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看中麥粒科技是有理由的。


    萌芽在遊戲、社交、本地生活服務上做得再出彩,頂天了也就是又一個騰達,除了稅收,對濱海城的整體帶動效益是極其有限的。


    製造業不一樣。


    不僅能夠帶來大量就業,還能帶起一整個產業鏈來。


    其溢出效應。


    屬實不是互聯網行業所能比擬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萌芽決定將從諾基亞那買來的專利免費共享之後,能在極短時間內推進嶺南、濱海城的相關產業政策。


    換做是遊戲業務。


    哪怕萌芽在這一塊做的再出彩,幾近獨步天下,又能濺起什麽水花來?


    反倒是受負麵輿情纏繞。


    趁著跟二叔見麵的機會,張碩將自己親自撰寫的《關於信息時代數據安全的報告》,交給了二叔。


    “你這是訛上我了啊。”


    唐毅詫異張碩怎麽變得這麽積極了,可看完報告之後,心態又是一變。


    因為確實有料。


    以唐毅的品格跟擔當,肯定是不願讓這份報告蒙塵的。


    說不得又要跑一趟京師。


    “這一迴,你又在裏麵打了什麽小九九?”唐毅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沒什麽。”


    張碩盡可能地字斟句酌,“就是最近萌芽又被盯上了,想借機敲打一下。”


    “行吧!”


    唐毅深深看了張碩一眼,沒有再細問。


    知道了。


    或許並不是一件好事,難得糊塗。


    ………


    7月12日,星期二。


    張碩來到羊城,出席青橙大廈的揭牌儀式。


    嗯。


    沒錯,又是揭牌儀式。


    隨著萌芽集團業務越來越廣,張碩這個集團ceo,很多時候也不得不成為工具人,為下麵的子公司站台背書。


    上個周末。


    萌芽置業正式跟大廈業主簽訂了買賣合同,以5.5億的價格買下整棟大廈,同時更名為青橙大廈,作為青橙集團的總部。


    除了青橙集團。


    在羊城的雷鳥工作室,包括麥粒科技(羊城)設計中心,都將搬進青橙大廈辦公,成為萌芽集團在羊城的總據點。


    甚至於說。


    在趙銘傳提議下,還將組建萌芽集團(羊城)分公司,用以運作華南地圖除濱海城以外的市場。


    公司同樣在青橙大廈辦公。


    好幾件事情湊在一起,這才促成了張碩的這次羊城之行。


    ………


    中午吃完飯。


    張碩又匆匆從羊城趕迴濱海城。


    行程這麽緊,是因為呂凱聯絡的譚韻鬆夫婦,已經悄悄抵達濱海城。


    自然不能怠慢了。


    為了招待譚韻鬆一行,張碩還特意拉上了李明哲。


    譚韻鬆個子不高,看年齡不大像四十五六歲的中年人,他的妻子吳希是他在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是位三十剛出頭的美人。


    兩人到現在還沒有子女。


    除了譚韻鬆夫婦,此次一同迴國的還有五位華人科學家,都是受到呂凱誠意邀請,足以在沃土研究院下屬重點實驗室,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大才。


    後麵還會有一大批博士生迴國。


    從這就可以看出,譚韻鬆夫婦在漂亮國華人科學家圈子裏的影響力,他們兩人的加入,其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也就難怪張碩對呂凱最近的工作大加讚賞。


    而按照呂凱的推薦,是屬意由譚韻鬆擔任沃土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的,而不僅僅是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這個地位就很突出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譚韻鬆的作用甚至還要在萌芽集團總裁之上。


    沃土研究院包括研究院下屬的重點實驗室,都實行首席科學家製度。


    由首席科學家具體負責實驗室的運作,包括製定項目研究計劃、實施方案、組織研究隊伍,聘請主任工程師、把握研究方向與重點等等重大權限。


    比如李明哲,就是算法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其他在京師、魔都、羊城、江夏、山城等地籌建的重點實驗室,也都是如此,夠資格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基本全都被選入萌芽百人計劃。


    首席科學家還將負責向萌芽集團發展與戰略委員會,提供相關技術領域的學術諮詢與建議,其工作是可以直接向張碩匯報的。


    可見其地位。


    通過呂凱的介紹,張碩跟包括譚韻鬆夫婦在內的七位科學家一一握手認識,其中一位叫的劉洪,更是引起了他的格外注意。


    沒記錯的話。


    幾年之後,劉洪就將迴國創業,在一幹風投資本的助力之下,糾結一幫子海龜博士,創立了樓宇科技。


    號稱是全球柔性科技行業的領航者。


    怎麽說呢,樓宇科技是一家比較邪門的初創企業,錢燒了不少,聽說技術也確實非常先進,可就是沒有拿出可以成熟商業化的產品。


    甚至被人詬病為“濱海城四大騙”之一。


    張碩怎麽也沒想到,他竟然又再次煽動了蝴蝶翅膀,碰巧通過譚韻鬆夫婦的關係,提前將劉洪招進了沃土研究院。


    等於是將樓宇科技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就很不可思議。


    當然了,這未必就是什麽壞事,原時空樓宇科技的發展已經證明,科學家創業,甚至是擔任ceo,未必就是什麽好事。


    在實驗室裏搞研究跟經營一家企業,其實是兩碼事。


    就像前世,不管樓宇科技吹的怎麽震天響,事實就是,華威在柔性屏上的發展,是要遠遠領先於樓宇科技的。


    這點無可置疑。


    現在有了劉洪的加入,萌芽在柔性材料這塊,未來也將大有作為。


    就很nice。


    譚韻鬆是個很健談的人,除了自曝生活上的瑣碎趣事,更多是談對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發展的認知,專業性很強。


    所幸他妻子李希,另外五名科學家,以及被張碩叫來充當門麵的李明哲,都是業內頂尖人士,談話自然不會無趣。


    反而是張碩對相關技術的理解力最弱。


    不過他心裏清楚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發展的大勢所趨,譚韻鬆能頻頻說到點子上,差不多就能認可他在學術上的能力。


    不得不承認。


    這個領域內的頂尖科學家,並不需要像張碩這樣開掛,也是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


    就很不可思議。


    張碩對譚韻鬆的學識感到讚歎,對麵的譚韻鬆又何嚐不是如此?


    一則震驚於張碩的年紀,二則震驚於萌芽在技術擴張上的決心。


    在這之前,譚韻鬆從未想到過,國內會有企業有這麽大的魄力,獨力投入搞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方麵的基礎實驗室。


    哪怕專做一項,沒有十億八億的投入都很難出成果。


    呂凱在業內名氣固然很大,可即使是呂凱親自登門拜訪,談及此事時,譚韻鬆也認為搞沃土研究院,不過是萌芽圖有虛表的噱頭而已。


    因而並沒有當真。


    不過譚韻鬆也一直在關注國內關於萌芽集團的報道,當看到萌芽啟動百人計劃以及在基礎學科領域投入的決心時,自然也就動心了。


    萌芽身上顯然是有某些特質的。


    加上華夏的飛速發展,也讓譚韻鬆心動著想迴國內發展,畢竟親朋好友、快七十高齡的老父老母都在國內。


    有迴國內工作的機會,他也不想錯過。


    雙方都是很務實的人。


    通過初步接觸,既然互相滿意,那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具體的工作上。


    比如說。


    怎麽把沃土研究院給真正運作起來。


    “國內實驗室最緊要的一個事,是加快技術人員的培養,萌芽集團正與全國各大高校展開密切的合作,是不是可以試驗性的引入雙導師製?實驗室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地區的高校人才資源,聘請在讀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參與到實驗室的工作之中來,大幅度的降低人力資源成本。”譚韻鬆提出他的想法。


    所謂的雙導師製,就是除了校方給該研究生提供的導師之外,實驗室也安排一名導師負責該研究生在實驗室的成長。


    推行雙導師製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將通過實驗室加強培養的人才,緊緊地抓在自己的手裏。


    從在讀研究生階段就受到萌芽的培養,融入到沃土研究院的氛圍之中,沒有特殊的原因,很難想象,這些人才畢業後會主動選擇別的就業渠道。


    “推行雙導師製度我很讚同,現在就是有一個問題,沃土研究院下屬的很多實驗室,其首席科學家本身就是兼職,所以……”


    張碩也是自爆其短。


    推行雙導師製度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實驗室要有足夠多的專職的科學家,如果這些科學家本身就是在高校兼職。


    那雙向培養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但另一方麵,沃土研究院雖然沒有推行雙導師製度,但是在對高校碩士、博士的使用上,其實是遵循了這一規律的。


    既能在實驗室搞研究,也能領到一份不菲的補貼。


    就像是顧小西。


    “這個可以慢慢克服。”


    譚韻鬆倒是意誌堅定,“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盡可能地動用一切人脈關係,說服更多的博士、科學家加入沃土研究院。”


    “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碩就很振奮,有了譚韻鬆的承諾,他甚至已經看到了,未來十年,萌芽集團在技術研發領域的一絲曙光。


    前途可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天撒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天天撒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