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點是自家人的安危。


    畢竟世道不穩、人心不古,有吃有喝有住的山水村村民才是最穩定的團體。


    而且他們和自家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護家人和糧食牲口。


    水清意識到讓山水村的人共同富裕這步走對了,倘若他們此刻跟災民似的,哪裏還會如此積極的來詢問意見,怕是隻想著如何搶奪糧食填飽一家人肚子。


    將在華國的管理以及打工經驗想了想,她開口道:“白天和晚上都不能鬆懈,必須有人防護,一旦發現有流民過來,也能及時提醒;


    白天和夜晚都需要防護的話,隻一批肯定不行,太累了,我的意見是分四批,上午下午、上半夜和下半夜,循環交替,防護的人也不累。”


    工作時長六個小時,沿著村子外圍走路巡護,對於農村的漢子來說輕鬆有餘。


    王桂芬點頭,“這個活累啥累,我感覺咱們也可以。”


    水清沒想讓婦人也做。


    如今農閑,漢子們沒啥事,可女子們的活計那是一點不少。


    養雞喂鴨喂鵝,養豬的還要打豬草,洗衣裳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縫補衣裳編草鞋.....這些都是婦人們的活計,漢子們巡護後迴來還能睡覺,婦人們隻怕迴來還要接著幹活。


    趙蘭也想到了這茬,她看了看嫂子又看向水清,抿了抿唇終究沒開口。


    婦人們也要做的話,迴來還有不少活計等著,可村子上正值壯年的漢子就那些個,要是全指望他們的話,怕是天天車軲轆似的轉.....


    她覺得她的腦子想不出來好的解決方法,也就不想了,還是看向水清。


    總覺得水清應該知道怎麽做,她腦子轉得快。


    水清開口說道:“不用婦人也足夠了,山水村四百來號人,按照男女一半一半算吧,男的有兩百人;


    扣除年歲太大和孩童,這個按照四十以上和十二歲以下,中間的應該有一百三四十號人。


    十人一組,能有十三十四組,一天四組,四天才能臨到一次,一次也才三個時辰,你們說是不是完全足夠了?”


    上一次班六個小時,然後休息四天,除了沒工資,這活簡直是理想的不能再理想了啊。


    況且雖然沒工資,但這是保護家庭財產和家人!豈不是比給工資更要賣力?


    畢竟是給自己幹活,不是打工!


    王桂芬和趙蘭聽著水清啪嗒啪嗒的講,雙眼不自覺的睜大。


    水清說的很有道理,隻是她們怎麽跟不上了呢?


    水清怎麽就算出來男的有兩百人,還有怎麽劃分、多少一組.....哎呦,想想就腦殼子疼!


    王桂芬決定放過自己,選擇直接問:“十二歲以上的男娃子也可以?”


    四十以下的漢子倒是沒事,但十二歲以上的男娃子吵吵鬧鬧沒個正形淘氣的很,也能行?


    趙蘭覺得這個很好,笑道:“大嫂,男娃子一天天的沒事做,盡淘氣去了,給他們安排個事做,說不定還能做的很好呢。


    而且他們天天晌午不願睡午覺,晚上也不想睡,恨不得天天不著家,我倒是覺得這個活最適合他們。”


    王桂芬一聽很有道理。


    可還是有些不放心,雖然十三歲的男娃子也能當半個勞力使喚了,但還是覺得這件事太重要了,怕他們貪玩去了做不好。


    水清不擔心,不放手永遠不知道孩子的潛力有多大。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相互監督,“等具體分配人選的時候,可以一個年長的配個年歲小的;


    年長的沉穩老成,年歲小的機靈靈活,搭配著幹活。”


    這次,王桂芬和趙蘭齊齊點頭!


    覺得這個模式好得不得了。


    那些半大的小子,可不是機靈靈活麽?


    天天招貓逗狗漫山遍野的晃蕩,哪裏有什麽他們最熟,躲避挨打更是靈活極了。


    水清見兩人沒意見,接著往下說:“另外,村口之前不是正好用沙袋建了堤壩擋洪水麽,無需拆除,往後用來擋流民匪徒;


    村口是重要地方,可另外派人值守,一旦有異樣第一時間能通知,通知的東西就用銅鑼吧。”


    老村長家有一麵銅鑼,一敲響整個村子的人都能聽到。


    受此啟發,她也在商城買了個。


    呃,後麵要是需要的話,還可以多買幾個,說是以往囤的。


    不過不急,到時可以讓範進出麵。


    王桂芬和趙蘭此刻看向水清的雙眼裏,閃閃發光。


    甚至打心眼裏認為比自家男人還棒還了不起!


    水清最後還是謙虛的說道:“我就隨口說說,你們迴了老村長後要是覺得不可行,還是按照老村長的意見來。


    還有,我一個人所想終歸有限,還得靠大家集思廣益,看怎麽能萬無一失更加完善。”


    王桂芬和趙蘭此刻又給水清多加了一個優點:謙虛!


    不像村子裏的漢子們,淨吹牛,胡吹海吹。


    兩人一路腳步飛快,迴了家,氣還沒喘勻,你一言我一語將水清說的話大差不差的說給公爹聽。


    老村長聽後,老態的雙眼亮了亮。


    他以往隻覺得進小子通透,雖然不夠果斷,但處事公平,能讓村子更好。


    如今方才發覺,能讓村子更好的人是胡水清,她更適合管村子,可一直以來從沒有女的當村長.....以往還有女皇帝,區區一個村子也不是不可.....


    李文在一旁嘖嘖稱奇。


    李武連聲誇讚想的周到。


    李強覺得安排的很合理,不累人也不影響要做的活。


    老村長收起紛亂的思緒,對三個兒子吩咐:“你們去村子上的人家,讓派個能做主的人過來商議,人不用多,每家一個就成。”


    他這兒不是胡水清家,人多了轉身都轉不開,


    李文三人應了聲,連忙跑去喊人。


    不多時帶著浩浩蕩蕩的人過來了,大家都很積極——在看過外麵的慘樣和危險後,迴來一說,每戶人家都很有危機感。


    他們現在日子好過,住著瓦房、糧食不多但也勉強夠吃,最主要的是還有土豆和山上的葛根,這都是希望。


    昨日又囤了不少物品。


    一家老小不受水患影響,甚至比往年更好過,如何能不上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語喬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語喬喬並收藏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