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落的故態複萌,興奮了一部分人的神經,但接下來潑落的理性,又使大多數人鬆了一口氣。大會執行主席陳明與部分會務組成員主要是愛昵簡單商量後,又征求了台上嘉賓和台下聽眾的意見後,臨時變更會序,為潑落的問題提供思辨的空間,可以是愛昵作答,也可以是其他宿學作答,至於問題,也歡迎其他人提出來。


    這是百屆盛會,何等莊重嚴肅,但由於一人之故作臨時安排,又彰顯其何等的氣魄和大度,所以,陳明甫一宣布,立刻又迎來了更加熱烈的掌聲。


    必定這是一場學術會議,本來就不該有那麽多的繁文縟節。


    再者說,任何會議,理想的形式都應該是互動的,而不應該是你說什麽我就聽什麽。


    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是也!


    潑落的問題其實並不複雜,他不過是希圖打消幾個疑慮而已。他的問題如下:


    一、 中國人在遭遇外侮、積貧積弱的情況下,民族精英發出的是“打到孔家店”的呐喊,高舉的是西方“科學民主”的旗幟,而今河清海晏、國富民強,卻重拾祖宗舊貨,是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


    二、 如今人類社會越來越不相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孔子時代,曾經“周遊列國”,宣揚濟世之道,終於還是列強爭霸、戰火連年,假使孔子再行天下,可保無虞乎?


    三、 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在他的不朽名著《烏托邦》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虛幻的美好社會,孔子的儒家學說能給我們帶來一個真實的美好社會嗎?


    無怪乎那麽多人對潑落還存著幾多好感,他的問題許多是跳出學術領域的,感性化的居多,或者說他的社會責任感確實是比較強的。


    潑落的發問歸結起來似乎就是一個問題——儒學到底有沒有用?


    此時與潑落麵對麵站在講台上的愛昵,秀目平舉,眼波清明,櫻唇微合,麵呈笑靨。她待潑落問畢,頜首施禮致意,之後麵向台下企盼的聽眾清詞麗句的說道:


    “……二十世紀初年,中國五四運動時期,‘打到孔家店’的做法,對中國走向現代社會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因為中國在那之前一二百年間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儒家思想僵化了,教條化了,沒能很好的適應世界新形勢的發展變化,更沒能把握住孔子“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發展思想的精髓。因此五四運動把幾個世紀以來的已經不適應中國社會發展要求的舊的思想,舊的道德進行來一次猛烈的衝擊,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愛昵話鋒一轉,情緒顯得有些激動,聲音朗朗的說——


    “任何一種思想都有他時代的烙印,所以任何脫離具體環境臧否先哲的對錯都是不負責任的。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他與同時代的西方先哲柏拉圖一樣,其主張不僅為曆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所推崇,為世界所矚目,而且在民間也廣為傳揚和應用,其思想橫貫幾千年而影響至今。近些年來,有關孔子曆史真麵目的書刊、文論和講座也競相逞辭,各抒己見,以研習和傳播漢文化的孔子學院也在海內外陸續興辦。對此,有人讚賞,有人疑慮,也有人冷眼旁觀。其實,隻要是積極的參與對曆史文化的反思,都是可以肯定的。


    毋庸置疑,當今社會出現了種種問題,生態危機、精神危機、道德危機和價值危機正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人類的命運、地球的命運又一次受到嚴峻的挑戰。對此有多少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各自理想化的道路上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而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使他們同時看到了古老的東方文化的光輝,那就是一致認同:儒家思想資源可以為治療化解這些社會問題提供寶貴的智慧理念。斯洛伐克共和國黑山博士說:為了創造一個沒有任何無端衝突的德馨社會,人類偉大導師孔子所設立的道德原則和進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無人超越。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挽救21世紀的社會問題惟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美國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係,組織學者專門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美國出版的《名人年鑒手冊》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與穆罕默德、耶酥和釋迦牟尼一起,被稱為締造世界文化的‘四聖哲’。1988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們曾共同提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迴到2500年前的中國去尋找孔子的智慧。’1993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宗教議會大會通過的《走向全球的倫理宣言》中,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四條‘金規律’的指導思想。


    法國作家伏爾泰曾經說,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樣仁義,世界就不會發生戰爭了。他把孔子的塑像放在自己的書房裏朝夕膜拜。德國人衛禮賢在精通儒家文化之後這樣教導他的學生:‘所謂經濟學說、社會學說,皆不如孔教。’在他看來,孔子思想比西方哲學思想更好,所以能統治中國數千年。美國人從19世紀開始認識儒學。1844年,美國學者愛默生說:‘孔子是中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學上的華盛頓。’


    現在我們再來看孔子及其思想。孔子的一生中,曆盡童年之苦寒、成長之艱辛、遊說之落魄、晚年之孤寂,但他至少辦了三件大事:教書育人、傳播學說、修撰典籍,且都是圍繞著創建一個富足守禮、和諧安定、文明有序的理想社會而展開的。為了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已經是五十五歲的老者了,他還奔波在周遊列國的路上,淒淒惶惶,席不暇暖,整整十四年時間,都沒有畏難停步,也沒有再迴過故鄉。什麽叫鍥而不舍,追求執著;什麽叫不離不棄,信仰堅定,他老人家這段飽嚐艱辛、充滿兇險的異鄉羈旅,即使發生在當代,也足以令人感歎不已。


    從春秋到漢代初期,孔子的思想還隻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言。自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之後,儒學才被立為服務於封建專製的意識形態。此後的所謂‘儒術’,已經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孔學,而是被反複包裝和修飾過了的封建禮法。當年‘五四運動’ 之所以要打倒‘孔家店’,是時勢進程使然,是對被修正過的孔學的反叛。因為那個時候的孔氏殿堂以及殿堂中的偶像,是封建統治者及其衛道士們按照自己的意願構建和塑造出來的,而正是因為這些被異化了的神祇和教條,禁錮了大眾的心智,束縛了改革者的手腳,從而阻礙了社會前進的步履。拜謁過曲阜孔廟的人都知道,其建築規格和等級,無異於皇家宮闕。他老人家一生對衣食住行雖然很講究,但無論如何想不到身後會有如此麵闊進深、莊嚴巍峨的廟堂;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他說的本是‘人話’,怎麽會變成萬能的‘神話’;他記述修身做人的禮記怎麽會變成害人的禮教;他主張為政以德的理念,怎麽會變成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


    我們自然不希望再看到什麽‘打倒孔家店’的群情激奮,我們當然也不允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非理性迴歸。文化需要寬容,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儒家文雅溫和的仁愛,墨家堅韌純潔的正義,道家逍遙虛靜的智慧,法家麵向未來的進取……,文化正因其多彩,才具有永恆的魅力。”


    “吱——歐,吱——”正慷慨陳詞且綿綿暖語的愛昵猛聽身後有不尋常的叫聲,迴頭一看,原來潑落正站在她不遠處哽咽著,就像吃多了打隔一樣。


    愛昵剛要過去撫慰他兩句,就見潑落兩手一張,委屈的孩子一樣朝她撲過來,一下就把她抱住了。


    觀眾席裏有掌聲響起,也有“噓”聲一片。


    已經落座的潑落夫人看不下去了,幾步就衝上前去拉扯感情十分投入的潑落,結果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愛昵努力掙脫的配合下,才勉強把潑落拉到自己身邊。被拉過來的潑落,踉踉蹌蹌,纏住夫人的胳膊,使勁往下一拉,結果是兩人雙雙跪在講台上。


    潑落滿臉是淚,聲音哽咽:“從此以後,我夫妻二人願為孔門走狗!”


    會場秩序有些亂,主持人陳明和愛昵一同過去,把潑落夫妻二人輕輕攙起。


    此時時間剛好是11點半,是大會的休息時間,於是陳明宣布:


    暫時休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圍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圍中並收藏天下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