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裏的攝像頭很多。都是係統提供的高清無死角攝像頭。


    這段視頻被人投放在網上。而且之前的那一段視頻也被人剪輯發到了網上,一下子引起了千重浪。


    “見過偏心的,沒見過這麽偏心的。”


    “既然這麽恨這個孩子,當初為什麽要生下這個孩子?這對孩子公平嗎?”


    “看到這個我簡直哭了,我就是從小不被偏愛的小孩。”


    “長大了還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治愈,但是孩子真的沒有辦法。”


    “她真的要用一生來去緩解,為什麽有親媽會這麽惡毒。”


    “樓上的,你說他是親媽,我一直以為這是個後媽呢。”


    其他的人說什麽的都有。


    都在怒罵這個親媽惡毒的。


    孩子的親媽也能看見視頻,還在下麵留言,說要告她們侵害肖想和隱私。


    但是被憤怒中的網友圍攻賬號,氣的賬號都注銷了。


    但還是不忿,偷偷注冊了好多小號。隻要聽到有人誇獎慕之星很可愛,就有人陰陽怪氣兒:“哼,從小就這麽綠茶,長大還得了。”


    “真是個小賤人。”


    幼兒園的直播間都是看看孩子治愈的。還有的幼兒園食堂。


    大家都挺和諧的,冷不丁看見有人居然對小孩子有這麽深的惡意,立刻怒了。


    “我們就愛看你,不愛看你滾。”


    “怎麽能對幾歲的小孩子都能說出這種話,我簡直難以想象你這個人生過的有多悲苦。”


    “這種人能不能去死啊?”


    還有的人把辱罵的賬號列出來發現都是新注冊的,ip地址跟慕之星親媽之前的賬號一致。


    就連扒出來信息的人都不敢置信。


    “毀三觀,這些辱罵的話居然是孩子親媽幹的。”


    “我操,這事兒突破我能想象的極限了,我真的想買張車票過去當麵收拾這個老妖婆。”


    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


    小區裏的人很快知道了。


    有人發聲:“這孩子媽跟孩子爸關係不好,之前搶孩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據說這孩子一直在親媽那兒就是受委屈的。”


    “孩子親媽把對孩子爸爸的不滿意都發泄在孩子身上,倒不如孩子的繼父。”


    “天哪,親媽不如繼父,這事兒簡直讓人難以接受。”


    “幸虧還有這個繼父。”


    “對,繼父很好,平日裏斯斯文文的。”


    很快大夥對親媽的憤怒,突然轉變成對這個繼父的讚賞。


    沈薇也在密切的關注著這件事情的發展。


    一發現居然拐到這個事兒上,這裏肯定有繼父的手筆。


    踩著妻子上位,果真是“新時代好男人啊!”


    他本來就善於做表麵功夫的,現在這事兒又給他鍍金。


    要是沒有沈薇出手,半個月後他就要對孩子行禽獸之事。


    雖然未遂,但有這個心思在,就怕會讓別的小朋友受傷。


    畢竟很多對小孩的事件,都是身邊的人幹的。


    不能讓這種貨色按上好男人的身份。必須讓公眾知道他的真麵目。


    於是沈薇在係統商城裏買了一套入侵代碼。扒出來消息之後自動抹除痕跡。還買了一些查不到人的小號,用了整整一千積分。


    所有的相關消息都會反饋迴來。


    真的是觸目驚心,這種人渣,居然還有一個論壇,全是像他這種變態。


    種沈薇立刻把這些東西整理了,匿名發給了網上的大v。


    網上的大v是先報的警。避免打草驚蛇,等警察那邊順藤摸瓜,找到了網址和網站服務器之後,才把這個事兒曝光出來。


    輿論嘩然。


    孩子一直是嬌嫩的花朵,需要被人精心的嗬護。


    可是就有一些敗類,把惡魔之手伸向這些祖國的花朵。


    他的裏麵有電腦裏有大量的視頻圖片,甚至還跟人大肆的聊天,言外之意就是再有半個月。就要把這事兒辦了,什麽事兒不言而喻。


    大夥細思極恐,如果這事兒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事情發酵的太快,孩子的繼父還沒察覺的時候。


    突然間同事們看他的眼神就有些異樣。


    有跟他關係好的,給他發個鏈接。他點進去一看,整個人麻了。全是他私藏的“視頻”和聊天記錄。


    這種事情傳播速度非常快。五分鍾功夫,轉發就超過兩萬多條了。


    繼父連假都沒請,一股恐慌彌漫上了心頭。趕緊迴了家。


    誰知警察就在家中坐呢。自己的電腦也早被技術人員破譯了。


    隨後他被帶上了警局。


    雙手還戴上手銬。


    女兒在一旁哭喊,媳婦在一旁說“他是冤枉的!”


    但是無濟於事。


    等把人帶走之後,鄰居嬸子特意敲門來說:“虧得慕之星走了。不然多可怕,你趕緊跟他離婚。”


    這種人,真看不出來表麵上道貌岸然的,實際上一肚子雞鳴狗盜


    “他不是這樣的人,那些都是開玩笑!”慕之星的親媽說著。


    嬸子皺著眉頭:“你看誰好人會去看那個東西,突破了道德的底線了。”


    “這是我家的事,不用你管!”隨後推著她走。


    小區的群都炸了,他們完全不想跟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


    強迫他們搬走。


    甚至揚言,如果他們不搬走,就要用各種方式逼著他們走。


    家裏都有兒有女的。萬一被這種變態盯上了。想想都窒息。


    慕之星的親媽越是被人打壓,感情越濃烈:“慕之星不是沒出事兒麽,你們這些人就是鹹吃蘿卜淡操心。”她在關鍵時候不離不棄。把自己都給感動了。


    尤其是直播間吃到這個瓜之後。


    再看見慕之星,眼裏都是心疼:“太謝謝沈薇能把她帶到滿天星幼兒園了!”


    大夥都知道滿天星幼兒園這教學質量有多高。


    唐老師多有愛心。


    孩子以前沒享過福,來到這裏也算是給她生命增加了幾分甜。


    大夥兒一個個都想捐錢想要給慕之星。還有人想自助她。


    但沈薇說不用了。


    可是民意強烈:“求求了,讓我們捐吧!我們就想為她做點什麽,不然實在是太心疼這個孩子了。”


    “讓她知道她是有人愛的,網上的姨姨們都很喜歡她。”


    沈薇看見這些留言道:“那你們就送一些畫畫的東西吧。”


    這話一落。一個禮拜之內,幼兒園收到了上千份包裹。裏麵水彩筆,蠟筆,馬克筆,應有盡有。


    網上這些紛紛擾擾完全沒影響到慕之星。


    慕之星最喜歡的就是看齊中老師畫畫。


    看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也拿筆去嚐試。


    等齊中老師等畫完,發現這一次慕之星在看畫畫。


    他沒有打擾。悄悄挪到了小寶寶的身後。


    一看到畫麵真的是驚呆了,慕之星畫了一個很藍色的水底世界。有貝殼,有珍珠,有魚做的樂器。


    不同色彩的藍,深深淺淺,非常醉人。


    顏色的調子和諧又統一。像是童話王國一樣。


    這幅畫他都很喜歡。有小孩的天馬行空和色彩碰撞的美感。


    他最後把慕之星這幅畫拿走了。


    裝裱之後送到了他好友的畫展,這幅畫就叫星星。


    這幅畫的顏色實在是太和諧了。


    主色是飽和度很高的克萊因藍。


    非常漂亮,隻要進入畫展,都會被這樣大膽的用色給吸引。


    明明不是知名畫家,就是借展。


    但是卻讓人駐足的時間卻是最長的,甚至還有人現場臨摹。


    這幅作品大夥圈內的都在打聽。


    也有其他人想借展。


    很快齊中以前的老師聯係上了齊中:“說那副星星是你送過去的吧?”


    說話的是圈內德高望重的藝術家。


    當時齊中出事兒。他也是力挺的。


    但是影響實在太不好了,畫畫界容不下他。


    雖說這些年齊中退圈了,但是兩人的師徒情誼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看見他曾經的愛徒這麽墮落下去,老藝術家心也是痛的。


    如今再一看到這種童言童語的畫,真的挺感慨的。


    越是大師到後期越是容易返璞歸真的。就像畢加索,他十幾歲畫的畫作簡直就是天才,但是越到後麵的抽象化。


    星星這幅畫,用色就是舒服。


    每一個人有自己的解讀,這就是優秀的畫作。


    齊中道:“這是一個孩子畫的,才六歲。”


    “啊?”老藝術家也震驚,藝術類天才很多,但是六歲的小孩能做出這樣,太讓人震撼了。


    齊中有一事兒,特別糾結,這段時間因為這事兒他都睡不好覺。


    “怎麽培養天才?”他問自己的恩師。


    老藝術家道:“你不就是天才嗎?你以前走過的路再讓她走一遍就行!這孩子有審美,將來成就必是在你我之上。”


    齊中沉默。


    眼下隻有兩種培養天才的方式,一種就是從基礎練起,但是這種容易磨滅孩子的興趣容易。


    容易扼殺想法裏的天馬行空。


    但是這是地基,不這麽學,未來走不遠。


    還有另一種就是讓他自由自在的揮灑,這種比較容易出名聲。


    但是名氣聚的快,散的也快。


    到最後看的還是底蘊。


    他真的糾結,慕之星就像一塊璞玉。


    動的每一刀都會影響大局,他不敢。


    所以特意跟自己的恩師請教。


    老師道:“還是要從頭開始學。”


    “可是……”


    以後的發展,孩子必須學,而且要學特別精通。


    無論是達芬奇畢加索。都是基礎打的特別好的人。


    “想要天馬行空,也要足夠的基本功來支撐她的想象力。”所以:“放手去幹吧。”老藝術家說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幼兒園做滿漢全席,全市饞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池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池錦鯉並收藏我在幼兒園做滿漢全席,全市饞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