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星期五。


    上午九時,張碩再次出現在路北萌芽大廈,準備參加麥粒x2技術研討會。


    開會之前。


    顧銘章向張碩匯報了一件事,“張總,之前您提議,要跟小咪等友商在地市一級組建聯合維修中心,被小咪它們婉拒了。”


    “華威也拒絕了?”張碩眉頭微揚。


    “是的。”


    “還真是,出乎預料啊。”


    張碩先是詫異,隨即又釋然,這種事情,估計在華威內部都匯報不到仁總那一層級,就被主管手機業務的高管給砍了。


    這也算是大公司的通病了。


    至於說小咪、ov等拒絕,估計也是見麥粒x1大獲成功,有些意難平吧。


    這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是一年之前的張碩,被拒絕之後,估計就會自尊心發作,勢必是要撇開小咪它們,決心做一匹孤狼,獨自在手機行業奮鬥了。


    可是不成啊!


    倒不是說,張碩沒有信心帶著麥粒集團超越平果、叁星的手機業務,而是時間不等人,留給麥粒集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真要學孤狼,英勇是英勇了,卻很可能把事情給搞砸了。


    這不是張碩想看到的。


    真正的英雄,不是要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而是要把事情做成。


    這需要更大的智慧與格局。


    “這樣,你替我約一約這幾家友商負責人,來濱海城共商大事。”


    既然顧銘章出麵,推動不了這件事,那就隻能是張碩親自出馬了。


    當然了。


    他要將幾位大佬約在濱海城見麵,那討論的,就不會隻是組建聯合維修中心這樣的小事,勢必是要涉及到牽扯到手機行業全局的大事。


    為了讓華夏手機廠商團結起來,良性競爭,張碩勢必是要拋出餌料。


    而且。


    以雷布斯等人的胃口,這餌料還不能太寒磣。


    至於到底是什麽餌料,張碩心中隱隱已經有了想法,這也是他在大學校園散步時就琢磨好的,原本是想往後拖一拖。


    現在看是這麽一個局麵,下決定提前將這餌料拋出來。


    時不我待啊!


    “好!”


    見老板要將主要手機廠商大佬都聚在一起,顧銘章就知道,老板要談的事情,肯定就不止聯合維修中心那麽簡單。


    但老板不提,顧銘章也不好多問。


    反倒是張碩,來了麥粒集團總部,忍不住又關心起麥粒x1的最新情況,問顧銘章:“麥粒x1的產能穩定嗎,能不能滿足銷售需求?”


    “實話說,是有點危險。”


    顧銘章沒敢隱瞞,解釋說到:“麥粒電子莞城工廠已經是二十四小時三班倒,人歇機器不歇,但也隻能拉升到產量的極限——每日12萬部。”


    相當於平均每秒都有1.4部手機組裝完成。


    可即便是這樣,也架不住進入十月之後,隨著麥粒x1口碑的持續發酵,銷量也跟著節節攀登,平均單日銷量已經逼近13萬部。


    如果不是提前有一些備貨,現在就已經缺貨了。


    這讓顧銘章很是汗顏。


    想到當初,是張碩極力主張,在麥粒x1剛拿出試驗機時,就高瞻遠矚地提出要為增加產能做準備,在江城投資建設新廠。


    否則。


    按照目前的銷售趨勢,麥粒x1遲到要斷貨,更別提開拓海外市場了。


    可以說。


    是張碩以一人之力,替麥粒集團躲過了一次重大的產能危機。


    “好在江城工廠的建設速度非常快,假期之前,鑒於麥粒x1的可喜銷量,還增加了工人,工廠建造速度進一步提速。預計在十一月中旬,江城工廠就可以投入使用,徹底緩解麥粒x1的產能焦慮。”顧銘章說。


    電子組裝工廠,大都是預製鋼結構,廠房建造速度還是極快的。


    相關的流水線設備也早就預定好了。


    包括對工人的培訓,因為張碩盯得緊,也一直都沒有落下,確保生產流水線安裝調試完畢之後,就能在第一時間上崗。


    總算是避免了麥粒x1斷貨的危機。


    眼瞅著叁星、htc打起了價格戰,平果也是來勢洶洶,華夏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正在進行著一場龍爭虎鬥,可不能在產能上掉了鏈子。


    真要是那樣,顧銘章估計也隻能是引咎辭職了。


    為了確保江城工廠順利投產,同時又要盯著莞城工廠的進度,已經晉升為麥粒集團副總裁的徐茂才,不得不開啟兩城來迴飛模式。


    “供應鏈呢,穩定嗎,有沒有出什麽幺蛾子?”張碩繼續追問。


    不怪他如此較真。


    實在是麥粒x1的成功,關係到萌芽未來幾年的規劃,實在是容不得一絲失敗,必須要做到確保萬無一失。


    “供應鏈也很穩定。”


    顧銘章笑著解釋:“因著麥粒x1的空前成功,麥粒x1的二十幾家供應商,在業內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負責金屬外殼供應的比亞蒂,股價更是迎來了一波大漲,據說華威、小咪等友商,都在跟比亞蒂接觸。”


    毫無疑問。


    隨著麥粒x1的成功,其生產模式也將成為業界新的標杆,不止是山寨機會模仿,像小咪、ov等大廠也會跟著模仿。


    尤其是金屬外殼這一塊,這是最好模仿,又不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的。


    可以預見。


    等到了明年,各家手機廠商的新機型發布上市,全金屬外殼將成為主流。


    結果就是。


    在比亞蒂股價上漲的同時,那些塑料外殼供應商的股價卻迎來了跳水。


    普遍不被看好。


    由此可見,麥粒集團已經有了初步左右手機供應鏈的實力。


    為了討好麥粒集團,已經被麥粒選為供應商的二十幾家幸運兒,那自然是倍加珍惜現在的合作機會,優先保質保量地為麥粒x1提供零配件。


    絲毫都不敢怠慢了。


    不為別的,隻因旁邊還有一堆的供應商,變著法兒地想要擠進麥粒集團明年的供應商名單之中,恨不得取現在的而代之。


    誰還敢懈怠了?


    手機整合廠商固然內卷的厲害,供應商內部確是更加的內卷。


    沒有最卷,隻有更卷。


    “等到這一批供應高峰過去之後,麥粒集團就將對旗下的供應商展開逐一的審查,可能會剔除一些不太滿意的供應商,添加一些新的供應商。”


    占據主導地位的麥粒集團,自然也是要優中選優。


    如此幾輪下去,基本上就會掌握上下遊供應商的命脈,叫它們往東,絕不敢往西,甚至還要想方設法地滿足麥粒集團提出的各種苛刻要求。


    這就是產業鏈的現實。


    “對於供應商的取舍,你自行把握就好。我隻強調一點,如果是沒做好的,哪怕是有萌芽投資參與了投資,該換掉,也要堅決換掉。”


    對於顧銘章,張碩還是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但同樣。


    萌芽投資對於供應商而言,也絕對不是什麽護身符。


    張碩是寧願投資失敗,也要確保麥粒x1的供應鏈是最優質的,不要求嚴苛的話,拿什麽去跟平果、叁星之類的巨頭競爭?!


    ………


    兩人在辦公室談了大半個小時,這才一同出席了技術研討會。


    因為討論的是麥粒x2大的設計方向,出於高度保密的需要,這場內部研討會的規格非常之高。


    除了張碩兩人,隻有麥粒集團副總裁兼技術總監宋雲,軟件事業部總經理薛濤,以及硬件事業部總經理等少數幾位大拿參加。


    宋雲負責拿出麥粒x2的設計初稿。


    其實都不能說是初稿,更像是一個概念設計草稿,主要就是圈定一些主要技術指標,好向下麵的研發中心、實驗室分發研發任務。


    麥粒x2的外觀設計,整體還是延續了麥粒x1的設計。


    這沒什麽好說的。


    之前就已經提過,麥粒x1參照的是平果6的外觀設計,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設計,並不需要為了創新而再創新。


    如果說有什麽變化,那也隻是屏幕尺寸變得更大了。


    而且麥粒x2會新增紅色配色。


    增加配色,說白了,就是為了提升消費者的新鮮感,給消費者多一種選擇。平果的做法是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增加,將這一噱頭利用到極致。


    相比之下,麥粒手機的配色設計,已經算是非常有誠意了,第一款就拿出五款配色,基本上到了麥粒2色係就定型了。


    並沒有那麽多的噱頭。


    而在軟硬件參數上麵,可以確定的是,麥粒x2將搭載mili2.0版本的操作係統,以及使用自研的燭龍芯片取代高通的驍龍芯片。


    前者有點虛,隻是根據安卓的進化而進化。


    自研芯片才是重頭戲。


    因為是自研芯片,就可以根據麥粒x2的性能進行微調,做到軟硬件的完美結合,而不至於說受限於驍龍芯片的設計水準。


    剩下的。


    諸如更大續航的電池,更高像素的攝像頭,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整體而言,如果按照宋雲提出的設計方案,麥粒x2相比麥粒x1,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進步,隻能說是在x1的基礎之上,做了一係列的優化。


    比如說,在麥粒x2上麵,肯定是要重點解決電池續航短、容易發熱、用久了會卡等毛病,不說完全根除,起碼要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不然。


    消費者憑什麽會買賬?


    “關於麥粒x2的設計構想,大體上就是這樣的,張總您這邊,有什麽要指導的嗎?”宋雲是既忐忑,又期待。


    “你覺得,這麽一款麥粒x2,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嗎?”張碩不答反問。


    “不能。”


    宋雲的臉色微白,顯然也很有自知之明。


    實話說,麥粒x2的設計雖然不算驚豔,但絕對是一款優秀的設計,如果交給平果,那勢必又將是一款現象級的爆款。


    可麥粒不是平果。


    原時空,平果在發布平果6s之前,已經累計發布了十款平果手機,積累了龐大的忠實消費者以及品牌價值。


    哪怕說平果6s相比平果6有些平庸,消費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


    不能指望說,平果的每一款產品都非常的驚豔。


    可麥粒手機不一樣。


    在發布麥粒x2之前,有且隻有一款麥粒x1在市場上流動,而且因著極其驚豔的設計與技術創新,在消費者心中才剛樹立起高端、高科技的概念。


    結果第二款手機就開始“擺爛”,變得毫無特色,平平無奇。


    消費者會怎麽想?


    怕是會以為,麥粒x1的成功隻是一個偶然,沾了外觀設計的光,實際麥粒集團的技術研發實力也就那樣,跟高科技並不沾邊。


    那就完犢子了。


    “所以啊,麥粒x2的設計,除了你提到的這些個指標,還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足夠驚豔的賣點,才能在消費者心中真正樹立起麥粒手機的品牌價值。”


    這也是為什麽,張碩執意要參加麥粒x2技術研討會的原因。


    實話說。


    宋雲提交的麥粒x2設計概念,不能說非常優秀,但至少是一份及格的答卷。尤其是說,麥粒x1的設計實則是張碩在背後主導,宋雲隻是一個執行者。


    這就導致說。


    麥粒x1本身的設計很驚豔,可那並非宋雲從無到有構想起來的,從源頭上,宋雲對麥粒x1的理解就是一“二手貨”。


    怎麽能期待說,他能夠在麥粒x2的設計上有什麽驚豔答卷?


    不現實嘛!


    說到底,張碩才是麥粒手機的靈魂設計師,即便是要有什麽新的、驚豔的設計,那基本也是出自他之手。


    宋雲的任務,就是將張碩的驚豔構想落地,變成現實。


    “您請說!”


    這下不止是宋雲,在座其他人也都掏出小本本。


    “第一,你剛才提到,麥粒x2的屏幕要比x1更大,從現有的4.7英寸提升到5.5英寸。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設計。”


    要知道。


    原時空平果6的4.7英寸屏幕可是要到2014年,也就是後年才會推出。


    雖然這裏麵有平果在屏幕尺寸上前期較為保守的因素,但4.7英寸的屏幕,也絕對是12、13年的行業頂配了。


    現在麥粒手機卻要在麥粒x2上,首次試驗5.5英寸超大屏。


    可謂是非常的大膽。


    原時空平果直到2017年推出平果x,才將屏幕尺寸從5.5英寸5.8英寸。


    “我的建議是,可以增加5.5英寸的大屏款,但是命名為麥粒x2max,麥粒x2仍舊保持4.7英寸屏幕的設計。”張碩說。


    “您的意思是,明年直接推出兩款新手機?”宋雲也是眼前一亮。


    “沒錯。”


    “那max的意思是屏幕更大,還是說,在其他方麵也要增強?”宋雲問。


    “max,顧名思義是‘最大值’的意思,就是在標準版的基礎上,對屏幕規格進行提升,其它方麵包括硬件配置、相機規格都完全一致。”


    在這一點上,張碩是很嚴謹的,沒有借鑒原時空平果6plus的設定。


    理由也很簡單。


    在平果係列產品的定位中,plus代表“+”的意思,意味著更高規格的配置,包括更大的屏幕、更高分辨率、更強續航等,相當於標準版的進化版。


    而max則僅限於更大的屏幕。


    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張碩之所以采用max而非plus的命名,不是不想,而是以麥粒集團目前的技術儲備,未必就能實現更高分辨率以及更強的電池續航。


    能及格就不錯了。


    在這種情況下,也隻能是做一個取舍了。


    但不管怎麽說,5.5英寸的麥粒x2max的推出,迎合了一部分消費者對更大屏幕的需求,勉強也算得上是一種“創新”了。


    至少在產品設計上是這樣的。


    而且,麥粒x2+麥粒x2max的組合,也等於是在用最簡單的辦法,以最快的速度,豐富麥粒手機的產品線,留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雖然有取巧的因素,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第二,麥粒x2以及麥粒x2max要取消耳機孔,將耳機孔跟電源插孔合二為一。”張碩繼續他的提建議。


    哪怕是微創新,那也是一種創新不是。


    而取消耳機孔的設計,哪怕是在平果係列產品中,也是一次之後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減法,之後很快就被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紛紛效仿。


    既然這樣,那張碩自然是要拿來用。


    即便是說,平果是在平果7之後才開始取消耳機孔,而且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而是為了推廣無線耳機。


    但實話實話,取消耳機孔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說可以節省手機內部空間,優化寸土寸金的手機結構布局,可以適當增加電池容量或者配件。


    此外還能增強手機一體性,提升防塵防水的能力,減少因此造成的手機意外損壞。


    “取消耳機孔倒是不難,可如果更改設計,耳機接頭也要隨之變更,這就會導致說,舊的耳機無法插入麥粒x2。”宋雲提醒。


    “這個簡單,隨機配送一個轉接接頭就好了。”


    “也行。”


    宋雲不再有異議。


    “最後一點,就是要全麵提升攝像頭的性能,準確說,是要提升麥粒x2的拍照性能。這不是說簡單的提高攝像頭的像素,而是要在夜間拍照、動態捕捉、視頻拍攝等影像技術上,獲得一個質的提升與飛躍。”


    智能手機競爭到最後,很大一塊就是拍照的競爭。


    而拍照。


    不僅是後續ov主打的賣點,也是各家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


    原因也很簡單,智能手機經過十餘年的發展衍化,在大的技術上的突破已經是越來越艱難,隻能在拍照上瘋狂內卷。


    之前也說過,拍照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賣點。


    “拍照嗎?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切入點。”


    宋雲倒也不傻,深悉,麥粒x2要做到更加的驚豔,未必就是要有多少高科技的東西,而是要在跟友商的競爭中,拿出不一樣的獨門秘技。


    就像是麥粒x1的金屬外殼設計。


    “隻是,拍照這一塊的研發,是一項非常專業的事情……”


    宋雲也沒信心說,以麥粒集團的技術儲備,能夠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在這一塊取得突破性進展,還要做到全球領先。


    這可太難了。


    “自研不行,那就找一家專業的相機廠商合作,比如說萊哢,組建一家聯合實驗室,以加強麥粒手機影像係統中的鏡頭設計、光學校準與軟件算法調教等諸多方麵的升級換代,繼而從友商中脫穎而出。”


    這也是國內很多手機廠商之後的慣常做法。


    平果、叁星到是沒有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那是因著兩家的技術儲備足夠堅挺,而且平果的攝像功能一直都不算很頂尖。


    現階段的麥粒手機,無疑很需要這種合作。


    “明白了。”


    宋雲也是精神一振,仿如撥雲見霧。


    如果能夠將大老板的這三點建議全部落實到位,加上麥粒x2基礎條件擺在這,那一年之後拿出的成品,絕對會足夠的驚豔。


    即便沒辦法像麥粒x1這般耀眼,也足夠向消費者“交差”了。


    至於後續,張碩之前列出的尖端技術清單,比如說人臉識別技術、無線充電技術、無線耳機等等,其實都在研發當中。


    隻是沒辦法在明年就獲得商業化的突破。


    “那就這樣吧。”


    張碩也沒有多說什麽,“最後隻補充一點,未來一年,麥粒集團在研發上的投入至少要翻倍,不能打一丁點的折扣。”


    “麥粒x1是二流的技術+一流的設計,創造出了一流的產品。”


    “我希望說,麥粒x2是用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計,創造出一款超一流的產品,徹底奠定麥粒手機在全球高端市場上的定位。”


    “好!!!”


    會議室內,顧銘章帶頭鼓掌,這話聽著就很提氣。


    “另外,關於mili操作係統,需要引起更大的重視,投入更多的資源,爭取在兩年之內,徹底擺脫對安卓係統的依賴,自成體係。”


    這也是麥粒手機必須要走的一步。


    “明白!”


    這次答話的是軟件事業部總經理薛濤,也是mili係統的技術總監。


    毫無疑問,這一次關鍵時刻的關鍵研討會,為麥粒集團未來一年的技術研發工作指明了道路,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分工合作,讓夢想照進現實。


    奧利給!


    ………


    下午。


    張碩返迴萌芽產業園,剛在辦公室坐下,輪值總裁鹿琦就敲門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天撒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天天撒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