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種三茬水稻?”陳鬆驚訝道。(上章結尾寫糊塗了,有誤,已改)


    李平安點頭道:“是的,水稻一年三熟,不過要到更南邊的地方才有,大多地區還是跟我們這裏一樣水稻連作,種完早稻種晚稻。”


    弄明白後,陳鬆的情緒也稍微平複了下來,他還以為南邊都是一年三熟的水稻呢,要是那樣,那麽他就毫不猶豫選擇南逃了,哪怕一茬產量不高,但三茬總比兩茬收獲多吧。


    既然南邊大多數地方還是跟他們這裏一樣一年種兩茬水稻,那就需要衡量了,“我聽說南邊河流更多,炎熱多雨?會不會容易發生水患?”


    “你要是這麽說的話,北邊倒是少雨,但也會有旱災,西邊山多,常有地龍翻身之災。阿鬆舅,到哪裏都會有天災的,哪怕你留在這裏,不也才剛剛發生了洪災嗎?當務之急是想著活下去,此地不宜久留,我言盡於此了,你們還是早做決算吧。”


    說完李平安便不再多言,幫著母親一起收拾著家當。他雖然因為老村長陳安的死感到自責愧疚,但如果陳鬆遲遲不做決定,他也不會因此而為了帶著他跑路,一直不走等到他做出決定。


    陳鬆又匆匆走了,他還需要迴去跟家裏人商量。至於村裏其他人最終如何抉擇,他就幹預不了太多了。


    ……


    當時轉移上山本來就舍棄了不少東西,如今要踏上逃荒的路,能帶上的東西就更少了,陳大娟哪樣都舍不得,李平安倒沒有舍不得,隻是他也沒逃過荒,哪些是要帶的哪些不是必須的,也摸不準。


    不過好在李家長輩有過逃難的經驗,李平安她奶奶周氏和大姑李大芳不時指點一二,李平安就按照她們說的,該拿上的拿上,該舍棄的舍棄,非常的幹脆。隻是到最後看著就那麽點東西,心裏禁不住有些難受,也終於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人不願意背井離鄉了。


    原本欣欣向榮的日子,最終隻剩下鍋碗罐和幾床被子幾套衣服,豁出性命背井離鄉去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田地沒有房子,沒有錢沒有糧,一切都要白手從頭開始。


    不是每個人都有從頭開始的勇氣的。


    小的們感受到氛圍有些凝重和壓抑,也不敢調皮了,挨著哥哥姐姐安靜地坐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小心翼翼,又滿臉茫然。


    周氏見狀歎了口氣,將三個兒媳叫到跟前好生勸慰。


    李平安也煩躁,叮囑富貴看好弟弟妹妹,便跑去找張小山想戲弄他幾句,哪料剛走近還未開口,就聽到陳桃花輕聲地問張小山:“我們真的要離開這裏嗎?”


    “不離開不行,買不到糧,糧倉又被燒了,夏種的糧種都沒有。而且山下遍地都是屍體,容易發生瘟疫。早點走吧,換個地方重新開始。”


    “我,我……”陳桃花吞吞吐吐,在張小山疑惑的目光下,一咬牙,紅著眼睛說,“我有點不是很想走,我怕草丫會迴來找我們,如果我們走了,草丫就找不到我們了。”


    張小山沉默片刻,勸道:“還是走吧,招娣還小,你們兩個姑娘留下來是很難活下去的,草丫是死是活我們還不知道,就算她還活著,想來也不希望你們冒著危險在這裏等她迴來的。”


    陳桃花看了眼身邊的小妹招娣,不再開口。


    張小山又說:“別想太多,你們互相沒有對方的消息,起碼心裏還有個念想……”


    李平安沒有聽完,悄摸的轉身走了。


    黃昏的時候,小叔李四林也迴來了,一手牽著一個丫頭。


    “二叔和三叔他們躲洪水的地方塌山了,半個村子的人都被衝走被埋了,三叔家一個都沒活下來,二叔家的燕丫頭和玲丫頭當時在別人家跟小夥伴玩,逃過一劫,二叔家也隻剩下她們兩個了,這幾天有鄉親照顧,今日見著我去,照顧她們的鄉親將她們交給我了,他們接下來要逃荒,顧不上她們。”


    當年他們李家北上逃難時,李平安他爺爺和兩個親弟弟舉家同行,曆盡艱險和死別,最終來到了清豐縣,官府分配時並沒有將他們安排在一起,李平安二爺爺三爺爺他們被安置在距離小陳村十幾裏外的石家村。


    白天的時候,李二林和張羽去縣城打探情況和消息,李四林則是去石井村找他二叔三叔說逃荒的事,當年一起逃難來的,現在就一起逃荒迴去。


    聽到這樣的噩耗,周氏心口一陣絞痛,看著眼神麻木的兩個丫頭,不由又心疼起來,大的那個才七歲,小的跟吉祥同年,才五歲,還這麽小就眼睜睜看著一家子轉眼死去,隻剩下她們姐妹倆。


    良久,周氏緩過勁來,對三個兒子說:“帶上一起吧,路上好生照顧。當年如果不是伱們二叔三叔,我們母子幾個也沒有命來到這裏。”


    李二林他們沉默點頭,當年他們爹和李三林半路就沒了,李大林又斷了腿,他們家就剩下幾個婦幼,二叔三叔他們也不嫌棄他們是累贅,拚了命的護著,他們才能活著來到小陳村安家落戶。


    如今三叔家死絕,二叔家就剩下兩個小丫頭,他們也不能把她們當成累贅不管。


    但李四林帶迴來的噩耗還不止這一個,他外家也是石家村的,當年就是他二嬸三嬸幫他相中的姑娘,麵對媳婦石氏投來的急切的眼神,他沉痛的告訴她,她娘家也被埋了,一個活口都沒留下,而且有幾個還被衝到了山下被洪水衝走了,死不見屍。


    石氏如遭雷劈,癱軟在地痛哭涕流,陳大娟和大嫂還有李大芳忙去安慰,一時半會勸不好,到了做晚食的時候又各自忙活開。


    李四林帶迴來的兩個小丫頭眼裏一點生氣都沒有,像個提線木偶似的任人擺布,不喊她們坐下,她們就一直站著,叫她們坐下了,她們就靠著坐著,一聲不吭,一動不動。


    失了魂似的。


    好在還知道吃東西,晚食做好後,給她們一人遞一碗過去,她們就端著碗小口小口的吃著,吃得很慢,大家都吃完了,她們碗裏還剩著小半碗,直到要洗碗了才大口吃完,自己拿著碗筷去清洗。


    “大鍋,這兩個姐姐好奇怪。”小如意附在李平安的耳邊小聲說。


    李平安麵無表情,心裏不禁又罵了一句,這狗日的世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艾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艾先生並收藏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