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番言語,固然有道理,但這個道理,也讓百官們,讓天下百姓都清楚明白才是。”


    大爭之世,笑到最後才是勝利者。


    至於為了能笑到最後,用了什麽方法,那重要嗎?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這個.朕自然明白。”


    宣傳很重要。


    輿論關口,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時候你要辦一件事,明明是好事,但若是你沒有把控住輿論,便是一件好事,他也能夠給你說成是壞事。


    二十一世紀那麽多讀過書的人,都容易被各種話術蒙蔽,更不用說在這個時代。


    大漢百姓,九成九的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


    宣傳的方法很重要。


    “朕欲下詔書,讓各州郡張貼出去,以表朕的心誌。”


    詔書?


    諸葛亮愣了一下。


    皇帝的詔書,就相當於官方的背書,詔書一下,事情可就定了性了。


    “黃皓,念詔!”


    劉禪早就準備好詔書了,作為皇帝,劉禪可是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的。


    黃皓當即找出詔書,在龍帳之中打開來念道:


    “朕詔示天下:


    凡我漢家子民,若有奇技巧工,能益我國力,振我大漢之威者,皆當厚賞之。


    今長安城內,已建百工殿,以聚天下能工巧匠,共謀興複之道。


    朕知天下不乏奇才異士,或有能製琉璃之晶瑩,或有能造美瓷之絢爛,或有能調香水之馥鬱,凡此種種,皆為大漢瑰寶。


    凡能貢獻此類技藝者,無論其身份高低,出身貴賤,朕必重賞之。其成就卓越者,可任百工殿大學士,賜封關內侯,以示朕之誠意。


    朕深信,人材乃國之重器,技藝乃民之瑰寶。


    若我大漢能匯聚天下英才,共同研創,必能使我大漢國力昌盛,威震四海。


    望天下百姓,勿以技藝為輕,勿以地位自限,踴躍參與,共襄盛舉。朕必一視同仁,厚待英才,共謀大漢之繁榮富強。


    欽此!”


    黃皓詔令念完,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說道:“此詔令一下,天下臣民必定踴躍參與科學院之事,不過,光憑這個詔令,恐怕還不能說服那些上陣殺敵的軍士罷?”


    劉禪笑了笑,說道:“這個自然,朕已經是讓間軍司輿情司的人,用各種渠道進行宣發,今日田獵,朕也準備好讓百官與將軍們好好見一見世麵。”


    見世麵?


    “陛下的意思是?”


    “事實勝於雄辯,可能朕在此處說得再多,哪怕是說到口幹舌燥,你們或許也隻是將信將疑而已,百聞不如一見,走罷,時間也是差不多了。”


    事實勝於雄辯。


    百聞不如一見。


    劉禪的這些話語,讓諸葛亮眼睛都亮起來了。


    設立百工殿,還要給這些匠人封侯。


    陛下所圖甚大。


    諸葛亮的政治嗅覺還是非常敏銳的,到了現在,他也是逐漸反應過來了。


    所謂之給設立百工殿,給匠人封侯,恐怕是給天下人釋放一個信號。


    實用為王。


    什麽經傳?什麽清談?


    它能夠強大漢國嗎?


    如果不能,那便連科學院那些匠人都不如。


    這是在挖世家的根基,雖然是用最不明顯,最溫和的方式。


    或許那些世家之人一時間也沒有反應過來。


    畢竟皇帝並未削他們的權柄。


    但他們的權柄雖然沒有削,卻在大漢之中,締造了另外一股勢力。


    這一股勢力起於微末,基本沒有什麽複雜的關係。


    且他們的出現,被原來的勢力所抵製。


    在軍將們看來,這些搞奇技淫巧的,有什麽資格與他們同路,共同封侯?


    什麽檔次,跟我封一樣的侯爵之位?


    在世家百官看來,這些人不過是通過奇技淫巧諂媚君王而上位的,如何比得上我經傳傳家,清談論國?


    現在朝堂上已有的勢力,基本上都排斥朝堂的這一股新興勢力。


    那這一股勢力,他隻能向誰靠攏?


    毫無疑問,他們隻能朝陛下靠攏。


    這些人,將會成為最擁護陛下的那一股力量。


    他們的富貴是陛下給的,陛下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有再造之恩:由低賤的匠人,一躍而上成了帝國上層人物。


    陛下承擔著壓力,他們也被人嫌棄,壓迫。


    兩方一拍即合。


    恐怕.


    諸葛亮眼睛銳利,已經是透過問題看到本質了。


    這些人若是成了氣候,恐怕朝堂之上將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了。


    陛下這是要集權啊!


    若有所思的諸葛亮跟上步伐,走出龍帳。


    大漢天子帶著龍帳諸臣走到渭水南岸,一座占地不小的莊園外麵。


    這莊園上麵掛著象征皇家的燈籠,很顯然,這座莊園是皇莊。


    商盟本質上也是皇家的,這些皇莊遍布漢國各處,為皇帝內庫源源不斷的提供財富。


    不管你的身份是什麽,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哪怕是皇帝,手上沒錢都要寸步難行。


    別以為皇帝便是富有四海,皇帝便能為所欲為。


    這隻是假象而已。


    在你沒有手腕,壓製不住群臣的時候,國庫的錢,是跟你沒關係的。


    或者說,國庫能不能收到錢,還是一迴事。


    想想明末的那幾個皇帝,雖是皇帝,但掌控不了地方,軍費軍費沒有,賑災賑災款沒有,最後皇帝算什麽?


    結局便是上煤山自我了斷了。


    商盟之利,加上各地皇莊,劉禪可能是最富有的皇帝了。


    不過


    畢竟是王朝初年,一切還是欣欣向上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皇莊還保不保得住,那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田獵也差不多了,科學院在這些年,有不少成果,盡在此莊園之內,眾卿家,請罷!”


    朝中百官,以及有封號的將軍們,一時之間臉上露出好奇之色,跟隨著劉禪的腳步,走入這座皇莊之中。


    渭水南岸的皇莊占地極大。


    入了莊園門,劉禪當即將他們帶入大堂之中。


    說是大堂,但更像是後世的博物館一般。


    堂中有許多小桌子,桌子上麵擺放著物品,以及物品的說明。


    “諸位看看,這些年來,科學院可弄出了不少好東西出來,有些你們已經用到了,有些卻還不太完善,尚需花費大量的功夫加以改進。”


    皇帝發話了,那些臣工軍將們,一個個便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開始在堂中逛了起來。


    張飛是武人,一眼便被堂中的一把幽深利劍給吸引了去。


    “百鍛鋼?”


    張飛將寶劍從小桌子上拿起來。


    短劍上麵布滿複雜的紋路,兩條血槽清晰可見。


    “削鐵如泥,當真?”


    張飛將自己的禮儀佩劍拿了出來,但想了一下,還是對主位之上的劉禪行了一禮,說道:“陛下,此塌上言,此劍乃百鍛鋼,削鐵如泥,臣下欲探求真偽,請陛下應允。”


    果然武人第一眼便被刀劍吸引了目光過去。


    “可。”劉禪欣然應允。


    鏘~


    張飛將佩劍拔出來,用力斬向百鍛鋼所造寶劍。


    錚!


    如裂帛一般的聲音,很是刺耳。


    張飛腰間佩劍,居然被這榻上寶劍切成兩半。


    “真寶劍,真寶劍也!”


    戰場上的軍將對於武器裝備的追求可不是那些文官們能夠理解的。


    如果你有好的武器,那麽你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概率,便也會大上幾分。


    這可是要命的東西,不容他不重視。


    “此劍能量產?”張飛對此劍愛不釋手,對著周圍問道。


    在一旁,科學院院長清虛子上前說道:“大將軍,百鍛鋼製煉過程中要反複加熱鍛打、千錘百煉,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一把寶劍,在之前要一個匠人幾個月的時間來鍛造。”


    一人幾個月鍛造一把?


    這速度就有點慢了。


    “豈非無法給軍中士卒都裝備上?”


    清虛子笑了笑,說道:“之前我大漢將作監采取熟鐵低溫冶煉的辦法,鋼鐵不能熔化,鐵和渣不易分離,碳不能迅速滲入。如今科學院已經發明了灌鋼法,灌鋼法是將高碳含量的生鐵液澆灌到紅熱的低碳含量的熟鐵中,相互熔融混合,直接獲得剛硬的百鍛鋼,效率比之之前,快上數十倍不止。”


    那些專業術語,張飛聽不懂。


    但是後麵一句他還是能夠聽懂的。


    效率上去了。


    快個幾十倍?


    “豈非一個匠人,一日便能鍛造出一把來?”


    清虛子笑了笑,說道:“若是有準備好熟鐵,一個熟練鐵匠,三日即可成一把。”


    三日成一把.


    太快了。


    如此鋒利的寶劍若是裝備在士卒之中,那魏國如何是我大漢的對手?


    這兩軍交戰,短兵相接,鐺鐺鐺沒幾下,魏國士卒手上的刀劍直接斷了。


    那你魏國還打什麽?


    引頸受戮罷!


    “可曾裝備軍中?”


    “禁軍南軍,有三千人已經裝備好了。”


    “好好好!”


    張飛開心極了。


    現在是三千人裝備此等利器。


    過個幾年,豈非大漢天兵,人人都裝備上此等神兵利器了?


    如此的話,天下誰能擋我大漢兵鋒?


    到現在,張飛也是逐漸理解皇帝為何要給發明這些東西的匠人封侯了。


    發明這灌鋼法的匠人要不要賞?


    張飛現在在心中狂唿:


    要重賞!


    而且還要封侯!


    “不知這灌鋼法,是何人首創?”


    清虛子摸了摸鼻梁,說道:“灌鋼法,乃陛下得仙人授書得來的。”


    陛下?


    張飛看向劉禪,感覺劉禪整個人都在發光。


    能跟仙人搭上關係,當真是我大漢聖天子啊!


    張飛關注的是寶劍,鄧艾屯田了好幾年,此刻看到大堂之中,居然還有地方放著麥穗,稻穗,而且這麥穗稻穗異常豐滿,若是換在平日裏麵,恐怕都可以報祥瑞了。


    鄧艾再看桌塌之上文字描述。


    “雜交水稻?雜交小麥?”


    鄧艾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將豐產的水稻與抗病的水稻雜交,便能夠有概率收獲既豐產又抗病的水稻.這,這簡直是奇思妙想,神來之筆!”


    不過這後麵的內容,怎麽他都有些看不懂了?


    “雜交水稻是通過不同稻種相互雜交產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對配製雜交種子不利。


    要進行兩個不同稻種雜交,先要把一個品種的雄蕊進行人工去雄或殺死,然後將另一品種的雄蕊花粉授給去雄的品種,這樣才不會出現去雄品種自花授粉的假雜交水稻。


    ”


    這些話語,專業到他都有些看不懂了。


    “這雜交水稻,當真能夠提升產量?”


    鄧艾也發問了。


    科學院中教習當即有一個人走過來,跟鄧艾說道:“雜交水稻確實是能夠提升產量的,但現在的成果並不明顯,陛下說了,其中過程複雜,需要有專業人士負責,且隻要要花費十多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


    說著,科學院教習感慨一聲,道:“如果雜交水稻、雜交小麥當真能夠成功,畝產產量,能夠提上去一倍甚至數倍之多,如此一來,我大漢還會沒有軍糧?百姓還會吃不飽飯?”


    這是一項大工程。


    是一項利國利民,活人無數的大工程,做好了,便是能夠青史留名,有大功德在身的。


    若是真的能夠做到這絲帛上所寫的那般,百工殿肯定是可以入的,甚至還能被後人封聖!


    “此事怎麽無人去做?”


    “做的人不多,太難見到結果了,需要有人埋頭苦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很少有去做。”


    原來如此。


    鄧艾若有所思起來,當即跟著其他人,將大堂中的其他物件逛了個遍。


    美瓷、香水、琉璃、毛衣,甲胄


    大堂之中琳琅滿目的新事物,讓文武百官看花了眼。


    半個時辰之後,劉禪見時間差不多了,當即起身,說道:“科學院在做的事情,並非是奇技淫巧,而是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這其中,似雜交水稻,似蒸汽機,似火藥運營到火器上麵誰若是能夠做出來,封侯難道會過分嗎?”


    皇莊大堂之中的東西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人心了。


    百官見之,一個個心情激蕩。


    若真是能弄出這雜交水稻,封侯當真過分?


    不!


    一點都不過分。


    甚至可以讓百姓在民間建廟祭祀,也未嚐不可。


    “諸位,且去親眼看看,科學院的一些成果罷!”


    接下來,劉禪帶著文武百官,親眼感受火藥的威力,親眼看到雜交水稻選種育種的工作,親眼看到運用農家肥的田地,與不用農家肥田地漲勢的區別


    文武百官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


    見到這些人的反應,劉禪心中明白,最起碼在明麵上,文武百官中不敢公然否定百工殿的設立,有功之人封侯之事,也會很順利。


    但暗地裏的波濤,那是避免不了的。


    總之


    慢慢變化罷。


    在他手上,大漢是要變成一個不一樣的大漢才行!(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