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園因為發生這樣掃興的事,自是沒有人有心情再進行下去,皇帝一路上都沒有好看的臉sè,而太後自是也沒有什麽好心情,本是為了體現皇上對她孝順的一件事,現在卻這樣草草收場,雖然遺憾,可是卻也不能說是沒有收獲。


    就近壽安宮時,太後對皇上道:“今兒個大家都乏了,大家就先迴吧,皇上,我們娘倆到壽安宮坐坐吧。”而皇帝自然點頭稱是。


    隨後太後又說道:“皇後、榮貴妃與玉妃也一塊兒留下吧。”


    在壽安宮的大殿上,宮人都小心翼翼的奉上了茶與一些點心,可那些貴人們此時卻無心去品嚐香茶與美味的點心。


    皇後自是一派風範的坐在太後的右手邊,可是對於姑姑留下那個榮貴妃自是心中不滿,可又不敢表現。她現在在宮中就是一個不尷不尬的存在,身為皇後,不但皇上不喜,膝下又僅有長公主一人,就連後印都握在別人手中,宮裏多少人在背後嘲笑她這個無實權的皇後,恐是數都數不清吧。


    榮貴妃一派悠閑的坐著,品著手中的香茶。反正現在隻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太後不喜她,她也不是不知道,雖然太後未當著眾人的麵去給她難堪,可也不是常常召見,現在突然的就命她留下伴駕,自是有其深意的,看來不會是什麽善事了。可是那又能怎麽樣,要想扳倒她不是那麽容易的,不說帝王的恩寵,她還是皇長子的生母,目前幾位皇子中沒有一個的生母有她的位份高,那是帝位的不二人選。


    而那玉妃卻是端正坐著的,在身份上她是比不得皇後與榮貴妃的,而在得寵上她也不能與榮貴妃相提並論,而且肚皮又不爭氣,僅生了個皇七女昭歆公主。在宮裏她就是一個看人臉sè的人,好在時常也能討得點太後歡心,為娘家謀一兩個還算過得去的職位,在這宮裏也就是個不高不低的存在。


    皇上坐在太後的左手邊,親自給太後奉茶,太後雖不是他的生母,可是養母比生母大啊。他的生母是聖欽皇後,當初生他時難產而去了,他的父皇愛妻深切,惟恐他會遭到其他妃嬪的毒手,遂娶了已故皇後的妹妹為後。猶記得年幼時有一次生了場重病,就是太後在身旁衣不解帶的照顧了半個月才恢複過來。


    太後待他比親生兒子還要好,他的弟弟梁王就是太後的親子,而當時太後惟恐同為嫡子的梁王威脅到他的地位,遂向先帝自薦讓自己的兒子提前封王前往封地,非奉詔不得迴京。就這樣年僅三歲的梁王前往了封地,而且一去至今也有三十年了。陳國的皇族們除非有犯大錯的,不然都是年滿十六即封王留在京中,不用去那封地過苦ri子,對此他自是對太後感恩的。


    太後望了一下身邊表情各異的人,茗了一口手中的茶,道:“皇上,哀家現在年歲大了,就想兒孫承歡膝下,過上幾年的天倫之樂。不如就放了皇三子兄妹仨吧。況且皇上膝下也就隻有那麽幾個皇子,哀家沒有記錯的話三皇子已十歲了,再留在那兒也不是個法子,也會誤了孩子的前程。”


    太後的話自是震驚了在場的人,眾人都沒有想到竟是為了三皇子的事。皇帝的心中早就亂了,對於這幾個子女,早些年他是愛到骨子裏的,可是自從出了那件事後,他又對他們愛恨複雜了。田芳啊,田芳,你怎能如此對待我對你的一片真心。


    皇帝隻是看著手中的茶,不言不語,對太後的話恍若未聞,這模棱兩可的態度確讓太後心中的把握少了許多,對皇帝她是了解的,當年那樣極恨的情況下,他仍能不殺田氏,可見這帝王心並不是硬如鐵,待他想通了,自己又再勸勸,興許就能放了那兄妹三人。


    太後無奈的道:“這事哀家隻是向皇上提提而已,皇上都是近四十的人了,子息上也並不是十分茂盛,目前也就僅有五位皇子,哀家實不忍看到皇室子弟的凋零啊。”


    太後一番語重心長的話,令皇帝從沉思中醒了過來:“此事容兒臣再想想吧。”


    雖隻是淡淡的一句話,可也令太後滿意了,看來有眉目了。太後整整麵容,又說道:“今兒個出這樣的事,事後是要好好調查一番,如果是那些狗奴才自作主張做的好事,就重重的懲處,絕不能輕饒了。至於這主理後宮的事,哀家認為榮貴妃確是辛苦了一些,哀家認為不如讓玉妃從旁協助,讓榮貴妃輕鬆一點。”


    太後的話宛如在水中扔了一顆石子,一石激起千層浪。


    榮貴妃麵sè一整,看來前麵都不是重點,原來是要來分薄她的權力,看來今兒個出的事是早有預謀了,也許她身邊出了jiān細,可是現在騎虎難下,隻好笑笑的說道:“今兒個的事是臣妾的錯漏,皇上沒有責罰臣妾,已是讓臣妾十分惶恐了,宮中事務繁多,多了玉妹妹,臣妾正是多了個好幫手,也好多些時間管管皇長子讀書的事。”


    皇帝一思索也是這個道理,遂笑言道:“宮裏的事務的確很多,也難為她了,早先是兒臣思慮不周,還是母後思慮周詳。而且玉妃xing情溫順,與靜芝做個幫手也是好的。”皇上一番話,此事就鐵板釘釘了。


    玉妃沒料到這天大的好事會落到她的頭上來,難怪今早一起來就聽聞窗外的喜鵲在叫,宮女還與自己玩笑道:“恭喜娘娘了,一大早就有喜鵲在枝頭叫,今兒個娘娘定有喜事。”那會兒自己不當一迴事,心想定是宮女在討好自己。沒想到會是這麽好的一件事,遂忙跪下謝恩道:“臣妾定不負皇上與太後的厚望,定會好好協助榮姐姐。”那臉上有掩不住的笑容。


    那笑容讓皇後的心中一酸,自己失了後宮的主權,什麽都得倚仗這個姑姑,可是姑姑怎麽能讓一個小小的妃子爬上她的頭,那她顏麵何在?她不由朝自己的姑姑怨恨的一瞥。


    這一瞥太後自是瞧見的,自己這侄女真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由她來做中宮之主,確是勉強了一些,失了皇後風範啊。


    皇帝朝榮貴妃使了一個眼sè,後者已是心領神會,笑容滿麵的上前扶起了跪著的玉妃,道:“這是姐姐的福氣,以後妹妹定要好好的幫幫姐姐。我們姐妹同心,好讓皇上與太後省心。”


    太後在一旁已是笑道:“看來靜芝俱是深明哀家的心,之前哀家還擔心靜芝會生哀家的氣呢?認為哀家在剝奪你的權力呢?”


    太後叫的親密,榮貴妃聽得心卻在猛跳,可是卻不由也笑道:“那是太後娘娘誤會臣妾了,臣妾對太後娘娘隻有景仰之情,豈敢在心中腹緋太後娘娘呢?倒讓皇上誤以為臣妾是心胸狹窄之人。況且臣妾主理後宮是為了讓皇後娘娘省心。”榮貴妃說完,還做了一個小孩子委屈的臉。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


    太後笑著用手指了指榮貴妃:“這孩子,倒像是哀家委屈了她。”


    “朕又怎麽會誤會靜芝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呢,朕的後宮能井井有條也是你的功勞啊。”


    皇帝肯定的話讓皇後臉上的笑容一窒,什麽時候他也能如此和顏悅sè的與自己說說話呢。宮中定例每月初一、十五皇帝須在皇後的寢宮中度過的,可是皇帝現在已不再來自己的鳳儀宮,她這皇後當得好窩囊。


    眾人再聊了一會兒話,皇上看太後有些乏了,就帶著榮貴妃與玉妃告辭而去。皇後一人仍獨留在太後寢宮中。


    皇後坐在一旁不言也不語,表情就像是一個被人遺棄了的孩子。唉,太後在心中一歎,這孩子怎麽就是這一苦命的人呢,是不是她們姓薄,就真的命如紙薄了呢?


    “嵐兒,你心中可是對我有怨?”太後叫著皇後的小名。


    “臣妾不敢。”皇後有點賭氣道。


    “你若心中有話,對著哀家又有何不能說呢?你心中的苦,哀家都明白,可是嵐兒你得明白,哀家不但要顧你,更要顧我們靖遠候**啊。”


    “侄女都明白,可是姑姑,為什麽讓那個隻會拍馬屁的人去協理什麽後宮事務,榮貴妃的肚子比侄女會生,她是皇長子的生母,侄女就算心中再有怨氣,也還得忍著。可是那玉妃是個什麽東西?家裏的權勢比起我們靖遠候府那是一個天一個地,憑什麽她就能一步登天。”皇後越說心中越氣。


    “嵐兒,正正因為榮貴妃是皇長子的生母,而且現在她聖眷正隆,等哀家百年之後,你可怎麽辦?你想過了沒有?對付現今如ri中天的她,隻得找讓皇上真正在意的人來對付。而且誠如你所說,玉妃沒有什麽真本事,又僅生一女,正是因為她沒本事,又沒有兒子,哀家才會扶她上位,那樣她才不會掀起什麽大風浪,如果是那些生了兒子的女人上位了,即使能對付得了榮貴妃,於你又有什麽好處?”


    太後的一番話讓皇後醍醐灌頂,姑姑說的有道理,自己沒有兒子,姑姑如若去了,自己的後果真是想都不敢想,雖說娘家勢大,可是繼位者不是自己的兒子,自己還不是得看他人臉sè過ri子,就像現在這樣?還是不如現在?


    皇後的臉sè變了又變,遂意誌消沉道:“姑姑又不是不知道,自從兩年前皇上把我這中宮之主架空了以後,都沒有再來過我的鳳儀宮,我就算想生兒子,也沒有辦法啊,況且我的年紀也大了。”


    對於這個侄女,太後真是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思,她怎麽就不會轉個彎來想問題呢?枉費自己為她鋪路,她還不懂得路怎麽走?太後有點厲聲道:“嵐兒,你以為今天哀家僅僅隻是在做好人嗎?你沒有兒子,不會去找一個能當你兒子的人嗎?”


    太後的話點明了,皇後才頓悟了過來,原來太後所指能讓皇上在意的人是指皇三子,田氏的孩子?皇後對田氏是沒有什麽好感,撇撇嘴道:“如果姑姑指的是皇三子,那侄女認為他沒有什麽用處,他生母做了醜事,那樣的人在皇上心中能有多少份量?如果侄女認他為子,還不得別人怎麽笑話我呢?”


    “你這孩子就是死心眼,哀家現在可沒有讓你去認他為子,隻是先把這兄妹三人弄出來,看看皇上是個什麽態度再做定奪。ri後如果他們不堪重任,那就隻能是一枚棄子了,如果他們能成功引得皇上的注意,到時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太後嘴裏說著無情的話。


    “姑姑的意思是……”


    “你對他們兄妹要好點,他們在那關了好幾年,必然會對她們好的人心存感激,今天那宮女就是一個例子。”太後已開始指點皇後的行事了。


    皇後想了一會兒,還是那樣意興瀾珊道:“那侄女盡量吧,侄女對田氏可沒有什麽好感。當年如果不是侄女,她能成為太子側妃?可是她卻霸著皇上寵冠六宮,還常扮成一付我見猶憐的樣子*著皇上,比那榮貴妃還可惡,侄女現在想起她來,還恨不得鞭屍呢?”


    皇後的一番話讓太後又有了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遂也不再開導她,僅與皇後聊了一會兒話後,也不留她用晚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陽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築夢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築夢者並收藏昭陽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