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劍與花
《寧安如夢》原著小說《坤寧》 作者:時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邊關城池, 多為屯兵之用。
將軍府建在城池中心位置,乃是曆朝駐紮忻州、駐守雁門關的將領的府邸,內設機要印房, 冊房、糧餉處等, 可以說是麻雀雖小, 五髒俱全。其占地在忻州這樣的小城,已經算得上極廣。
燕臨一路帶著他們, 便已到了門口。
“城中早得了謝先生前來督軍的消息, 軍中有品級的大小將領, 都已經在內等候。”
他在門口下馬,將韁繩交給了一旁的軍士, 還順手扶了旁邊要下馬的薑雪寧一把, 對從車內出來的謝危這般說道, 然後擺手。
“先生請。”
謝危未著官服,隻一身素衣。
旁人隻聽說這兩日邊城裏有個京中的大官來, 一直都在心裏揣度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如今瞧見,都不由愣了一下,隨即便是驚歎。
這樣的人竟然是個官兒?
謝危倒沒看其他人, 下得車後隨同燕臨一道跨上台階,走入將軍府中,隻問︰“議事要一起聽聽麽?”
薑雪寧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先生問我?”
謝危向她看了一眼,沒說話。
薑雪寧便莫名打了個寒噤, 覺著謝居安這眼神叫人發涼,她脊背都挺得直了些, 卻下意識看了一眼燕臨,想了想這兩人的關係, 覺著自己還是不要攪和這事兒,便道︰“不了,我哪兒聽得懂?讓燕臨找個人帶我先去休息便好。”
這一口一個“燕臨”可聽得邊上的人冒冷汗。
偏她自己不覺。
燕臨也半點意見沒有,喚來將軍府的老管家,便請他帶薑雪寧去客房。
謝危則是向劍書一擺手,道︰“你也跟著去。”
劍書低頭便道︰“是。”
他從謝危身邊退後,自動就跟到了薑雪寧旁邊。
這倒讓薑雪寧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轉念一想,說是燕臨已經執掌了兵權,可畢竟時日尚短,這種時候誰知道出不出什麽意外,小心駛得萬年船,派個人跟著她總沒錯。
她也就沒說什麽,轉身跟著管家去了。
燕臨看著她身後跟著的劍書,卻是不知為何忽然皺了皺眉,又感覺到了那種隱約的異樣。
他調轉視線看向謝危。
謝危卻沒什麽反應,隻道一聲“我們也走吧”,便過了穿堂,往議事廳而去。
邊關駐軍十萬,有名有姓的將領也有十好幾號人,且還要算上忻州本地的州府官員,所以謝危去見時倒是頗為熱鬧。
他鎮定自若,這些人卻多少有些忐忑。
畢竟眼見著就要冬日,從來沒聽說誰冬天主動挑起戰役的先例,他們各有各的擔心。
燕臨是月前到的忻州。
單槍匹馬。
那時他身上既無調令,也無聖旨,甚至還是個擅自離開流徙之地的“罪臣”,不過好在邊關上認識他的人不多,正好趁此機會將邊關的情況摸透了。
勇毅侯府原本便領兵作戰。
邊關將領中有不少都是他父親燕牧的舊部。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可偏偏侯府出事後,許多人也因此受了牽累,要麽在軍中不得更進一步,要麽被撤職貶職,掌管忻州十萬駐軍的自然屬於蕭氏那一派。
所以剛掌權的那一日,為了日後調令能行,如臂使指,燕臨做了一件事。
“斬了?”
薑雪寧隨管家往客房的方向走,路上不免也打聽點邊城的事情,可卻聽了點方才在街上時燕臨自己沒有講的事,一時愕然。
“臨陣斬將……”
老管家上了年紀,腰背傴僂,卻是半點不為那掉了腦袋的倒黴鬼可惜,甕聲甕氣地道︰“燕將軍才到忻州,這可不為百姓們做了件大好事麽?這些年邊關沒仗打,可不知養出多少廢物,趴在咱們這些平頭百姓身上吸血。那殺得叫個痛快,活該!”
薑雪寧忽地靜默。
老管家卻還絮叨︰“眼見著人家韃靼都要打過來了,一幫飯桶還想避戰。昨兒個是長公主去和親,明兒個那些狗東西就能來擄掠城裏的閨女!不想打仗的將軍是好將軍,可不敢打仗的將軍,就要這樣拖出去砍了。您來的時候都晚了,要早上幾天,城外頭點將台上流的血還沒幹呢,可好看。”
劍書悄悄向薑雪寧看了一眼。
薑雪寧若有所思。
老管家已經到了客房前頭,說了半晌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躬身道︰“瞧我,年紀大了話也多,都不知道這些話在貴人麵前是不是該說,您可別怪罪。”
薑雪寧不過是有些意外罷了。
可其實沒什麽值得驚訝的。
要想在這樣一個地方站穩腳跟,真正地執掌兵權,殺伐果斷的手段少不了。也唯有殺雞儆猴,才能讓剩下那些人心有戚戚,才能讓軍中那些侯府舊部真正地心服。
她隻是有些憐惜舊日的少年——
單槍匹馬在這樣的地方,孤立無援時還要做出種種決策,個中不知遇到了多少艱險,遇著她時卻一句也不曾提,好像一切都順心如意模樣。
薑雪寧謝過了老管家,自己進了屋,發現這間屋子已經是精心布置過的,並無外頭看著的那般粗獷,妝奩上甚至還擺上了新買的胭脂。
她不由笑了一笑。
轉頭卻對劍書道︰“我就在屋裏也不出去,你先迴去跟著你家先生吧,萬一有點什麽吩咐也好照應。”
劍書猶豫了一下,大約也是覺得忻州這樣陌生的環境讓人擔心,躬身向她拜了一拜,也沒多說什麽,便告了辭,迴頭往議事廳的方向去。
謝危來自然先了解一番城中情況。
這些將領最擔心的莫過於糧草情況。
朝廷派謝危來說是督軍,實則是為了防止邊關嘩變,自然不會準備什麽糧草的事,可以說甚至連半點風聲都沒有。可謝危燕臨都另有打算,韃靼是一定要打,沈芷衣也一定要救,是以迴應有關糧草的質疑時並無半點慌亂,隻說糧草輜重都已經在路上,請眾人不必擔心。
他這樣來自京城的大官都說了,眾人也就稍稍放心了一些。
議事畢,隻說晚上設宴為謝危接風洗塵,便都告退。
廳內隻留下謝危與燕臨。
茶盞中的茶水,已隻餘下一點溫度。
謝危端起來喝了一口。
燕臨卻注視著他,眼底少見地出現了幾分猶豫,甚至含了一種別樣的打量。他試圖從他眉眼裏分辨出什麽來,試圖與父親這兩年來的企盼與守望對出些許端倪。
當初勇毅侯府幾蒙抄家滅族之難,幸而背後有人出手相助。
這個人便是謝危。
可他與侯府有什麽關係呢?明麵上一點也沒有,隻不過是他入宮讀書時的先生罷了。
當初,父親病中時,燕臨曾有過自己的猜測,向他問︰“謝先生到底是誰?”
父親咳嗽得厲害,卻不肯吐露更多。
隻是眼底含著淚,同他說︰“是你要完全相信的人。”
那時候,他心底便有了冥冥中的答案。
燕臨沉默了半晌,才道︰“這些年,多謝先生照應。”
謝危搭著眼簾︰“侯爺可還好?”
燕臨道︰“往年在京城總有些事情壓身,病根是早落下的,去黃州的路上嚴重了些。不過到那邊之後,日子清苦下來,後來又清閑下來,更好似打開了什麽心結似的,反而養好了。我離開黃州時,呂老板前來照應,人已經安頓妥當。”
謝危便點了點頭,不說話了。
他從來不是容易親近的人。
燕臨也很難想,舊日的先生竟是自己的長兄,眨了眨眼,到底改不了稱唿,又問︰“先生此來,朝廷那邊怎麽辦?”
謝危道︰“邊關離京城尚有一段時日,打仗這麽大的事,就算忻州在掌控之中,也不可能切斷消息往來。所以戰事要速戰速決,否則等朝廷反應過來,說不準要腹背受敵。可若能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拿下韃靼,救出公主,就算搶贏了一步棋。屆時我隻稱到得忻州時,邊關駐軍已經落入你掌控,實在非我力所能改,隻好隨波逐流。你既掌兵權,又得民心,朝廷反倒不敢跟你撕破臉,會想方設法招安於你,封你個公侯伯爵。”
燕臨頓時皺了眉︰“公侯伯爵?”
謝危似笑非笑看向他︰“不想要?”
燕臨坦然︰“不想。”
謝危便輕輕擱下茶盞,唇邊那彎下的一點弧度便多了幾分高深莫測,隻道︰“不想要也簡單。”
兩人並未談上多久。
謝危也是一路車馬勞頓的來的,晚間尚有宴席應酬,與燕臨說了幾句後,從議事廳出來,到得自己客房,問過薑雪寧那邊的情況後,便略作洗漱先休憩了兩個時辰。
待得天色漸晚,外麵來人請,才又出門。
接風洗塵的宴席就設在將軍府裏。
上上下下都知道京中來了貴人。
除了那位神仙似的謝先生之外,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那位“寧二姑娘”。眾人倒是不知她身份名姓,隻是聽得隨同她一道來的人都這般稱唿她,便也跟著這般稱唿,都以為她姓“寧”,在家中行二。
燕將軍待她是如何如何特殊,隻一下午時間,早都傳遍了忻州城。
府裏無人敢慢待。
加之燕臨本有吩咐,夜裏接風,自然也請了她列席。
外頭庭院早換了一番布置,原本的議事廳裏桌案擺放一新,難得的好酒好菜都端了出來。
薑雪寧來時,人都到得差不多了。
謝危落座上首。
燕臨在他對麵。
她琢磨自己隻是來吃吃喝喝的,也沒去湊熱鬧,隻同其餘一些官員將領們帶來的女眷坐得近些,聽她們說些邊關的趣事。
毫無疑問,薑雪寧在這幫夫人小姐中絕對是引人矚目的焦點。
人們不免好奇她身份。
她也不報自己家門,隻說自己是謝危的學生,燕臨的朋友,眾人一聽便都發出聲聲驚歎,還來敬她酒吃。
薑雪寧實沒什麽酒量。
可這一路艱難,總算到得邊關,等尤芳吟、呂顯隨後安排好糧草輜重,便可攻打韃靼,救出公主,她心裏到底有些期許,有些高興,半推半就喝了兩盞,便有些暈暈乎乎了。
邊關的女子,實在豪爽。
便是已經入了內宅的婦人,也不似軍中那般循規蹈矩,頗為放得開,眼見她並不真的推辭,反倒越發起勁兒地勸起酒來。
薑雪寧又喝了兩盞後,頓生警兆。
她可不敢在這種場合太過放肆,且畢竟不是北地長大的姑娘,實在招架不住,忙找了個吹風醒酒的借口,便先溜了出去。
將帥們那邊,也是酒過三巡。
燕臨遠遠看見薑雪寧出去,不免有些擔心,便向邊上人還有對麵謝危道一聲“失陪”,也跟著放下酒盞,從廳裏出去了。
身後頓時起了一片善意的笑聲。
今日城裏的傳聞誰沒聽說?
雖不知那寧二姑娘的身份,可猜也知道該是燕臨心上人。
眼看著人走出去,還能不知道他是幹什麽去嗎?
席間於是有人調侃︰“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旁人自是附和。
唯獨謝危冷眼看著,端起了酒盞。
在座的可都知道這位乃是當朝帝師,半點不敢怠慢,極有眼色,一見他端起酒盞來,立刻帶著笑湊上來敬酒。
謝危執著酒盞,也不推拒。
他手指修長如玉竹,飲酒的姿態也甚是文雅,隻是麵上神情略顯寡淡,對人並不熱絡。眾將領也不太敢放肆,反倒對他心生忌憚,越發謹慎。
走廊上掛著一盞盞的燈籠,還有添酒端菜聽候差遣的下人在裏外往來。
薑雪寧從廳中出來,便坐在拐角處的美人靠上吹風。
北地風冷,一刮麵就讓人清醒了。
燕臨出得廳來,一眼就辨認出了她昏暗處並不大分明的背影,正要往前頭走,轉眸時卻看見廊邊開著的那叢小小的石竹。
外頭一圈白,裏麵一團紫。
花雖隻比銅錢大些,可在北地這般的寒天裏也算嬌俏可愛,分外罕見。
他駐足看了片刻,想起什麽來,不由一笑,倒彎下腰去摘了一朵,連著大約手指長的細細一根睫,生著不大的一小片葉。
在指間轉得一圈,便負手向薑雪寧那邊去。
待得近了,才咳嗽一聲。
薑雪寧迴頭看見他,不由有些訝異地挑眉,站起身來笑道︰“你怎麽也出來了?”
燕臨說︰“看你出來了。”
薑雪寧抬眸,得微微仰著頭看他了,咕噥道︰“這兒可是忻州,你是三軍統帥,哪兒有隨便就離席的道理,這樣任性,當心先生迴頭罵。”
燕臨想,有什麽好擔心呢?
明明來了也有快一日,可一時是議事,一時是布置,除了來時的路上說了會兒不著邊際的話,實則沒有詳談的機會。
他望著她︰“這兩年還好嗎?”
遠處廳中觥籌交錯之聲傳來。
近處卻安靜極了。
燈籠在微冷的風中輕輕搖晃,也在薑雪寧的視線中輕輕搖晃。
她彎唇笑︰“我怎會不好?”
沉默半晌,又問︰“你呢?”
燕臨一雙深黑的眼眸被微暈的光芒照著,有點暖融融的味道,隻慢慢道︰“沒有想的那樣差。”
一時,竟然相對無言。
深藍如墨的夜空裏,明月高懸。
那素練似的光亮,皎潔似寒霜。
燕臨又走得近了一步,才問︰“怎麽會和謝先生一道來?”
薑雪寧想起謝危,沒說話。
燕臨卻看她許久,竟問︰“張遮呢?”
這一刻,薑雪寧像是被什麽擊中。
她已經有一陣沒想起這個人了。
乍然聽得這名字,有一種已然生疏的鈍痛翻湧上來,使她眼底潤濕了幾分,卻不知該說些什麽,有些黯淡地垂下了眸光。
其實也不必言語。
燕臨到底陪她走過那些街頭巷尾胡鬧的日子,對她不算了如指掌,卻也能分辨她情緒,猜出大約沒什麽好結果來。
猶豫片刻,還是將那朵石竹翻出來,遞向她。
他隻笑︰“多大點事。喏,剛才瞧見給你摘的,別不開心了。”
靜夜裏,小小的花瓣顫巍巍。
薑雪寧的視線從他麵上,落到花上,便想起了許久前的雨夜,那一串冬日的茉莉,淚珠到底沾了眼睫滾落,卻隻看著他,沒有伸手去接。
燕臨忽然好生氣。
氣她這樣。
有那麽一瞬想把她抱緊了揉進懷裏,可他到底不是輕狂恣意的年少時,隻道︰“即便沒有張遮,也並非我,是麽?”
薑雪寧不敢迴答。
燕臨便陡地一笑。
他看了那支石竹片刻,終究抬手將頂端的花朵掐了,隻將那細細一節連著片葉的花枝遞出去,又是寵溺,又是無奈,還有種淺淺的傷懷︰“到底算我一片心意,別辜負了。”
薑雪寧這才接了過來。
她鼻尖發酸,眼底發澀,幾乎是哽咽著應了一聲︰“嗯。”
燕臨卻笑著揉她腦袋︰“兩年不見,怎麽還這樣?難怪人家不要你。”
薑雪寧想,我和張遮那是要不要的事兒嗎?
隻是雖有滿懷的傷心,也被他按在自己腦袋上的一通亂揉給攪和了,一時破涕而笑,嗔他︰“張大人若聽你這樣滿嘴胡沁,再好的脾氣也得揍你。”
燕臨望著她,也不反駁,隻道︰“外頭風冷,迴去吧。”
薑雪寧琢磨琢磨也累了,不想迴席間,便點點頭,想迴客房睡下。
隻是她往前走得兩步又停下。
轉過身來,手裏拿著那細細的花枝,隔了幾步看著身量已越發成熟的燕臨,分外認真地道︰“燕臨,我沒有不開心,我真的很高興。”
很高興,你還是那個肯為我摘花的少年。
雖然……
我已不再是那個能心安理得收下你花的姑娘。
她走得遠了。
廊上燈火如舊。
燕臨長身而立,身影被拉長在地麵,他的手指因常年握劍,而長了薄薄一層繭,那朵小小的紫白石竹便低垂在指間,寂然不語。
過了好久,才慢慢一笑。
將軍府建在城池中心位置,乃是曆朝駐紮忻州、駐守雁門關的將領的府邸,內設機要印房, 冊房、糧餉處等, 可以說是麻雀雖小, 五髒俱全。其占地在忻州這樣的小城,已經算得上極廣。
燕臨一路帶著他們, 便已到了門口。
“城中早得了謝先生前來督軍的消息, 軍中有品級的大小將領, 都已經在內等候。”
他在門口下馬,將韁繩交給了一旁的軍士, 還順手扶了旁邊要下馬的薑雪寧一把, 對從車內出來的謝危這般說道, 然後擺手。
“先生請。”
謝危未著官服,隻一身素衣。
旁人隻聽說這兩日邊城裏有個京中的大官來, 一直都在心裏揣度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如今瞧見,都不由愣了一下,隨即便是驚歎。
這樣的人竟然是個官兒?
謝危倒沒看其他人, 下得車後隨同燕臨一道跨上台階,走入將軍府中,隻問︰“議事要一起聽聽麽?”
薑雪寧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先生問我?”
謝危向她看了一眼,沒說話。
薑雪寧便莫名打了個寒噤, 覺著謝居安這眼神叫人發涼,她脊背都挺得直了些, 卻下意識看了一眼燕臨,想了想這兩人的關係, 覺著自己還是不要攪和這事兒,便道︰“不了,我哪兒聽得懂?讓燕臨找個人帶我先去休息便好。”
這一口一個“燕臨”可聽得邊上的人冒冷汗。
偏她自己不覺。
燕臨也半點意見沒有,喚來將軍府的老管家,便請他帶薑雪寧去客房。
謝危則是向劍書一擺手,道︰“你也跟著去。”
劍書低頭便道︰“是。”
他從謝危身邊退後,自動就跟到了薑雪寧旁邊。
這倒讓薑雪寧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轉念一想,說是燕臨已經執掌了兵權,可畢竟時日尚短,這種時候誰知道出不出什麽意外,小心駛得萬年船,派個人跟著她總沒錯。
她也就沒說什麽,轉身跟著管家去了。
燕臨看著她身後跟著的劍書,卻是不知為何忽然皺了皺眉,又感覺到了那種隱約的異樣。
他調轉視線看向謝危。
謝危卻沒什麽反應,隻道一聲“我們也走吧”,便過了穿堂,往議事廳而去。
邊關駐軍十萬,有名有姓的將領也有十好幾號人,且還要算上忻州本地的州府官員,所以謝危去見時倒是頗為熱鬧。
他鎮定自若,這些人卻多少有些忐忑。
畢竟眼見著就要冬日,從來沒聽說誰冬天主動挑起戰役的先例,他們各有各的擔心。
燕臨是月前到的忻州。
單槍匹馬。
那時他身上既無調令,也無聖旨,甚至還是個擅自離開流徙之地的“罪臣”,不過好在邊關上認識他的人不多,正好趁此機會將邊關的情況摸透了。
勇毅侯府原本便領兵作戰。
邊關將領中有不少都是他父親燕牧的舊部。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可偏偏侯府出事後,許多人也因此受了牽累,要麽在軍中不得更進一步,要麽被撤職貶職,掌管忻州十萬駐軍的自然屬於蕭氏那一派。
所以剛掌權的那一日,為了日後調令能行,如臂使指,燕臨做了一件事。
“斬了?”
薑雪寧隨管家往客房的方向走,路上不免也打聽點邊城的事情,可卻聽了點方才在街上時燕臨自己沒有講的事,一時愕然。
“臨陣斬將……”
老管家上了年紀,腰背傴僂,卻是半點不為那掉了腦袋的倒黴鬼可惜,甕聲甕氣地道︰“燕將軍才到忻州,這可不為百姓們做了件大好事麽?這些年邊關沒仗打,可不知養出多少廢物,趴在咱們這些平頭百姓身上吸血。那殺得叫個痛快,活該!”
薑雪寧忽地靜默。
老管家卻還絮叨︰“眼見著人家韃靼都要打過來了,一幫飯桶還想避戰。昨兒個是長公主去和親,明兒個那些狗東西就能來擄掠城裏的閨女!不想打仗的將軍是好將軍,可不敢打仗的將軍,就要這樣拖出去砍了。您來的時候都晚了,要早上幾天,城外頭點將台上流的血還沒幹呢,可好看。”
劍書悄悄向薑雪寧看了一眼。
薑雪寧若有所思。
老管家已經到了客房前頭,說了半晌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躬身道︰“瞧我,年紀大了話也多,都不知道這些話在貴人麵前是不是該說,您可別怪罪。”
薑雪寧不過是有些意外罷了。
可其實沒什麽值得驚訝的。
要想在這樣一個地方站穩腳跟,真正地執掌兵權,殺伐果斷的手段少不了。也唯有殺雞儆猴,才能讓剩下那些人心有戚戚,才能讓軍中那些侯府舊部真正地心服。
她隻是有些憐惜舊日的少年——
單槍匹馬在這樣的地方,孤立無援時還要做出種種決策,個中不知遇到了多少艱險,遇著她時卻一句也不曾提,好像一切都順心如意模樣。
薑雪寧謝過了老管家,自己進了屋,發現這間屋子已經是精心布置過的,並無外頭看著的那般粗獷,妝奩上甚至還擺上了新買的胭脂。
她不由笑了一笑。
轉頭卻對劍書道︰“我就在屋裏也不出去,你先迴去跟著你家先生吧,萬一有點什麽吩咐也好照應。”
劍書猶豫了一下,大約也是覺得忻州這樣陌生的環境讓人擔心,躬身向她拜了一拜,也沒多說什麽,便告了辭,迴頭往議事廳的方向去。
謝危來自然先了解一番城中情況。
這些將領最擔心的莫過於糧草情況。
朝廷派謝危來說是督軍,實則是為了防止邊關嘩變,自然不會準備什麽糧草的事,可以說甚至連半點風聲都沒有。可謝危燕臨都另有打算,韃靼是一定要打,沈芷衣也一定要救,是以迴應有關糧草的質疑時並無半點慌亂,隻說糧草輜重都已經在路上,請眾人不必擔心。
他這樣來自京城的大官都說了,眾人也就稍稍放心了一些。
議事畢,隻說晚上設宴為謝危接風洗塵,便都告退。
廳內隻留下謝危與燕臨。
茶盞中的茶水,已隻餘下一點溫度。
謝危端起來喝了一口。
燕臨卻注視著他,眼底少見地出現了幾分猶豫,甚至含了一種別樣的打量。他試圖從他眉眼裏分辨出什麽來,試圖與父親這兩年來的企盼與守望對出些許端倪。
當初勇毅侯府幾蒙抄家滅族之難,幸而背後有人出手相助。
這個人便是謝危。
可他與侯府有什麽關係呢?明麵上一點也沒有,隻不過是他入宮讀書時的先生罷了。
當初,父親病中時,燕臨曾有過自己的猜測,向他問︰“謝先生到底是誰?”
父親咳嗽得厲害,卻不肯吐露更多。
隻是眼底含著淚,同他說︰“是你要完全相信的人。”
那時候,他心底便有了冥冥中的答案。
燕臨沉默了半晌,才道︰“這些年,多謝先生照應。”
謝危搭著眼簾︰“侯爺可還好?”
燕臨道︰“往年在京城總有些事情壓身,病根是早落下的,去黃州的路上嚴重了些。不過到那邊之後,日子清苦下來,後來又清閑下來,更好似打開了什麽心結似的,反而養好了。我離開黃州時,呂老板前來照應,人已經安頓妥當。”
謝危便點了點頭,不說話了。
他從來不是容易親近的人。
燕臨也很難想,舊日的先生竟是自己的長兄,眨了眨眼,到底改不了稱唿,又問︰“先生此來,朝廷那邊怎麽辦?”
謝危道︰“邊關離京城尚有一段時日,打仗這麽大的事,就算忻州在掌控之中,也不可能切斷消息往來。所以戰事要速戰速決,否則等朝廷反應過來,說不準要腹背受敵。可若能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拿下韃靼,救出公主,就算搶贏了一步棋。屆時我隻稱到得忻州時,邊關駐軍已經落入你掌控,實在非我力所能改,隻好隨波逐流。你既掌兵權,又得民心,朝廷反倒不敢跟你撕破臉,會想方設法招安於你,封你個公侯伯爵。”
燕臨頓時皺了眉︰“公侯伯爵?”
謝危似笑非笑看向他︰“不想要?”
燕臨坦然︰“不想。”
謝危便輕輕擱下茶盞,唇邊那彎下的一點弧度便多了幾分高深莫測,隻道︰“不想要也簡單。”
兩人並未談上多久。
謝危也是一路車馬勞頓的來的,晚間尚有宴席應酬,與燕臨說了幾句後,從議事廳出來,到得自己客房,問過薑雪寧那邊的情況後,便略作洗漱先休憩了兩個時辰。
待得天色漸晚,外麵來人請,才又出門。
接風洗塵的宴席就設在將軍府裏。
上上下下都知道京中來了貴人。
除了那位神仙似的謝先生之外,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那位“寧二姑娘”。眾人倒是不知她身份名姓,隻是聽得隨同她一道來的人都這般稱唿她,便也跟著這般稱唿,都以為她姓“寧”,在家中行二。
燕將軍待她是如何如何特殊,隻一下午時間,早都傳遍了忻州城。
府裏無人敢慢待。
加之燕臨本有吩咐,夜裏接風,自然也請了她列席。
外頭庭院早換了一番布置,原本的議事廳裏桌案擺放一新,難得的好酒好菜都端了出來。
薑雪寧來時,人都到得差不多了。
謝危落座上首。
燕臨在他對麵。
她琢磨自己隻是來吃吃喝喝的,也沒去湊熱鬧,隻同其餘一些官員將領們帶來的女眷坐得近些,聽她們說些邊關的趣事。
毫無疑問,薑雪寧在這幫夫人小姐中絕對是引人矚目的焦點。
人們不免好奇她身份。
她也不報自己家門,隻說自己是謝危的學生,燕臨的朋友,眾人一聽便都發出聲聲驚歎,還來敬她酒吃。
薑雪寧實沒什麽酒量。
可這一路艱難,總算到得邊關,等尤芳吟、呂顯隨後安排好糧草輜重,便可攻打韃靼,救出公主,她心裏到底有些期許,有些高興,半推半就喝了兩盞,便有些暈暈乎乎了。
邊關的女子,實在豪爽。
便是已經入了內宅的婦人,也不似軍中那般循規蹈矩,頗為放得開,眼見她並不真的推辭,反倒越發起勁兒地勸起酒來。
薑雪寧又喝了兩盞後,頓生警兆。
她可不敢在這種場合太過放肆,且畢竟不是北地長大的姑娘,實在招架不住,忙找了個吹風醒酒的借口,便先溜了出去。
將帥們那邊,也是酒過三巡。
燕臨遠遠看見薑雪寧出去,不免有些擔心,便向邊上人還有對麵謝危道一聲“失陪”,也跟著放下酒盞,從廳裏出去了。
身後頓時起了一片善意的笑聲。
今日城裏的傳聞誰沒聽說?
雖不知那寧二姑娘的身份,可猜也知道該是燕臨心上人。
眼看著人走出去,還能不知道他是幹什麽去嗎?
席間於是有人調侃︰“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旁人自是附和。
唯獨謝危冷眼看著,端起了酒盞。
在座的可都知道這位乃是當朝帝師,半點不敢怠慢,極有眼色,一見他端起酒盞來,立刻帶著笑湊上來敬酒。
謝危執著酒盞,也不推拒。
他手指修長如玉竹,飲酒的姿態也甚是文雅,隻是麵上神情略顯寡淡,對人並不熱絡。眾將領也不太敢放肆,反倒對他心生忌憚,越發謹慎。
走廊上掛著一盞盞的燈籠,還有添酒端菜聽候差遣的下人在裏外往來。
薑雪寧從廳中出來,便坐在拐角處的美人靠上吹風。
北地風冷,一刮麵就讓人清醒了。
燕臨出得廳來,一眼就辨認出了她昏暗處並不大分明的背影,正要往前頭走,轉眸時卻看見廊邊開著的那叢小小的石竹。
外頭一圈白,裏麵一團紫。
花雖隻比銅錢大些,可在北地這般的寒天裏也算嬌俏可愛,分外罕見。
他駐足看了片刻,想起什麽來,不由一笑,倒彎下腰去摘了一朵,連著大約手指長的細細一根睫,生著不大的一小片葉。
在指間轉得一圈,便負手向薑雪寧那邊去。
待得近了,才咳嗽一聲。
薑雪寧迴頭看見他,不由有些訝異地挑眉,站起身來笑道︰“你怎麽也出來了?”
燕臨說︰“看你出來了。”
薑雪寧抬眸,得微微仰著頭看他了,咕噥道︰“這兒可是忻州,你是三軍統帥,哪兒有隨便就離席的道理,這樣任性,當心先生迴頭罵。”
燕臨想,有什麽好擔心呢?
明明來了也有快一日,可一時是議事,一時是布置,除了來時的路上說了會兒不著邊際的話,實則沒有詳談的機會。
他望著她︰“這兩年還好嗎?”
遠處廳中觥籌交錯之聲傳來。
近處卻安靜極了。
燈籠在微冷的風中輕輕搖晃,也在薑雪寧的視線中輕輕搖晃。
她彎唇笑︰“我怎會不好?”
沉默半晌,又問︰“你呢?”
燕臨一雙深黑的眼眸被微暈的光芒照著,有點暖融融的味道,隻慢慢道︰“沒有想的那樣差。”
一時,竟然相對無言。
深藍如墨的夜空裏,明月高懸。
那素練似的光亮,皎潔似寒霜。
燕臨又走得近了一步,才問︰“怎麽會和謝先生一道來?”
薑雪寧想起謝危,沒說話。
燕臨卻看她許久,竟問︰“張遮呢?”
這一刻,薑雪寧像是被什麽擊中。
她已經有一陣沒想起這個人了。
乍然聽得這名字,有一種已然生疏的鈍痛翻湧上來,使她眼底潤濕了幾分,卻不知該說些什麽,有些黯淡地垂下了眸光。
其實也不必言語。
燕臨到底陪她走過那些街頭巷尾胡鬧的日子,對她不算了如指掌,卻也能分辨她情緒,猜出大約沒什麽好結果來。
猶豫片刻,還是將那朵石竹翻出來,遞向她。
他隻笑︰“多大點事。喏,剛才瞧見給你摘的,別不開心了。”
靜夜裏,小小的花瓣顫巍巍。
薑雪寧的視線從他麵上,落到花上,便想起了許久前的雨夜,那一串冬日的茉莉,淚珠到底沾了眼睫滾落,卻隻看著他,沒有伸手去接。
燕臨忽然好生氣。
氣她這樣。
有那麽一瞬想把她抱緊了揉進懷裏,可他到底不是輕狂恣意的年少時,隻道︰“即便沒有張遮,也並非我,是麽?”
薑雪寧不敢迴答。
燕臨便陡地一笑。
他看了那支石竹片刻,終究抬手將頂端的花朵掐了,隻將那細細一節連著片葉的花枝遞出去,又是寵溺,又是無奈,還有種淺淺的傷懷︰“到底算我一片心意,別辜負了。”
薑雪寧這才接了過來。
她鼻尖發酸,眼底發澀,幾乎是哽咽著應了一聲︰“嗯。”
燕臨卻笑著揉她腦袋︰“兩年不見,怎麽還這樣?難怪人家不要你。”
薑雪寧想,我和張遮那是要不要的事兒嗎?
隻是雖有滿懷的傷心,也被他按在自己腦袋上的一通亂揉給攪和了,一時破涕而笑,嗔他︰“張大人若聽你這樣滿嘴胡沁,再好的脾氣也得揍你。”
燕臨望著她,也不反駁,隻道︰“外頭風冷,迴去吧。”
薑雪寧琢磨琢磨也累了,不想迴席間,便點點頭,想迴客房睡下。
隻是她往前走得兩步又停下。
轉過身來,手裏拿著那細細的花枝,隔了幾步看著身量已越發成熟的燕臨,分外認真地道︰“燕臨,我沒有不開心,我真的很高興。”
很高興,你還是那個肯為我摘花的少年。
雖然……
我已不再是那個能心安理得收下你花的姑娘。
她走得遠了。
廊上燈火如舊。
燕臨長身而立,身影被拉長在地麵,他的手指因常年握劍,而長了薄薄一層繭,那朵小小的紫白石竹便低垂在指間,寂然不語。
過了好久,才慢慢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