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星期二。
迴到濱海城的第二天,張碩主持召開了月度戰略例會。
例會主題卻並不怎麽友好。
上個月,鑒於展迅、銳狄科內部暴露出來的大量問題,張碩趁機做文章,要求蔣悅牽頭,對萌芽係來一次自上而下的督查,打掃打掃屋子。
一個月過去,督查終於是有了結果。
為此,蔣悅在戰略例會上進行了專題匯報。
“經過一個月的督查,累計發現吃迴扣、采購價格不透明、賬目造假、私設小金庫、公車私用、跟外部合作公司有利益往來、虛報研發經費等各類財務問題157例,涉及到的員工多達572人,對集團造成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1.28億。
“哪家公司是重災區?’
張碩麵無表情,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在坐的子公司老總們,也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身板,一個個眼神飄忽,因為這次核查是集團總部領銜的,詳細情況他們也不太清楚。
尤其是兄弟子公司的情況。
“集團總部包括各家子公司都有涉及,出問題最多的是青橙集團以及麥粒集團,前者主要是在采購環節,後者主要出在研發經費支出環節。’
這倒並不讓人意外。
各家子公司當中,就屬青橙集團的員工數量最多,業務最為龐雜,經手的人、財、物也是最多的,故而成了重災區。
尤其上半年接連合並了黴團、同乘,內部派係就更加的錯綜複雜。
至於麥粒集團,每個月高達8億的研發經費,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又在全球各地設立了幾十家實驗室,難免就會在管理上出現紕漏。
其他子公司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像萌芽投資,就查出一位投資總監的妻子設立的投資公司,跟投萌芽投資看中的項目,變相挖萌芽投資的牆腳。
青鳥互娛的問題,則主要出在遍布全國各地的遊戲工作室,工作室財務賬目不透明,私設小金庫等問題累見不鮮。
青雲數據、青禾科技也都有類似問題。
總而言之,隨著萌芽規模像吹氣球一樣脹大,員工規模極具攀升,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組織架構愈發複雜,內部滋生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
有點開始患上了大公司病。
得虧張碩警覺的及時,如果任由這種事態蔓延下去,天知道,萌芽內部會出現多少蛀蟲、吸血鬼,侵蝕著萌芽存在的根基。
這絕不是微言動聽!
“都聽到了?’
張碩的目光,從老總們臉上一個個掃過,雖然還是那麽的溫和,但老總們卻都下意識避開張碩的目光。
心虛啊!
“下來之後,每個人都要寫一份深刻、全麵的檢討。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堵住製度上的漏洞。”
張碩難得沒有留情麵。
出現問題不可怕,解決就是,就怕不去發現問題
“對已經查出問題的員工,是怎麽處理的?”
張碩又問。
“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情節較輕的以勸勉談話為主,同時在績效考核、職級評定以及年終獎方麵給予不同程度的考量。情節較重的,直接辭退處理。”
蔣悅也是鐵麵無私。
“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對那些情節較重的,同時已經觸犯到法律的,需要主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嗎?’
“當然要!’
張碩比蔣悅更加鐵麵。
“這樣的話,可能對公司的形象造成一些負麵影響,還可能被競爭對手拿來做文章。”蔣悅說出她的擔心
“一時的衝擊,跟企業的長久形象相比,哪個更重要?”張碩笑著問。
“我懂了!
蔣悅倒也不傻,一點就透。
“這就對了,企業發展壯大了,內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養出幾頭白眼狼,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諱疾忌醫。都是成年人了,做錯了事,觸犯了法律,那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買單。也好殺一儆百,起到震懾作用。
在這事情上,張碩是非常強硬的。
“除了處置犯了錯的,對那些犯錯人員的主管上司,也要適時啟動追責機製,在績效考核年終獎等方麵給予考量。’
這是要追究連帶責任了。
“對那樣因為犯錯已經辭退的,不僅要列入萌芽的黑名單,還要向行業做出通報,讓他們在這個行業混不下去。’
“好!’
蔣悅等人也是悄悄捏了把汗,很少見大老板下這樣的狠手。
可見是動了真怒了。
“而且這樣的督查,要形成常態化的機製,最好是每半年一次,或者采取巡迴督查的方式務必要讓所有人都繃緊一根弦,不該拿的別伸手。’
張碩卻是意猶未盡,借著這個督查由頭,繼續借題發揮。
“我建議,在集團層麵成立督查部,作為集團的常態化監察機構,向各家子公司派駐督查小組,形成常態化的監督機製。’
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不是張碩小題大做,或者不留情麵,實在是萌芽已經發展到這麽一個規模,如果不能及時踩刹車,做好內部的督查,將來是要出大簍子的。
防微杜漸啊
“蔣總這次做的很好,督察部就劃歸你主管。
張碩說是建議,實則一言九鼎,直接就把籌建督察部的任務,交給了主管集團行政事務的執行副總裁蔣悅
“好!
蔣悅接下任命,卻也是壓力山大,這可是個很容易得罪人的活。
就像這次排查,被查出問題的人就不說了,即便沒有查出問題的,那也難免兔死狐悲,之前對蔣悅的那點好感,怕是已經消耗一空。
甚至私下有人稱唿她為蔣門神
俗話說:“皮古決定腦袋。’
在內部督察這件事上的觀點與看法,萌芽係的普通員工跟集團高管,甚至是高管跟張碩這個大老板,立場那都是不一樣的。
但既然蔣悅坐到了今天這個位置,又被張碩提拔、厚待,同時還拿著高額年薪,自然也沒有退縮的道理,隻能是秉公執法。
些許惡名,擔了也就擔了。
隻要蔣悅仍舊還贏得張碩這個大老板的信任,那就高枕無憂。
相反,
如果是為了下麵的一點名聲,而在張碩這陽奉陰違。
那無疑就是自取滅亡了,
“除了督查員工,高管們,包括我在內,也都要時刻繃緊一根弦。”
張碩的勸勉談話還在繼續。
“不要因為企業做出一些成績了,就搞高消費那一套,什麽坐飛機必須要坐頭等艙,住酒店必須要住五星級酒店。一句話,萌芽就沒有這個規矩。
張碩是這麽說的,自己也是這麽做的。
出差的時候,頭等艙固然可以,但有時候趕飛機,經濟艙也能坐,甚至是動車也行。對他來說,都沒什麽本質上的區別。
住酒店也是以便利為主,從來都是選在工作地點附近,更是從不會住什麽總統套房,有錢燒的啊?
倒不是說以萌芽如今的財力,支撐不起高管們的高額差旅費,而是一旦刻意去追求這些,強調這些,享受這些,那思想境界就會腐化變味。
這樣的一個管理團隊,又怎麽會有凝聚力跟戰鬥力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啊!
“除了限製高消費,還要警惕關係戶。等到督察部成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清查一下,看看有沒有關係戶被塞進公司。’
張碩也算是苦口婆心了。
“無論是高管,還是中層,甚至是底層管理人員,都不能違反企業用工原則,把關係戶招進公司。這種事情發現一起,就要查處一起,要零容忍。
“好!’
麵對大老板的勸誡,蔣悅等人倒也不反感。
究其原因,就是張碩身為大老板,一直都在以身作則,萌芽係成立至今,還從沒有聽說有哪位張氏親族進入公司,狐假虎威的。
哪怕是同學,那也都是正兒八經招進來的。
“最後我再補充一點。’
張碩卻是意猶未盡,“外界都說萌芽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麽在督查這件事情上,是否也能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做一些創新呢?比如開發一個員工匿名舉報平台,發動員工的力量來對管理層實施全過程的監督。’
“這個不難。
蔣悅哪怕是不懂技術,也對集團技術中心很有信心。
“那就這樣吧,散會!
好好一場戰略例會,卻愣是被張碩開成了督查大會,可以預見的事,會議結束之後,萌芽內部的督查小風暴並不會就此停歇。
戰略例會之後,時間也悄然來到了八月,8月2日上午,張碩辦公桌上又多了一遝需要他簽批的撥款申請,主要包括-
向麥粒集團撥付12億運營資金,其中8億為研發專項經費;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5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汽車撥付3億研發經費;
向稻穗半導體撥付5億研發經費;
向萌芽投資旗下的粒子基金,劃撥10億投資資金;
向萌芽置業撥付6億運營資金,其中5億為工程款。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41億專項撥款,雖然比上個月縮減了,但單月超過四十億的撥款,對萌芽而言,仍舊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資金鏈仍舊在鋼絲繩上跳舞。
略-
[等級]:10級(610萬/5000萬)
[現金]:82.2億
[貸款]:25億(銀行貸款)+10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略-
過去的七月份,萌芽新增25億銀行貸款,20億海外借貸,又從汽車網的股權轉讓中直接獲利9億資金,
利潤方麵,主要就是青鳥互娛上繳的16.8億利潤,以及《爐石傳說》+《最強蝸牛》兩款手遊的海外代理費,合計8.5億。
一個月過去,萌芽的現金流卻是逆勢上漲了38.3億。
表現可謂是非常亮眼了。
八十多億的流動資金,也無疑給了張碩繼續大展拳腳的底氣。
進入八月,麥粒x1的生產已經被正式提上日程,除了要備足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還要向上下遊供應商支付預付款
因此八月份對麥粒集團的撥款,除了八億研發經費,還有4億運營經費
下個月估計撥款更多。
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了推出一部麥粒x1,萌芽前前後後已經投入多少資金了?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三四百億了。
如果不是有張碩開掛在先,還真有點孤注一擲的意思。
除了麥粒集團這個吸金大戶,萌芽投資的資金池也已經見底,需要設立新一期的投資基金繼續在智能手機、半導體以及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
不這樣做,也無法構築起護城河。
第二天,張碩召集呂凱、趙銘傳、大師兄王岩以及伍佘元開會。
討論的。
卻是拚夕夕測試運營的問題。
技術中心經過半年多緊鑼密鼓的開發,終於是拿出了拚夕夕的內測版本,還是老規矩,準備先交給運營中心進行內部測試。
等到內測結束,杜青青差不過也該進修歸來,正好可以接手。
現在的問題是,拚夕夕跟技術中心之前孵化的胖達直播、天天頭條、青蛙瀏覽器都不相同不僅強調跟用戶之間的交互,還有用戶跟商家之間的交互。
也就是說。
想要拚夕夕上線測試,首先要找到一批入駐的商家。
如果僅僅隻是數量上的要求,那倒也不是太難,從魔寶、驚冬那就能拉來一批大商家,在拚夕夕開設品牌旗艦店,
畢竟有萌芽在行業的信譽背書,很多大品牌還是願意在拚夕夕嚐試一下的,反正失敗了又沒什麽損失,而如果成功,那其不就是意外之喜?
除了有萌芽的背書,拚夕夕自打誕生那一刻起,就有著很多的先天優勢,比如說可以直接使用薇信賬號登陸,使用薇信支付等等。
甚至還能直接獲得薇信的一個二級入口。
可以說,做電商最難搞定的幾塊,拚夕夕已經提前搞定了。
真可謂是天選之子。
問題是,從一開始,拚夕夕的定位就不是一家普通的電商,也不是巨美優品那樣的垂直電商,而是一家全新的綜合電商。
新在哪?
其一,更加注重社交屬性以及智能化推薦。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拚夕夕隻有手機app版本,根本就不設置pc版,用戶想要在拚夕夕購物,就隻能通過手機下單,
而智能化推薦以及主打社交屬性,可是魔寶在移動化轉型中的核心打法,魔寶自身都還沒有完成這一步蛻變
拚夕夕能夠在此時上線,無疑是贏得先機。
其二,拚夕夕核心目標用戶並不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而是三四五線城市的青年,也就是俗稱的小鎮青年。
這個群體之前是很被忽視的。
像阿狸,在推出魔寶之後,又推出主打正品、高端的某貓,對於魔寶之前的山寨商品的扶持力度卻在大幅度削弱,
繼而給了拚夕夕崛起的機會。
小鎮青年既能夠接受新鮮事物,追逐移動互聯網浪潮,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又不具備太強的經濟實力,對商品價格的敏感度要高於商品質量。
於此同時。
相比一二線城市的打工人,小鎮青年擁有更多的業餘時間,也更願意多花一些時間,以換取價格上的優惠。
基於此,拚夕夕在商家挑選上,就注定了跟那些一線大品牌無緣。
至少初期是這樣的。
適合在拚夕夕開設店鋪的,應該是類似義鎢小商品市場裏的商販,價格實惠,利潤低廉,商品質量也還說得過去。
又或者是小縣城那種廟會上出現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商品。
再就是山寨產品。
想也知道,這些個商家要麽就是還不會在線上開店,要麽就是太過分散,體量太小的,需要運營團隊一家一家去對接。
隻有做好前期的鋪墊,拚夕夕才能正式上線運營。
好在過去半年,趙銘傳主持的運營中心倒也不是一直在幹等著,在技術中心搞產品研發的同時,已經在內部組建了一個拚夕夕地推團隊。
再配合集團區域公司,已經聚攏起一批初期商戶。
有些商戶在拚夕夕app開發過程中,就已經在上線測試,有些還在等待,現在也可以陸續接入到拚夕夕上。
除了商戶問題,拚夕夕的上線測試還有一道關卡,那就是快遞。
這個萌芽是完全沒有優勢的,
“張總,拚夕夕的快遞,是走驚冬的自營模式,還是阿狸的戰略合作模式?”呂凱提問。本來涉及互聯網事務,是該鹿琦參與的。
奈何鹿琦還要繼續在魔都坐鎮,在網上開會討論總歸不如麵對麵來的方便,最終還是由呂凱這個輪值總裁代勞。
“前期合作,中後期肯定還是要自營的。’
張碩對拚夕夕的定位,跟原時空最大的不同就是,拚夕夕不是用來割小鎮青年韭菜的,而是切切實實為中低收入群體服務。
準確說。
是在小商小販、家庭作坊、農村合作社、小微企業等業態,跟小鎮青年、農村留守人口之間,搭建起一個互惠互利的電商平台。
一個有供給,一個有需求。
前者因為電商的興起,實際上是被淘汰了很多人的,甚至一度失去了養家糊口的生計,三四五線城市關門大吉的個體戶不知凡幾。
這跟大爺宣稱的說阿狸創造了多少多少人的就業,其實是大相徑庭。
至於一些小作坊、小微企業,生產出來的很多商品,被人為貼上了“山寨、殘次品”的標簽,很用不好聽。
站在張碩立場,他反對盜版,但並不排斥山寨產品。
誰人不山寨?
漂亮國、東瀛等所謂的發達國家,往上刨一刨它們的發家史,幾乎就是一部山寨史,以為洗白了,就可以站在道德製高點批判別個了?
沒有這個道理,
華夏的發展現狀決定了,還有七成以上的人群,平均月收入不足三千,還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去為去額外的品牌溢價買單。
誰不喜歡大品牌?
這不是實力不允許嘛,那事情總得一步一步來。
再者說了
大品牌的就一定是好的嗎?
因為品牌溢價嚴重,且不說那些奢侈品了,就是平果之類的所謂高端品牌,高達50%的利潤率,屬實也有些喪心病狂了,
相反,像義鎢小商品市場裏的很多小商品,看上去名不經傳,但委實是結實耐用,關鍵是價格實惠,老百姓就稀罕這個。
不然。
原時空的拚夕夕也做不起來。
隻是拚夕夕到底也是背後有資本驅動,一旦做大之後,難免就會忘了初心,吃相越來越難看不說,割起韭菜來,那也是毫不手軟的。
這是萌芽需要避免的。
“自營的話,是不是考慮要收購一到兩家快遞公司?”呂凱也是財大氣粗。
“這是當然。”
提起這個,張碩還挺頭疼的。
華夏能排得上名號的快遞企業,除了順風獨一檔,德班主打大件快遞,郵政是個半傳奇,驚冬快遞隻服務驚冬一家。
至於四通一達,基本就都是阿狸的戰略合作夥伴了。
最後就隻剩下一個極菟,目前發展的還不咋地,原時空是在資本的瘋狂加持之下,靠超低補貼瘋狂搶占市場,
極菟割非菜的打法太過明顯,走的並非正道。
留給萌芽的機會實在不多,
“投資並購部先認真摸排一下,看有哪家快遞公司可以被收購,嗯,重點關注一下佰仕。”對於快遞公司,張碩還是做過一些功課的。
四通一達中,佰世算是一個異類。
佰仕成立於2001年,2010年11月成功收購“匯通快運”,隨後更名為“佰仕匯通”,才真正開始發力快遞賽道
隻可惜,中途運營不佳,在2021年10月,佰仕又將國內快遞業務以68億的價格賣給了極菟算是混的比較慘的一個。
也正因為這個。
佰仕才會被張碩列為優先收購對象之一
“好的。
對於大老板的遠見卓識,呂凱是很佩服的。
“除了收購快遞公司,還要跟順風接觸一下,不僅是拚夕夕,麥粒x1的投遞工作,最好是能夠跟順風達成戰略合作。”張碩說。
論服務質量與水準,順風還是最值得信賴的。
雖然有點貴就是。
“可以的話,最好可以參與順風的融資,或者是戰略投資。”手裏有了錢,張碩又按耐不住那顆買買買的心。
現在投資順風,無疑會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就看順風願不願意了!
迴到濱海城的第二天,張碩主持召開了月度戰略例會。
例會主題卻並不怎麽友好。
上個月,鑒於展迅、銳狄科內部暴露出來的大量問題,張碩趁機做文章,要求蔣悅牽頭,對萌芽係來一次自上而下的督查,打掃打掃屋子。
一個月過去,督查終於是有了結果。
為此,蔣悅在戰略例會上進行了專題匯報。
“經過一個月的督查,累計發現吃迴扣、采購價格不透明、賬目造假、私設小金庫、公車私用、跟外部合作公司有利益往來、虛報研發經費等各類財務問題157例,涉及到的員工多達572人,對集團造成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1.28億。
“哪家公司是重災區?’
張碩麵無表情,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在坐的子公司老總們,也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身板,一個個眼神飄忽,因為這次核查是集團總部領銜的,詳細情況他們也不太清楚。
尤其是兄弟子公司的情況。
“集團總部包括各家子公司都有涉及,出問題最多的是青橙集團以及麥粒集團,前者主要是在采購環節,後者主要出在研發經費支出環節。’
這倒並不讓人意外。
各家子公司當中,就屬青橙集團的員工數量最多,業務最為龐雜,經手的人、財、物也是最多的,故而成了重災區。
尤其上半年接連合並了黴團、同乘,內部派係就更加的錯綜複雜。
至於麥粒集團,每個月高達8億的研發經費,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又在全球各地設立了幾十家實驗室,難免就會在管理上出現紕漏。
其他子公司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像萌芽投資,就查出一位投資總監的妻子設立的投資公司,跟投萌芽投資看中的項目,變相挖萌芽投資的牆腳。
青鳥互娛的問題,則主要出在遍布全國各地的遊戲工作室,工作室財務賬目不透明,私設小金庫等問題累見不鮮。
青雲數據、青禾科技也都有類似問題。
總而言之,隨著萌芽規模像吹氣球一樣脹大,員工規模極具攀升,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組織架構愈發複雜,內部滋生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
有點開始患上了大公司病。
得虧張碩警覺的及時,如果任由這種事態蔓延下去,天知道,萌芽內部會出現多少蛀蟲、吸血鬼,侵蝕著萌芽存在的根基。
這絕不是微言動聽!
“都聽到了?’
張碩的目光,從老總們臉上一個個掃過,雖然還是那麽的溫和,但老總們卻都下意識避開張碩的目光。
心虛啊!
“下來之後,每個人都要寫一份深刻、全麵的檢討。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堵住製度上的漏洞。”
張碩難得沒有留情麵。
出現問題不可怕,解決就是,就怕不去發現問題
“對已經查出問題的員工,是怎麽處理的?”
張碩又問。
“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情節較輕的以勸勉談話為主,同時在績效考核、職級評定以及年終獎方麵給予不同程度的考量。情節較重的,直接辭退處理。”
蔣悅也是鐵麵無私。
“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對那些情節較重的,同時已經觸犯到法律的,需要主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嗎?’
“當然要!’
張碩比蔣悅更加鐵麵。
“這樣的話,可能對公司的形象造成一些負麵影響,還可能被競爭對手拿來做文章。”蔣悅說出她的擔心
“一時的衝擊,跟企業的長久形象相比,哪個更重要?”張碩笑著問。
“我懂了!
蔣悅倒也不傻,一點就透。
“這就對了,企業發展壯大了,內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養出幾頭白眼狼,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諱疾忌醫。都是成年人了,做錯了事,觸犯了法律,那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買單。也好殺一儆百,起到震懾作用。
在這事情上,張碩是非常強硬的。
“除了處置犯了錯的,對那些犯錯人員的主管上司,也要適時啟動追責機製,在績效考核年終獎等方麵給予考量。’
這是要追究連帶責任了。
“對那樣因為犯錯已經辭退的,不僅要列入萌芽的黑名單,還要向行業做出通報,讓他們在這個行業混不下去。’
“好!’
蔣悅等人也是悄悄捏了把汗,很少見大老板下這樣的狠手。
可見是動了真怒了。
“而且這樣的督查,要形成常態化的機製,最好是每半年一次,或者采取巡迴督查的方式務必要讓所有人都繃緊一根弦,不該拿的別伸手。’
張碩卻是意猶未盡,借著這個督查由頭,繼續借題發揮。
“我建議,在集團層麵成立督查部,作為集團的常態化監察機構,向各家子公司派駐督查小組,形成常態化的監督機製。’
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不是張碩小題大做,或者不留情麵,實在是萌芽已經發展到這麽一個規模,如果不能及時踩刹車,做好內部的督查,將來是要出大簍子的。
防微杜漸啊
“蔣總這次做的很好,督察部就劃歸你主管。
張碩說是建議,實則一言九鼎,直接就把籌建督察部的任務,交給了主管集團行政事務的執行副總裁蔣悅
“好!
蔣悅接下任命,卻也是壓力山大,這可是個很容易得罪人的活。
就像這次排查,被查出問題的人就不說了,即便沒有查出問題的,那也難免兔死狐悲,之前對蔣悅的那點好感,怕是已經消耗一空。
甚至私下有人稱唿她為蔣門神
俗話說:“皮古決定腦袋。’
在內部督察這件事上的觀點與看法,萌芽係的普通員工跟集團高管,甚至是高管跟張碩這個大老板,立場那都是不一樣的。
但既然蔣悅坐到了今天這個位置,又被張碩提拔、厚待,同時還拿著高額年薪,自然也沒有退縮的道理,隻能是秉公執法。
些許惡名,擔了也就擔了。
隻要蔣悅仍舊還贏得張碩這個大老板的信任,那就高枕無憂。
相反,
如果是為了下麵的一點名聲,而在張碩這陽奉陰違。
那無疑就是自取滅亡了,
“除了督查員工,高管們,包括我在內,也都要時刻繃緊一根弦。”
張碩的勸勉談話還在繼續。
“不要因為企業做出一些成績了,就搞高消費那一套,什麽坐飛機必須要坐頭等艙,住酒店必須要住五星級酒店。一句話,萌芽就沒有這個規矩。
張碩是這麽說的,自己也是這麽做的。
出差的時候,頭等艙固然可以,但有時候趕飛機,經濟艙也能坐,甚至是動車也行。對他來說,都沒什麽本質上的區別。
住酒店也是以便利為主,從來都是選在工作地點附近,更是從不會住什麽總統套房,有錢燒的啊?
倒不是說以萌芽如今的財力,支撐不起高管們的高額差旅費,而是一旦刻意去追求這些,強調這些,享受這些,那思想境界就會腐化變味。
這樣的一個管理團隊,又怎麽會有凝聚力跟戰鬥力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啊!
“除了限製高消費,還要警惕關係戶。等到督察部成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清查一下,看看有沒有關係戶被塞進公司。’
張碩也算是苦口婆心了。
“無論是高管,還是中層,甚至是底層管理人員,都不能違反企業用工原則,把關係戶招進公司。這種事情發現一起,就要查處一起,要零容忍。
“好!’
麵對大老板的勸誡,蔣悅等人倒也不反感。
究其原因,就是張碩身為大老板,一直都在以身作則,萌芽係成立至今,還從沒有聽說有哪位張氏親族進入公司,狐假虎威的。
哪怕是同學,那也都是正兒八經招進來的。
“最後我再補充一點。’
張碩卻是意猶未盡,“外界都說萌芽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麽在督查這件事情上,是否也能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做一些創新呢?比如開發一個員工匿名舉報平台,發動員工的力量來對管理層實施全過程的監督。’
“這個不難。
蔣悅哪怕是不懂技術,也對集團技術中心很有信心。
“那就這樣吧,散會!
好好一場戰略例會,卻愣是被張碩開成了督查大會,可以預見的事,會議結束之後,萌芽內部的督查小風暴並不會就此停歇。
戰略例會之後,時間也悄然來到了八月,8月2日上午,張碩辦公桌上又多了一遝需要他簽批的撥款申請,主要包括-
向麥粒集團撥付12億運營資金,其中8億為研發專項經費;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5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汽車撥付3億研發經費;
向稻穗半導體撥付5億研發經費;
向萌芽投資旗下的粒子基金,劃撥10億投資資金;
向萌芽置業撥付6億運營資金,其中5億為工程款。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41億專項撥款,雖然比上個月縮減了,但單月超過四十億的撥款,對萌芽而言,仍舊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資金鏈仍舊在鋼絲繩上跳舞。
略-
[等級]:10級(610萬/5000萬)
[現金]:82.2億
[貸款]:25億(銀行貸款)+10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略-
過去的七月份,萌芽新增25億銀行貸款,20億海外借貸,又從汽車網的股權轉讓中直接獲利9億資金,
利潤方麵,主要就是青鳥互娛上繳的16.8億利潤,以及《爐石傳說》+《最強蝸牛》兩款手遊的海外代理費,合計8.5億。
一個月過去,萌芽的現金流卻是逆勢上漲了38.3億。
表現可謂是非常亮眼了。
八十多億的流動資金,也無疑給了張碩繼續大展拳腳的底氣。
進入八月,麥粒x1的生產已經被正式提上日程,除了要備足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還要向上下遊供應商支付預付款
因此八月份對麥粒集團的撥款,除了八億研發經費,還有4億運營經費
下個月估計撥款更多。
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了推出一部麥粒x1,萌芽前前後後已經投入多少資金了?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三四百億了。
如果不是有張碩開掛在先,還真有點孤注一擲的意思。
除了麥粒集團這個吸金大戶,萌芽投資的資金池也已經見底,需要設立新一期的投資基金繼續在智能手機、半導體以及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
不這樣做,也無法構築起護城河。
第二天,張碩召集呂凱、趙銘傳、大師兄王岩以及伍佘元開會。
討論的。
卻是拚夕夕測試運營的問題。
技術中心經過半年多緊鑼密鼓的開發,終於是拿出了拚夕夕的內測版本,還是老規矩,準備先交給運營中心進行內部測試。
等到內測結束,杜青青差不過也該進修歸來,正好可以接手。
現在的問題是,拚夕夕跟技術中心之前孵化的胖達直播、天天頭條、青蛙瀏覽器都不相同不僅強調跟用戶之間的交互,還有用戶跟商家之間的交互。
也就是說。
想要拚夕夕上線測試,首先要找到一批入駐的商家。
如果僅僅隻是數量上的要求,那倒也不是太難,從魔寶、驚冬那就能拉來一批大商家,在拚夕夕開設品牌旗艦店,
畢竟有萌芽在行業的信譽背書,很多大品牌還是願意在拚夕夕嚐試一下的,反正失敗了又沒什麽損失,而如果成功,那其不就是意外之喜?
除了有萌芽的背書,拚夕夕自打誕生那一刻起,就有著很多的先天優勢,比如說可以直接使用薇信賬號登陸,使用薇信支付等等。
甚至還能直接獲得薇信的一個二級入口。
可以說,做電商最難搞定的幾塊,拚夕夕已經提前搞定了。
真可謂是天選之子。
問題是,從一開始,拚夕夕的定位就不是一家普通的電商,也不是巨美優品那樣的垂直電商,而是一家全新的綜合電商。
新在哪?
其一,更加注重社交屬性以及智能化推薦。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拚夕夕隻有手機app版本,根本就不設置pc版,用戶想要在拚夕夕購物,就隻能通過手機下單,
而智能化推薦以及主打社交屬性,可是魔寶在移動化轉型中的核心打法,魔寶自身都還沒有完成這一步蛻變
拚夕夕能夠在此時上線,無疑是贏得先機。
其二,拚夕夕核心目標用戶並不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而是三四五線城市的青年,也就是俗稱的小鎮青年。
這個群體之前是很被忽視的。
像阿狸,在推出魔寶之後,又推出主打正品、高端的某貓,對於魔寶之前的山寨商品的扶持力度卻在大幅度削弱,
繼而給了拚夕夕崛起的機會。
小鎮青年既能夠接受新鮮事物,追逐移動互聯網浪潮,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又不具備太強的經濟實力,對商品價格的敏感度要高於商品質量。
於此同時。
相比一二線城市的打工人,小鎮青年擁有更多的業餘時間,也更願意多花一些時間,以換取價格上的優惠。
基於此,拚夕夕在商家挑選上,就注定了跟那些一線大品牌無緣。
至少初期是這樣的。
適合在拚夕夕開設店鋪的,應該是類似義鎢小商品市場裏的商販,價格實惠,利潤低廉,商品質量也還說得過去。
又或者是小縣城那種廟會上出現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商品。
再就是山寨產品。
想也知道,這些個商家要麽就是還不會在線上開店,要麽就是太過分散,體量太小的,需要運營團隊一家一家去對接。
隻有做好前期的鋪墊,拚夕夕才能正式上線運營。
好在過去半年,趙銘傳主持的運營中心倒也不是一直在幹等著,在技術中心搞產品研發的同時,已經在內部組建了一個拚夕夕地推團隊。
再配合集團區域公司,已經聚攏起一批初期商戶。
有些商戶在拚夕夕app開發過程中,就已經在上線測試,有些還在等待,現在也可以陸續接入到拚夕夕上。
除了商戶問題,拚夕夕的上線測試還有一道關卡,那就是快遞。
這個萌芽是完全沒有優勢的,
“張總,拚夕夕的快遞,是走驚冬的自營模式,還是阿狸的戰略合作模式?”呂凱提問。本來涉及互聯網事務,是該鹿琦參與的。
奈何鹿琦還要繼續在魔都坐鎮,在網上開會討論總歸不如麵對麵來的方便,最終還是由呂凱這個輪值總裁代勞。
“前期合作,中後期肯定還是要自營的。’
張碩對拚夕夕的定位,跟原時空最大的不同就是,拚夕夕不是用來割小鎮青年韭菜的,而是切切實實為中低收入群體服務。
準確說。
是在小商小販、家庭作坊、農村合作社、小微企業等業態,跟小鎮青年、農村留守人口之間,搭建起一個互惠互利的電商平台。
一個有供給,一個有需求。
前者因為電商的興起,實際上是被淘汰了很多人的,甚至一度失去了養家糊口的生計,三四五線城市關門大吉的個體戶不知凡幾。
這跟大爺宣稱的說阿狸創造了多少多少人的就業,其實是大相徑庭。
至於一些小作坊、小微企業,生產出來的很多商品,被人為貼上了“山寨、殘次品”的標簽,很用不好聽。
站在張碩立場,他反對盜版,但並不排斥山寨產品。
誰人不山寨?
漂亮國、東瀛等所謂的發達國家,往上刨一刨它們的發家史,幾乎就是一部山寨史,以為洗白了,就可以站在道德製高點批判別個了?
沒有這個道理,
華夏的發展現狀決定了,還有七成以上的人群,平均月收入不足三千,還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去為去額外的品牌溢價買單。
誰不喜歡大品牌?
這不是實力不允許嘛,那事情總得一步一步來。
再者說了
大品牌的就一定是好的嗎?
因為品牌溢價嚴重,且不說那些奢侈品了,就是平果之類的所謂高端品牌,高達50%的利潤率,屬實也有些喪心病狂了,
相反,像義鎢小商品市場裏的很多小商品,看上去名不經傳,但委實是結實耐用,關鍵是價格實惠,老百姓就稀罕這個。
不然。
原時空的拚夕夕也做不起來。
隻是拚夕夕到底也是背後有資本驅動,一旦做大之後,難免就會忘了初心,吃相越來越難看不說,割起韭菜來,那也是毫不手軟的。
這是萌芽需要避免的。
“自營的話,是不是考慮要收購一到兩家快遞公司?”呂凱也是財大氣粗。
“這是當然。”
提起這個,張碩還挺頭疼的。
華夏能排得上名號的快遞企業,除了順風獨一檔,德班主打大件快遞,郵政是個半傳奇,驚冬快遞隻服務驚冬一家。
至於四通一達,基本就都是阿狸的戰略合作夥伴了。
最後就隻剩下一個極菟,目前發展的還不咋地,原時空是在資本的瘋狂加持之下,靠超低補貼瘋狂搶占市場,
極菟割非菜的打法太過明顯,走的並非正道。
留給萌芽的機會實在不多,
“投資並購部先認真摸排一下,看有哪家快遞公司可以被收購,嗯,重點關注一下佰仕。”對於快遞公司,張碩還是做過一些功課的。
四通一達中,佰世算是一個異類。
佰仕成立於2001年,2010年11月成功收購“匯通快運”,隨後更名為“佰仕匯通”,才真正開始發力快遞賽道
隻可惜,中途運營不佳,在2021年10月,佰仕又將國內快遞業務以68億的價格賣給了極菟算是混的比較慘的一個。
也正因為這個。
佰仕才會被張碩列為優先收購對象之一
“好的。
對於大老板的遠見卓識,呂凱是很佩服的。
“除了收購快遞公司,還要跟順風接觸一下,不僅是拚夕夕,麥粒x1的投遞工作,最好是能夠跟順風達成戰略合作。”張碩說。
論服務質量與水準,順風還是最值得信賴的。
雖然有點貴就是。
“可以的話,最好可以參與順風的融資,或者是戰略投資。”手裏有了錢,張碩又按耐不住那顆買買買的心。
現在投資順風,無疑會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就看順風願不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