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五刻,榆中城西城外,茶攤。


    “老二,咱們真的不去定西那邊找找看嗎?”


    金二瞥了一眼抓耳撓腮的金三,緩緩地放下手裏的茶盞,挑眉說道:


    “找?榆中、定西兩縣加起來有多大?就憑咱們兩個想找到小夫人她們,簡直是大海撈針。”


    “何其難也。”


    金三哀歎一聲,苦著臉說道:


    “就算是再難,咱們也得找啊?總比一直在這裏等要好吧?”


    “萬一小夫人她們不來這裏,咱們可就慘了。”


    金二斜了金三一眼,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愚蠢。若是咱們真的去找,才最容易錯過小夫人她們。”


    “而留在這個茶攤,卻有八成可能和小夫人她們會合。”


    金三愣了一下,疑惑道:


    “老二,你為何如此篤定?”


    金二翻了個白眼,指著不遠處的京觀說道:


    “我來問你,咱們初到隴右時,聽聞這座京觀後,是不是快馬加鞭趕到這裏了?”


    說到這裏,金二斜了金三一眼,撇嘴說道:


    “小三啊!你可長點兒心吧。”


    “再這麽下去,下次大比,金三這個代號還得是你的。”


    金三表情一滯,若有所思。


    “你的意思是?”


    金二微微頷首,麵露惆悵之色。


    “咱們小隊、秦教官、牛老大、水老大,都錯失了與公子並肩作戰的機會。”


    “所以他們就算繞過了整座榆中城,也絕不會繞過這裏。”


    金三聞言眼眸一亮,讚歎道:


    “原來如此。老二,你這腦袋真靈光。”


    坐在長凳上的金二,切了一聲,抬手抖了抖裙甲,老神在在地說道:


    “不然呢?你知道我大聰明的稱號,是怎麽來的?”


    為人憨厚的金三,傻乎乎問道:


    “咋來的?”


    金二撣了撣胸甲上的灰塵,淡淡道:


    “當然是公子親自賜予的了。”


    金三聞言眼裏閃過一絲豔羨。


    隨即,他便想到自己空有第三的排名,卻得不到老三的稱號,反而誰見了自己都叫小三,金三的心境瞬間就崩了。


    [誰愛當小三誰當,反正老子不當了。]


    念及此,金三十分狗腿地拎起茶壺,倒了一盞茶,雙手捧到了金二麵前,憨笑道:


    “二兄,二哥,二大爺,您行行好,給小弟指條明路吧。”


    金二嘿嘿一笑,端起茶盞滿意地點了點頭。


    “孺子可教也。”


    茶攤的東家是一名麵容枯瘦的老者,他一直站在火爐前,偷偷地打量著金二兩人身上的甲胄。


    猶豫了半晌兒,老者空著手走到兩人身前,撣了撣身上的長袍,朝兩人一躬到底。


    “敢問二位客人,可是出自秦將軍的銀甲軍?”


    金二兩人連忙側開身子,躲開了這一拜,隨即兩人起身朝老者拱手抱拳。


    “敢問老丈有何指教?”


    ......


    另一邊,榆中城東麵,一輛黑色的四輪馬車,在百餘名扈從的簇擁下,駛出了官道。


    木四策馬來到秦大旁邊,指著遠處高大的城牆說道:


    “教官,前麵就是榆中城了,咱們要不要入城休息一下?”


    成婚之後,秦大便開始蓄須了,整個人比以往沉穩了許多。


    聽到木四的話後,秦大並沒有第一時間答話。


    見秦大陷入沉思,木四拉著韁繩的手,不由得攥緊。


    “教官,屬下想去西城外的京觀,祭拜下死去的兄弟。”


    秦大微微頷首,目光與木四對視,寬慰道:


    “稍後咱們一起去。”


    說完,秦大抬起了右手。


    “停。”


    駕車的醜牛,看到秦大的手勢後,輕輕地拽了幾下韁繩。


    “籲籲籲。”


    秦大翻身下馬,來到馬車右側,敲了幾下車廂,輕聲道:


    “小夫人。”


    他的話音剛落,馬車的車簾便被人掀開了,露出了一張清麗脫俗,楚楚動人的俏臉。


    “阿大,是不是到榆中城了?”


    秦大點了點頭,恭敬道:


    “小夫人,以車隊現在的腳程,哪怕繞道榆中城,至少也需要一個半時辰,才能抵達蘭州。”


    “是否入城休整,還請小夫人決斷。”


    婉兒心裏盤算了一下,微笑道:


    “接連趕了兩個辰時的路,你們也都累了,先入城找間酒樓歇一歇吧。”


    說完這話,婉兒笑容一收,正色道:


    “對了,入城之後,你著人多買些紙錢。”


    秦大聞言微微一怔。


    這時,就聽婉兒繼續說道:


    “順便問下木四,他們當初和蠻子交戰的地點,沿路祭拜一下府上的英烈。”


    秦大精神一震,雙腿一並,昂首挺胸,朝婉兒敬了個軍禮,大聲道:


    “屬下遵命。”


    馬車旁邊,一直側耳聆聽的木四,水壹等人,也跟著抬頭挺胸,朝婉兒敬了一禮,恭敬道:


    “多謝小夫人。”


    看到這一幕,馬車上相貌平平,曲線誘人的蕭美娘,暗自點頭,心裏感慨道。


    [十二郎生了個好女兒啊!]


    念及此,蕭美娘又有些憤憤不平。


    [當初興邦一家落難,逃到長安,卻為何不去投靠時文呢?]


    [我蘭陵蕭家嫡女,又是怎麽淪落到秦府,成為小賊暖床丫鬟的?]


    [看來要得尋個機會,問一下婉兒才好。]


    除此之外,蕭美娘心裏還有一個疑問。


    她伸出白皙修長的手掌,輕輕扯了一下楊梓君的大紅色訶子裙。


    楊梓君愣怔了一下,抬起日漸渾圓的翹臀,往蕭美娘旁邊挪了挪,然後壓低聲音問道:


    “蕭姨?”


    蕭美娘湊到楊梓君耳邊,輕聲道:


    “若是剛才答話的是你,你能想到讓秦大買紙錢,祭拜府上的英烈嗎?”


    楊梓君聞言麵露愧色,低下頭沒有說話。


    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蕭美娘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裏長歎了口氣。


    隨即,她伸手在楊梓君手背上拍了拍,柔聲道:


    “丫頭,你還小。很多事情考慮不周是正常的,不用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楊梓君抿了抿嘴唇,偷瞄了蕭清婉一眼,苦笑道:


    “可是表妹比我還小一歲呢!”


    蕭美娘微微一笑,神色愈發柔和。


    “你表妹不同,她小時候吃得苦太多。”


    “且不說她跟著父母逃難千裏,曆盡千辛萬苦到達長安,隻說她小小年紀淪為奴籍,又一步步成為秦府小夫人,備受小....寵信。”


    “這就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楊梓君下意識地點了點頭,輕聲道:


    “表妹確實很厲害。”


    蕭美娘笑著搖了搖頭,湊到楊梓君耳邊輕聲道:


    “若隻想到這一點,那你就想得淺了。”


    “婉兒她的確聰慧過人,並且懂得察言觀色。”


    “但天底下聰慧的女子多了,又有幾個能走到她今天這一步的?”


    楊梓君黛眉微蹙疑惑道:


    “姨娘的意思是?”


    看著“求知若渴”的女兒,蕭美娘展顏一笑。


    這一刻,車廂裏仿佛都亮了幾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