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走下馬車,朝著秦大擺了擺手說道:


    “阿大,你們先迴府休息吧,今天這朝會估計不會太早結束,等過到了巳時再過來接我就行。”


    秦大笑容滿麵的說道:


    “公子,今天可是您第一次上朝,小的們還是在這裏等您吧。您放心去朝廷商議國事,不用顧念我們。”


    秦明伸手拍了拍秦大的肩膀說道:


    “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不過你們還是聽我的先迴去吧,養足精神才能更好的保護我。”


    秦大和子鼠聞言心裏很是感動,兩人對視了一眼,朝秦明抱拳道:


    “諾。”


    秦明點了點頭,這才朝朱雀門那邊的人群走去。


    隻是當秦明走到人群附近時,幾乎所有的朝臣都紛紛望向了他,很多朝臣眼裏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不明白這個六品的小官,這個時候來這裏作甚。


    離著朝臣們近了,秦明也發現了問題,因為在場百多號人,除了他身穿著一身綠色官服外,其他大臣要麽是緋色官服,要麽是紫色官服。


    就沒有一個綠色的?


    【這是弄啥咧?萬花叢中一點綠?這tn搞什麽鬼?】


    正在秦明愣神之際,一個身穿緋色官服的中年人,走到秦明麵前,朝秦明拱了拱手,然後疑惑道:


    “秦縣男?”


    秦明定睛一看,原來是上元節在自家門口打聽煙花的工部左侍郎鄭和,於是趕忙迴禮道:


    “下官見過鄭侍郎。”


    鄭和確定來人是秦明後,湊到他跟前,小聲道:


    “縣男這麽早來朱雀門,該不會是要參加朝會吧?難道縣男不知朝廷規定正五品以上才能參加朝會嗎?”


    秦明聞言苦笑了一下,終於明白為何周圍的朝臣沒有一個穿綠色官服的了,原來這朝會隻有自己一個是五品以下的官職。


    想到這裏秦明不由有些氣惱,好你個李二,既然要小爺上朝,當初就不能給個五品以上的官職嗎?


    這萬花叢中一點綠,是幾個意思?生怕小爺在朝會上不夠顯眼嗎?


    “下官之所以參加朝會,是陛下的意思,往後每逢初一十五,下官都會來的。”


    鄭和聞言點了點頭,道:


    “原來如此。”


    正在此時,武將中有幾人快步走到了秦明這裏,其中一個臉色微黃的美髯漢子走到秦明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欣喜道:


    “賢侄,沒想到你也來上朝了?”


    秦明笑著朝來人行禮道:


    “見過秦伯伯。”


    兩人還沒來的及寒暄,便有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


    “哈哈,賢侄,可算是又見麵了,一會兒下朝之後,說什麽也要跟叔叔迴府喝幾杯,這些日子可把我憋壞了!”


    秦明一聽聲音,便知道是頂天立地來了,於是笑著行了一禮道:


    “見過薛叔叔,聽您的意思,手上的傷是不是已經全好了?”


    薛萬徹笑著拍了拍秦明的肩膀道:


    “全靠賢侄妙手迴春,所以今天這頓酒,叔叔是一定要請的。”


    這時又有一個聲音響起,是河間郡王李孝恭。


    “誰要請喝酒啊?”


    “見過李伯伯。”


    不一會兒的功夫,秦明便被一眾武將們圍了起來。


    朱雀門前許多大臣們見狀,紛紛猜測秦明的身份,不知道這個綠袍小官,到底是什麽來曆,怎麽就能認識這麽多朝中重臣。


    秦明和一眾大臣寒暄了一會兒,便聽朱雀門那傳來了,太監尖利的嗓音。


    一眾武將聞言笑著朝秦明擺了擺手,說道:


    “賢侄,咱們先進宮,等下朝後再續!”


    秦明點了點頭。


    接著秦明便尾隨在一眾文臣武將的身後,進了朱雀門。


    半晌之後,


    秦明便跟在一群人身後,進了氣勢恢宏的太極殿。


    由於現在還是冬季,天色還很暗。可此時的太極殿內卻燈火通明。


    幾十根粗大的燭火,將整座大殿照的如同白晝。


    秦明被小太監引到了,文官末尾的位置站定。


    這才認真的打量起了太極殿內的布局。


    望著自己前方黑壓壓的人群,心裏默默盤算了一下,這裏距離玉階少說也有四五十米。


    這麽遠的距離,自己往後就算是偷個懶,估計也沒人能夠看到,想到這裏秦明心裏沒來由的開心了起來。


    少頃,隨著玉階上無舌公公的一句,陛下駕到。


    一眾朝臣紛紛行禮拜道:


    “臣等參見陛下。”


    李二緩緩的走上玉階,眼神在一眾朝臣中掃過,當看到吊在文官末尾的那一襲綠色官袍時,嘴角微微翹起。


    緩緩的坐在龍椅上後,李二抬了抬手說道:


    “眾卿平身。”


    “謝陛下。”


    然後冗長且乏味的朝會便開始了。


    從文官之首的左仆射房玄齡開始,一個個的朝臣先後出班,向李二匯報著各種事宜。


    秦明離得比較遠,很多話聽得不是很真切,所以沒一會兒就昏昏欲睡了!


    秦明這次參加朝會,其實是帶著任務的。


    根據前些天眾人的商議結果,今天秦明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工部尚書段綸提出要修建水泥路後,向李二請旨修建長藍水泥路。


    至於路橋司(前文已改正)的設立,還有水泥路的承包等各項提議,會有房相和段尚書上書提議。


    這倒不是說,李二有意讓房相和段尚書得到這個功勞。


    主要是現在秦明官職太低,在朝中除了和武將們關係親密一些,在一眾文臣中,一點威望和根基都沒有。


    如果由他來提議的話,這些策略很難獲得朝中文臣們的支持。


    畢竟這裏是朝堂,不是說政策好,就一定能通過,甚至有些事,李二這個皇帝都不好一言而決。


    任何一個決策,必須要有獲得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才能更好的被執行下去。


    當然了李二作為皇帝,也可以獨斷專行,但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太多了。


    朝臣們就會害怕,就會反抗,皇帝最終會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隋煬帝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李二對於這點心知肚明,所以他才會選擇讓房玄齡和段綸上表提議此事。


    當然了,如此一來,秦明也會錯失這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向來是賞罰分明的李二,心裏自然清楚,如果此事能成,秦明是首功,所以他也想到了補償秦明的辦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