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軍因為有南陽王府支撐軍費,這道朝廷來的公文幾乎沒翻出水花。其餘陸續接到公文的各地駐軍卻炸了鍋。
三成軍費,絕不是個小數字。每年軍費從兵部撥下來,自動就少了兩成。這算是兵部截餘,也是慣例了。剩下的八成到了軍營,駐軍統領留兩成,其餘大小武將再瓜分個兩成。最終能到士兵手中的軍餉,也就是四成左右。
現在朝廷一下子縮減三成軍費,上上下下都得少拿銀子。誰願意將嘴裏的肥肉往外吐?
各州駐軍紛紛上奏折,大吐苦水,索要軍費。一時間,堆積在昭和殿禦案上的奏折如山。
王丞相倒是沉得住氣,主動去覲見太康帝:“無論如何,要先保住邊軍安寧。內憂可以慢慢解決,外患一定要攔在邊關。臣這就讓兵部再下一道公文給所有駐軍,今年減的三成軍費,等日後年景好了國庫充盈了,就給他們都補上。”
太康帝點點頭,聲音低沉虛弱:“太子年少,不通國事,還請丞相多多費心。”
王丞相肅容拱手:“請皇上放心,老臣一定會盡力輔佐太子殿下,絕不容任何一處出亂子。”
太康帝目中閃過欣慰,低聲道:“滿朝文武,宮中內外,朕最信得過的就是丞相。有丞相在,這大梁朝堂就安穩得很。”
王丞相是三朝老臣,門生遍布朝野,勢力龐大。這幾年若不是有太後黨製衡,朝中早就成了王丞相的天下。
之前太康帝為了平衡朝堂,暗暗扶持安國公一派。如今病倒不起,就不能再縱容兩黨相爭了。
皇權要平穩過渡,朝堂要安穩,就得先穩住王丞相。所以,太康帝對王丞相處處優容。明知左大將軍索要軍費是趁火打劫,也忍了這口悶氣。
王丞相一臉慨然,對著天子表了一通忠心。轉頭退出去的時候,嘴角得意地揚了一揚。
太康帝下了聖旨,兵部尚書安國公不得不捏著鼻子照做。這一道公文一下,眾駐軍自然要將安國公罵個狗血淋頭。
倒黴的安國公,在朝中焦頭爛額,進了後宮又要被鄭太後遷怒責罵,可謂到處受氣。
此消彼長,王丞相在朝中氣焰愈盛。百官們爭相逢迎示好。
王四公子在太子身邊行走,也格外受器重。
太康七年冬,在一片混亂動蕩中悄然到來。這一日,朝廷又接到了一封加急奏折。
“父皇!大事不妙!”
麵色慘淡的太子殿下幾乎是衝進了天子寢室。
憔悴消瘦了許多的李貴妃,正為太康帝按揉麻木無力的腿腳。聽到太子急促慌亂的唿喊,李貴妃皺了皺眉頭,抬眼看去:“什麽事這般大唿小叫?你是太子,要有一國儲君的氣度!”
太子心急如焚,哪裏還顧得上什麽氣度,將手中的奏折遞到龍榻邊:“父皇,平州反了!”
什麽?
太康帝一驚,不知哪來的力氣,竟支起了半邊龍體:“平州為何會反?”
太子麵色難看,咬牙切齒地說道:“平州駐軍統領扣留軍費,三個月沒發軍餉。士兵們在軍營裏嘩變了!”
太康帝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有再充足的心理準備,等軍營嘩變真的來臨的這一刻,依舊憤怒難當。
不過是三個月沒發軍餉,怎麽就鬧到嘩變的地步了?
還有平州駐軍統領,平日裏喝一喝兵血也就罷了,這等關鍵時候,怎麽能這般壓迫士兵?
這些個混賬東西,根本就沒將朝廷放在心上,沒將他這個九五之尊放在眼底。一個個隻顧著往懷中樓銀子。
“駐軍統領被殺了!軍營裏的大小武將,都被殺了。領頭的是一個叫潭勝的,現在潭勝領著五千士兵,衝進平州府,殺了平州刺史一家上下。平州府裏的官員,都被關押在牢裏。”
太子眼裏冒著火苗,迅速道來:“潭勝這個大逆不道的混賬,還自立為平州王。這等逆賊,必要鏟除!”
這和民亂民匪不同。平州軍是一支正規軍隊,現在這麽一支軍隊造~反,大喇喇地自立為王,分疆裂土,可以說是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必須要盡快鎮壓鏟除,決不能容忍!
太康帝龍體顫了一顫,臉上湧過憤怒的潮紅,憤怒張口:“傳朕之意,立刻宣召王丞相和三位大將軍,還有六部尚書……”
話沒說完,兩眼一白,昏迷了過去。
李貴妃和太子也白了臉:“皇上!”
“父皇!”
……
平州軍謀反,太康帝大怒昏厥,卒中再次發作。這次發作被救醒後,太康帝話都說不出來了。
鄭太後悲慟難當,也跟著病了一場。
太子殿下強忍悲痛,和王丞相等人商議出兵一事。朝廷對軍隊造反絕不能容,出兵一事無人反對。不過,在派誰出征的問題上,太子殿下和王丞相意見不同。
王丞相想讓衛將軍領兵平亂,太子殿下意欲派宋將軍前去。
衛將軍統領五萬英衛營,宋將軍的勇威營同樣有五萬精兵。論兵力,兩位將軍不相上下。區別隻在於,衛將軍是王丞相的人。宋將軍和安國公府走動密切。
暗流湧動一番角力後,還是衛將軍領兵出了京城。
年少氣盛的太子殿下大失顏麵,心中十分惱火。麵上還得裝著若無其事,對王丞相依舊敬重有加。
鄭宸看似勸慰,實則火上澆油:“如今朝堂都要靠王丞相撐著,為了朝堂安穩,殿下還是忍一忍吧!”
太子冷笑連連:“這樣下去,大梁哪裏還是薑氏天下,分明成了王氏天下。”
鄭宸麵色凝重,低聲道:“這樣的氣話,殿下萬萬不可再說了。萬一傳到王丞相耳中,惹得王丞相不快,給殿下明裏暗裏使絆子就不妙了。”
這番暗暗拱火的話,令太子麵色鐵青。雖然太子殿下住口不語,心中對王丞相的不滿卻越積越深。
鄭宸看在眼中,心裏頗為快意。
就在此時,景陽宮的趙公公來了,恭聲道:“太後娘娘請太子殿下前去說話。”
三成軍費,絕不是個小數字。每年軍費從兵部撥下來,自動就少了兩成。這算是兵部截餘,也是慣例了。剩下的八成到了軍營,駐軍統領留兩成,其餘大小武將再瓜分個兩成。最終能到士兵手中的軍餉,也就是四成左右。
現在朝廷一下子縮減三成軍費,上上下下都得少拿銀子。誰願意將嘴裏的肥肉往外吐?
各州駐軍紛紛上奏折,大吐苦水,索要軍費。一時間,堆積在昭和殿禦案上的奏折如山。
王丞相倒是沉得住氣,主動去覲見太康帝:“無論如何,要先保住邊軍安寧。內憂可以慢慢解決,外患一定要攔在邊關。臣這就讓兵部再下一道公文給所有駐軍,今年減的三成軍費,等日後年景好了國庫充盈了,就給他們都補上。”
太康帝點點頭,聲音低沉虛弱:“太子年少,不通國事,還請丞相多多費心。”
王丞相肅容拱手:“請皇上放心,老臣一定會盡力輔佐太子殿下,絕不容任何一處出亂子。”
太康帝目中閃過欣慰,低聲道:“滿朝文武,宮中內外,朕最信得過的就是丞相。有丞相在,這大梁朝堂就安穩得很。”
王丞相是三朝老臣,門生遍布朝野,勢力龐大。這幾年若不是有太後黨製衡,朝中早就成了王丞相的天下。
之前太康帝為了平衡朝堂,暗暗扶持安國公一派。如今病倒不起,就不能再縱容兩黨相爭了。
皇權要平穩過渡,朝堂要安穩,就得先穩住王丞相。所以,太康帝對王丞相處處優容。明知左大將軍索要軍費是趁火打劫,也忍了這口悶氣。
王丞相一臉慨然,對著天子表了一通忠心。轉頭退出去的時候,嘴角得意地揚了一揚。
太康帝下了聖旨,兵部尚書安國公不得不捏著鼻子照做。這一道公文一下,眾駐軍自然要將安國公罵個狗血淋頭。
倒黴的安國公,在朝中焦頭爛額,進了後宮又要被鄭太後遷怒責罵,可謂到處受氣。
此消彼長,王丞相在朝中氣焰愈盛。百官們爭相逢迎示好。
王四公子在太子身邊行走,也格外受器重。
太康七年冬,在一片混亂動蕩中悄然到來。這一日,朝廷又接到了一封加急奏折。
“父皇!大事不妙!”
麵色慘淡的太子殿下幾乎是衝進了天子寢室。
憔悴消瘦了許多的李貴妃,正為太康帝按揉麻木無力的腿腳。聽到太子急促慌亂的唿喊,李貴妃皺了皺眉頭,抬眼看去:“什麽事這般大唿小叫?你是太子,要有一國儲君的氣度!”
太子心急如焚,哪裏還顧得上什麽氣度,將手中的奏折遞到龍榻邊:“父皇,平州反了!”
什麽?
太康帝一驚,不知哪來的力氣,竟支起了半邊龍體:“平州為何會反?”
太子麵色難看,咬牙切齒地說道:“平州駐軍統領扣留軍費,三個月沒發軍餉。士兵們在軍營裏嘩變了!”
太康帝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有再充足的心理準備,等軍營嘩變真的來臨的這一刻,依舊憤怒難當。
不過是三個月沒發軍餉,怎麽就鬧到嘩變的地步了?
還有平州駐軍統領,平日裏喝一喝兵血也就罷了,這等關鍵時候,怎麽能這般壓迫士兵?
這些個混賬東西,根本就沒將朝廷放在心上,沒將他這個九五之尊放在眼底。一個個隻顧著往懷中樓銀子。
“駐軍統領被殺了!軍營裏的大小武將,都被殺了。領頭的是一個叫潭勝的,現在潭勝領著五千士兵,衝進平州府,殺了平州刺史一家上下。平州府裏的官員,都被關押在牢裏。”
太子眼裏冒著火苗,迅速道來:“潭勝這個大逆不道的混賬,還自立為平州王。這等逆賊,必要鏟除!”
這和民亂民匪不同。平州軍是一支正規軍隊,現在這麽一支軍隊造~反,大喇喇地自立為王,分疆裂土,可以說是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必須要盡快鎮壓鏟除,決不能容忍!
太康帝龍體顫了一顫,臉上湧過憤怒的潮紅,憤怒張口:“傳朕之意,立刻宣召王丞相和三位大將軍,還有六部尚書……”
話沒說完,兩眼一白,昏迷了過去。
李貴妃和太子也白了臉:“皇上!”
“父皇!”
……
平州軍謀反,太康帝大怒昏厥,卒中再次發作。這次發作被救醒後,太康帝話都說不出來了。
鄭太後悲慟難當,也跟著病了一場。
太子殿下強忍悲痛,和王丞相等人商議出兵一事。朝廷對軍隊造反絕不能容,出兵一事無人反對。不過,在派誰出征的問題上,太子殿下和王丞相意見不同。
王丞相想讓衛將軍領兵平亂,太子殿下意欲派宋將軍前去。
衛將軍統領五萬英衛營,宋將軍的勇威營同樣有五萬精兵。論兵力,兩位將軍不相上下。區別隻在於,衛將軍是王丞相的人。宋將軍和安國公府走動密切。
暗流湧動一番角力後,還是衛將軍領兵出了京城。
年少氣盛的太子殿下大失顏麵,心中十分惱火。麵上還得裝著若無其事,對王丞相依舊敬重有加。
鄭宸看似勸慰,實則火上澆油:“如今朝堂都要靠王丞相撐著,為了朝堂安穩,殿下還是忍一忍吧!”
太子冷笑連連:“這樣下去,大梁哪裏還是薑氏天下,分明成了王氏天下。”
鄭宸麵色凝重,低聲道:“這樣的氣話,殿下萬萬不可再說了。萬一傳到王丞相耳中,惹得王丞相不快,給殿下明裏暗裏使絆子就不妙了。”
這番暗暗拱火的話,令太子麵色鐵青。雖然太子殿下住口不語,心中對王丞相的不滿卻越積越深。
鄭宸看在眼中,心裏頗為快意。
就在此時,景陽宮的趙公公來了,恭聲道:“太後娘娘請太子殿下前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