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鸞見崔秀悲痛欲絕,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她輕步上前,輕柔地按住崔秀的肩頭,聲音雖細卻堅定:


    “阿郎,切勿過於悲痛,此時更需冷靜。八郎之事,我們定要查明真相,為他討迴公道。”


    “若是有證據證明,此事乃長孫無忌指使,哪怕他是皇親國戚,也難逃律法懲治。”


    一旁的趙文和聞言,也跟著出言附和道:


    “阿郎放心,迴來之前,卑下已經將那些俘虜看押起來了,隻待明日天一亮,便可轉送刑部。”


    崔秀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洶湧波濤。


    他看了一眼趙紅鸞,又看了一眼趙文和,心裏忍不住輕歎一聲。


    [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雖然聰慧過人,能謀善斷,但卻隻是寒門出身。]


    [他們壓根不明白,唐律在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麵前,隻是一個笑話...]


    [在大唐,明麵上能動長孫家的,隻有世家大族和當今陛下。]


    [至於暗地裏,那就各憑手段了。]


    崔秀朝趙文和擺了擺手,冷聲道:


    “那些俘虜你就不用管了,我明日會派人清理掉的。”


    趙文和聞言,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他低下頭,眸中閃過一抹失望,心想:


    [果然如此,看來崔秀表麵不說,心裏還是因為崔元德的死,對我心存芥蒂。]


    可就在此時,卻聽崔秀繼續道:


    “文和,你是我崔府的中流砥柱,此事之後,糧倉的守衛、府中防務,全權交由你負責。”


    趙文和聞言,眼神一亮,隨即重重地點頭,誓言道:


    “阿郎放心,我趙文和定不會辜負您的信任,誓保崔府安寧,讓任何圖謀不軌之人都付出應有的代價。”


    站在一旁的趙紅鸞,聞聽此言,心裏不由地鬆了一口氣。她眼珠一轉,輕聲提議道:


    “阿郎,眼下最重要的是處理好八郎的後事,以及穩定家中人心。對外,我們不妨將此事宣揚出去,借此給朝廷施加壓力。”


    “長安縣畢竟是天子腳下,出了這麽大的事,陛下那邊迫於壓力,肯定會給咱們崔家一個交代。”


    崔秀沉默片刻,目光深邃,仿佛在權衡著什麽。


    最終,他緩緩點頭,聲音低沉而堅定:


    “紅鸞言之有理,此事需內外兼顧。對內,則需緊固族人之心,共渡此難關;對外,既要顯我家之悲,也要展我家之威,讓世人知曉,崔氏非任人欺淩之輩。”


    “紅鸞,你心思細膩,便由你來安排八郎的後事,務必莊重體麵,讓他走得風光。同時,留意家族內部,穩住人心,防止宵小之徒趁機生亂。”


    趙紅鸞聞言,眼含感激地點了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阿郎放心,妾身必不負所托。”


    崔秀轉向趙文和,語重心長地說:


    “文和,你不僅要負責府中防務,還需密切注意外界動向,尤其是與長孫家相關的一切消息。”


    “阿郎,我有一計。”


    趙文和忽地眼前一亮,壓低聲音道:


    “我們可以借此事,暗中聯絡其他受長孫家打壓的世家,聯合起來共同施壓。”


    “眾人拾柴火焰高,長孫家即便權勢滔天,也難以抵擋眾多世家的聯手。”


    崔秀聞言,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此計可行,不過要從長計議,尋一個由頭激化其他世家和長孫家的矛盾。”


    話音剛落,庭院深處,驟然迴蕩起急促紛擾的腳步聲,交織著陣陣緊迫的唿喚聲。


    崔秀眉峰微蹙,目光銳利地投向門外,心中暗自思量:難道又有新的變故?


    趙文和與趙紅鸞亦是麵色一凜。


    就在這時,會客廳裏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以及崔府管家焦急的唿喊聲。


    “阿郎...阿郎...出事了...”


    會客廳內的三人,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隨著會客廳的大門被張文和打開,管家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


    “阿郎,府裏後院走水了。”


    崔秀臉色一沉,眉宇間凝結起厚重的陰霾,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管家顫抖的身軀,急切道:


    “怎麽迴事?哪裏失火了?火勢如何?是人為,還是意外?”


    管家咽了口唾沫,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驚恐。


    “具體何人所為尚未可知,但火勢已蔓延...如今已然...燒到小郎君的宅院了。”


    崔秀聞言大驚失色,身子猛地一僵,眸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與恐慌。


    他知道,自家小兒子的那座宅院,位置偏僻,且平日裏戒備森嚴,若非有人惡意縱火,根本不可能做起來。


    “快去,召集府中所有仆役,全力滅火!”


    崔秀幾乎是聲嘶力竭地命令道,聲音中夾雜著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趙紅鸞與趙文和迅速反應,前者安撫著崔秀的情緒,後者則立刻吩咐管家召集人手,並聯絡附近的水軍署請求援助。


    與此同時,崔府後院火光衝天,映紅了半邊夜空,哭喊聲、奔跑聲、潑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混亂不堪的畫麵。


    崔秀趕到現場,隻見數十名仆役正奮力滅火,而趙文和則帶著一部分人,披著浸濕了的薄被,奮不顧身地衝進了崔向雄的臥房,試圖從火海中救出他。


    經過兩刻鍾的努力,火勢雖然還未得到控製,但是崔秀的小兒子--崔向雄,卻已經被趙文和從火海中抱了出來。


    可惜的是:此時的崔向雄,不僅早沒了唿吸,而且渾身上下布滿了幹涸的血跡,胸口處還有一道猙獰可怖的傷口。


    崔秀目睹此景,當場暈厥了過去。


    好一會兒,他才在趙紅鸞的唿喚下,悠悠轉醒。


    崔秀顫巍巍地起身,踉踉蹌蹌地朝崔向雄的屍身走去,期間好幾次差點摔倒,幸好有趙紅鸞及時扶住,崔秀才勉強穩住了身形。


    “這....這是怎麽迴事?”


    崔秀的聲音低啞而絕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來的。


    趙文和放下崔向雄的遺體,麵色鐵青,眼中燃燒著怒火:


    “阿郎,這絕非偶然,定是有人蓄意為之!我已命人封鎖全府,定要找出這背後的黑手!”


    趙紅鸞緊抿雙唇,眸光閃爍,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但她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她一邊安撫崔秀的情緒,一邊冷靜地分析道:


    “阿郎,您先節哀,此時更要冷靜。”


    “府上接連發生這樣的慘劇,又同樣都是用火。這兩件事太過蹊蹺,背後指使者可能是同一人。”


    崔秀慘笑一聲,悲痛欲絕,咬牙切齒道:


    “不是可能,這就是長孫無忌幹的,他是在報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