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初,長安城,皇宮,國府監


    今天的國府監相比往日要熱鬧了很多。


    原因其實很簡單,早課還未開始的時候,長樂公主穿著秦明昨天送她的羽絨服帶著兩個穿著同款衣服的城陽公主和晉陽公主。


    一同走進了國府監課堂,瞬間亮瞎了兄弟姐妹的雙眼。


    輕薄的麵料,精美的繡工,走到哪裏一眾兄弟姐妹的眼神就跟到哪裏。


    身後的豫章公主,雖然沒有穿羽絨服,但站在三人中間笑意盈盈的樣子,倒也是顯得活潑俏麗。


    很快幾人就被圍住了,眾人一遍用好奇的眼神打量,一邊問著問題,瞬間課堂上就亂了起來。


    “長樂姐姐,你們的衣服好漂亮,是皇後娘娘給你們做的嗎?”


    “城陽妹妹,你們穿這麽薄的衣服,不會冷嗎?”


    “長樂妹妹這衣服的款式好特別,是內府最新設計出來的嗎?”


    “城陽姐姐,你的衣服暖和嗎?能不能借我穿穿?”


    “晉陽妹妹,你衣服上的荷花好漂亮啊。”


    “長樂姐姐,這衣服從哪裏買的,東陽也想要。”


    .....


    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三人突然被圍,望見眾人羨慕的眼神,還沒來得及高興,兄弟姐妹們的問題又接踵而來,一時有些手足無措。


    幾人來之前長孫皇後已經交待了眾人,這個衣服比較珍貴,穿可以但不要在眾兄弟姐妹間炫耀,更不要把衣服是秦明送的這件事說出去。


    不然必定會給秦明帶去麻煩。所以幾人路上已經統一好了說辭,就說是一位隱士高人所贈,這衣服甚是難得暫時沒有地方買。


    隨著場麵越來越混亂,大唐太子李承乾這時也坐不住了,站出來大聲道:


    “肅靜,亂哄哄的像什麽樣子,大家都先安靜一下,這麽多人一起問長樂妹妹,她怎麽迴答?大家先散開,讓孤來問。”


    眾人聞言紛紛讓開了道路,太子李承乾這時笑容滿麵的走到幾個妹妹麵前,打量了一下長樂身上這件繡著青蓮的紅色羽絨服,又看了看後邊兩個妹妹繡著荷花的粉色羽絨服。


    眼裏的羨慕一閃而逝,微笑道:


    “麗質,你們穿的這件衣服是從哪裏來的?看上去這麽薄,不冷嗎?哥哥可是記得,你們三個都是比較怕冷的。”


    長樂公主見眾人散開心裏鬆了一口氣,聽太子哥哥這麽問,定了定神,行了一禮道:


    “麗質見過太子哥哥,謝太子哥哥關心,這衣服叫羽絨服,是專門為禦寒而製,因為用的材質特殊,所以穿起來很暖和。


    是長安城外一位隱士高人得知母後怕寒,特意製作出來送給母後和父皇的。


    之所以我們幾個也有,那是因為之前我們幾個也見過這位高人。”


    太子李承乾和眾人聞聽此下,也是心下了然。


    接著李承乾就幫兄弟姐妹問出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那位高人既然能做出這種羽絨服,那不知能不能請他也為我們做幾件?”


    長樂公主聽到此處,心知母後料想的果然沒錯,果然會有人問這個問題於是道:


    “聽母後說,羽絨服的製作材料特殊,宮裏也湊不出來。


    已經派人去找材料了,等以後材料夠了才能請高人製作。”


    李承乾和眾人聞言,都是一臉的失望。望著幾人的漂亮衣服,眼裏更是羨慕了,心裏也都酸酸的。


    甚至幾個和長樂差不多年紀的公主,已經走上前,用手輕輕的撫摸著衣服的材質。


    雖然已經從長樂公主那裏得到了答案,但課堂裏的眾人中仍有一些人。


    還是尤不死心,想著等早課結束,就各自迴宮央求自己的母後或者母妃,看能不能也弄上這麽一件。


    其中就有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蜀王李恪。


    貞觀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巳時末,長安城,太極宮,立政殿


    身穿繡著牡丹花,鵝黃色羽絨服的長孫皇後此端坐在大殿上,看著殿內一雙雙羨慕的眼神。


    心裏叫苦的同時,虛榮心也是瞬間爆棚。這已經是今天第二波來她這裏打聽羽絨服的妃子了。


    好在今天麗質她們幾個去國府監的時候,跟她們幾個把羽絨服的事交待了一下,不然她很難想象這麽多人,如果都找到秦家莊秦明那裏,會不會嚇到那小子。


    此時殿內的幾個宮裝美婦,望著身穿羽絨服,雍容華貴的皇後娘娘。


    心裏也不由感歎,果然和自己兒子(女兒)說的一樣,皇後娘娘,陛下,還有陛下的幾個嫡女都有隱士高人送的禦寒衣服。


    想到這裏,幾個後妃心裏也是一陣發酸,在陛下心裏,論榮寵我等不及皇後娘娘遠矣。


    幾個美貴婦都是剛剛聽了兒女的話來到立政殿的,本來心裏還有些不信,怎麽可能有衣服既保暖又輕薄呢。


    不過此時見皇後娘娘這穿著心裏也已相信。這幾人正是皇帝陛下冊封的幾個貴妃。


    為首的是出身京兆韋氏的韋貴妃,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被長安城百姓稱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來自網上:西漢時韋賢、韋玄成、韋賞連續三代人位至三公,家族遂為關中名門。東漢時已號為三輔冠族。


    兩漢、魏晉、南北朝,京兆韋氏曆代都不乏公卿、宰輔、尚書、高級將軍等重臣,因此成為關中郡姓的代表。進入隋唐,京兆韋氏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唐一代,京兆韋氏先後誕生了17位宰相)


    然後便是出身隋朝皇室的楊淑妃,家室自是不用說。


    被李世民稱為“英果類我”的蜀王李恪,就是楊淑妃的長子。


    除了這兩位還有燕德妃,越王李貞的生母。


    長孫皇後看著自己後宮中的幾個重點對手,隻能無奈的把長樂公主那套說辭又拿了出來。


    心裏也暗暗想著還好昨晚和陛下對好了說辭,不然今天這關,她可不好過。


    幾位貴妃和長孫皇後聊了一會兒,用盡各種試探,長孫的態度依然不曾轉變,也不願透露高人所在,隻得紛紛迴宮,想著晚上看能不能從陛下那裏探探口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