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賢侄,你這酒後勁太大。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 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長孫皇後一行人的離開,包廂內就隻剩下了李世民、長孫無忌和秦明三人。
三人觥籌交錯,氛圍漸漸迴歸到了原本的輕鬆自在。
李世民的談性未減,他的話題從虎牢關之戰的戰術應用,轉到了交戰各方的兵種配置和武器裝備上,然後話題無比絲滑地轉到了玄甲軍和銀甲軍的裝備對比與革新上。
話題扯到這兒,就連在一旁默默聆聽的長孫無忌,都聽出李世民話裏有話,就更不要說昨日才和李世民敲定鋼廠合作的秦明了。
此時已經有了一分醉意的秦明,將手裏的酒盞,往餐桌上一放,微眯著眼睛,視線掃過桌上兩人,笑問道:
“陛下,臣知道您迫切地想要改良軍備,提升將士們的戰鬥力。”
“隻是臣有言在先,這鋼材煉製之法,需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訕訕一笑。
“朕明白,此事朕不會急於求成。隻是愛卿能否給朕一個大概的預期?朕雖知革新武備,非一日之功,但也需為大唐的未來籌謀。”
秦明輕抿了一口酒,神色凝重,語氣中卻透著堅定:
“陛下,臣可以保證,一年之內,必有顯著成效。”
“初期,我們會先從小規模試驗開始,逐步優化工藝,穩定產出高質量的鋼鐵。兩年之內,實現批量生產,以供軍隊所需。”
李世民右手拄在餐桌邊緣,大拇指和食指摩挲著下巴,故作沉思狀。
“兩年?時間有些久。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將時間提前?”
言語間,他還似有若無地瞥了一眼長孫無忌。
另一邊,長孫無忌早已從兩人的交談中,聽出了其中門道。
銀甲軍的威名他早有耳聞,卻沒料到銀甲軍所攜裝備居然全部出自秦明之手,更沒想到秦明竟然懂得煉鋼之法。
而且,聽秦明的意思,如今已經初步和陛下達成了合作,要在兩年內更換大唐武備。
這件事若是被秦明做成了,功勞大小先放一邊,關鍵是此事若成,那還有他長孫家什麽事?
要知道煉鐵和打造兵器,可是他長孫家的支柱產業啊!
這不是斷他長孫家的根基嗎?
念及此,長孫無忌麵色微變,心中權衡再三,剛想開口說話,便接收到了李世民傳遞過來的隱晦眼神。
長孫無忌眸光閃爍,心思百轉間,眼眸一亮。
[若是陛下隻是想提點我一二,大可以私下裏講給我聽。]
[如今當著秦明的麵,談及此事,肯定另有目的。]
[難道是...想讓長孫家參與其中,以此加快革新武備的進度,同時給許長孫家一些好處,讓長孫家可以更加盡心盡力地與世家“搏殺”?]
[不對,不隻如此,這其中恐怕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陛下不想秦家一家獨大,想要用長孫家來製衡秦家?]
[嘖嘖...一箭數雕,不愧是陛下。]
[陛下這是把帝王心術,徹底玩明白了。]
這些念頭在長孫無忌心中,如電閃雷鳴般一一掠過,瞬間洞悉了李世民的深意。
他收斂起心頭的驚濤駭浪,麵上恢複了慣有的沉穩,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處的弧度,緩緩開口道:
“陛下,臣鬥膽問一句,您和賢侄是有了新的煉鐵之法,打算進一步鑽研、改進嗎?”
李世民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顯然對長孫無忌的洞察力相當滿意。
他並未直接迴答,而是揉了揉眉心,朝秦明投去一個歉意的眼神,懊悔道:
“賢侄,你這酒後勁太大。”
“朕一時失言,把這麽要緊的事,抖露出來了。”
“唉,喝酒誤事啊!你看這事鬧的。”
秦明聞言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你這臉不紅,心不跳,說話字字清晰,哪有半分醉態!]
[哪怕你裝裝樣子也行啊?裝都不裝,當我眼盲心瞎不成?]
[李二啊李二,你不就是想要讓長孫家摻一股,以此來製衡我嗎?]
[哼,當了婊子,還立牌坊,吃相真難看。]
念及此,秦明恨不得衝上去,揪著李世民的脖領子,罵他幾句臭不要臉。
不過心裏罵歸罵,事情既然已經被擺到明麵上了。
秦明也不好再藏著掖著,他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接過了李世民的話茬,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話中有話:
“陛下言重了,飲酒暢談,本就是圖個盡興。”
“再者,煉鋼之事,事關大唐未來,齊國公身為朝中柱石,自然應當知曉。”
“俗話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憑齊國公的閱曆和智慧,肯定能提出不少好的建議。”
秦明的目光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之間遊走,他的話語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含機鋒。
既點出了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與作用,又微妙地暗示了合作的必要性,更不動聲色地將長孫家納入了這場即將到來的鋼鐵變革之中,讓一切顯得順理成章,仿佛原本就該如此。
長孫無忌聽出了秦明話裏的弦外之音,看向秦明的眼神,越發複雜。
[唉,秦明這樣一個知進退,明得失,懂取舍,識大體,有敬畏的少年俊彥,為何沒有生在我長孫家啊!]
[唉,罷了,罷了,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既然做不成父子,那就做翁婿吧。]
[不行,老夫得找個機會和小羽兒,打聽一下,女婿的喜好,如此才好對症下藥,拉近彼此關係。]
另一邊,李世民聽到秦明的話後,心情大好。他拍著桌子,哈哈大笑,語氣中滿是稱讚。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唐的棟梁之才,朕的好女婿。”
說著,李世民端起酒盞,爽朗道:
“來來來,陪朕滿飲此杯。”
秦明抬眸掃了一眼,李世民手邊那壇銘刻著數字50的高粱酒,又看了一眼自己手邊這壇--婉兒親手釀造的,銘刻著數字10的桃花釀,咧嘴一笑,爽朗道:
“陛下,用酒盞喝,多少有些不爽利,要不咱們用碗喝吧?”
.......
淩晨還有兩更。
三人觥籌交錯,氛圍漸漸迴歸到了原本的輕鬆自在。
李世民的談性未減,他的話題從虎牢關之戰的戰術應用,轉到了交戰各方的兵種配置和武器裝備上,然後話題無比絲滑地轉到了玄甲軍和銀甲軍的裝備對比與革新上。
話題扯到這兒,就連在一旁默默聆聽的長孫無忌,都聽出李世民話裏有話,就更不要說昨日才和李世民敲定鋼廠合作的秦明了。
此時已經有了一分醉意的秦明,將手裏的酒盞,往餐桌上一放,微眯著眼睛,視線掃過桌上兩人,笑問道:
“陛下,臣知道您迫切地想要改良軍備,提升將士們的戰鬥力。”
“隻是臣有言在先,這鋼材煉製之法,需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訕訕一笑。
“朕明白,此事朕不會急於求成。隻是愛卿能否給朕一個大概的預期?朕雖知革新武備,非一日之功,但也需為大唐的未來籌謀。”
秦明輕抿了一口酒,神色凝重,語氣中卻透著堅定:
“陛下,臣可以保證,一年之內,必有顯著成效。”
“初期,我們會先從小規模試驗開始,逐步優化工藝,穩定產出高質量的鋼鐵。兩年之內,實現批量生產,以供軍隊所需。”
李世民右手拄在餐桌邊緣,大拇指和食指摩挲著下巴,故作沉思狀。
“兩年?時間有些久。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將時間提前?”
言語間,他還似有若無地瞥了一眼長孫無忌。
另一邊,長孫無忌早已從兩人的交談中,聽出了其中門道。
銀甲軍的威名他早有耳聞,卻沒料到銀甲軍所攜裝備居然全部出自秦明之手,更沒想到秦明竟然懂得煉鋼之法。
而且,聽秦明的意思,如今已經初步和陛下達成了合作,要在兩年內更換大唐武備。
這件事若是被秦明做成了,功勞大小先放一邊,關鍵是此事若成,那還有他長孫家什麽事?
要知道煉鐵和打造兵器,可是他長孫家的支柱產業啊!
這不是斷他長孫家的根基嗎?
念及此,長孫無忌麵色微變,心中權衡再三,剛想開口說話,便接收到了李世民傳遞過來的隱晦眼神。
長孫無忌眸光閃爍,心思百轉間,眼眸一亮。
[若是陛下隻是想提點我一二,大可以私下裏講給我聽。]
[如今當著秦明的麵,談及此事,肯定另有目的。]
[難道是...想讓長孫家參與其中,以此加快革新武備的進度,同時給許長孫家一些好處,讓長孫家可以更加盡心盡力地與世家“搏殺”?]
[不對,不隻如此,這其中恐怕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陛下不想秦家一家獨大,想要用長孫家來製衡秦家?]
[嘖嘖...一箭數雕,不愧是陛下。]
[陛下這是把帝王心術,徹底玩明白了。]
這些念頭在長孫無忌心中,如電閃雷鳴般一一掠過,瞬間洞悉了李世民的深意。
他收斂起心頭的驚濤駭浪,麵上恢複了慣有的沉穩,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處的弧度,緩緩開口道:
“陛下,臣鬥膽問一句,您和賢侄是有了新的煉鐵之法,打算進一步鑽研、改進嗎?”
李世民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顯然對長孫無忌的洞察力相當滿意。
他並未直接迴答,而是揉了揉眉心,朝秦明投去一個歉意的眼神,懊悔道:
“賢侄,你這酒後勁太大。”
“朕一時失言,把這麽要緊的事,抖露出來了。”
“唉,喝酒誤事啊!你看這事鬧的。”
秦明聞言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你這臉不紅,心不跳,說話字字清晰,哪有半分醉態!]
[哪怕你裝裝樣子也行啊?裝都不裝,當我眼盲心瞎不成?]
[李二啊李二,你不就是想要讓長孫家摻一股,以此來製衡我嗎?]
[哼,當了婊子,還立牌坊,吃相真難看。]
念及此,秦明恨不得衝上去,揪著李世民的脖領子,罵他幾句臭不要臉。
不過心裏罵歸罵,事情既然已經被擺到明麵上了。
秦明也不好再藏著掖著,他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接過了李世民的話茬,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話中有話:
“陛下言重了,飲酒暢談,本就是圖個盡興。”
“再者,煉鋼之事,事關大唐未來,齊國公身為朝中柱石,自然應當知曉。”
“俗話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憑齊國公的閱曆和智慧,肯定能提出不少好的建議。”
秦明的目光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之間遊走,他的話語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含機鋒。
既點出了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與作用,又微妙地暗示了合作的必要性,更不動聲色地將長孫家納入了這場即將到來的鋼鐵變革之中,讓一切顯得順理成章,仿佛原本就該如此。
長孫無忌聽出了秦明話裏的弦外之音,看向秦明的眼神,越發複雜。
[唉,秦明這樣一個知進退,明得失,懂取舍,識大體,有敬畏的少年俊彥,為何沒有生在我長孫家啊!]
[唉,罷了,罷了,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既然做不成父子,那就做翁婿吧。]
[不行,老夫得找個機會和小羽兒,打聽一下,女婿的喜好,如此才好對症下藥,拉近彼此關係。]
另一邊,李世民聽到秦明的話後,心情大好。他拍著桌子,哈哈大笑,語氣中滿是稱讚。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唐的棟梁之才,朕的好女婿。”
說著,李世民端起酒盞,爽朗道:
“來來來,陪朕滿飲此杯。”
秦明抬眸掃了一眼,李世民手邊那壇銘刻著數字50的高粱酒,又看了一眼自己手邊這壇--婉兒親手釀造的,銘刻著數字10的桃花釀,咧嘴一笑,爽朗道:
“陛下,用酒盞喝,多少有些不爽利,要不咱們用碗喝吧?”
.......
淩晨還有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