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完泰機電的問題,張碩拿目光看向人資總監伍佘元。


    後者會意。


    伴隨著七月新一批的新員工陸續就位,萌芽控股人才中心,已經將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瞄準了即將到來的秋招,為新一年的招聘工作布局。


    今天的碰頭會,其實主要就是討論秋招計劃。


    正式討論之前,按照慣例,先由人資總監伍佘元,先就萌芽控股目前的人力資源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截止目前,萌芽控股及旗下子公司,合計擁有員工59.5萬餘人。”


    僅在七月入職的,就有超過七萬名新員工。


    可見萌芽招人力度之大。


    就這,都還隻是通過校招,招進來的應屆大學生,還不包括常年社招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電子廠、芯片工廠以及汽車工廠等產業工人。


    要知道,社招員工在萌芽體係當中,才是占據多數。


    “這其中,萌芽控股擁有7萬名員工,包括沃土研究院旗下的4.2萬名研究員,以及海外事業部旗下的2.5萬名海外雇員。”


    萌芽總部實際隻有三千員工。


    就這,都還包括萌芽投資、春苗基金等分支機構的員工。


    已經算是十分克製的了。


    “互聯網業務板塊,青禾集團擁有3.5萬名員工,拚夕夕集團擁有12.7萬名員工,青橙集團擁有11.5萬名員工。薇眾集團擁有0.3萬名員工。”


    該板塊中,拚夕夕集團擁有員工數量最多,青橙集團次之。


    不過都以社招為主。


    “製造業板塊,麥粒集團擁有7.5萬名員工,稻穗集團擁有5.5萬名員工,芒果集團擁有3.5萬名員工,青檸集團擁有6萬名員工,星雲集團擁有1.5萬名員工,星海集團擁有0.5萬名員工。”


    麥粒集團旗下的麥粒電子,同樣也是產業工人最大的聚集地。相比之下,稻穗集團、芒果集團旗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更高,工人相對較少,有超過三成是研發人員。


    “下一個招聘年度,綜合各家子公司報上來的招聘計劃,整個萌芽係,明年預計將招收七萬名新員工。”


    “這其中,拚夕夕集團計劃擴招一萬五千人,青橙集團、沃土研究院計劃擴招一萬人,麥粒集團、稻穗集團、芒果集團、青檸集團、星海集團計劃擴招五千人。青禾集團、星雲集團、海外事業部計劃擴招三千人,薇眾集團計劃擴招一千人。”伍佘元匯報。


    項目萌芽的規模以及發展速度,這個計劃其實是偏保守的。


    主要還是因為,過去半年,張碩已經不止在一個場合,說要控製萌芽員工的增長速度,追求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跟正常的需求之間,並不互相矛盾。”


    張碩也是察覺到了其中的問題,開口說道:“沃土研究院、青檸集團,可以再額外增加五千個招聘名額,用於增加研發人員。”


    沃土研究院自不必多說,作為萌芽的大腦中樞,張碩給沃土研究院預設的16年研發經費,是以四百億打底,五百億為上限。


    沒人怎麽行?


    青檸集團旗下的青檸研究院,想要有所作為,研發人員也必須要配足。


    而且是頂格配置。


    “同樣的道理,麥粒集團、稻穗集團以及芒果集團,均可額外增加一千名的研發人員招聘名額。至於說星雲集團,接下來要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大有作為,就更不能小家子氣,可再新增三千名研發人員招聘名額。”


    三言兩語之間,張碩就特批了1.6萬個招聘名額,全部集中在研發崗。


    可見對研發的重視程度。


    “好的。”


    大老板親自指示,伍佘元自然是堅決執行。


    “董事長,沃土研究院再新增1.5萬名研發人員,以產業園目前的辦公條件,怕是很快就會出現辦公麵積不足的情況。”蔣悅善意提醒。


    諾大的萌芽產業園內,除了萌芽控股、麥粒集團、青禾集團以及星雲集團總部,剩下的辦公區域,基本都是為沃土研究院準備的。


    原本以為會很充裕,沒想到,這麽快就要考慮擴容的問題。


    “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


    張碩也是有備而來,笑著說道:“你之前不是跟我提過,說產業園北麵有一座待開發的荒島嗎?我準備將那座島買下來,命名為智慧島,作為沃土研究院的全球總部。”


    原時空,那座島最終是被騰達拿下的。


    這一世,以騰達如今的狀態,既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必要拿下那座島。


    “原來是這樣。”


    蔣悅也是被大老板的壕氣所折服,再不多說什麽。


    畢竟,僅以那座島的占地麵積,包括跟陸地的連接區域,開發得當的話,至少可以容納近十萬人工作、生活。


    規劃為沃土研究院的全球總部,絕對是綽綽有餘。


    ………


    討論完秋招計劃,張碩最後拿目光看向坐在末尾的宋誌佑。


    宋誌佑身為星海集團總裁,平時都是在江南行省甬城辦公,此時出現在濱海城總部,就是為了在碰頭會上做專題匯報。


    匯報的內容,則是跟礦產領域的投資相關。


    “星海礦業成立至今,已有九個月的時間,在母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快速走完了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即——投資藍金礦業等礦產巨頭,跟礦產巨頭設立合資公司。”


    這個確實是快,要是擱在其他公司,想要走完這兩步,怎麽著,也要兩年時間,星海礦業愣是不到一年就搞定。


    這就是鈔能力了!


    “得益於前兩個階段的努力,星海礦業已經完成內部架構建設,組建、培育了一支初步具有戰鬥力的管理團隊。”


    “下一階段,在董事長的指示下,星海礦業就該主動出擊。”


    言下之意,在摸清楚礦產行業的規則之後,接下來,星海礦業要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利用資金優勢,開啟全球買買買模式。


    繼續走激進式的擴張之路。


    其實也算不上激進,因為在礦產行業,尤其是放眼全球的礦產行業,本身就是遵循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


    中小型礦產公司,在海外並購中是沒有什麽話語權的,包括對礦產的定價等等。


    星海礦業有來自萌芽的強力支持,萌芽自身又資金充足,也有在全球礦產領域大展拳腳的計劃,那就沒理由畏首畏尾。


    一旦摸清楚情況,就要快速出擊。


    “所謂出擊,主要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大肆收購金礦、銅礦、鋰礦以及鉬礦。董事長批的資金是,下半年預計撥付三百到五百億的資金,用於相關收購。”


    這在礦產並購領域,已經稱得上是大手筆了。


    主要還是撿漏,為啥這麽說?


    擁有原時空記憶的張碩,心裏再清楚不過,現階段,無論是金價、銅價,還是鋰、鉬等礦產價格,都是在低位運行的。


    有多低呢?


    以金價為例,15年金價約為兩百三十一克,22年則是漲到了四百以上。


    幾乎就是翻了一倍。


    至於說銅價,僅僅隻是從20年3月到21年5月,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銅價就從每噸三萬五,一路飆升到每噸七萬五。


    鋰、鉬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現在絕對是抄底全球金礦、銅礦、鋰礦以及鉬礦的好時機,尤其是對萌芽控股這種不缺錢,注重長期收益的公司而言。


    投資礦產行業,絕對是穩健且有益的。


    原時空的藍金礦業就扮演了類似角色,賺的是盆滿缽滿。


    藍金礦業15年收購卡莫阿銅礦,隻花費4.12億美刀。按照當時的礦山儲量來計算,該公司收購的卡莫阿銅礦的噸銅成本為176.5塊/噸。


    相比之下,19年忠信金屬收購艾芬豪時的噸銅成本,卻高達1705.5塊/噸。


    基本上翻了十倍。


    這一世,科盧韋齊銅礦、波格拉金礦、卡莫阿銅礦以及timok銅礦等礦產項目,隻要有機會,都在星海礦業的投資範圍之內。


    “就是有一點。”


    宋誌佑匯報完之後,張碩特別提醒,“礦產收購主要集中在非洲、東南亞以及南美洲,對於楓葉國、澳洲等地的礦產項目,盡可能地避而遠之。”


    因為某些國家可是會耍流氓的。


    “好!”


    宋誌佑雖然有些困惑,但還是點頭應下。


    ………


    接下來一周,萌芽內部無甚大事,外麵卻是挺熱鬧的。


    7月10日。


    旺科遭遇野蠻人入侵,原時空著名的寳旺大戰由此開啟。


    7月12日。


    東吱社長終於是承受不住壓力,辭職,為財務造假事件負責。


    新上任的社長為了挽迴東吱目前的頹勢,更是親自下場,加速了跟以夢想基金為首的財團談判進程,決心賣掉東吱閃存業務。


    為東吱的輕裝上陣,獲取新的資金支持。


    7月14日。


    壹號店創始人以及聯合創始人確認離職,將清空股份再創業。其離職原因,可能與高管團隊及最大股東喔爾碼之間的不和有關。


    次日。


    遠在在京師的三裏屯,便爆出了uyi庫事件。


    勁爆的新聞是一樁接著一樁,看的人是眼花繚亂,廣大網友則是化身瓜田裏的猹,到處吃瓜,忙的是不亦樂乎。


    7月16日。


    阿狸高調宣布成立阿狸音樂集團,全麵對標騰達音樂集團,為大文娛戰略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聘請的董事長,正是聞名遐邇的矮小鬆。


    其實,從阿狸的用人,基本就注定了阿狸音樂集團未來的命運。


    又是一地雞毛!


    在泛娛樂這一塊,還真就不得不佩服騰達的定力跟眼光。


    ………


    7月20日,星期一。


    過去一周,互聯網風起雲湧,萌芽其實也沒閑著,比如說青鳥互娛,就在上周五發布了一款新手遊——《克隆戰爭》。


    同樣是一款末世廢土風格濃厚的卡牌遊戲。


    除了發布新遊戲,上周萌芽最大的新聞還是,稻穗集團終於是跟泰機電簽署了燭龍z3芯片的代工合同,挽救泰機電於危亡邊緣。


    當然泰機電也是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根據稻穗集團跟泰機電簽署的補充協議,稻穗集團除了可以參與16納米晶圓代工廠的投資,獲得25%的股權。”


    碰頭例會上,高級副總裁顧銘章笑著匯報。


    “還擁有對未來10納米晶圓代工廠的優先投資權,股權同樣不低於25%。”


    加上之前在28納米、20納米晶圓代工廠上的合作,稻穗集團基本上完成了跟泰機電的深度綁定,同時也在一步步地引導著泰機電的晶圓工廠,加速往內陸轉移。


    比如說,除了16納米晶圓代工廠,泰機電也在補充協議中承諾,未來泰機電第一座10納米晶圓代工廠也將落戶內陸某個半導體基地。


    不是江城,就可能是廬州,亦或是建鄴。


    張碩很清楚,原時空三星晶圓除了在14納米先進製程上,稍微壓了泰機電一頭,此後在10納米、7納米、5納米、3納米等各個階段,都是被泰機電碾壓。


    由此也奠定了泰機電全球晶圓代工霸主的地位。


    當然,這都是22年之前的故事。


    等到時間進入22年,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將進入到一個深度需求萎縮期,平果、三星、嚶特爾等巨頭都深受其害。


    泰機電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


    消費電子產品需求萎縮,就意味著芯片需求下降,也就意味著泰機電的訂單在不斷減少,為此,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削減產能。


    之前的很多投資,基本上都是打了水漂。


    “除此之外,泰機電還以正式、公開解除了對以梁崧為首的原泰機電員工的競業限製。”


    在此之前,梁崧加入稻穗集團,隻是獲得泰機電的口頭應允。


    這迴是徹底掃除隱患。


    不僅是梁崧,還有萌芽從泰機電陸續挖走的五百多名工程師、研發人員,從此以後,也都可以安心在薇晶半導體工作。


    而不用再擔心被泰機電起訴。


    “再就是,泰機電在燭龍z3芯片的代工價格、供貨保障等各個方麵,都做出了相當大的讓步,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看得出,顧銘章對於這次的敲竹杠,可謂是非常之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天撒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天天撒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