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韶華一如往常,除了跪靈之外,不停下令定奪拿主意。
“啟稟郡主,宮中又抓了十幾個逆賊,該如何處置?”這麽來問詢的,自然是馬將軍。
薑韶華淡淡道:“殺了便是。”
馬將軍奉令而去。
“英衛營已經在宮外駐紮安頓,要不要讓他們進宮來?”
“禦林軍也在宮外,敢問郡主,是否讓他們入宮。”
這是英衛營和禦林軍各自派人進了宮。
薑韶華話語簡潔:“就在宮外守著,不必進宮。沒有宮中號令,不可妄動。”
然後,還有許多瑣碎卻又需要做決斷的事。譬如受了傷的眾臣,是否該送出宮迴府去慢慢養傷。再譬如,死在宮中叛亂的臣子屍首,該如何處置?是否要讓家眷領屍首迴家操辦喪事入土為安?還有,宮中這一場動亂,死了不少宮人和內侍,這些人的屍首又該如何處置?
此外還有一樁不太美妙的消息。
“鄭宸應該已經逃出了京城,不知逃向了何處。”鄭太皇太後滿臉懊惱悔恨,咬牙低語:“這個孽障,看來是早有準備。”
對這個結果,薑韶華早有心裏準備。鄭宸籌謀逆反宮變,不知花了多少時間精力。以他的為人,焉能不備退路?
說不定,退路還不止一條。
鄭太皇太後心裏顯然也有數。隻是,當著薑韶華的麵不便多說。
薑韶華的態度一直很堅決,必須要除掉鄭宸,此事絕沒有迴旋餘地。好在對鄭家的態度還算緩和,暫時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
鄭太皇太後在靈堂裏待了小半日,借著疲累休息的空閑,去探望安國公。
安國公傷在腿上,腿骨都斷了。被太醫正骨包紮後,一動不動地躺在床榻上,性命是沒有大礙了,不過,少說也要躺個一年半載。日後能不能恢複如常,此時也說不好。
安國公麵色頹唐不振,一雙眼下全是青影,可見這幾日都沒睡好。一來腿傷疼得厲害,二則是因為不知所蹤的逆子鄭宸。
安國公夫人在一旁紅著眼抹淚。
鄭太皇太後看著惱火,低聲嗬斥:“活的好好的,這時候哭什麽哭。”
安國公夫人哽咽著應道:“國公爺腿傷這麽重,太醫說了,便是日後好轉,也易落下病根。走路或許不太平順,以後怕是不能再上朝了。”
朝廷重臣,最講究體麵,一顛一跛的,哪裏還能做兵部尚書?
安國公夫人一直被蒙在鼓裏,壓根不知眼下鄭家麵臨的是謀逆株連九族的巨大災難。安國公跛不跛的,倒算不得什麽了。
鄭太皇太後有些不耐:“能保住一條命,就是萬幸,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安國公夫人抹了眼淚,滿心期待地問道:“子羨還沒迴來嗎?這都幾天了,他到底領了什麽差事出宮?”
鄭太皇太後冷著臉:“宮裏的事,你別亂打聽。哀家和安國公有事要商議,你先退下。”
安國公夫人隻得應下,怏怏退了出去。
門關上,隻剩鄭太皇太後和安國公,還有角落裏的趙公公。
安國公吃力地張口:“還沒抓到那個孽障嗎?”
鄭太皇太後冷哼一聲:“那一日過後,就再沒人見過他。哀家打發人去鄭家內宅,範氏一無所知。”
“他定然是逃出宮後就易容改扮,早就逃出京城了。”
一旦出了京城,可以往四麵八方逃竄。以鄭宸的能耐,隻要他不露麵耐心躲藏起來,便很能抓住他。
知子莫若父。
安國公用肯定的語氣說道:“他不會一直躲著,說不定,他會逃去邊關。姑母派人延著司州的方向去找找看。”
鄭太皇太後眉頭動了一動:“你的意思是,他會去投奔範大將軍?”
範嘉寧是範大將軍嫡親的孫女。鄭宸這個孫女婿前去投奔,確實有可能。
邊軍現在還有六七萬精兵,鄭宸若是能策反範大將軍,邊軍倒戈反了朝廷,到時候可就是禍及江山了。
鄭太皇太後想及此,火冒三丈,腦仁疼得直抽抽,破口大罵:“看看你養的好兒子。鄭家要被他連累的家破人亡。”
安國公被罵得麵色如土,心裏卻想,鄭宸五歲就進宮做了太子伴讀,哪裏是他養大了兒子。分明就是鄭太皇太後養大的孽障。
這等話說出來,隻怕會氣死鄭太皇太後。安國公哪裏敢吭聲。
鄭太皇太後罵了足足一炷香功夫,累得氣喘籲籲。趙公公忙扶著主子坐下,又伺候主子喝了半碗溫水。
安國公低聲道:“我這就讓人送信去司州,提醒範大將軍,隻要發現這孽障行蹤,就捆了送迴京城。”
最好的結果,就是用鄭宸一條命,換來鄭氏一族的平安。
鄭太皇太後陰沉著臉道:“動作要快。眼下皇上喪事沒辦完,謀逆宮變一案也未開始審理。趁著這段時間,抹平這樁禍事。”
安國公猶豫片刻,低聲歎道:“隻怕薑韶華會緊盯著此事不放,一並鏟除鄭家。”
“有哀家在,她動不了鄭家。”鄭太皇太後斬釘截鐵地說道:“哀家自有辦法說服她。此事你不必管,好好養傷。”
……
傍晚,眾臣就著涼水吃起了饅頭。
一個內侍悄步過來,低語數句。
薑韶華不動聲色,略一點頭,示意自己知曉。那個內侍,便又悄悄退下了。
宮裏的內侍,不乏眼明心亮之輩。眼見著郡主大權在握風頭極勁,有心思活絡的已積極地行動起來,主動給薑韶華通風報信。
短短幾日間,薑韶華便多出了許多耳目。
鄭太皇太後和安國公獨處密議……還能密議什麽?
無非是要商量以什麽樣的好處堵住她的嘴,讓她放過鄭家。
範貴太妃拉著平王的手過來,輕聲道:“顥兒想和郡主待在一處。”
薑韶華無可無不可,隨意點點頭。
薑顥立刻在薑韶華身邊坐下。饅頭不好吃,他平日不愛吃,此時也不嫌棄,吃得很起勁。
範貴太妃沒話找話說:“郡主以後會長留京城,不如就在宮裏住下,也省得每日跑來跑去。”
“啟稟郡主,宮中又抓了十幾個逆賊,該如何處置?”這麽來問詢的,自然是馬將軍。
薑韶華淡淡道:“殺了便是。”
馬將軍奉令而去。
“英衛營已經在宮外駐紮安頓,要不要讓他們進宮來?”
“禦林軍也在宮外,敢問郡主,是否讓他們入宮。”
這是英衛營和禦林軍各自派人進了宮。
薑韶華話語簡潔:“就在宮外守著,不必進宮。沒有宮中號令,不可妄動。”
然後,還有許多瑣碎卻又需要做決斷的事。譬如受了傷的眾臣,是否該送出宮迴府去慢慢養傷。再譬如,死在宮中叛亂的臣子屍首,該如何處置?是否要讓家眷領屍首迴家操辦喪事入土為安?還有,宮中這一場動亂,死了不少宮人和內侍,這些人的屍首又該如何處置?
此外還有一樁不太美妙的消息。
“鄭宸應該已經逃出了京城,不知逃向了何處。”鄭太皇太後滿臉懊惱悔恨,咬牙低語:“這個孽障,看來是早有準備。”
對這個結果,薑韶華早有心裏準備。鄭宸籌謀逆反宮變,不知花了多少時間精力。以他的為人,焉能不備退路?
說不定,退路還不止一條。
鄭太皇太後心裏顯然也有數。隻是,當著薑韶華的麵不便多說。
薑韶華的態度一直很堅決,必須要除掉鄭宸,此事絕沒有迴旋餘地。好在對鄭家的態度還算緩和,暫時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
鄭太皇太後在靈堂裏待了小半日,借著疲累休息的空閑,去探望安國公。
安國公傷在腿上,腿骨都斷了。被太醫正骨包紮後,一動不動地躺在床榻上,性命是沒有大礙了,不過,少說也要躺個一年半載。日後能不能恢複如常,此時也說不好。
安國公麵色頹唐不振,一雙眼下全是青影,可見這幾日都沒睡好。一來腿傷疼得厲害,二則是因為不知所蹤的逆子鄭宸。
安國公夫人在一旁紅著眼抹淚。
鄭太皇太後看著惱火,低聲嗬斥:“活的好好的,這時候哭什麽哭。”
安國公夫人哽咽著應道:“國公爺腿傷這麽重,太醫說了,便是日後好轉,也易落下病根。走路或許不太平順,以後怕是不能再上朝了。”
朝廷重臣,最講究體麵,一顛一跛的,哪裏還能做兵部尚書?
安國公夫人一直被蒙在鼓裏,壓根不知眼下鄭家麵臨的是謀逆株連九族的巨大災難。安國公跛不跛的,倒算不得什麽了。
鄭太皇太後有些不耐:“能保住一條命,就是萬幸,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安國公夫人抹了眼淚,滿心期待地問道:“子羨還沒迴來嗎?這都幾天了,他到底領了什麽差事出宮?”
鄭太皇太後冷著臉:“宮裏的事,你別亂打聽。哀家和安國公有事要商議,你先退下。”
安國公夫人隻得應下,怏怏退了出去。
門關上,隻剩鄭太皇太後和安國公,還有角落裏的趙公公。
安國公吃力地張口:“還沒抓到那個孽障嗎?”
鄭太皇太後冷哼一聲:“那一日過後,就再沒人見過他。哀家打發人去鄭家內宅,範氏一無所知。”
“他定然是逃出宮後就易容改扮,早就逃出京城了。”
一旦出了京城,可以往四麵八方逃竄。以鄭宸的能耐,隻要他不露麵耐心躲藏起來,便很能抓住他。
知子莫若父。
安國公用肯定的語氣說道:“他不會一直躲著,說不定,他會逃去邊關。姑母派人延著司州的方向去找找看。”
鄭太皇太後眉頭動了一動:“你的意思是,他會去投奔範大將軍?”
範嘉寧是範大將軍嫡親的孫女。鄭宸這個孫女婿前去投奔,確實有可能。
邊軍現在還有六七萬精兵,鄭宸若是能策反範大將軍,邊軍倒戈反了朝廷,到時候可就是禍及江山了。
鄭太皇太後想及此,火冒三丈,腦仁疼得直抽抽,破口大罵:“看看你養的好兒子。鄭家要被他連累的家破人亡。”
安國公被罵得麵色如土,心裏卻想,鄭宸五歲就進宮做了太子伴讀,哪裏是他養大了兒子。分明就是鄭太皇太後養大的孽障。
這等話說出來,隻怕會氣死鄭太皇太後。安國公哪裏敢吭聲。
鄭太皇太後罵了足足一炷香功夫,累得氣喘籲籲。趙公公忙扶著主子坐下,又伺候主子喝了半碗溫水。
安國公低聲道:“我這就讓人送信去司州,提醒範大將軍,隻要發現這孽障行蹤,就捆了送迴京城。”
最好的結果,就是用鄭宸一條命,換來鄭氏一族的平安。
鄭太皇太後陰沉著臉道:“動作要快。眼下皇上喪事沒辦完,謀逆宮變一案也未開始審理。趁著這段時間,抹平這樁禍事。”
安國公猶豫片刻,低聲歎道:“隻怕薑韶華會緊盯著此事不放,一並鏟除鄭家。”
“有哀家在,她動不了鄭家。”鄭太皇太後斬釘截鐵地說道:“哀家自有辦法說服她。此事你不必管,好好養傷。”
……
傍晚,眾臣就著涼水吃起了饅頭。
一個內侍悄步過來,低語數句。
薑韶華不動聲色,略一點頭,示意自己知曉。那個內侍,便又悄悄退下了。
宮裏的內侍,不乏眼明心亮之輩。眼見著郡主大權在握風頭極勁,有心思活絡的已積極地行動起來,主動給薑韶華通風報信。
短短幾日間,薑韶華便多出了許多耳目。
鄭太皇太後和安國公獨處密議……還能密議什麽?
無非是要商量以什麽樣的好處堵住她的嘴,讓她放過鄭家。
範貴太妃拉著平王的手過來,輕聲道:“顥兒想和郡主待在一處。”
薑韶華無可無不可,隨意點點頭。
薑顥立刻在薑韶華身邊坐下。饅頭不好吃,他平日不愛吃,此時也不嫌棄,吃得很起勁。
範貴太妃沒話找話說:“郡主以後會長留京城,不如就在宮裏住下,也省得每日跑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