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長樂公主和城陽公主想學炒菜,於是秦明就讓清婉帶著她們,去參觀廚房,順便學一些簡單的菜肴。


    他則帶著李世民,長孫,嫦曦和梓君,迴到了書房閑聊。


    長孫對秦明比較好奇,於是飯後一直在問,秦明家裏的情況。


    是否還有親戚?可有定親?等一係列的問題。


    秦明也都耐心的一一做了迴答。


    當長孫皇後得知,秦明家裏,已經沒有親戚,且父母已經離世兩年多。


    過完年都十六了,還沒有定親。


    長孫心裏泛起憐惜之意,同時心裏也盤算著,以後可以幫秦明,找一個合適的媳婦兒。


    而在秦明一旁坐著的蕭嫦曦,聽到這裏,則是看向,一直在給秦明他們倒茶水的楊梓君。


    心裏想著,秦明沒有定親,女兒梓君年紀也差不多該結婚了。


    就想著,看有沒有機會撮合他們,隻是她現在身份比較尷尬,導致梓君現在的身份,有點配不上秦明。


    李世民飯後,一直在琢磨流民安置事宜,也沒有顧上聊天。


    見秦明和長孫相談甚歡倒也沒有打擾。


    聊了一會兒,


    秦明見李世民一直在一旁不說,偶爾還會皺下眉頭,於是關心道:


    “叔,小侄見你吃完飯,就一直在沉思,是不是您糧食生意,遇到什麽事?如果方便叔可以說出來,小侄雖然沒什麽本事,但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幫忙出出主意。”


    李世民靈機一動,對啊,朕可以用流民安置的事情,考教一下秦明,看看他有沒有好的主意。


    思索了一下,李世民歎道:


    “哎,賢侄你也知道,叔我是做糧食生意的。這不今年下人去河東采購糧食發現,今年河東道大旱顆粒無收,導致最近有將近十萬的流民,在往長安匯聚。”


    “叔怕這麽多流民到了長安,萬一朝廷安置不好,產生民亂。”


    “而且現在長安城各大糧商,都在囤積糧食。到時候流民來了,這糧價到時候怕要瘋漲,到時候不知會餓死多少人。”


    “隻恨自家糧倉的糧食太少了,很難壓住糧價。”


    秦明聞言更加覺得,自己這個朋友交的對。


    他雖然生活在現代,但也知道流民匯聚後,糧商必定哄抬糧價,掏空流民的家底。


    甚至讓他們賣兒賣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李叔作為糧商卻在擔心糧價上漲,百姓吃不起飯,於是道:


    “嗯,叔您真是有一顆慈悲之心,小侄佩服。”


    “十萬流民,很好安置,我這平民百姓都有辦法,朝廷中那麽多能臣想來應該有應對辦法,不會出現民亂的。”


    “至於叔您擔心的糧價上漲,影響長安百姓和流民的生計,小侄可以給您出個主意。保證讓糧價漲不上去。”


    “不過這樣一來得罪的人就多了,不知道李叔你扛不扛的住,別到時候糧價沒下來,您自己搭進去了,我這小胳膊小腿的,更是不禁折騰。”


    李世民和長孫聽聞秦明,有辦法解決流民安置和,糧價上漲的問題,也是不以為意。


    那麽多大臣,都沒有辦法解決,你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有什麽辦法。


    不過李世民出於禮儀,還是想聽聽他怎麽說,於是道:


    “賢侄你放心,叔怎麽說也是皇族,其他糧商不能拿我怎麽樣。你有什麽辦法說來聽聽。”


    秦明道:


    “李叔,你隻需要能保證,現在手裏的糧食,夠低價售賣五天的庫存就可以。


    “多餘的糧食你可以高價賣給其他糧商。


    “然後派下人去洛陽,一部分人坐快船到南方糧食豐收的郡縣散布,長安糧價上漲幾十上百倍的消息。


    “再多租幾條運糧的大船,找一個管事裝作南方糧商,把大部分糧袋裝上沙子堆滿船艙。


    “糧食開始上漲時,您讓人把船開到洛陽,當著眾人的麵卸下裝著沙子的糧袋,再裝車往長安運。


    “路上再當著眾人的麵,故意放到一輛,裝著真正糧食的車,讓別人看見。”


    “到長安的時候,您再故意這樣,放倒一輛糧車,你覺得長安城裏的糧商,看到這種排成長龍的運糧車到長安城。”


    “後邊還跟著不知道多少的南方糧商,您覺得他們會怎麽想?還敢高價賣糧嗎?”


    “這種情況下,估計他們會爭著降價才對。”


    “如果小侄手上,現在有足夠的糧食,我甚至能從長安世家大族手裏,掙個盆滿缽滿。”


    “不過還是那句話,真掙了那個錢,得罪的人太多,估計他們能找殺手,和死士暗中殺了我。”


    “所以這錢咱們還是別賺了,風險很大。”


    書房內,李世民,長孫,蕭嫦曦,楊梓君和剛剛進屋的長樂,城陽,晉陽,蕭清婉,都被秦明這環環相扣的計劃,震的不要不要的。


    晉陽雖然還小,但見自己父皇母後,那震驚的表情,也知道秦明哥哥,肯定是說了很厲害的話。


    於是端著自己的奶茶,屁顛顛的跑到秦明身邊,讓他抱著。


    李世民和長孫這時也迴過神來,李世民作為大唐皇帝,一聽秦明這計策就知道能成。


    而且裏邊不光是有各種計謀,還有對人性趨利避害的考慮,甚至以防萬一,還提前去南方散布消息,可以說天衣無縫。


    而且這個計策的可操作性很高,確實如秦明所說,不僅抑製糧價上漲,還能從中大賺一筆。


    他不得不感歎,秦明真是足智多謀,這也更加堅定了,要拉秦明入朝堂的決心。


    李世民激動的走到秦明旁邊,拉著他的手,道:


    “賢侄,你這計策真是絕了。賢侄大才啊,你這樣的人應該入朝為官才對。”


    “叔可以跟河間郡王推薦你,讓他幫你向皇上舉薦,肯定能給你謀個一官半職。”


    秦明聞聽此言道:


    “叔,您過譽了,小侄隻是有些小聰明罷了。”


    “當官小侄可不一定能幹好,況且上次您和房老哥來時,不是說了嗎?小侄誌向真的不是在朝堂。”


    李世民沒好氣的道:


    “你那是誌向不在朝堂嗎?分明是懶。”


    見長孫,長樂和城陽都露出疑惑的表情,便指秦明道:


    “這小子說上早朝,太早,他不想起這麽早。夫人你說他是不是懶。”


    長孫聽聞此言,倒是難得為秦明說了句話,


    “賢侄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貪睡一點也正常。”


    旁邊的長樂公主,城陽公主則頓時覺得,手裏的奶茶不甜了。


    紛紛看向母後,好像是在說,母後你這也太偏心了。


    如果秦明能聽到,她們的心聲,一定會告訴她們,後世有個詞叫雙標,特別應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