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林寒寒’588打賞。】


    《非誠勿擾》在首映之後,各大報紙第二天紛紛用娛樂版頭條來介紹這部胡一飛迴歸的愛情喜劇之作,少不了譽美之詞。而那些參加了首映禮的觀眾,迴去之後也是將這部電影誇上了天,強烈推薦他們的親朋好友去電影院。


    這個賀歲檔,沒有白等。


    即便是國內票價相對人民的生活水平依然不菲,可仍舊擋不住觀眾的期待。


    電影上映的第一天,觀眾們就爆發出了久違的觀影熱情。無數影院老板都快感動的要哭了。他們必須感謝胡一飛。遙想前幾年時候,電影院裏還門可羅雀,他們還在想著如何將電影院改裝成歌舞廳等其他行業。


    誰想有了胡一飛崛起發力之後,國內票房竟然能創下6億的神話數據,無論是上映《宿醉》還是《盜夢空間》的時候,無不再現影院排隊購票的熱潮,讓影院賺的盆滿缽滿。


    這種情況,連張一謀的電影也比之不上。


    如今《非誠勿擾》上映,也沒有辜負院線老板們殷勤的加映排片。


    其實這兩年國內院線的發展已經十分可怖了,但相對整體大環境而言,內地電影銀幕數依舊是太少、太少了。票房要怎麽產生,巨星+巨星,絕對是大部分製片人心目中一個良好的套路。


    以前都說大陸沒有電影明星,確確實實如此。明星是什麽?具商業價值的才稱得上明星,而電影的商業價值也恰恰在於明星號召力(雖然不是唯一)。


    正如劉德嘩,有關統計顯示,1985至2005,二十年其參與演出影片累計起來的票房為16億港元(僅指在香港),排行第一;梁超偉於2003年一年參與演出五部影片的票房為一億四千多萬,平均每部片票房差不多是五千萬。


    如果隻是以簡單算術式計算,大陸人口是香港人口的186倍,照此計算,大陸至少該有這樣一位遠比劉德嘩、比梁超偉票房高得多、高許多許多的明星才是。


    可如今卻寥寥無幾。縱觀所有內地明星,除了胡一飛,都沒有一個人能堪當巨星級別的。哪怕鞏梨,人家現在也加入外國國籍了好吧。


    問題出在那裏?隻能說國內電影銀幕太少。


    香港平均每三萬四千人一塊銀幕,而大陸則是平均每二十九萬人才一塊銀幕這樣一個數字顯示出來的效果就是大陸電影的欠發達,而且十分不發達。


    2006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為33.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6%,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為20.42億元,占總票房收入的61%,連續四年超過進口影片。


    但要看到這20.42億元中的票房比例分配,僅僅胡一飛的家族影業兩部上映電影,就霸占超過3成的全國票房。其餘有多少撲街,就不用去數了。


    而韓國在2006年的電影票房就達5358.96億韓元,約合46元億人民幣!韓國人口不過是廣-東省人口的二分一不到!亦即是說,銀幕數量過少,大大限製了電影消費人口,缺乏一個可靠基數的電影人口,要培育出一個高達發達的電影市場很難、很難。


    換言之,大陸電影市場才剛起步。除了胡一飛的電影,內地電影不說走進好萊塢了,哪怕在香港、台灣等地都要遇冷。


    也所幸,內地還出了一個胡一飛。


    鶴立雞群之下,才會顯得如此受人矚目。


    這部《非誠勿擾》打出的就是簡單的明星+明星模式,以前都說明星號召力,但多半是針對男星。可這次卻打著明星導演加明星美女的旗號,首周周末三天上映,第一天就拿下3500萬元,第二天4200萬,第三天再接再厲搶下3890萬元,僅僅三天時間就瘋狂掠奪11590萬元。


    再一次的上演三天票房破億的奇跡,這也是胡一飛近來連續第三部電影上演三天票房破億的佳績了,甚至有些媒體已經喊出了旗號,如果胡一飛的電影不能三天破億就代表著不及格一般。


    胡一飛看到這,都感覺亞曆山大!


    隻是這一次相比前幾部電影的好評如潮,卻要冷靜的多。畢竟商業氣息太過濃重,還有許多的廣告植入。哪怕電影上映中依舊是爆笑連連,五分鍾一個笑點,也不能忽視電影裏愛情觀念牽強的缺陷,太過理想化。


    好在胡一飛提前預警過,電影有瑕疵,觀眾倒並不會因為這個就去詆毀電影難看。總之,沒有他前幾部電影驚豔就是了。饒是如此,豆瓣評分7.8的評價,依舊代表著《非誠勿擾》是一部平均水準之上的精品作品。


    相比國內不少連講故事都講不清楚的導演,張一謀的《黃金甲》才五分,馮笑剛的《夜宴》才四分,他的電影7.8分已經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三天破億,若是在以往,這恐怕是要值得大吹特吹的新聞了。可如今電影的關注焦點卻不在票房上呢。


    “金融危機”言論一出,無數議論紛紛喧囂塵上。


    “有沒有搞錯,股市形勢一片大好,未來幾個月內都看不出任何衰敗跡象。這種時候正是大肆搶錢的階段,你跟我說金融危機?秀逗吧!”、“你以為你是誰呀,索羅斯嗎?運氣好賺了點錢就當自己是金融專家了。”、“不僅預測國內,竟然還預測美國,嗤~~美國金融危機跟中國有什麽影響,隻要中國股市紅就行了。”、“什麽次貸危機?這個詞倒是新鮮,第一次聽。是胡一飛你自己創造的詞匯嗎?要不要給你加入到字典中去。”、“好好拍電影吧,能賺錢不代表你能預測金融危機!”……


    胡一飛畢竟沒有那麽大的號召力。


    索羅斯最偉大之處不是賺了多少錢,不是對英鎊的痛擊並迫使英國退出歐洲匯率體係,而是他的哲學思維讓他在人類每次重大經濟危機要發生的時候,他都能用警犬般的嗅覺捕捉到信號並向傲慢的人類發出預警。


    如今索羅斯都沒有對美國金融危機發出預警,胡一飛何德何能敢開腔。


    頗有幾分“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的氣勢。


    看到滿屏的討論金融危機與電影的話題,不少人表示疑惑,“《非誠勿擾》不是愛情喜劇片嗎,跟金融危機有什麽關係?”聽了人解釋之後,立即就感興趣起來,決定要去電影院看一看。


    不管如何,胡一飛預測金融危機這個話題,的確非常吸引人。


    至少讓電影的熱度再次爆棚,看上座率,甚至比《黃金甲》都要高得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華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驢東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驢東來並收藏我掌華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