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一臉懵逼的看著李世民,嘴裏不由自主的問道:


    “咱們大唐科舉考試,沒有會試嗎?”


    李世民是真的不知道,什麽是會試才問的,畢竟這會的科舉考試隻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


    於是他果斷的搖了搖頭。


    秦明見李世民搖頭,隻覺得腦子嗡的一下。


    心想,臥槽啊,影視劇裏科舉考試不都是有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的嗎?難道大唐現在的科舉,還沒發展到那一步?


    念及此,秦明努力迴想了一下,以前看的影視劇情景,但凡有科舉考試的,好像大部分都是清朝和宋朝的電視劇。


    這也就說,現在唐朝的科舉,可能還不太完善,並不像宋、明以後那麽成體係。


    李世民看著在一旁發呆的秦明,咳嗽了一聲問道:


    “賢侄,你還沒有說什麽是會試呢?”


    秦明聞言迴過神來,想著反正說都說了,不如就把以前在影視劇裏,看到的一些科舉的考試的情景,拿出來糊弄糊弄李二得了。


    隻是他也不能直接告訴李世民,不然憑自己一個平民,想這些東西,就有些逾越了。


    想到這裏,他故作猶豫的道:


    “叔,說起來這個會試,其實是小侄之前對於朝廷科舉考試的一些想法,剛剛小侄有些心急,不小心說漏嘴了。”


    大唐開科舉,一直都是李世民引以為豪的一件政績。


    之前科舉考試時,看著一個個通過科舉參拜的進士,他甚至說過“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這樣的話。


    在他看來,現在的科舉考試,不僅能更好的為朝廷選拔人才,而且相比以前增加了寒門子弟入朝為官的機會。


    所以他一直為自己推行科舉考試一事,感到得意。


    雖然他並不覺得秦明,能有什麽好的建議,但秦明畢竟是自己看中的少年,也是自己未來的女婿。


    所以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然後才笑著朝秦明道:


    “賢侄,有什麽想法,可以說來聽聽。”


    秦明聞言,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才緩緩的說道:


    “小侄覺得科舉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朝廷選才。既然是選才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世民原本有些百無聊賴,隻是想聽聽而已,結果聽了秦明的話,立馬一拍桌子道:


    “好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賢侄這句話說的好啊。”


    秦明和小兕子被李世民這一驚一乍的,嚇了一跳。秦明沒好氣的白了李世民一眼道:


    “叔,你別這麽一驚一乍的行不行?我和兕子被你嚇了一跳。你再這樣我也不說了。”


    李世民聞言有些尷尬的捋了捋短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叔,不也是為了稱讚你那句話嗎?你接著說,叔不打斷你就是了。”


    秦明把小兕子抱進懷裏,安撫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


    “想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要根據朝廷官員日常的職能,增設一些相應的科目進行考核。


    比如戶部官員,他們要總管大唐的賦稅,還有朝廷的各種撥款,所以戶部的基層官員那就要懂算學。


    這樣一來,朝廷想選拔優秀的戶部基層官員,就可以專門出一套,更加側重算學的考題,專門給那些算學比較好,但四書五經讀的不太好,但識字沒問題的學子。”


    李世民聞言陷入了沉思,經過這次戶部查賬,李世民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


    就是很多戶部官員,算學並不好,所以才導致,戶部有些賬目出現紕漏。


    “除了剛剛說的,朝廷還可以把讓科舉麵向整個大唐,這樣一來每年報考的人數,會比現在多很多。報考的人多了,那能選的人才也會更多。”


    李世民剛剛還覺得秦明說的有道理,這會聽了秦明說科舉麵向整個大唐,他有些失望的看著秦明道:


    “賢侄,科舉本來就是麵向整個大唐的,難道你是看到每年科考都在長安城舉行,就以為隻有長安人,才能參加科舉不成?”


    秦明倒也沒有在意李世民的嘲諷,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然後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叔,你聽我說完,我的意思是,科舉考試,可以在全國設立考點,這樣一來,考生就可以就近參加科舉考試,避免有些考生家離長安太遠,不來長安參加科考。”


    李世民這一刻仿佛杠精上身了一樣,聞言立馬反駁道:


    “賢侄你這簡直是異想天開,不說這樣一來會損耗多少人力物力,隻說大唐這麽大,考題就很難保密,而且閱卷和放榜都有難度,根本行不通。”


    秦明翻了個白眼,他真是服了,就不能聽他把話說完嗎?平時也沒見你這麽會抬杠啊,而且李二你抬杠就算了,那鄙視的眼神是幾個意思。


    我這辛辛苦苦的,給你傳遞後世的先進考試製度,怎麽還被你鄙視上了。


    行啊,等小爺我把這口氣掙迴來,你休想再讓我給你提別的意見,本來還想著送佛送到西,說完院試,鄉試,會試,之後跟你說說怎麽防止考生作弊,現在甭想讓小爺多說一點。


    想到這裏秦明深吸了一口說道:


    “叔,剛剛小侄的話,還沒說完。我的意思的是,可以把科舉分成三級,


    第一級可以稱作院試。


    隻要是讀書人都可以報名參加院試,考試範圍是郡縣,在各個郡縣設立考點,考試合格者可以定個專門的稱號,比如叫秀才。


    第二級:鄉試。


    隻有秀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考試範圍是州,在各州設立考點,考試過關的人可以叫作舉人或者其他特定稱號。


    第三級:會試。


    隻有獲得舉人資格的人才能參加。


    考點可以設在長安,考試通過者,可以給“進士”稱號。


    得到進士稱號,可以再參加最後一輪殿試,由聖上和諸位大臣最終評定進士名次。”


    秦明說完便不再言語。


    一旁的兕子兩眼亮晶晶的看著秦明。雖然她聽不懂秦明和父皇在說什麽,但她見父皇一臉呆滯的坐在桌案前,久久沒有反駁秦明。


    小小年紀的她覺得,這一輪應該是秦明贏了父皇,於是她笑著朝秦明道:


    “秦明哥哥,好厲害。”


    秦明聞言笑著揉了揉,兕子的小腦袋。心說,哥哥果然沒有白疼你,關鍵時刻還是你這丫頭會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