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聽著這段《農政全書》的話,卻滿頭霧水,微怒道:
“蘇先生,你直說是什麽意思,何必又用文言文掉書包。”他從小學理科,對文言文一竅不通。
而一旁的埃博院長卻是驚訝地張開嘴巴:
“蘇先生的意思是,用池塘底的淤泥,來當作桑田的地基,來養桑?然後桑養蠶做絲綢產業,然後以蠶糞來養殖其他魚類?”
“這是這個道理。”蘇懷一副“埃博老兒這乖“的表情點頭,用折扇著圖紙上的桑田道:
“桑基魚塘的桑基宿鬆,肥沃,有利於桑樹根係的發展,塘麵空曠,為桑樹密植創造了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原本就是最好的有機農業結構。”
說著又指著魚塘的位置:
“而剩下的蠶沙下塘喂魚,混合養在塘裏的草魚,鰱魚,鱅魚,鯪魚,鯉魚,分部在上,中,下層,各個空間,可以和水生浮遊生物,構成了食物鏈的不同環節。
而魚類的排泄物,和其他動植物的殘骸,被分解成氮,磷,鉀,混入泥塘,這種塘泥,肥力高,肥效長,又有抗旱和防止雜草滋生的作用,是桑樹的最好肥料……”
這些都是他從《農政全書》中看來的內容,而且這個桑基魚塘還不僅僅是理論,還是中國在江南地區大力推廣的農業項目。
是經過現代化農業論證的,所以蘇懷敢講出來。
這下子,眾人聽著都是各個頭皮都不由有些發麻起來,農學院的學生們更是像是聽到天書似的。
誰都沒想到,蘇懷在紙上看似隨意畫出的農場,竟是一個完美水陸資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係統?
從結構上看,徐光啟記錄的這個人工生態係統,似乎遠勝過目前所有的有機農業莊園。
蘇懷提到的古書《農政全書》,他們都是聞所未聞,可如果華夏古人瞎編的話,單憑蘇懷這個外行,絕不可能自己想出這樣的人工生態係統。
難道華夏古人在500年之前,就在搞有機農業了嗎?
有這個可能嗎?
蘇懷看著農學院眾人,垂著腦袋,滿臉想不通的樣子,心裏也是暗想,搞農業雖然是科學,但是更需要實踐。
雖然古代華夏科學理論雖並不發達,但這種桑基魚塘,是華夏民間的數千年農業的智慧結晶,做了千年的實驗,不知道經曆過多少代人的改良,才到達這種完美結構。
雖然沒有理論依據,但是實驗樣本,可比你們在實驗室中做的實驗,多不知道多少倍呢。
而且這個時空,絕沒有人想出這個方式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絲綢失傳了,沒有人養蠶……
沒有人養蠶,自然沒有大量蠶糞了,這個人工生態係統,缺失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當然不會有人發明了。
不過安西雖有些慌亂間,埃博院長卻在一番沉思之後,都發現了桑基魚塘的漏洞,徐光啟的這個人工生態係統,有兩個大問題。
隻見埃博院長沉著臉道:“蘇先生這個想法不錯,不過有兩個地方還是有待商榷。”
“埃博院長請指教。”蘇懷道。
埃博院長指著圖紙道:
“第一……裏麵茶田是多餘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蠶糞是否能夠擔魚飼料,恐怕還沒有人試過吧?”
說著轉頭望向田教授:“你們華夏學院有人做過相關實驗嗎?”
田教授一愣道:“這個……倒是真沒有。”
埃博院長又望向蘇懷:“蘇先生你做過這個實驗嗎?”
蘇懷搖搖頭承認道:“我隻是在華夏古書上看到,並沒有實際做過。”
安西終於迴過神來,驚喜道:“也就是說,你看的都是華夏民間資料,並沒有什麽實際證據!”
農學院的學生們,這下子才迴過神來,紛紛鬆了一口氣嘀咕道:
“媽蛋……還以為華夏古人真這麽神呢,原來隻是吹的。”
“沒有實踐,怎麽能當真呢?”
“以後古歐洲還有很多煉金術魔法書呢……這些江湖術士的東西,不能當真的。”
埃博院長倒是沒有輕易下判斷,隻是看了一眼蘇懷,道:“蘇先生,這個人工係統是否有可行性,咱們實驗室去化驗一下就知道了。”
“好~”蘇懷對仁娜道:“仁娜,你把咱們的蠶沙拿兩袋過來。”
“咱們還是去太空學院的化工實驗室吧,尼金娜教授的實驗室設備比較全。”田教授有些不放心地道。
埃博院長看出田教授怕他們農學院實驗室搞鬼,也點頭道:
“嗯……太空學院化工係那邊確實設備好一些,那就由尼金娜檢驗吧。”
蘇懷不知道這化工學院的尼金娜教授是誰,不過看安西都不敢說話的樣子,顯然是哈佛的一位權威人士。
可還是不由好奇問田教授道:
“太空學院能檢查咱們這些蠶屎嗎……”
田教授解釋道:
“化工係包括生物化學,微生物,發酵工藝等科目,哈佛幾大理工學院雖然都有化工實驗室,不過太空學院的設備和人員都是最強的……”
說著還小聲道:“而且尼金娜教授是俄國人,最討厭曰本人。”
“為什麽?”蘇懷問道。
田教授罕見露出笑容:“因為很多曰本學者都追求過尼金娜教授,還有一個為了她離婚,最後用自殺威脅她,所以尼金娜教授極為厭惡這些變態小鬼子。”
難怪,一說要去化工係的實驗室,這安西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呢。
眾人來到太空學院的化工係,與華夏學院那古樸陳舊的建築不同,太空學院充滿了科技感,光線明亮,室內充滿了金屬與白色化學材料家具,不少路過的人,都穿著防護服之類的服裝。
而試驗區包括了整整兩個大樓,進入大樓門口時,安西教授率先過去用手指按在大門上,大門“滴”的一聲打開,還不無炫耀地對蘇懷看了一眼。
好像在說:“看到沒有,這可是最尖端的指紋鎖!”
就連埃博院長都饒有興致地望向蘇懷,想要欣賞一番他的反應。
“蘇先生,你直說是什麽意思,何必又用文言文掉書包。”他從小學理科,對文言文一竅不通。
而一旁的埃博院長卻是驚訝地張開嘴巴:
“蘇先生的意思是,用池塘底的淤泥,來當作桑田的地基,來養桑?然後桑養蠶做絲綢產業,然後以蠶糞來養殖其他魚類?”
“這是這個道理。”蘇懷一副“埃博老兒這乖“的表情點頭,用折扇著圖紙上的桑田道:
“桑基魚塘的桑基宿鬆,肥沃,有利於桑樹根係的發展,塘麵空曠,為桑樹密植創造了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原本就是最好的有機農業結構。”
說著又指著魚塘的位置:
“而剩下的蠶沙下塘喂魚,混合養在塘裏的草魚,鰱魚,鱅魚,鯪魚,鯉魚,分部在上,中,下層,各個空間,可以和水生浮遊生物,構成了食物鏈的不同環節。
而魚類的排泄物,和其他動植物的殘骸,被分解成氮,磷,鉀,混入泥塘,這種塘泥,肥力高,肥效長,又有抗旱和防止雜草滋生的作用,是桑樹的最好肥料……”
這些都是他從《農政全書》中看來的內容,而且這個桑基魚塘還不僅僅是理論,還是中國在江南地區大力推廣的農業項目。
是經過現代化農業論證的,所以蘇懷敢講出來。
這下子,眾人聽著都是各個頭皮都不由有些發麻起來,農學院的學生們更是像是聽到天書似的。
誰都沒想到,蘇懷在紙上看似隨意畫出的農場,竟是一個完美水陸資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係統?
從結構上看,徐光啟記錄的這個人工生態係統,似乎遠勝過目前所有的有機農業莊園。
蘇懷提到的古書《農政全書》,他們都是聞所未聞,可如果華夏古人瞎編的話,單憑蘇懷這個外行,絕不可能自己想出這樣的人工生態係統。
難道華夏古人在500年之前,就在搞有機農業了嗎?
有這個可能嗎?
蘇懷看著農學院眾人,垂著腦袋,滿臉想不通的樣子,心裏也是暗想,搞農業雖然是科學,但是更需要實踐。
雖然古代華夏科學理論雖並不發達,但這種桑基魚塘,是華夏民間的數千年農業的智慧結晶,做了千年的實驗,不知道經曆過多少代人的改良,才到達這種完美結構。
雖然沒有理論依據,但是實驗樣本,可比你們在實驗室中做的實驗,多不知道多少倍呢。
而且這個時空,絕沒有人想出這個方式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絲綢失傳了,沒有人養蠶……
沒有人養蠶,自然沒有大量蠶糞了,這個人工生態係統,缺失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當然不會有人發明了。
不過安西雖有些慌亂間,埃博院長卻在一番沉思之後,都發現了桑基魚塘的漏洞,徐光啟的這個人工生態係統,有兩個大問題。
隻見埃博院長沉著臉道:“蘇先生這個想法不錯,不過有兩個地方還是有待商榷。”
“埃博院長請指教。”蘇懷道。
埃博院長指著圖紙道:
“第一……裏麵茶田是多餘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蠶糞是否能夠擔魚飼料,恐怕還沒有人試過吧?”
說著轉頭望向田教授:“你們華夏學院有人做過相關實驗嗎?”
田教授一愣道:“這個……倒是真沒有。”
埃博院長又望向蘇懷:“蘇先生你做過這個實驗嗎?”
蘇懷搖搖頭承認道:“我隻是在華夏古書上看到,並沒有實際做過。”
安西終於迴過神來,驚喜道:“也就是說,你看的都是華夏民間資料,並沒有什麽實際證據!”
農學院的學生們,這下子才迴過神來,紛紛鬆了一口氣嘀咕道:
“媽蛋……還以為華夏古人真這麽神呢,原來隻是吹的。”
“沒有實踐,怎麽能當真呢?”
“以後古歐洲還有很多煉金術魔法書呢……這些江湖術士的東西,不能當真的。”
埃博院長倒是沒有輕易下判斷,隻是看了一眼蘇懷,道:“蘇先生,這個人工係統是否有可行性,咱們實驗室去化驗一下就知道了。”
“好~”蘇懷對仁娜道:“仁娜,你把咱們的蠶沙拿兩袋過來。”
“咱們還是去太空學院的化工實驗室吧,尼金娜教授的實驗室設備比較全。”田教授有些不放心地道。
埃博院長看出田教授怕他們農學院實驗室搞鬼,也點頭道:
“嗯……太空學院化工係那邊確實設備好一些,那就由尼金娜檢驗吧。”
蘇懷不知道這化工學院的尼金娜教授是誰,不過看安西都不敢說話的樣子,顯然是哈佛的一位權威人士。
可還是不由好奇問田教授道:
“太空學院能檢查咱們這些蠶屎嗎……”
田教授解釋道:
“化工係包括生物化學,微生物,發酵工藝等科目,哈佛幾大理工學院雖然都有化工實驗室,不過太空學院的設備和人員都是最強的……”
說著還小聲道:“而且尼金娜教授是俄國人,最討厭曰本人。”
“為什麽?”蘇懷問道。
田教授罕見露出笑容:“因為很多曰本學者都追求過尼金娜教授,還有一個為了她離婚,最後用自殺威脅她,所以尼金娜教授極為厭惡這些變態小鬼子。”
難怪,一說要去化工係的實驗室,這安西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呢。
眾人來到太空學院的化工係,與華夏學院那古樸陳舊的建築不同,太空學院充滿了科技感,光線明亮,室內充滿了金屬與白色化學材料家具,不少路過的人,都穿著防護服之類的服裝。
而試驗區包括了整整兩個大樓,進入大樓門口時,安西教授率先過去用手指按在大門上,大門“滴”的一聲打開,還不無炫耀地對蘇懷看了一眼。
好像在說:“看到沒有,這可是最尖端的指紋鎖!”
就連埃博院長都饒有興致地望向蘇懷,想要欣賞一番他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