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一刻,皇宮立政殿內,前來請安的三位皇子,正圍在“大病初愈”的長孫皇後身旁,場麵溫馨感人。


    此時,越王李泰正雙手攏袖,抱著渾圓的肚皮,坐在一張小矮凳上,仰著頭滿臉幸福地望著軟榻上,為自己縫補衣袍的長孫皇後。


    太子李承乾站在軟榻一旁,垂手而立,時而抬頭看一眼李泰,那張黝黑又欠揍的胖臉,時而又低頭看一眼自己身上,那件一塵不染的蟒袍。


    少頃,長孫皇後用銀針在末端係了個繩結。


    而一旁跪坐在軟榻上的晉王李治,看到這一幕,眼睛一亮,連忙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從針線筐裏捧起剪刀,遞向長孫皇後。


    “母後,給您剪刀。”


    長孫皇後轉頭,伸手揉了揉李治的腦袋,柔聲道:


    “稚奴乖。”


    說完,長孫皇後從李治手上取過剪刀,剪斷了繩結上方多餘的絲線。


    “青雀,你穿上給母後看看,若是不合適的話,母後再改。”


    李泰咧著大嘴站起身,伸手接過長孫手裏的蟒袍。


    “多謝母後。”


    說著,李泰抓起蟒袍,快速地穿到了身上。


    俄頃。


    李泰抓起蟒袍的下擺,朝長孫說道:


    “真是神乎其技,兒臣居然半點看不出縫補過的痕跡。”


    “母後的女紅,簡直就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長孫皇後聞言會心一笑。


    看著眼前“母慈子孝”的一幕,心裏泛酸的李承乾,抿了抿嘴唇剛要說話。


    大殿門口便傳來一聲冷哼。


    “哼,不孝子青雀!”


    “朕的皇後身子剛有好轉,朕都舍不得讓她勞心勞力。”


    “若是累到朕的皇後,朕饒不了你。”


    話音剛落,身材臃腫的越王,噗通一聲便跪到了地上,愧疚道:


    “兒臣有罪。”


    李承乾、李治欣喜道:


    “參見父皇。”


    軟榻上的長孫皇後,連忙起身,朝李世民施了個萬福。


    “參見....”


    李世民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扶住了長孫皇後纖細的腰肢。


    “觀音婢。”


    李世民扶著長孫皇後落座,溫聲說道:


    “你身子才好,大先生也說了,你現在需要修養。”


    長孫皇後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地上的越王,柔聲道:


    “陛下,青雀近日一直在為朝廷籌建長洛水泥路一事,日夜操勞,甚至衣衫破了也不自知。”


    “妾身看到他如今這樣,既欣慰又心疼。”


    “身為人母,妾身能為他做的,也隻有縫補衣衫這點小事了。陛下,您就別怪他了。”


    話音剛落,李承乾也站了出來,朝李世民拱手道:


    “啟稟父皇,青雀並非不孝,更不是有意讓母後勞累的。”


    “說起來此事也怪兒臣,是兒臣這個做兄長的,平時給予青雀的關心和幫助不夠,這才累及母後。”


    “父皇,要罰就罰兒臣吧。”


    說完,李承乾噗通一聲跪到了地上。


    站在軟榻下方的晉王,扯了扯李世民的袖子,說道:


    “稚奴有給母後幫忙,父皇,您就別怪兩位兄長了。”


    李世民看著眼前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幕,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好,既然如此,那倒是朕錯怪青雀了。”


    “高明、青雀,你們都起來吧。”


    越王心中一喜,叩謝道:


    “謝父皇。”


    起身後,李泰又依次向長孫皇後,太子和晉王表達了謝意。


    大殿的氣氛,也越發溫馨起來。


    一家人圍在軟榻周圍,閑聊了一陣後。


    李承乾三人紛紛告辭離去,大殿內就剩下了夫妻二人。


    李世民起身走到長孫旁邊坐下,伸手將她摟進了懷裏,腦袋輕輕的擱放在長孫的肩頭,輕聲呢喃道:


    “觀音婢,能在前殿重新看到你,我很高興。”


    “你都不知道,我這些天心裏多害怕。”


    “觀音婢答應我,不要離開我好不好?”


    長孫皇後眼角含淚,猶豫了一下,伸出手掌摸了摸李世民的發髻,輕聲道:


    “二郎別怕,妾身會一直陪著你的。”


    李世民眼眸微眯,輕輕頷首。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沉默良久。


    長孫皇後身子微微動了一下,轉頭問道:


    “二郎,秦明那孩子如今怎麽樣了?今日蘭州那邊可有消息傳迴?”


    李世民搖頭歎道:


    “算算時間,玄甲軍今日差不多也該到蘭州了。”


    “估計再過兩三天就有消息傳迴來了。”


    長孫皇後聞言歎了口氣,喃喃道:


    “哎,苦了他了。”


    “上蒼保佑,希望那孩子能平安歸來。”


    李世民點了點頭,握住長孫皇後的柔荑,安慰道:


    “憑那小子的聰明才智,以及‘貪生怕死’的秉性,一定不會有事的。”


    長孫皇後聽到這話,又不禁想到了長孫衝刺殺秦明一事。


    鬼門關走了一遭,長孫無垢才真正體會到,人除生死無大事的內涵。


    “哎....”


    [長孫家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與秦明化解這段仇怨。]


    [找個時間,得和兄長好好談談。]


    正在此時,內侍無舌腳步匆匆地走進了大殿,躬身拜道:


    “老奴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李世民眉頭一皺,不悅道:


    “何事?”


    無舌嘴角掛著微笑,恭敬道:


    “陛下,李君羨將軍求見,說蘭州那邊有好消息傳迴來,要跟您稟報。”


    李世民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欣喜道:


    “快傳。”


    長孫皇後聽到這話,同樣麵露喜色,滿臉期待地望向殿門口。


    俄頃。


    “啟稟陛下,末將剛剛得到消息。”


    “今日下午,藍田縣男府出動二十餘名扈從,給左領軍衛各級將領府邸上,依次報了平安。”


    說著,單膝跪地的李君羨,從懷裏掏出一張名單,高舉過頭頂。


    李世民大喜連說了三個好字。


    “將名單取來。”


    無舌連忙取過名單,轉交到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展開名單,掃了一眼,發現自己看中的將領,全都在冊,不由得心情大好。


    而且,既然左領軍衛的將領身體無大礙,那也就意味著,秦明真的有辦法解決蘭州的瘟疫。


    接著,李世民又詢問了一下秦府送信的細節,便讓李君羨和無舌退下了。


    無舌兩人前腳剛剛退出大殿,李世民便將名單往案幾上,狠狠一拍,怒道:


    “豎子,居然都不知道給朕報個平安。”


    “他眼裏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就這態度,還想娶朕的女兒?”


    “哼,真是可惡至極!”


    “等他迴來,朕非得教訓他一頓不可。”


    長孫皇後看著案幾上的名單,眉頭緊鎖。


    沉思良久,長孫無垢長歎一聲,拉住李世民的大手,柔聲道:


    “二郎不必遷怒於他,那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麽,是妾身和長孫家對不起他,對不起皇室。”


    李世民眼神閃爍了一下。


    他剛才那憤怒的樣子,一多半都是裝出來的。


    身為皇帝的他,又如何不知秦明這是在用隱晦的方式,表達對他和皇室的不滿。


    一方是同床共枕的妻子,以及曾經立下汗馬功勞,兢兢業業的大臣;


    另一方是為他,以及大唐作出卓越貢獻的年輕俊傑。


    未來的朝堂柱石,父皇認可的“外孫”,他的未來女婿。


    他雖然貴為皇帝,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同樣不知該如何抉擇。


    李世民隻能揣著明白裝糊塗,轉頭疑惑道:


    “皇後何出此言?這怎麽會是你的錯呢?”


    長孫皇後喟歎一聲,說道:


    “眼下的情況,追本溯源,皆因長孫家而起,也該由長孫家做個了結。”


    “那孩子與陛下也並無嫌隙,也皆因妾身的偏袒。”


    “等他迴到長安,妾身和長孫家會給他一個交代的。”


    李世民聞言長歎一聲,問道:


    “皇後,你打算如何做?”


    .......


    良久之後,立政殿外,一抹鵝黃色的身影飄然離去。


    李麗質低著頭,一邊朝寢殿走,一邊喃喃自語道:


    “沁羽表妹?”


    ......


    有道友擔心長孫皇後生死,故而提前交代一下。


    本章字數接近三千,聊表未寫蘭州的歉意。望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