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行業的新風波,張碩並沒有過多關注。


    杜青青就能處理好。


    別看現在團購大戰熱鬧得很,其實仍舊還處在兌子階段,在一輪輪的拚殺當中,將實力弱的對手一個個淘汰。


    等到最終隻剩下三五名最強選手,才是青橙科技需要嚴陣以待的時候。


    現在還能安靜吃瓜。


    反倒是對於即將進入的手機製造業,張碩頗為上心,星期二剛一上班,就將人資總監伍佘元叫到了辦公室談話。


    “跟顧銘章接觸的怎麽樣了?”張碩關心問。


    “趁著五一假期,我又跟顧銘章深入交談了一次,他還挺詫異的。”


    “怎麽說?”


    “根據我的判斷,顧銘章應該是以為喝退我們了,沒想到張總您根本就不相信他的那一套說辭。從顧銘章的反應看,應該是您猜對了。”


    伍佘元就很佩服。


    他甚至都不清楚張碩是怎麽知道顧銘章的,又是從哪個渠道獲取的信息。


    顯得有些神秘。


    其實不僅是伍佘元,羅長安、蔣悅、曹嚴華、趙銘傳等一幹高管,有時又何嚐不是對張碩的判斷驚為天人?


    漸漸的。


    張碩身上就籠罩著一層神秘光環。


    “然後呢?”


    張碩倒沒覺得有什麽,他關心的是後續。


    “怎麽說呢。”


    伍佘元難得有些糾結,“跟顧銘章聊開了之後,也確實了解到了顧銘章的真實想法,簡單說,就是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


    “啊哈?”


    張碩表示沒聽懂。


    “顧銘章的心氣很高,說什麽離開諾基亞之後,要麽不再做手機,要做就要做成智能手機領域的諾基亞。可他又很務實,深知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直沒有下定決心。”伍佘元解釋。


    等於是說。


    顧銘章自己將自個兒一分為二,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現實。


    理想很遠大,現實很冰冷。


    “理想主義者嗎?巧了,我也是啊。”張碩笑。


    伍佘元就不好接話了。


    在文學作品中,理想主義或許還是褒義詞,可是放到現實語境,說是中性詞都是褒獎,很多人是帶著揶揄姿態看待理想主義者的。


    “那就約個時間,安排我跟顧銘章見一麵吧。”張碩說。


    “好的。”


    伍佘元悄悄鬆了口氣,他這好歹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


    顧銘章似乎對張碩也很好奇,很快就答應了張碩的邀請。


    兩人選在一處茶樓見麵。


    “顧總想要在智能手機領域大展身手,實現國產手機對歐美國家的彎刀超車,這一點倒是跟我不謀而合。”張碩也是看門見山。


    “這隻是我的一點妄想,讓張總見笑了。”


    顧銘章竟然還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難怪原時空沒能綻放光芒。


    他需要一位領路人!


    “未見得吧?今時不同往日,華夏在手機產業鏈上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製造經驗,無論是元器件,還是整機設計與組裝,在整個供應鏈上都很完備。隻要舍得在研發上多投入,未必就不能實現彎道超車。”張碩就很霸氣。


    原時空華威的成功,就已經印證了這一點。


    華夏不是不行,而是很行,行到讓西方蠻子害怕,不惜掀桌子。


    “或許吧。”顧銘章仍舊不置可否,“最起碼一點,國內企業,有幾家舍得在研發上加大投入呢?”


    “別的企業我不好評價,至少萌芽是不會掉隊的,你可以看看這個。”張碩這迴也是有備而來,將萌芽內部的百人計劃書遞了過去。


    其中還有關於沃土獎、青苗獎的介紹。


    “這……”


    顧銘章確實大受震撼,沒想到萌芽在技術研發上竟然有如此雄心。


    “資金方麵你也完全不必擔心。”張碩笑著補充。


    做手機其實用不了多少資金,十個億就頂天了,關鍵是要在技術研發以及產品設計上上取得突破,一旦拿出的成品獲得市場認可,很快就能實現盈利。


    這也是製造業的魅力所在。


    “可這些畢竟都還隻停留在紙麵。”


    顧銘章還在猶豫,他要那麽好說服,伍佘元就不會頭疼了。


    “當然是紙麵,如果這些全都得到實施,那麽我想,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見麵了。我隻負責繪製藍圖,你才是工程師。”張碩是一點也不慣著。


    顧銘章沉默,平靜了一下,反問道:“張總以為,想要在智能手機領域實現趕超,最難突破的是哪個環節?”


    “芯片!”


    張碩迴答的斬金截鐵,這可是無數華夏人心中的痛。


    “芯片?”


    顧銘章就很詫異,他以後會是操作係統或者工藝設計,“張總指的可是芯片設計?這確實也會是一個難點。”


    “不,我說的是芯片製造。”張碩及時糾正。


    “????”


    顧銘章就更懵了,“芯片製造根本就不能算是製約智能手機的關鍵要素吧?沒有哪家手機廠商會自行製造芯片,都是設計好之後交給代工企業。”


    芯片產業已經算是分工非常精細的一個產業鏈了。


    光是做芯片代工的泰機電,未來市值就超過了大部分的手機廠商,哪怕豪橫如蘋果,也不會自行建廠生產芯片。


    完全沒必要嘛。


    “企業是不會,可是國與國呢?”張碩幹脆也攤牌了。


    “???”


    顧銘章就更是一頭霧水了。


    “你剛才也說了,如果要創業,那新公司就要成為智能手機領域的諾基亞,真要實現了這一目標,會讓很多人寢食難安的。”張碩笑著說。


    “這……”


    顧銘章隱約聽明白張碩話裏的意思了,竟是無言以對。


    他沒想到。


    張碩會想得這麽遠,格局會這麽的高。


    “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顧銘章說。


    “或許吧。”


    張碩也不能說顧銘章不對,畢竟誰都有時代局限性。


    別說是2011年的現在了,哪怕就是再過五年,怕是都沒有多少人能預料到,國際形勢會那般風雲變幻吧?!


    簡直就是一鍋粥。


    “當然這會是另外一個故事,跟我們現在談論的事情,其實並沒什麽相關。”張碩壓下芯片的話題不提,適時發出邀請:“願意加入萌芽嗎?”


    “我......”


    顧銘章還在猶豫。


    “如果萌芽向諾基亞購買一份十年期的非獨占專利許可證,諾基亞會賣嗎?需要多少錢?”張碩突然又換了一個話題。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諾基亞雖然在智能手機業務上轉型失敗,之後更是將手機業務打包賣給了微軟,但並不代表說諾基亞就從此煙消雲散。


    除了是手機生產商,諾基亞還是排名全球前三的通訊設備商。


    之後在5g領域也頗有建樹。


    哪怕是在手機業務上,依靠在功能機時代積攢下來的無數專利技術,就算不做手機,每年也能從專利授權費上賺到一兩百億的利潤。


    實在是讓小咪之流難望項背。


    上個月,張碩就已經讓蔣悅注冊好了一家新公司“麥粒科技”,作為萌芽進軍手機製造業的運營主體,也將是萌芽旗下第八家一級子公司。


    麥粒科技跟小咪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小咪說白了,隻承擔操作係統適配、整機設計、營銷等少數幾個環節,元器件全靠采購,生產環節也是由代工企業完成。


    難怪說被吐槽為小家電商。


    而且小咪自身也是以“互聯網科技企業”自居,隻有半隻腳踩進製造業。


    麥粒科技不同。


    想要實現跟蘋果比肩的水準,那就需要建立起一整套極其完善的研發體係,還要具備相當水準的對上下遊產業鏈的把控能力。


    就像蘋果。


    雖然並不自行生產手機,卻通過投資、合作、資助等各種方式,布局全球產業鏈,扶持其成百上千家上下遊供應商。


    結果就是。


    蘋果打個噴嚏,整個產業鏈都要抖三抖。


    麥粒科技作為手機行業的全新玩家,想要一切都從零開始研發,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分分鍾就會被手機巨頭狀告侵權。


    首先要做的。


    就是向諾基亞這樣的巨頭購買一份專利許可證,獲得一大批基礎專利,再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後續研發,繼而積攢出屬於自身的專利池。


    就像華威那樣。


    哪怕是像小咪這樣的手機組裝廠商,每年也是要向諾基亞繳納不菲的專利授權費用,張碩隻是想一步到位。


    “是所有的跟手機製造相關的專利技術嗎?”顧銘章就有些吃驚。


    “當然。”


    張碩毫不掩飾他的野心。


    “這個我不敢保證,就算諾基亞同意賣,那也會是一個天價。”


    “能有多高?”張碩追問。


    他心裏其實大致是有個譜的,印象中,原時空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時,就有一項交易涉及到專利許可證。


    那時微軟開出的價碼好像是22億美刀。


    但那是2013年,此時的諾基亞在4g、5g領域還有很多新技術沒有獲得突破,整個的專利授權費用肯定要更低一些。


    “保守估計,也不會少於15億美刀。”


    顧銘章評估的更專業,他很懷疑,萌芽能否支付得起這筆驚人的費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天撒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天天撒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