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水,


    十天時間轉瞬即逝。


    雖然從正式開始修建長藍水泥路,到現在僅僅隻是過去十幾天,但長藍水泥路的修建裏程數,卻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


    僅長安城春明門外的官道,在這短短的時日裏,便修了二十多裏的水泥路,再加上藍田這邊的十多裏路。


    這條總裏程一百一十裏的長藍水泥路,已經完成了將近一半的工程進度。


    這樣的壯舉,縱觀曆史前所未有,再加上長安城裏不少人,親自體驗了水泥路的平坦和堅固後,更是在長安城裏大肆傳播,水泥路的神奇之處。


    一時間,長藍水泥路的熱度,甚至超過了長孫府嫡子的八卦,成為了長安城秦樓楚館裏最熱的話題。


    因此,出城觀看水泥路修建的百姓和達官貴人是越來越多了。


    據副司長馬周和子鼠小隊送迴來的消息,現如今長安城水泥路的修築現場,每天都有很多人聚攏在那裏。


    他們中有朝廷六部的官員,也有勳貴子弟,當然更多的還是長安城裏的百姓。


    三天前,馬周還專門來信說,最近有不少,長安縣、涇陽縣和渭南縣的青壯跑到工地上來應聘。


    但是由於應征的人實在太多,馬周也不敢輕易的拿主意,所以專門寫信詢問秦明的意見。


    秦明看完信後,沉思了一會兒,便迴信說,隻要馬周和李泰能夠指揮的過來,招多少人都可以。


    並且在信裏隱晦的提了一句,讓他們不用擔心長藍路修完,這些人會失去這份活計,因為以後大唐要修的水泥路隻會越來越多。


    民間需要更多的百姓,掌握修建水泥路的技巧。


    秦明讓他們兩個隻管放手去做!


    不用怕花錢!


    三天前,秦明召迴了李春這個總指揮,讓他迴來接替了自己的位置。


    並且正式任命副司長李泰和馬周,成為了長安段水泥路的總指揮和副總指揮!


    之所以秦明會下這個決定,有兩個原因,一是,他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二是,最近十來天,越王李泰和副司長馬周在李春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迅速,已經完全能夠獨當一麵了。


    更何況路橋司的幾十名屬官,有一多半都在長安那邊,幫著他們兩個管理著幾千人的隊伍。


    這樣一來,兩人這個“包工頭”,更是得心應手,短短三天,就將幾千人的隊伍,指揮的井井有條,一點都不比李春這個總指揮差。


    而秦明看似是當起了甩手掌櫃,實則他一天都沒有清閑下來。


    因為從放下水泥路事物的當天,秦府便陸陸續續不斷有朝中大臣過來拜訪。


    其實早在李二走後的第三天,便已經有嗅到了金錢味道的大臣開始往秦府跑了。


    他們來的秦府拜訪,隻為兩件事,一件是過來詢問秦明,承包水泥路之事,另一件則是想要跟秦府求購幾輛四輪運輸車。


    世上還是聰明人多,尤其是在賺錢一事啊,這些人中不乏家底豐厚的名門望族。


    家中的產業和賬房先生都不少,他們中任何一家都有實力,承包一條甚至幾條長藍水泥路這樣的官道。


    而且他們也就很看好承包水泥路,這個細水長流的買賣。


    隻不過在他們的計算裏,這樣一條百裏長的水泥路,修建起來定然會困難重重,很可能耗時長久。


    再加上水泥路畢竟是新鮮事物,他們不知道修築水泥路具體是怎麽個流程。


    正好秦明承包下了長藍水泥路,所以這些聰明人,便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一來看看修築水泥路的難度,二來暗中計算下,修築水泥路的成本。


    結果等長藍水泥路一開工,這些人真正見識到了水泥路的修築過程和速度,並且讓府上的賬房重新計算過工錢和時間後,一個個立馬就坐不住了。


    於是他們便乘車來到秦府,一個個拍著胸脯說想要為朝廷出一份力,求著秦明給他們一份水泥路承包權。


    對此秦明全都以修築長藍水泥路有太多事要忙,為由推脫了下來,並保證等長藍水泥路修築完成後,路橋司會統一出售水泥路的承包權。


    官員們對此絲毫沒辦法,因為朝會上早就有禦史台官員,以此跟陛下彈劾過秦明,卻被陛下狠狠的責罵了一通。


    至此,來秦府的官員便又把心思打到了四輪運輸車上。


    他們從第一天在工地看到,四輪運輸車時起,就對這種裝載大量貨物的四輪馬車,垂涎不已。


    畢竟這年頭,誰家還沒有點產業啊!


    而賺錢的本質,就是將本地產量過高,價格低廉的貨物,送到產量低的外地,高價售賣出去,賺取中間的差價。


    貨物流通線路,就是這些家族一筆筆的財源。


    所以隻要是個聰明人,都能看出四輪馬車的重要性。


    而他們的心思也很簡單,就是想要買一輛四輪馬車迴去,拆解之後,讓府上的工匠進行仿製。


    這些人都明白的道理,秦明作為一個曾經見過後世車水馬龍的人,自然更加清楚四輪馬車的重要性了。


    更何況他心裏也清楚,論聰明和仿製能力,誰也比不過勤勞的華夏人民。


    當然哪怕是明知道,四輪馬車賣出去後,會被仿製,秦明也沒想過要捂著不賣。


    畢竟現在的四輪馬車,在秦明看來還是太過簡單了,不過是將兩個車架搭在一起而已。


    實際上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在第一輛四輪運輸車生產出來後,秦明已經安排研究院著手研究煉鋼和軸承了。


    而研究新的東西,自然就需要大量的經費,所以但凡來府上求購運輸車的,秦明都一一應了下來。


    當然了每輛四輪運輸車的價格,定的那也是高的離譜,一輛四輪運輸車五百貫不二價。


    而且為了防止,第一批買了四輪運輸車的人,和自己搶生意,秦明將交貨日期,全都定在了一個月後。


    那些出身豪門士族的官宦,對於秦明的打算心知肚明。


    偷學別人的製造技術,本就是雙方心照不宣的事,所以這些人也沒有在價格上多作糾纏,全都痛痛快快的簽了契約,交了這筆技術轉讓費!


    而這些官員迴去之後,秦府售賣四輪運輸車的事,很快便在長安城的各大商賈隻見流傳開了。


    於是來秦府拜訪的除了官員,又多了一波商賈。


    由於前來訂購四輪運輸車的人,實在太多,秦明後來隻得派人,將大棚地裏的牛伯喊來,專門負責和這些商賈打交道。


    結果短短三天時間,秦府就預售出去了,兩百多輛四輪運輸車,交貨日期都排到兩個月之後了。


    任誰也沒有想到這長藍水泥路,還沒有修完,秦明就已經靠著預售四輪運輸車,收迴修路的成本了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