所言極是!““軍國大事,當由知兵之人決斷!“
李善長見勢有利,乘勝追擊:“老臣再問駙馬,可知我大明每年為抵禦北元耗費多少糧餉?犧牲多少將士?若按駙馬所言,這些犧牲都是''小事''?“
歐陽倫正欲迴答,李善長卻不容他插話,轉向朱標繼續道:“陛下!老臣侍奉三朝,曆經戰陣無數,深知用兵之道貴在持重。駙馬此言輕佻,恐非良策。老臣懇請陛下三思,切莫因私廢公!“
這“因私廢公“四字一出,殿中氣氛頓時凝固。這分明是暗指朱標因歐陽倫是妹夫而偏聽偏信。
朱標眉頭一皺,正要開口,卻見歐陽倫上前一步,向李善長深深一揖:“韓國公為國操勞數十載,忠心可鑒。下官年輕識淺,方才言語確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李善長沒料到歐陽倫突然放低姿態,一時語塞。
歐陽倫直起身,繼續道:“但下官所言''非大事'',並非輕視邊患,而是認為此事已有解決之道,無需如臨大敵。“
“哦?“李善長眯起眼睛,“駙馬既有良策,何不當眾說出,讓我等老朽也開開眼界?“
歐陽倫微微一笑:“韓國公見諒,我聽聞北元那邊派了不少間諜暗探來我大明,可不能輕易說,若是被叛徒、北元間諜聽了去,豈不是壞大事了!“
嗯?!
李善長先是一愣,隨即氣得不行,“歐陽倫,你意思是說老夫是北元間諜?!!”
“李大人可別誤會,我可從未說你是北元間諜,萬一是叛徒呢!”
歐陽倫笑著道。
“歐陽倫你.你胡說八道!”李善長指著歐陽倫,差點沒有暈厥過去。
不過李善長好歹也是屹立朝堂多年,很快就反應過來,當即拱手低著朱標道:“陛下,老臣知道歐陽駙馬這是報複老臣剛剛的質疑,老臣不願意與他因為私事而影響我大明的大局!”
“歐陽駙馬巧言令舌,放眼整個大明能爭論過他的,根本找不出幾個來,但是打仗可不是靠一張嘴就行的!”
“老臣建議讓涼國公藍玉為帥,率兵剿滅乃兒不花,甚至是直接消滅北元!”
“陛下,放眼我大明,隻有涼國公藍玉最為合適了!還請陛下不要再猶豫!”
歐陽倫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緩緩轉身,目光如炬地看向藍玉,又掃過李善長,最後對著朱標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韓國公此言差矣!“
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這位駙馬爺的下文。
歐陽倫不緊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袖,這才開口道:“涼國公藍玉將軍確實戰功赫赫,但要說最適合剿滅乃兒不花的人選.恐怕未必。“
藍玉聞言,臉色瞬間陰沉如水,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李善長立刻反駁:“駙馬此言何意?涼國公乃我大明第一猛將,北伐元廷時立下赫赫戰功,怎麽就不合適了?“
歐陽倫輕笑一聲:“李大人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他轉向朱標,正色道:“陛下,臣反對藍玉將軍掛帥,原因有三。“
“其一,藍玉將軍用兵風格大開大合,擅長正麵決戰。而乃兒不花狡詐如狐,從不與我軍正麵交鋒。去年藍玉將軍率軍出塞,勞師遠征三月,耗費糧餉無數,卻連乃兒不花的影子都沒見到,最後無功而返。這難道不是明證?“
藍玉勃然大怒:“歐陽倫!你——“
朱標抬手製止:“涼國公稍安勿躁,讓駙馬說完。“
歐陽倫繼續道:“其二,藍玉將軍治軍嚴苛,動輒鞭笞士卒。邊關將士本就疲憊不堪,若再遇嚴苛主帥,士氣必然低落。對付乃兒不花這樣的遊擊高手,更需要將士用命,豈能如此苛待?“
“其三.“歐陽倫頓了頓,目光直視藍玉,“涼國公性情暴烈,去年在肅州,因一時之怒竟屠戮降卒三千餘人。此事雖被壓了下來,但陛下心知肚明。若讓他領兵出塞,難保不會重蹈覆轍。屆時不僅無法剿滅乃兒不花,反而會激起更多部落反抗,使我大明邊境永無寧日!“
這番話一出,殿中嘩然。藍玉臉色鐵青,額頭青筋暴起:“歐陽倫!你敢汙蔑本帥!“
李善長也急忙幫腔:“駙馬此言太過!涼國公乃國之棟梁,豈容你如此詆毀?“
歐陽倫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雙手呈上:“陛下,這是肅州守將的密奏,詳細記載了當日情形。臣不敢妄言,還請陛下明鑒。“
朱標接過奏折,快速瀏覽,眉頭越皺越緊。
歐陽倫趁機繼續道:“陛下,臣其實還有第四個理由,那就是前麵幾次征伐北元都是以淮西將領為帥為將,結果呢?次次征伐,次次失敗!“
“這莫不是有些什麽玄妙在其中?”
“涼國公、韓國公你們二位可別這樣看我,咱可沒說是淮西將領無能造成的,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若是這次不用淮西黨的獎勵,說不定還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呢。”
李善長:
藍玉:.
朱標:.
一向講究邏輯科學的歐陽倫,這次直接用上了玄學。
大家都懵了。
但.不可否認,眾人一致覺得歐陽倫說得有道理。
就連李善長、藍玉內心都開始懷疑起來。
李善長白須微顫,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縱橫朝堂數十載,今日竟被一個後生晚輩耍得團團轉。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胸中翻湧的怒意,卻發現自己的手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荒謬!簡直荒謬!“李善長聲音嘶啞,指著歐陽倫的手指微微發抖,“駙馬此言,分明是挑撥離間!淮西將領為國盡忠,豈容你如此汙蔑?“
一個溫潤中帶著欣喜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隻見禦座上的朱標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臉上綻放出由衷的笑容。
朱標甚至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快步走下禦階。他明黃色的龍袍在走動間泛起粼粼波光,冠冕上的珠串隨著步伐輕輕晃動。
“臣參見陛下。“歐陽倫正要行禮,朱標已經一把扶住他的手臂。
“免禮免禮。“朱標親切地拍了拍歐陽倫的肩膀,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妹夫來得正好,朕正有一件棘手的事要與你商議。“
站在一旁的藍玉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陰翳。
他重重地咳嗽一聲,抱拳道:“陛下,軍情緊急,還請早做決斷。“
“朕知道涼國公你很著急,但你先別急,等朕跟妹夫商議一番後,自然會做出決定!”朱標看向藍玉的時候,笑容直接收斂,完全恢複皇帝威嚴。
說完,朱標便不再理會藍玉,繼續跟歐陽倫交談起來。
奉天殿內,金碧輝煌的穹頂下,歐陽倫感受到朱標握著他手臂的力度,那是發自內心的信任。
他微微低頭,眼角餘光掃過站在一旁的藍玉——那位戰功赫赫的涼國公臉色陰沉如鐵,眼中閃爍著不悅的火花。
“陛下召臣前來,不知有何要事?“歐陽倫聲音清朗,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朱標鬆開手,轉身踱步,明黃色龍袍在青石地麵上拖出細微的聲響。
他眉宇間的憂慮重新聚攏,方才見到歐陽倫時的欣喜已被沉重的國事取代。
“妹夫,北邊又出事了。“朱標歎了口氣,指向懸掛在殿側的巨大疆域圖,“乃兒不花那廝,又帶著他的騎兵南下劫掠。“
歐陽倫順著朱標手指的方向望去,地圖上燕藩和寧藩的邊境地帶被朱砂筆重重圈出,幾道箭頭如血痕般刺入大明疆土。
“這次比以往更甚。“朱標的聲音沉了下來,“上月連破我三處邊堡,屠戮軍民千餘人。老四的急報中說,乃兒不花的騎兵來去如風,專挑商隊和農耕村落下手,邊境貿易幾乎停滯,百姓不敢出城耕作。“
歐陽倫眉頭微蹙。他雖不直接參與軍事,但對邊境貿易受阻帶來的財政影響再清楚不過。
絲綢、茶葉、瓷器的北銷渠道被截斷,朝廷稅收銳減,長此以往,國庫必將吃緊,不光是大明不好受,就連自己媳婦阿蘇娜所在的部落也會受到影響。
朱標還未開口,藍玉便冷哼一聲:“駙馬爺久居京城,養尊處優,自然不知邊疆兇險。那乃兒不花乃北元名將王保保的關門弟子,精通騎射,熟知兵法,更有一身神鬼莫測的遊擊本領。“
朱標瞥了藍玉一眼,繼續道:“此人確實棘手。元順帝北逃後,乃兒不花收攏殘部,蟠踞漠北,十年來不斷騷擾我朝邊境。他從不與我軍正麵交鋒,專事偷襲劫掠,得手便遠遁大漠,我軍數次圍剿均無功而返。“
殿中幾位大臣紛紛點頭,兵部尚書茹瑺上前一步:“陛下所言極是。去歲臣奉旨查邊,親眼目睹乃兒不花造成的破壞。他不僅劫掠財物,更殘忍殺害我大明子民,將人頭壘成京觀,以威懾邊民。“
歐陽倫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如此猖狂?“
“更可慮的是,“朱標壓低聲音,“據探子迴報,乃兒不花近來與瓦剌、韃靼各部聯絡頻繁,似有聯合之勢。若北方諸部真被他整合起來,邊患將更為嚴重。“
藍玉抱拳道:“陛下,臣願親率大軍出塞,一舉剿滅乃兒不花!“
朱標搖搖頭:“涼國公勇武朕深知,但乃兒不花狡詐多端,我軍數次遠征,勞師動眾卻無功而返。漠北廣袤無垠,他的騎兵熟悉地形,我軍深入敵境,補給線漫長,反易遭其偷襲。“
殿中陷入沉默。
歐陽倫看著地圖上蜿蜒的長城和星羅棋布的邊堡,忽然輕笑一聲。
這笑聲在凝重的氣氛中格外突兀。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歐陽倫,藍玉眼中更是閃過一絲譏諷。
“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原來是這個啊。“歐陽倫語氣輕鬆,仿佛在談論明日天氣。
奉天殿內瞬間嘩然。
藍玉臉色驟變,怒目圓睜:“駙馬此言何意?邊關將士浴血奮戰,百姓慘遭屠戮,在駙馬眼中竟是兒戲不成?“
老成持重的吏部尚書也皺眉道:“歐陽大人,此事關係國家安危,不可輕忽啊。“
幾位武將更是麵露不忿,交頭接耳。
歐陽倫甚至聽到有人低聲嘀咕“紈絝子弟不知兵事“。
就在這騷動之際,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文官隊列前端傳來:“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韓國公李善長手持玉笏,緩步出列。這位三朝元老雖已年近七旬,腰背卻挺得筆直,一雙鷹目炯炯有神,白須飄飄間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朱標微微頷首:“韓國公請講。“
李善長先是向朱標恭敬行禮,然後轉身麵對歐陽倫,目光如刀:“老臣鬥膽問一句,駙馬可知這乃兒不花是何許人也?“
歐陽倫拱手道:“方才聽陛下與涼國公所言,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李善長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提高,“老臣追隨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時,駙馬恐怕還未出生!這乃兒不花乃北元餘孽中最狡詐兇殘之輩,十年來殺我邊民無數,毀我城池無數!“
殿中眾臣紛紛點頭,李善長繼續道:“老臣想問駙馬,可曾上過戰場?可曾見過屍橫遍野?可曾聽過婦孺哀嚎?“他每問一句,便向前一步,氣勢逼人。
歐陽倫麵色不改:“韓國公,下官確實未曾親臨戰陣,不過也帶兵打過仗,戰績.李大人應該清楚,目前我可還沒輸過呢!“
“額”李善長神色一愣,繼續道:“帶兵打仗和親自上戰場還是有區別的,紙上談兵誰不會!”
“你就是沒有戰場經驗。”
“既無軍旅經驗,何以輕言邊事?“李善長突然轉身麵向朱標,高聲道,“陛下!老臣以為,軍國大事非同兒戲,豈能交由毫無經驗之人妄議?駙馬此言,不僅輕慢了邊關將士,更是置我大明安危於不顧啊!“
這番話擲地有聲,殿中不少大臣麵露讚同之色。幾位與李善長交好的文官更是出聲附和:“韓國公所言極是!““軍國大事,當由知兵之人決斷!“
李善長見勢有利,乘勝追擊:“老臣再問駙馬,可知我大明每年為抵禦北元耗費多少糧餉?犧牲多少將士?若按駙馬所言,這些犧牲都是''小事''?“
歐陽倫正欲迴答,李善長卻不容他插話,轉向朱標繼續道:“陛下!老臣侍奉三朝,曆經戰陣無數,深知用兵之道貴在持重。駙馬此言輕佻,恐非良策。老臣懇請陛下三思,切莫因私廢公!“
這“因私廢公“四字一出,殿中氣氛頓時凝固。這分明是暗指朱標因歐陽倫是妹夫而偏聽偏信。
朱標眉頭一皺,正要開口,卻見歐陽倫上前一步,向李善長深深一揖:“韓國公為國操勞數十載,忠心可鑒。下官年輕識淺,方才言語確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李善長沒料到歐陽倫突然放低姿態,一時語塞。
歐陽倫直起身,繼續道:“但下官所言''非大事'',並非輕視邊患,而是認為此事已有解決之道,無需如臨大敵。“
“哦?“李善長眯起眼睛,“駙馬既有良策,何不當眾說出,讓我等老朽也開開眼界?“
歐陽倫微微一笑:“韓國公見諒,我聽聞北元那邊派了不少間諜暗探來我大明,可不能輕易說,若是被叛徒、北元間諜聽了去,豈不是壞大事了!“
嗯?!
李善長先是一愣,隨即氣得不行,“歐陽倫,你意思是說老夫是北元間諜?!!”
“李大人可別誤會,我可從未說你是北元間諜,萬一是叛徒呢!”
歐陽倫笑著道。
“歐陽倫你.你胡說八道!”李善長指著歐陽倫,差點沒有暈厥過去。
不過李善長好歹也是屹立朝堂多年,很快就反應過來,當即拱手低著朱標道:“陛下,老臣知道歐陽駙馬這是報複老臣剛剛的質疑,老臣不願意與他因為私事而影響我大明的大局!”
“歐陽駙馬巧言令舌,放眼整個大明能爭論過他的,根本找不出幾個來,但是打仗可不是靠一張嘴就行的!”
“老臣建議讓涼國公藍玉為帥,率兵剿滅乃兒不花,甚至是直接消滅北元!”
“陛下,放眼我大明,隻有涼國公藍玉最為合適了!還請陛下不要再猶豫!”
歐陽倫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緩緩轉身,目光如炬地看向藍玉,又掃過李善長,最後對著朱標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韓國公此言差矣!“
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這位駙馬爺的下文。
歐陽倫不緊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袖,這才開口道:“涼國公藍玉將軍確實戰功赫赫,但要說最適合剿滅乃兒不花的人選.恐怕未必。“
藍玉聞言,臉色瞬間陰沉如水,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李善長立刻反駁:“駙馬此言何意?涼國公乃我大明第一猛將,北伐元廷時立下赫赫戰功,怎麽就不合適了?“
歐陽倫輕笑一聲:“李大人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他轉向朱標,正色道:“陛下,臣反對藍玉將軍掛帥,原因有三。“
“其一,藍玉將軍用兵風格大開大合,擅長正麵決戰。而乃兒不花狡詐如狐,從不與我軍正麵交鋒。去年藍玉將軍率軍出塞,勞師遠征三月,耗費糧餉無數,卻連乃兒不花的影子都沒見到,最後無功而返。這難道不是明證?“
藍玉勃然大怒:“歐陽倫!你——“
朱標抬手製止:“涼國公稍安勿躁,讓駙馬說完。“
歐陽倫繼續道:“其二,藍玉將軍治軍嚴苛,動輒鞭笞士卒。邊關將士本就疲憊不堪,若再遇嚴苛主帥,士氣必然低落。對付乃兒不花這樣的遊擊高手,更需要將士用命,豈能如此苛待?“
“其三.“歐陽倫頓了頓,目光直視藍玉,“涼國公性情暴烈,去年在肅州,因一時之怒竟屠戮降卒三千餘人。此事雖被壓了下來,但陛下心知肚明。若讓他領兵出塞,難保不會重蹈覆轍。屆時不僅無法剿滅乃兒不花,反而會激起更多部落反抗,使我大明邊境永無寧日!“
這番話一出,殿中嘩然。藍玉臉色鐵青,額頭青筋暴起:“歐陽倫!你敢汙蔑本帥!“
李善長也急忙幫腔:“駙馬此言太過!涼國公乃國之棟梁,豈容你如此詆毀?“
歐陽倫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雙手呈上:“陛下,這是肅州守將的密奏,詳細記載了當日情形。臣不敢妄言,還請陛下明鑒。“
朱標接過奏折,快速瀏覽,眉頭越皺越緊。
歐陽倫趁機繼續道:“陛下,臣其實還有第四個理由,那就是前麵幾次征伐北元都是以淮西將領為帥為將,結果呢?次次征伐,次次失敗!“
“這莫不是有些什麽玄妙在其中?”
“涼國公、韓國公你們二位可別這樣看我,咱可沒說是淮西將領無能造成的,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若是這次不用淮西黨的獎勵,說不定還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呢。”
李善長:
藍玉:.
朱標:.
一向講究邏輯科學的歐陽倫,這次直接用上了玄學。
大家都懵了。
但.不可否認,眾人一致覺得歐陽倫說得有道理。
就連李善長、藍玉內心都開始懷疑起來。
李善長白須微顫,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縱橫朝堂數十載,今日竟被一個後生晚輩耍得團團轉。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胸中翻湧的怒意,卻發現自己的手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荒謬!簡直荒謬!“李善長聲音嘶啞,指著歐陽倫的手指微微發抖,“駙馬此言,分明是挑撥離間!淮西將領為國盡忠,豈容你如此汙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