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張碩全國一圈飛完,返迴濱海城時,一月份也已經進入尾聲。
而就在他外出期間。
萌芽集團正式跟amd達成海外投資協定,萌芽集團將出資5億美刀,獲得amd25%的股份,成為amd的大股東之一。
該部分股權將掛在稻穗集團名下,繼續抬升稻穗集團的估值。
原時空amd的市值在22年的時候,巔峰時一度接近兩千億美刀,而現在的市值隻有區區二十億美刀。
也就意味著,僅僅從財務投資的角度,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萌芽對amd的這筆投資就將暴漲近一百倍。
絕對的物超所值了。
而站在amd的角度,萌芽的這筆5億美刀投資則更像是一顆救命稻草,足以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向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最關鍵的是,還能用這筆資金用於新的研發。
同樣也是不虧!
等到交易審批通過之後,amd就將召開股東大會,屆時,稻穗集團將有權利提名一名新董事,進入amd的董事會。
毫無疑問,稻穗集團總裁林正東將會是合適人選。
如此一來,稻穗集團就將跟amd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對於兩家半導體企業未來的技術合作、人員交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因著amd持續虧損,交易審批通過基本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最妙的是——
“通過對amd的投資,很好地對外展示了我們的資金實力,據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曰立那邊的態度越發鬆動了。”呂凱笑著匯報。
“很好,就是要保持這個勢頭,繼續向曰立施壓。”
可以說,對曰立存儲的收購,是萌芽海外投資並購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是一塊試金石,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必須要拿下!
哪怕說是多付出一些溢價,那也是值當的。
因為像曰立存儲這樣的稀缺資產,日後就是有錢也很難再被買到,被收購一家就少了一家,很難用短期的損失波動來評估。
“對了,你看看這個。”
張碩按下曰立存儲的事情不表,指了指電腦上的一則新聞——
《利晶集團債台高築,瀕臨破產!》
卻是從08年開始,夷州行省的dram產業在叁星圍剿之下遭受重創,價格持續崩跌,不少企業麵臨債務與虧損的雙重壓力。
利晶集團就首當其衝。
到了去年年底,利晶集團債務高達284億,加上持續虧損,黯然退市。
至今仍未解決債務問題。
眼看著就要遊走在破產重組的邊緣,成為時代的一顆棄子。
因而引發廣泛關注。
“董事長,您想進入晶圓代工行業?”呂凱眼中精光一閃。
“聰明!”
張碩不由豎起大拇指,欽佩於呂凱思維的敏銳。
利晶集團作為夷州行省的一家半導體企業,雖然不如泰機電那麽風光,實力也不可小覷,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就是一家晶圓代工廠。
恰逢利晶集團遭遇債務危機,正是萌芽抄底的好機會。
張碩之所以關注到利晶集團,是因為這家企業後來時來運轉,不僅還清了債務,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還重新上市。
可謂傳奇。
最重要的是,號稱最強風投城市的廬州,原時空在15年的時候跟利晶集團合作,成立了號稱華夏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和集成。
晶和集成也確實不負眾望,猶如一匹黑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一舉超過高麗的東部高科,躋身全球晶圓代工廠第十名。
在華夏,也僅次於中鑫國際、嘩鴻集團。
嘩鴻集團在上次的半導體大整合中,已經整體並入華夏微電子。
張碩當然也就看上了利晶集團這塊肥肉,想要效仿原時空廬州的做法,投資利晶集團的同時,借助利晶集團在晶圓代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在江夏聯合籌建屬於稻穗集團自己的晶圓代工廠。
畢竟說,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華夏微電子一家身上。
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對泰機電的算計上。
至於說中鑫,那更是算了吧,張碩從頭到尾就沒有對它抱有什麽期望。
中鑫從創立初始就注定了派係叢生。
基因不純,再怎麽努力也沒用。
晶圓代工事關半導體發展大局,彼此競爭也並非壞事,張碩必須要做萬全的準備,斷不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而且。
話說迴來,僅是萌芽係中,除了燭龍芯片,像芒果汽車芯片以及璟嘉薇的顯卡芯片,曰立存儲的存儲芯片,都需要晶圓代工廠的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稻穗集團介入晶圓代工業務是很合理的。
也很合適。
“那成,年會之後,我親自跑一趟夷州行省。”呂凱也是雷厲風行。
“要快!”
張碩卻是更著急,“對利晶集團的投資,要在一個月內敲定。”
不是他急功近利。
而是兩三月之後,dram的價格就將迎來一波上漲周期,雖然沒辦法將利晶集團直接拉出債務泥潭,但也能輸一口血。
那時再要投資利晶集團,代價肯定更高。
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來的好!
“應該沒什麽問題。”
雖然這一個月橫跨春節假期,但呂凱卻沒有做任何的辯解,身為集團高管,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假期。
該加班還得加班。
“除了投資利晶集團,還有一件事要抓緊。”張碩說。
“您請講!”
“去高麗,找到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兼首席技術官梁崧,邀請他加入稻穗集團,擔任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全麵負責集團的晶圓代工業務。”
晶圓代工業務雖然處在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下遊,但是對於先進製程的研發,同樣需要一位技術大拿來主導。
而梁崧,就是這麽一位傳奇人物。
甚至可以說,是晶圓代工領域高技術研發最為傑出的人才之一。
梁崧師從半導體晶圓加工技術之父胡陣名,畢業之後進入amd工作,期間發表了350篇技術論文,還獲得了181件半導體關鍵技術發明專利。
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大佬。
92年,梁崧從amd離職,加入彼時還不怎麽起眼的泰機電。
別看21年芯片製程都已經卷到了5納米、3納米,甚至是2納米,但是在千禧年前後,世界主流半導體企業都還在從180nm向130nm製程突破。
差距是不是有點大?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要突破的是一個技術的分水嶺。
因為過去所用的都是鋁製程,但是鋁製程工藝繼續用在130納米以上時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全世界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ibm首先在研發上取得一些領先,並試圖以此為籌碼,繼續統治整個芯片的製造環節,於是找到泰機電提出合作。
結果泰機電拒絕了。
泰機電拒絕的底氣,正是來自梁崧和他的導師胡陣名,師徒二人革命性地采用了全新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也就是finfet技術方案。
跳過150納米,直接進入到130納米製程。
03年,130納米全銅製程新方案量產獲得成功,泰機電借此不僅一舉追平了與ibm兩個代次的製程代差,還擺脫了對其技術的依賴。
擁有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的一席之地。
此一役,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梁崧也是一戰成名,一舉奠定了他在泰機電技術核心的地位。
但命運就是這麽的神奇。
後續在泰機電的職場鬥爭中,梁崧遺憾敗北,被邊緣化。
於09年從泰機電落寞辭職。
因為梁崧的辭職,泰機電28納米製程的量產遲遲無法實現,從10年拖到了11年,比計劃晚了一年多。
後麵的故事就更傳奇了。
11年,梁崧悄然加入叁星,擔任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裁兼技術長。
彼時的叁星,晶圓代工業務被卡在了由28nm製程向下的過程中,技術上遲遲無法突破,開發陷入停擺。
眼看就要跟不上泰機電的發展步伐,所以才會押寶梁崧。
而梁崧也確實不負眾望,一上來就叫停了已經跟不上時代的20納米製程研發,直接由28nm跨越到14nm製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級的製程工藝迭代。
雖然這在叁星看來有點瘋狂,但背水一戰也別無選擇。
隻能“賭命”似的全力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4年,叁星14納米製程首先量產成功,而泰機電在半年後才推出16nm的製程,還比叁星落後了半個代次。
憑借製程的領先,叁星成功從泰機電手裏搶走了平果a9處理器80%的訂單,和皋通驍龍的大量訂單,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
再之後。
泰機電對梁崧展開追殺,迫使其在15年離開叁星。
然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了,從叁星離開之後,梁崧被中鑫三顧茅廬,於17年加入中鑫,想要幫助中鑫實現先進製程上的跨越。
隻可惜。
彼時的泰機電、叁星已經領先中鑫太多,而中鑫本身的技術儲備也是嚴重不足,即便迎頭追趕,也與全球最先進在製程無緣。
而現在。
張碩想要的,就是在叁星14納米製程量產成功之前,將梁崧從叁星挖走,加入稻穗集團,提前參與到全球先進製程的競爭當中。
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
彼時叁星為了挖走梁崧,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梁崧還在泰機電時,就在私底下跟梁崧建立起私人聯係,還搞夫人外交。
更不用說,梁崧身上既背負著叁星的競業協議,還遭到泰機電的追殺。
想要順利加入稻穗集團,實在是難如登天。
但張碩從來都不是一個怕困難的人,“你跟伍總監,先去高麗跟梁崧接洽,合適的時候,我再跟他親自麵談。”
“好!”
對於梁崧,呂凱也不陌生,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因為在他看來,想從叁星挖走梁崧,其難度可比投資利晶集團要大得多。
但是再困難,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
2月1日,星期五。
今天晚上,萌芽集團總部也將舉行例行年會。
後天就是農曆小年,也就是說,年會之後,萌芽集團從下到上,基本上也就都進入春節假期時間,外地員工票都已經買好了。
就等著年會結束,好友之間聚一聚,浪一波之後,就各自踏上迴家之路。
張碩也不例外。
他這次全國重點巡查,故意漏掉了江城,就是準備在迴家的時候,順帶去拚夕夕集團總部走一遭,免得來迴折騰。
上午,張碩坐在辦公室,簽批了新一個月的撥款申請。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7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汽車撥付6億研發經費;
向稻穗集團撥付合計37億的巨額資金,其中5億為研發經費,剩下的32億則是為投資amd準備的資金;
向萌芽置業隻撥付1億運營資金,因為春節期間基本停工。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51億撥款,單月撥款額度再創新高。
就這,都還是上個月已經撥付了第一季度的運營資金,二月份的撥款隻是作為一種補充,主要用於研發支出。
否則,總的撥款額度將會更高。
可以看到,不包括已經實現盈利的子公司,僅是沃土研究院、芒果汽車以及稻穗集團三家,單月研發經費之和已經達到18億。
沃土研究院是因為新增了3d打印實驗室。
由此推斷。
整個萌芽係2013年全年研發支出突破三百億,是很輕鬆的事情。
甚至可能超標。
除了這些,上個月大的開支,還包括向青雲數據增資36億,以25億的價格收購臨湘璟嘉薇。
利潤方麵。
上個月,青鳥互娛上繳利潤32億,麥粒集團上繳利潤60億,青禾科技上繳利潤2.5億,萌芽金融控股上繳利潤2億。
合計上繳利潤96.5億,比上個月增加1億。
——略——
【等級】:10級(1508萬/5000萬)
【現金】:170.5億
【貸款】:145億(銀行貸款)+15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略——
相比上個月,萌芽賬上現金暴漲114.5億,並不是說實現了正向盈利。
恰恰相反。
因著投資並購,上個月萌芽現金流其實是淨流出近20億。
隻所以現金流暴漲,隻是因為從銀行獲得了120億的貸款,同時還發行了十億公司債,才得以讓萌芽保持充裕的資金。
否則資金池又要見底了。
好在二月已經是預計最困難的一個月,等到下個月,兩百億服務費到賬之後,萌芽的現金流就將得到徹底改善。
前提是,之後的時間裏,萌芽不再進行大手筆的投資。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別的不說,光是萌芽要進入晶圓代工領域,從投資利晶集團,到在江夏建設晶圓代工廠,再到後續的研發、量產等等。
少說也要砸下大幾百億的資金。
張碩已經做好了心裏建設,預計將萌芽13年的大部分利潤,都砸到半導體領域,以支撐稻穗集團的高速發展。
沒幾年可消耗的了!
………
因為有張碩的指示。
萌芽集團總部今年的年會,辦的格外節儉,既沒有請明星助陣,也沒有搞什麽大場麵,一切從簡,更像是一場頒獎典禮。
按照慣例。
在年會上頒發了最佳新員工,最佳員工,最佳運營團隊,最佳研發團隊,最佳進步獎,最佳關懷獎,最佳公益獎等各類獎項。
當然還有最為重量級的總裁特別獎。
今年的獲得者是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麥粒集團總裁顧銘章,以表彰麥粒x1的驚豔問世,可謂是實至名歸。
年會結束之後,第二天,張碩就飛迴江城。
同行的還有蔡淼淼。
這丫頭還挺有事業心,原本是計劃在濱海城過年的,被舅舅、舅媽在電話裏好一頓說教,這才不情不願地迴家。
儼然便是張碩2.0版。
剛迴到家,家裏的氣氛卻是不怎麽好。
“怎麽了?淼淼我不是帶迴來了嗎?”張碩也是一頭霧水。
“是你小叔在工地出事了。”
老張難得眉頭緊鎖,“模板坍塌,你小叔的左小腿算是廢了。”
“人沒事就好。”
張碩也是心中一沉。
“哪裏好的了,你小叔之前幹包工頭,一家人日子過的也還算滋潤。現在作為家裏的頂梁柱,說跨就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那不是還有我們嘛。”
如果是原時空,麵對家族的這種大變故,張碩大抵是有心無力的,現在不一樣,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確實能解決不少問題。
“春節之後,安排小叔去魔都或者京師就診,裝上假肢吧,一應費用由敗家子基金承擔。以後每個月,再給小叔家補貼一萬生活費。”
張碩也想多給來著,就怕其他親戚眼紅。
敗家子基金除了支持家族成員創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家族成員大病開支兜底。
“我也是這麽想的。”
老張緊鎖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些,“隻是,你小叔慣常性格要強,未必就肯接受這種半施舍的日子。生活是無憂,但心理上…”
人跟人是不一樣的。
有喜歡躺平的,巴不得領著補貼混吃等死。
也有要強的。
小叔張占南就是後者,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外出闖蕩,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卻愣是一步步做成了包工頭。
也算是出人頭地了。
“這樣啊…”
張碩琢磨了一下,說道:“老張,你看,能不能以敗家子基金的名義,在我們農村老家投資建設一座生態采摘農場,交給大伯、小叔他們共同打理。爺爺奶奶如果幹得動,也可以搬到農場一起幫忙。”
他卻是受了萌芽產業園規劃的啟發。
想要小叔在心理上站起來,那就不能是簡單的施舍,最好是能重新找到可以忙碌,甚至是為之奮鬥的事業。
生態采摘農場,就是一個不錯的平台。
首先是農用機械的普及,需要的人力並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老少一起上陣,還能重新粘合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不用都跑到外地打工賺錢。
“生態采摘農場,這,能行嗎?我可是聽說了,這種基本隻有在大城市附近才能搞,我們老家那都是縣城周邊,沒有客源吧?”老張卻是不好忽悠。
“那簡單啊,就在江城郊區承包一片土地,不就行了?”
隻要資金充足,這都不算是個事。
“那要下這麽大的血本,根本就沒想著要賺錢吧?你小叔可不傻,會看不穿你這裏麵玩的小把戲。”老張還是有些擔心。
“我倒不這麽覺得。”
張碩搖頭,“小叔要強歸要強,但又不傻,誰真心對他好,能看不出來?”
要強跟鑽牛角尖,還是有區別的。
“這倒也是!”
老張詫異看了張碩一眼,沒想到,張碩在人情世故這一塊,竟然看得比他還有通透,欣慰的同時,又有那麽以小丟丟的失落。
“而且,花大價錢搞生態采摘園,也未必就不能實現盈利。”
張碩繼續他的構想。
“別的不說,拚夕夕集團就可以作為生態采摘園的固定大客戶,光憑拚夕夕集團總部的大食堂,就能消化大部分的蔬菜、魚肉。”
“采摘園也可以作為拚夕夕集團團建的合作夥伴,不愁沒有客源。”
雖然張碩一貫堅持跟反對說,讓家族成員進入萌芽係旗下的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是死腦筋,這種靈活變通還是允許的。
本身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這倒是個好主意。”
被張碩這麽一說,也是徹底勾起了老張的興趣。
“是吧?”
張碩繼續蠱惑,“農場的房子可以建大一些,這樣你跟老媽周末也能去農場度假,種種菜,養養花,喂喂魚什麽的,多好啊。”
“被你說的,我都想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老張終於是笑了。
恰在這時。
一直沒有吱聲的老媽,幽幽插了一句:“就算退休,那也得等抱上孫子再說。臭小子,你跟小西,準備什麽時候結婚啊?”
“汀!!!”
張碩直接無語子,這天沒法聊了。
不想,這迴老張竟然也跟著幫腔,“你媽說得對,等你跟小西有了孩子之後,我們老兩口幫忙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繼續過你們的二人世界。”
“可不是嘛!”
蔡漱玉饞孫子孫女都快饞哭了,“最好生一對雙胞胎!”
張碩:“....”
而就在他外出期間。
萌芽集團正式跟amd達成海外投資協定,萌芽集團將出資5億美刀,獲得amd25%的股份,成為amd的大股東之一。
該部分股權將掛在稻穗集團名下,繼續抬升稻穗集團的估值。
原時空amd的市值在22年的時候,巔峰時一度接近兩千億美刀,而現在的市值隻有區區二十億美刀。
也就意味著,僅僅從財務投資的角度,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萌芽對amd的這筆投資就將暴漲近一百倍。
絕對的物超所值了。
而站在amd的角度,萌芽的這筆5億美刀投資則更像是一顆救命稻草,足以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向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最關鍵的是,還能用這筆資金用於新的研發。
同樣也是不虧!
等到交易審批通過之後,amd就將召開股東大會,屆時,稻穗集團將有權利提名一名新董事,進入amd的董事會。
毫無疑問,稻穗集團總裁林正東將會是合適人選。
如此一來,稻穗集團就將跟amd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對於兩家半導體企業未來的技術合作、人員交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因著amd持續虧損,交易審批通過基本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最妙的是——
“通過對amd的投資,很好地對外展示了我們的資金實力,據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曰立那邊的態度越發鬆動了。”呂凱笑著匯報。
“很好,就是要保持這個勢頭,繼續向曰立施壓。”
可以說,對曰立存儲的收購,是萌芽海外投資並購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是一塊試金石,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必須要拿下!
哪怕說是多付出一些溢價,那也是值當的。
因為像曰立存儲這樣的稀缺資產,日後就是有錢也很難再被買到,被收購一家就少了一家,很難用短期的損失波動來評估。
“對了,你看看這個。”
張碩按下曰立存儲的事情不表,指了指電腦上的一則新聞——
《利晶集團債台高築,瀕臨破產!》
卻是從08年開始,夷州行省的dram產業在叁星圍剿之下遭受重創,價格持續崩跌,不少企業麵臨債務與虧損的雙重壓力。
利晶集團就首當其衝。
到了去年年底,利晶集團債務高達284億,加上持續虧損,黯然退市。
至今仍未解決債務問題。
眼看著就要遊走在破產重組的邊緣,成為時代的一顆棄子。
因而引發廣泛關注。
“董事長,您想進入晶圓代工行業?”呂凱眼中精光一閃。
“聰明!”
張碩不由豎起大拇指,欽佩於呂凱思維的敏銳。
利晶集團作為夷州行省的一家半導體企業,雖然不如泰機電那麽風光,實力也不可小覷,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就是一家晶圓代工廠。
恰逢利晶集團遭遇債務危機,正是萌芽抄底的好機會。
張碩之所以關注到利晶集團,是因為這家企業後來時來運轉,不僅還清了債務,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還重新上市。
可謂傳奇。
最重要的是,號稱最強風投城市的廬州,原時空在15年的時候跟利晶集團合作,成立了號稱華夏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和集成。
晶和集成也確實不負眾望,猶如一匹黑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一舉超過高麗的東部高科,躋身全球晶圓代工廠第十名。
在華夏,也僅次於中鑫國際、嘩鴻集團。
嘩鴻集團在上次的半導體大整合中,已經整體並入華夏微電子。
張碩當然也就看上了利晶集團這塊肥肉,想要效仿原時空廬州的做法,投資利晶集團的同時,借助利晶集團在晶圓代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在江夏聯合籌建屬於稻穗集團自己的晶圓代工廠。
畢竟說,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華夏微電子一家身上。
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對泰機電的算計上。
至於說中鑫,那更是算了吧,張碩從頭到尾就沒有對它抱有什麽期望。
中鑫從創立初始就注定了派係叢生。
基因不純,再怎麽努力也沒用。
晶圓代工事關半導體發展大局,彼此競爭也並非壞事,張碩必須要做萬全的準備,斷不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而且。
話說迴來,僅是萌芽係中,除了燭龍芯片,像芒果汽車芯片以及璟嘉薇的顯卡芯片,曰立存儲的存儲芯片,都需要晶圓代工廠的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稻穗集團介入晶圓代工業務是很合理的。
也很合適。
“那成,年會之後,我親自跑一趟夷州行省。”呂凱也是雷厲風行。
“要快!”
張碩卻是更著急,“對利晶集團的投資,要在一個月內敲定。”
不是他急功近利。
而是兩三月之後,dram的價格就將迎來一波上漲周期,雖然沒辦法將利晶集團直接拉出債務泥潭,但也能輸一口血。
那時再要投資利晶集團,代價肯定更高。
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來的好!
“應該沒什麽問題。”
雖然這一個月橫跨春節假期,但呂凱卻沒有做任何的辯解,身為集團高管,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假期。
該加班還得加班。
“除了投資利晶集團,還有一件事要抓緊。”張碩說。
“您請講!”
“去高麗,找到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兼首席技術官梁崧,邀請他加入稻穗集團,擔任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全麵負責集團的晶圓代工業務。”
晶圓代工業務雖然處在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下遊,但是對於先進製程的研發,同樣需要一位技術大拿來主導。
而梁崧,就是這麽一位傳奇人物。
甚至可以說,是晶圓代工領域高技術研發最為傑出的人才之一。
梁崧師從半導體晶圓加工技術之父胡陣名,畢業之後進入amd工作,期間發表了350篇技術論文,還獲得了181件半導體關鍵技術發明專利。
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大佬。
92年,梁崧從amd離職,加入彼時還不怎麽起眼的泰機電。
別看21年芯片製程都已經卷到了5納米、3納米,甚至是2納米,但是在千禧年前後,世界主流半導體企業都還在從180nm向130nm製程突破。
差距是不是有點大?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要突破的是一個技術的分水嶺。
因為過去所用的都是鋁製程,但是鋁製程工藝繼續用在130納米以上時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全世界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ibm首先在研發上取得一些領先,並試圖以此為籌碼,繼續統治整個芯片的製造環節,於是找到泰機電提出合作。
結果泰機電拒絕了。
泰機電拒絕的底氣,正是來自梁崧和他的導師胡陣名,師徒二人革命性地采用了全新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也就是finfet技術方案。
跳過150納米,直接進入到130納米製程。
03年,130納米全銅製程新方案量產獲得成功,泰機電借此不僅一舉追平了與ibm兩個代次的製程代差,還擺脫了對其技術的依賴。
擁有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的一席之地。
此一役,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梁崧也是一戰成名,一舉奠定了他在泰機電技術核心的地位。
但命運就是這麽的神奇。
後續在泰機電的職場鬥爭中,梁崧遺憾敗北,被邊緣化。
於09年從泰機電落寞辭職。
因為梁崧的辭職,泰機電28納米製程的量產遲遲無法實現,從10年拖到了11年,比計劃晚了一年多。
後麵的故事就更傳奇了。
11年,梁崧悄然加入叁星,擔任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裁兼技術長。
彼時的叁星,晶圓代工業務被卡在了由28nm製程向下的過程中,技術上遲遲無法突破,開發陷入停擺。
眼看就要跟不上泰機電的發展步伐,所以才會押寶梁崧。
而梁崧也確實不負眾望,一上來就叫停了已經跟不上時代的20納米製程研發,直接由28nm跨越到14nm製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級的製程工藝迭代。
雖然這在叁星看來有點瘋狂,但背水一戰也別無選擇。
隻能“賭命”似的全力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4年,叁星14納米製程首先量產成功,而泰機電在半年後才推出16nm的製程,還比叁星落後了半個代次。
憑借製程的領先,叁星成功從泰機電手裏搶走了平果a9處理器80%的訂單,和皋通驍龍的大量訂單,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
再之後。
泰機電對梁崧展開追殺,迫使其在15年離開叁星。
然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了,從叁星離開之後,梁崧被中鑫三顧茅廬,於17年加入中鑫,想要幫助中鑫實現先進製程上的跨越。
隻可惜。
彼時的泰機電、叁星已經領先中鑫太多,而中鑫本身的技術儲備也是嚴重不足,即便迎頭追趕,也與全球最先進在製程無緣。
而現在。
張碩想要的,就是在叁星14納米製程量產成功之前,將梁崧從叁星挖走,加入稻穗集團,提前參與到全球先進製程的競爭當中。
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
彼時叁星為了挖走梁崧,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梁崧還在泰機電時,就在私底下跟梁崧建立起私人聯係,還搞夫人外交。
更不用說,梁崧身上既背負著叁星的競業協議,還遭到泰機電的追殺。
想要順利加入稻穗集團,實在是難如登天。
但張碩從來都不是一個怕困難的人,“你跟伍總監,先去高麗跟梁崧接洽,合適的時候,我再跟他親自麵談。”
“好!”
對於梁崧,呂凱也不陌生,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因為在他看來,想從叁星挖走梁崧,其難度可比投資利晶集團要大得多。
但是再困難,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
2月1日,星期五。
今天晚上,萌芽集團總部也將舉行例行年會。
後天就是農曆小年,也就是說,年會之後,萌芽集團從下到上,基本上也就都進入春節假期時間,外地員工票都已經買好了。
就等著年會結束,好友之間聚一聚,浪一波之後,就各自踏上迴家之路。
張碩也不例外。
他這次全國重點巡查,故意漏掉了江城,就是準備在迴家的時候,順帶去拚夕夕集團總部走一遭,免得來迴折騰。
上午,張碩坐在辦公室,簽批了新一個月的撥款申請。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7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汽車撥付6億研發經費;
向稻穗集團撥付合計37億的巨額資金,其中5億為研發經費,剩下的32億則是為投資amd準備的資金;
向萌芽置業隻撥付1億運營資金,因為春節期間基本停工。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51億撥款,單月撥款額度再創新高。
就這,都還是上個月已經撥付了第一季度的運營資金,二月份的撥款隻是作為一種補充,主要用於研發支出。
否則,總的撥款額度將會更高。
可以看到,不包括已經實現盈利的子公司,僅是沃土研究院、芒果汽車以及稻穗集團三家,單月研發經費之和已經達到18億。
沃土研究院是因為新增了3d打印實驗室。
由此推斷。
整個萌芽係2013年全年研發支出突破三百億,是很輕鬆的事情。
甚至可能超標。
除了這些,上個月大的開支,還包括向青雲數據增資36億,以25億的價格收購臨湘璟嘉薇。
利潤方麵。
上個月,青鳥互娛上繳利潤32億,麥粒集團上繳利潤60億,青禾科技上繳利潤2.5億,萌芽金融控股上繳利潤2億。
合計上繳利潤96.5億,比上個月增加1億。
——略——
【等級】:10級(1508萬/5000萬)
【現金】:170.5億
【貸款】:145億(銀行貸款)+15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略——
相比上個月,萌芽賬上現金暴漲114.5億,並不是說實現了正向盈利。
恰恰相反。
因著投資並購,上個月萌芽現金流其實是淨流出近20億。
隻所以現金流暴漲,隻是因為從銀行獲得了120億的貸款,同時還發行了十億公司債,才得以讓萌芽保持充裕的資金。
否則資金池又要見底了。
好在二月已經是預計最困難的一個月,等到下個月,兩百億服務費到賬之後,萌芽的現金流就將得到徹底改善。
前提是,之後的時間裏,萌芽不再進行大手筆的投資。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別的不說,光是萌芽要進入晶圓代工領域,從投資利晶集團,到在江夏建設晶圓代工廠,再到後續的研發、量產等等。
少說也要砸下大幾百億的資金。
張碩已經做好了心裏建設,預計將萌芽13年的大部分利潤,都砸到半導體領域,以支撐稻穗集團的高速發展。
沒幾年可消耗的了!
………
因為有張碩的指示。
萌芽集團總部今年的年會,辦的格外節儉,既沒有請明星助陣,也沒有搞什麽大場麵,一切從簡,更像是一場頒獎典禮。
按照慣例。
在年會上頒發了最佳新員工,最佳員工,最佳運營團隊,最佳研發團隊,最佳進步獎,最佳關懷獎,最佳公益獎等各類獎項。
當然還有最為重量級的總裁特別獎。
今年的獲得者是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麥粒集團總裁顧銘章,以表彰麥粒x1的驚豔問世,可謂是實至名歸。
年會結束之後,第二天,張碩就飛迴江城。
同行的還有蔡淼淼。
這丫頭還挺有事業心,原本是計劃在濱海城過年的,被舅舅、舅媽在電話裏好一頓說教,這才不情不願地迴家。
儼然便是張碩2.0版。
剛迴到家,家裏的氣氛卻是不怎麽好。
“怎麽了?淼淼我不是帶迴來了嗎?”張碩也是一頭霧水。
“是你小叔在工地出事了。”
老張難得眉頭緊鎖,“模板坍塌,你小叔的左小腿算是廢了。”
“人沒事就好。”
張碩也是心中一沉。
“哪裏好的了,你小叔之前幹包工頭,一家人日子過的也還算滋潤。現在作為家裏的頂梁柱,說跨就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那不是還有我們嘛。”
如果是原時空,麵對家族的這種大變故,張碩大抵是有心無力的,現在不一樣,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確實能解決不少問題。
“春節之後,安排小叔去魔都或者京師就診,裝上假肢吧,一應費用由敗家子基金承擔。以後每個月,再給小叔家補貼一萬生活費。”
張碩也想多給來著,就怕其他親戚眼紅。
敗家子基金除了支持家族成員創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家族成員大病開支兜底。
“我也是這麽想的。”
老張緊鎖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些,“隻是,你小叔慣常性格要強,未必就肯接受這種半施舍的日子。生活是無憂,但心理上…”
人跟人是不一樣的。
有喜歡躺平的,巴不得領著補貼混吃等死。
也有要強的。
小叔張占南就是後者,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外出闖蕩,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卻愣是一步步做成了包工頭。
也算是出人頭地了。
“這樣啊…”
張碩琢磨了一下,說道:“老張,你看,能不能以敗家子基金的名義,在我們農村老家投資建設一座生態采摘農場,交給大伯、小叔他們共同打理。爺爺奶奶如果幹得動,也可以搬到農場一起幫忙。”
他卻是受了萌芽產業園規劃的啟發。
想要小叔在心理上站起來,那就不能是簡單的施舍,最好是能重新找到可以忙碌,甚至是為之奮鬥的事業。
生態采摘農場,就是一個不錯的平台。
首先是農用機械的普及,需要的人力並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老少一起上陣,還能重新粘合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不用都跑到外地打工賺錢。
“生態采摘農場,這,能行嗎?我可是聽說了,這種基本隻有在大城市附近才能搞,我們老家那都是縣城周邊,沒有客源吧?”老張卻是不好忽悠。
“那簡單啊,就在江城郊區承包一片土地,不就行了?”
隻要資金充足,這都不算是個事。
“那要下這麽大的血本,根本就沒想著要賺錢吧?你小叔可不傻,會看不穿你這裏麵玩的小把戲。”老張還是有些擔心。
“我倒不這麽覺得。”
張碩搖頭,“小叔要強歸要強,但又不傻,誰真心對他好,能看不出來?”
要強跟鑽牛角尖,還是有區別的。
“這倒也是!”
老張詫異看了張碩一眼,沒想到,張碩在人情世故這一塊,竟然看得比他還有通透,欣慰的同時,又有那麽以小丟丟的失落。
“而且,花大價錢搞生態采摘園,也未必就不能實現盈利。”
張碩繼續他的構想。
“別的不說,拚夕夕集團就可以作為生態采摘園的固定大客戶,光憑拚夕夕集團總部的大食堂,就能消化大部分的蔬菜、魚肉。”
“采摘園也可以作為拚夕夕集團團建的合作夥伴,不愁沒有客源。”
雖然張碩一貫堅持跟反對說,讓家族成員進入萌芽係旗下的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是死腦筋,這種靈活變通還是允許的。
本身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這倒是個好主意。”
被張碩這麽一說,也是徹底勾起了老張的興趣。
“是吧?”
張碩繼續蠱惑,“農場的房子可以建大一些,這樣你跟老媽周末也能去農場度假,種種菜,養養花,喂喂魚什麽的,多好啊。”
“被你說的,我都想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老張終於是笑了。
恰在這時。
一直沒有吱聲的老媽,幽幽插了一句:“就算退休,那也得等抱上孫子再說。臭小子,你跟小西,準備什麽時候結婚啊?”
“汀!!!”
張碩直接無語子,這天沒法聊了。
不想,這迴老張竟然也跟著幫腔,“你媽說得對,等你跟小西有了孩子之後,我們老兩口幫忙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繼續過你們的二人世界。”
“可不是嘛!”
蔡漱玉饞孫子孫女都快饞哭了,“最好生一對雙胞胎!”
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