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星期四。


    騰達集團強勢對外公布了百億規模的股票迴購計劃,咋然之下,倒是很快穩住了騰達股票的下跌趨勢,甚至還有部分迴調。


    可很快,各種專家分析、傳言就滿天飛。


    “騰達百億迴購是飲鴆止渴,現金流趨於枯竭!


    !”


    “二爺成為股票迴購最大受益者,騰達此舉,是否損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騰達基本麵並未向好,未來股價還有下跌空間。”


    “百億迴購乃是騰達煙霧彈,投資者謹慎下場,以免上當。”


    “騰達賣無可賣,路在何方?”


    這些個言論,毫無疑問,都是盜聖集團、猩紅資本等投資機構,花錢請人下場帶的節奏,目的還是要趁機壓低騰達的股價。


    絲毫不給騰達喘息的機會。


    像猩紅資本,之前雖然有跟騰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但資本就是這樣,一旦涉及到利益之爭,那就無所不用其極。


    哪管什麽交情不交情的。


    殊不知,這正中二爺下懷,站在他的角度,也是巴不得騰達最近的股價持續在地位運行,好用有限的資金,迴購更多的股票。


    真正受到傷害的,就是一頭霧水的普通股民罷了。


    但二爺獲利也隻是暫時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伴隨著南菲報業退出,各大投資機構入場,騰達股權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勢必也將導致騰達董事會的重組。


    投資機構不可能像南菲報業那樣,將投票權悉數委托給二爺。


    屆時的騰達董事會怕是要群魔亂舞。


    二爺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在董事會一言而決,需要向投資人妥協。


    除了董事會格局之變,騰達最近的風波,也影響到了旗下產品的走勢,尤其是像icq、騰達新聞這樣的拳頭產品。


    在華夏消費者眼中,騰達屬實是不行了。


    之前年輕人群體當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在繼續使用icq的,可隨著騰達日漸落魄,使用icq不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導致更多的icq用戶向薇信轉移。


    icq注冊用戶數量雖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但日活卻是一天比一天低,證明用戶正在加速“拋棄”icq。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騰達新聞,最大受益者則是天天頭條。


    萌芽係可謂躺贏!


    而這樣的變故,無疑又讓騰達很受傷。


    ………


    騰達陷入四麵楚歌,阿狸這邊卻是風光無限。


    8月14日,在跟騰達完成股權交割,獲得滴答、阿諾集團控製權之後,阿狸對外高調宣布,將滴答整體並入阿諾集團,但仍維持獨立的品牌運作。


    更多的則是組織架構上的整合。


    這樣一來,新生的阿諾集團,旗下就有滴答、阿狸點評、諾米典評三大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涵蓋外賣、打車、共享打車、旅遊、票務等各項業務。


    等於是全麵對標青橙集團。


    雖然比之不及,但也是一舉坐穩了華夏第二大本地生活服務集團的寶座。


    隨即阿狸就宣布了全新的事業群製組織架構調整,其中就包括以阿諾集團+巨劃算為主要載體,組建一個全新的超級事業群——本地生活服務事業群。


    除此之外。


    阿狸還陸續成立了魔寶事業群,黑貓事業群,阿狸雲事業群,國際業務以及小企業業務事業群,以及大文娛事業群。


    由此反映出雲計算跟大文娛兩大業務板塊,在阿狸體係當中地位的提升。


    加上新進組建的本地生活服務事業群,也就意味著說,阿狸的六大事業群架構當中,除電商之外的新業務板塊就占了一半。


    阿狸的開拓意誌,可謂是一舉拉滿。


    這也讓阿狸逐漸擺脫了純電商公司的定位,初步完成從電商公司,向綜合類互聯網巨頭的轉型,各條業務線都在齊頭並進。


    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跟騰達最近的落魄,不斷瘦身,形成了鮮明對比。


    究其原因便在於,騰達在遊戲、社交兩大核心業務萎縮之後,導致現金流不濟,無力維持多線作戰,隻能是棄車保帥。


    千度大抵也是如此。


    反觀阿狸,電商業務仍舊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支撐著阿狸在雲計算、本地生活服務、大文娛等三個超級賽道,繼續狂飆突進。


    由此再造一個全新的阿狸帝國。


    除此之外,阿狸還高調宣布成立黑蟻金融服務集團,正式將以致富寶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完全地獨立於整個阿狸體係之外。


    大爺私底下甚至放出豪言,說要再造一個阿狸。


    也從側麵反應阿狸如今的經營狀況,確實是在高位運行,除了來自拚夕夕的威脅,幾乎就沒什麽太大的煩惱。


    而阿狸的“奮發有為”,也是直接拉升了阿狸股價。


    阿狸市值一度達到一千八百億美刀,雖然還是沒能達到原時空的同期水平,但也是一舉超過千度跟騰達的市值之和。


    三巨頭之爭,似乎是徹底落下帷幕。


    阿狸一家獨大,千度、騰達則是暗然失色,如果不是有萌芽這麽一個超級怪獸擋在前麵,估計如今的大爺,怕是要在華夏互聯網行業一舉封神了。


    ………


    8月21日,星期一。


    最近一個月,騰達、阿狸罕見占據了中文互聯網的輿論中心,張碩罕見隱藏在幕後,很久沒有在互聯網上引發圍觀。


    到也是樂在其中。


    上周五,青鳥互娛發布了一款新手遊《天龍八部》,並沒有因為頻頻製造爆款手遊,而停下繼續前進的步伐。


    委實是讓全球其他遊戲廠商,感受到難言的絕望。


    隻能跟著喝湯。


    在海外,成為青鳥互娛的遊戲代理商,已經成為各大遊戲巨頭最為關注的事情之一,甚至一度超過了研發自己的遊戲。


    原因也很簡單——


    哪怕是跟著青鳥互娛喝湯,也比自己研發的遊戲賺錢。


    就是這麽的真實。


    這不,這個月,青鳥互娛旗下又有兩款手遊《節奏大師》、《找你妹》海外代理權到期,早在上個月就引發了瘋搶。


    導致代理費也是節節攀升。


    哪怕是像《找你妹》這種冷門手遊,海外遊戲廠商都是不願錯過。


    也間接證明了青鳥互娛的超級魅力!


    !


    上周,除了騰達、阿狸相關的新聞,互聯網圈子裏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海外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開始在華夏互聯網圈子發酵。


    像雷布斯、紅衣教主、三爺等大老都有參加。


    作為過來人,張碩實在太清楚,這種活動本質上就是打著慈善旗號的一場名人秀,也就難怪明星、互聯網大老都熱衷於此。


    花點小錢,既蹭到熱度,還立了人設,何樂而不為?


    隻一群吃瓜群眾傻乎乎的被利用。


    眼下的中文互聯網,對於西方媒體的這種宣傳套路,無疑還是沒能識破,叫好的、稱讚的、吃瓜的數不勝數。


    幾年之後,大概就會人間清醒了。


    就像什麽地球日停電一小時,口號很高大上,內裏卻很讓人作嘔。


    所以,雖然雷布斯很給麵子地點了張碩的名,要張碩也接受下一輪的冰桶挑戰,卻被張碩給“無視”。


    到不好直白地拒絕。


    更不能裝作人間清醒,去點明這場作秀背後的邏輯。


    不然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倒不是說張碩怕得罪人,真到了要剛正麵的時候,他也是一點都不怵的。


    可類似“冰桶挑戰”這種場合,就完全犯不著去裝清高,沒有半分好處不說,甚至還在普羅大眾眼中討不到好。


    完全就是自討沒趣。


    張碩可不蠢,選擇直接無視就好。


    網友到了該清醒的時候,總會清醒,因為假的就是假的,成不了真的。


    西方搞的這一套把戲,繁盛的時候還好,確實是能忽悠住不少人。可一旦變得虛弱,就會立即暴露其真實的一麵。


    到時候,可就是變本加厲地厭棄了。


    而且,很多時候吧,假話說多了,時間一久,變得自己都相信了。


    反倒是把自己人也給整弱智了。


    這便是反噬了。


    瀏覽完新聞,張碩起身來到隔壁會議室,出席周一碰頭會。


    會議室多了一名“新人”。


    卻是昨天晚上,剛從魔都趕來的芒果集團總裁唐享。


    倒不是說,今天的碰頭會跟芒果集團相關,特意將唐享從魔都叫過來開會,而是今天要舉行濱海城芒果超級工廠奠基儀式。


    張碩之前就答應過二叔,第二座芒果超級工廠要建在濱海城。


    也算是兌現諾言。


    跟已經建成投產的魔都超級工廠不同,新建的濱海城芒果超級工廠將主要用於生產芒果集團正在研發的suv車型芒果s係列。


    芒果s1計劃明年發布,今年建廠剛好來得及。


    這麽重要的場合,唐享作為芒果集團總裁,自然是不能缺席的。


    順帶出席碰頭會。


    會議開始,集團總裁呂凱著重匯報了青檸集團的最新情況。


    “按照董事長之前的指示,青檸集團總部設在臨安,目前總部已經籌備到位,在臨安租賃了一棟辦公樓,相關人員也已經基本就位。”


    還是老規矩。


    對於青檸集團總部的籌建,都是由萌芽集團總部一手促成,像人資、財務、審計等行政部門人員,三分之二都是由萌芽集團人力中心調配。


    剩下的三分之一。


    才是從恆銳製藥、薇創醫療以及邁銳醫療三家子公司抽調。


    原恆銳製藥董事長孫陽,正式出任青檸集團總裁一職,當然,目前仍舊兼任邁銳製藥董事長一職,未來會在合適的時候卸任,專職於總部事務。


    薇創醫療董事長以及邁銳醫療董事長,則擔任青檸集團副總裁一職。


    初步組成一個三家架構。


    剩下的諸如人資總監、財務總監等行政高管,同樣是由萌芽集團統一調配,以確保集團總部對青檸集團的控製。


    張碩對孫陽信任歸信任,但該有的製衡也必須要有。


    否則。


    天高皇帝遠的,怎麽實現對孫陽的監督?


    最關鍵的是,孫陽並非是萌芽係成長起來的高管,站在呂凱等萌芽嫡係高管的角度,孫陽那更是純粹的空降者。


    沒有跟張碩這個大老板共同創業的經曆,自然也就少了一絲默契。


    甚至是信任。


    “對於青檸集團總部的定位,我感覺,有必要再重申一下。”


    聽完呂凱匯報之後,張碩發表了個人看法:“青檸集團總部的定位,不該僅僅局限於一個行政總部,就起一個簡單的協調、統攬全局作用。”


    “董事長的意思是?”呂凱順勢請示。


    “要給青檸集團總部注入新的靈魂,簡單說,就是要在青檸集團設立類似沃土研究院一類的研發中心,承擔集團的核心、前沿研發職責。”


    張碩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相關問題。


    青檸集團對於恆銳製藥、薇創醫療、邁銳醫療的收購,總體上,都是不徹底的,不僅保留了創始人團隊,還保留了創始人團隊手中的股份。


    包括一些特殊投資機構所持有的股份。


    這也就導致說,三家子公司都仍舊維持著董事會架構,雖然都是青檸集團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但卻不是全資子公司。


    在日常運營上相對獨立,集團總部對子公司的掌控力度也很有限。


    這樣的一種組合,顯然無法達到張碩提出的“破而後立”的效果,想要在醫療行業掀起什麽大的波瀾,就更是困難重重。


    鑒於此。


    張碩的想法就是——另起爐灶。


    “青檸研究院…”


    這是張碩臨時起的一個名字,“將主要承擔青檸集團在高精尖醫療器材,抗癌類藥物,高端疫苗等領域的研發工作。”


    言下之意。


    高端研發由青檸研究院負責,下麵的子公司隻負責生產跟中低端研發。


    這樣一來。


    無形之中,就確立了青檸集團總部在整個集團體係當中的核心地位,也不至於說,萌芽集團撥付的巨額研發經費,讓下麵的子公司給霍霍了。


    畢竟。


    萌芽集團對青檸集團總部的控製力都有限,更何況是下麵的子公司了。


    隻能是在製度上加以預防跟約束。


    “除此之外,青檸研究院還將肩負起在生物製藥、生命科學等前沿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不求短時間內出成果,但求厚積爆發。”


    唯有如此,才能承擔起張碩對於青檸集團曆史使命的定位。


    否則就將大大折扣。


    畢竟,光是在應用層麵的研發,那都是有瓶頸跟上限的。唯有在前沿科學、基礎科學領域提前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才能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而不至於說受製於人。


    也唯有這樣做,青檸集團才能跟春苗基金互相配合,促進華夏在生物製藥、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領域的整體進步。


    讓相關人才能夠有充足的、合適的實驗室、研究機構,能夠呆下去,能夠穩穩地端住手裏的飯碗,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


    而不至於說。


    讓生物製藥成為華夏大學圈子裏中最為坑爹的專業之一。


    這本來就很不正常。


    “明白了!”


    呂凱也是神情一肅,顯然是理解了張碩大老板的良苦用心,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就是這樣的話,青檸集團的研發支出,怕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無論是生物製藥,還是生命科學,都是非常燒錢的。


    更遑論說,青檸研究院還要承擔高精尖醫療器械、抗癌類藥物、高端疫苗等麵向市場的,應用層麵的研發工作。


    無論哪一項,研發開支都不會低。


    “隻要能夠將研發經費落到實處,集團還怕花錢嗎?”


    張碩卻是非常豪橫。


    他不怕花錢,就怕沒地方花錢,或者是錢沒有花對地方。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三到五年,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大爆發,萌芽集團將會變得非常有錢。


    並不愁無以為繼!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天撒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天天撒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