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主持監察十三室工作的副主任林正祥端坐在辦公桌前認真地審視著眼前的一封信。
尊敬的林副主任並監察十三室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我是j省s師範學院的應屆畢業生藍煜星。
三個月以前我有幸在安徽黃山見到貴室範誌傑主任的最後一麵。遺憾的是因為我的無能致使範主任寶貴的生命失去了最後一絲延續的可能。範主任是國之棟梁、反腐精英他的離去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對此我感萬分自責。
更讓我慚愧的是事後我非但沒有承擔救助不力的責任反而得到十三室領導們的關心和照顧這讓我更加無地自容。
這件事對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了解到範主任的一些事跡以後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繼承範主任遺誌、投身反腐敗鬥爭的願望。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的決心很大也十分堅信如果有機會我會在紀檢監察的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績。
為此兩個多月前我報名參加了s市的公務員考試報考的崗位就是市紀檢會的辦案科員並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tw超多好看小說]很快就要麵試了我有信心在麵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盡早成為反腐戰線上的一名新兵!
此致
敬禮!
藍煜星
這是一封求援信!信寫得很謙虛也很得體隻字沒有表現出請求幫助的意思。但林正祥還是看出了背後所隱藏的東西。因為這封信實在不大像是一封學生寫的書信:用語很格式化像是一篇檢討或決心書。但事實上藍煜星沒有向十三室作檢討或者表決心的必要他已經盡力了沒有任何過錯。所以這是一篇報告即使是現在的黨政機關仍然有以報告代替請示的習慣處在藍煜星的位置他沒有權利也不適合向十三室請示什麽所以就用了這種相當含蓄的表達方式。這是林正祥的理解。
林正祥是範誌傑最得力的助手。範誌傑做事大刀闊斧果敢堅決林正祥卻是心細如老成持重長期以來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整個中紀委都認為他們是最完美的組合。最為可貴的是林正祥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了比範誌傑要大好幾歲在紀委的資格也比範誌傑要老但組織安排他做範誌傑的副手他沒有一句怨言而是全力以赴地演好他的副手角色給了範誌傑以巨大的幫助。(..tw)經過一段時間磨合以後兩個人逐漸互相賞識惺惺相惜成為莫逆之交。範誌傑罹難後林正祥整整瘦了一圈這個鐵打的漢子甚至在夜裏偷偷地哭了好多迴。一向穩重的他在聽聞噩耗以後和室裏的一些血氣方剛的青年一樣誓不找到謀害範誌傑的兇手誓不為人。
很多細節也證實了林正祥的判斷。這封信是一封特快專遞如果僅僅是一封普通的書信沒有必要這麽急;而且信裏還透露出“很快就要麵試”的信息。出於對範誌傑的關心林正祥了解了一些關於藍煜星的情況。比如藍煜星在英雄事跡報告會上的表現不讓學校在這件事情上過分炒作的指示就是他下達的因此他知道藍煜星的口頭表達能力非常強考慮問題很周全綜合素質是過硬的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實力明顯要高出一籌而且有全市筆試第一的先優勢應付一次公務員麵試應該不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寫這麽一封信過來肯定是遇上了單憑個人能力無法解決的難題。
藍煜星把這封信寫給林正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方麵他不適合直接提出請求幫忙的事太冒昩了如果那樣十三室人員心目對他的一點好印象被自己全部毀掉了。十三室是藍煜星以後做事情時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不能一開始就失去。但室裏的其他人也未必能看出這封信的深意。但林正祥不同他是範誌傑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憑他對範誌傑的感情絕不可能坐視這位因為救範誌傑差點把自己搭進去的小兄弟受什麽委屈特別是在這種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最重的是以他的細心肯定會從信中現自己的難處。
究竟要不要幫他呢?林正祥還在猶豫。
林正祥對自己的影響力是毫不懷疑的。對於地方廳局級的頭頭們來說他們最不願意得罪的是中組部和中紀委即使是問心無愧的官員也是會有事業上的追求總會夢想著哪一天能夠升一級再升一級。而對於這種層次的幹部隻要提拔就必須麵對中組部和中紀委的聯合考核。別說是十三室的負責人就是中紀委一個小小的科員他們也不敢輕易得罪如果得罪了他們誰知道考核的時候會不會犯到他們的手裏?提拔這種事情和辦案還不同。查辦案件直到送審判決這一係列的程序都是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總不能瞎編個什麽理由就讓人家去做牢吧。但如果在考核材料裏隨便加一個不適合提拔的理由估計這事就玩完了。
林正祥猶豫的原因有兩點。從心裏說他是想幫這個孩子的愛屋及烏是人之常情但走後門的事他不願意做這不符合他的行為準則。可一旦幹涉就很難免會校枉過正林正祥對此很矛盾。另外無論藍煜星的表達有多麽含蓄現了他的最終意圖的林正祥還是有些不快的這也許和他不了解藍煜星的狀況有關他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心機過深他並不喜歡這樣的年輕人他始終認為官場的權謀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年輕人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單純是年輕人的缺點也是他們的優點有了這點單純他們才會熱愛生活、熱愛事業才會有衝勁、有闖勁過早地現、領悟、甚至學會這些小伎倆會讓他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當初如果範誌傑不是憑著一腔熱血是很難取得那些成就的而自己正是因為過早地被一些潛規則磨圓了棱角才會被領導定位為一個最優秀的副手但總是不願委以重任。
想到這裏林正祥歎了一口氣:幫幫他吧至少應該給他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於是他拿起了電話……
主持監察十三室工作的副主任林正祥端坐在辦公桌前認真地審視著眼前的一封信。
尊敬的林副主任並監察十三室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我是j省s師範學院的應屆畢業生藍煜星。
三個月以前我有幸在安徽黃山見到貴室範誌傑主任的最後一麵。遺憾的是因為我的無能致使範主任寶貴的生命失去了最後一絲延續的可能。範主任是國之棟梁、反腐精英他的離去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對此我感萬分自責。
更讓我慚愧的是事後我非但沒有承擔救助不力的責任反而得到十三室領導們的關心和照顧這讓我更加無地自容。
這件事對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了解到範主任的一些事跡以後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繼承範主任遺誌、投身反腐敗鬥爭的願望。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的決心很大也十分堅信如果有機會我會在紀檢監察的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績。
為此兩個多月前我報名參加了s市的公務員考試報考的崗位就是市紀檢會的辦案科員並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tw超多好看小說]很快就要麵試了我有信心在麵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盡早成為反腐戰線上的一名新兵!
此致
敬禮!
藍煜星
這是一封求援信!信寫得很謙虛也很得體隻字沒有表現出請求幫助的意思。但林正祥還是看出了背後所隱藏的東西。因為這封信實在不大像是一封學生寫的書信:用語很格式化像是一篇檢討或決心書。但事實上藍煜星沒有向十三室作檢討或者表決心的必要他已經盡力了沒有任何過錯。所以這是一篇報告即使是現在的黨政機關仍然有以報告代替請示的習慣處在藍煜星的位置他沒有權利也不適合向十三室請示什麽所以就用了這種相當含蓄的表達方式。這是林正祥的理解。
林正祥是範誌傑最得力的助手。範誌傑做事大刀闊斧果敢堅決林正祥卻是心細如老成持重長期以來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整個中紀委都認為他們是最完美的組合。最為可貴的是林正祥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了比範誌傑要大好幾歲在紀委的資格也比範誌傑要老但組織安排他做範誌傑的副手他沒有一句怨言而是全力以赴地演好他的副手角色給了範誌傑以巨大的幫助。(..tw)經過一段時間磨合以後兩個人逐漸互相賞識惺惺相惜成為莫逆之交。範誌傑罹難後林正祥整整瘦了一圈這個鐵打的漢子甚至在夜裏偷偷地哭了好多迴。一向穩重的他在聽聞噩耗以後和室裏的一些血氣方剛的青年一樣誓不找到謀害範誌傑的兇手誓不為人。
很多細節也證實了林正祥的判斷。這封信是一封特快專遞如果僅僅是一封普通的書信沒有必要這麽急;而且信裏還透露出“很快就要麵試”的信息。出於對範誌傑的關心林正祥了解了一些關於藍煜星的情況。比如藍煜星在英雄事跡報告會上的表現不讓學校在這件事情上過分炒作的指示就是他下達的因此他知道藍煜星的口頭表達能力非常強考慮問題很周全綜合素質是過硬的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實力明顯要高出一籌而且有全市筆試第一的先優勢應付一次公務員麵試應該不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寫這麽一封信過來肯定是遇上了單憑個人能力無法解決的難題。
藍煜星把這封信寫給林正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方麵他不適合直接提出請求幫忙的事太冒昩了如果那樣十三室人員心目對他的一點好印象被自己全部毀掉了。十三室是藍煜星以後做事情時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不能一開始就失去。但室裏的其他人也未必能看出這封信的深意。但林正祥不同他是範誌傑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憑他對範誌傑的感情絕不可能坐視這位因為救範誌傑差點把自己搭進去的小兄弟受什麽委屈特別是在這種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最重的是以他的細心肯定會從信中現自己的難處。
究竟要不要幫他呢?林正祥還在猶豫。
林正祥對自己的影響力是毫不懷疑的。對於地方廳局級的頭頭們來說他們最不願意得罪的是中組部和中紀委即使是問心無愧的官員也是會有事業上的追求總會夢想著哪一天能夠升一級再升一級。而對於這種層次的幹部隻要提拔就必須麵對中組部和中紀委的聯合考核。別說是十三室的負責人就是中紀委一個小小的科員他們也不敢輕易得罪如果得罪了他們誰知道考核的時候會不會犯到他們的手裏?提拔這種事情和辦案還不同。查辦案件直到送審判決這一係列的程序都是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總不能瞎編個什麽理由就讓人家去做牢吧。但如果在考核材料裏隨便加一個不適合提拔的理由估計這事就玩完了。
林正祥猶豫的原因有兩點。從心裏說他是想幫這個孩子的愛屋及烏是人之常情但走後門的事他不願意做這不符合他的行為準則。可一旦幹涉就很難免會校枉過正林正祥對此很矛盾。另外無論藍煜星的表達有多麽含蓄現了他的最終意圖的林正祥還是有些不快的這也許和他不了解藍煜星的狀況有關他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心機過深他並不喜歡這樣的年輕人他始終認為官場的權謀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年輕人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單純是年輕人的缺點也是他們的優點有了這點單純他們才會熱愛生活、熱愛事業才會有衝勁、有闖勁過早地現、領悟、甚至學會這些小伎倆會讓他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當初如果範誌傑不是憑著一腔熱血是很難取得那些成就的而自己正是因為過早地被一些潛規則磨圓了棱角才會被領導定位為一個最優秀的副手但總是不願委以重任。
想到這裏林正祥歎了一口氣:幫幫他吧至少應該給他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於是他拿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