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等我把船買來了,就讓他們給改裝上撞角吧。”寧帆聽完之後就點頭答應下來。


    “第二嘛,就是要把這些貨船的柴油發動機,給我改裝成燒煤的蒸汽輪機。”


    “蒸汽輪機?!”這下子,讓寧帆撓頭了,老黃怎麽會想起這麽古老的設備。


    因為蒸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它出現的時候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簡單蒸汽機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杆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汽缸和底座是靜止部分。從鍋爐來的新蒸汽,經主汽閥和節流閥進入滑閥室,受滑閥控製交替地進入汽缸的左側或右側,推動活塞運動。


    在20世紀初的時候,蒸汽機發展達到了頂峰。它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曾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成了當時唯一的原動機。


    但是蒸汽機的弱點是好多,一是離不開鍋爐,整個裝置既笨重又龐大。二是新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排氣壓力不能過低,熱效率也難以提高。三是它是一種往複式機器,慣性力限製了轉速的提高,工作過程是不連續的,蒸汽的流量受到限製,也就限製了功率的提高。


    所以寧帆一聽黃石想把原先船上熱效率高、結構緊湊,機動性強的柴油發動機,改裝成體積大,耗能大,汙染大的燃煤蒸汽輪機,就感到十分的詫異。


    於是他就說道,“這樣估計不好改吧,而且現在哪裏還會有什麽工廠會生產這種的蒸汽輪機,可能生產的都是燒柴油或是重油的內燃機,畢竟蒸汽輪機太落後了。”


    黃石其實是知道這一點的,因為中國雖然是產煤大國,但是現在除了發電用的汽輪機還在燒煤外,其他的發動機都改為了燒燃料的內燃機,象原先船用的發動力機動力在幾十年前大多也是燒煤的,可是由於皇糧運輸和操作不方便後,就逐步改為燃油了的。


    “我知道,蒸汽機很落後,不僅熱效率不高,又傻大笨粗的,但是它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它是燒煤啊。”


    寧帆看了一眼黃石,心說這不是廢話嗎,“老黃,蒸汽機不燒煤的,難道還有燒木頭的嗎?”


    “嗬嗬,當然有了,就有一種鍋駝機,它可以燒各種的雜料,不要說木頭了,就是麥桔杆、稻草也能燒的。”


    “鍋駝機。”寧帆念著這三字,想起來好像在自己小時候有見過一種燒木炭的汽車,那估計就是鍋駝機了。那時他家就住縣裏的汽車站旁邊,還經常去看汽車是燒炭的還是燒油的。燒炭的車子上麵有安裝一個汽化筒,在裏麵裝好炭後,出車前點上火,再用手搖鼓風機鼓風,等鍋爐燒開了後才可以出車。


    不過這種木炭汽車走山路是很頭疼的,因為走山路煤氣消耗大,走了不一點路就要停下來,再用手搖鼓風機等過了一會兒,等氣上來了再繼續往前走,所以當時即使是短途路程,汽車上的司機都得配有一名助手。


    除了這個燒木炭的汽車外,他還有見過那些修補馬路用的壓路機,好像也是大量使用的鍋駝機。隱隱還記得鍋駝機早年間農村常見,早年壓路機大量使用鍋駝機。


    而且小時候還聽說過要推廣這種設備,好像還有雙輪雙鏵犁什麽的,都算是當時先進的農業機械,不過後來就不再推廣了,可能是不太實用吧。


    “是啊,鍋駝機。”黃石不像寧帆從小家就住在城鎮上,而是呆在小山村裏,到大一點了就又去城市,所以他知道鍋駝機這個名詞,還是拜《臨高啟明》所賜,這書對鍋駝機的介紹打破他對蒸汽機隻能燒煤的常識。


    不過在到了台灣之後,倒是可以買幾台的鍋駝機作為臨時使用的發電設備,看書上說有捷克產的單膽火管臥式複脹凝氣式鍋駝機,飛輪速度達1000轉/分,最大功率500馬力,用來帶動發電機每小時可發電300度以上。


    而且鍋駝機除了可以帶動發電機,提供電力之外;還可以和水泵、水車相配可進行灌溉排水;並可以直接驅動脫粒、碾米、榨油、鋸木、食品加工和機械製造中的各種工作機械。


    同時因為它可以用煤炭、木柴等做燃料,操作、安裝和維修都簡便,工作可靠,製造簡單,成本較低。所以就特別適合於在還未開發的台灣使用。


    寧帆笑起來,“老黃,我剛才想起來小時候還有見過那種機器。”


    “沒錯,聽說原來農村很多的,現在都沒有了,但是現在淘寶上也有賣的,隻是它的效率太低了,聽說隻有10%,而燃煤的蒸汽輪機聽熱效率最高能達到70%。”鍋駝機的效率太低,這是黃石在改裝船隻動力的時候最終不選擇它,而采用了燃煤蒸汽輪機的原因。


    “那行,我去網上找找有沒有燒煤的蒸汽機吧。”


    黃石點點頭,“肯定會有的,就是沒有的話,你也可以到設備廠去定製。而且以後我們也要開個設備廠專門生產這類的蒸汽機。”


    “我們自己還要生產這個嗎?”寧帆有些疑問,感覺這分明是多此一舉啊。


    “當然要了,我前麵就和你說過,我們的船不可能隻有一條兩條的,而是要有成千上百條的。”


    “成千上百條,老黃,你說錯了吧,一條船如果按你剛才說的300萬,我們這些錢加起來也買不了幾條啊!”


    “嗬嗬,老寧,以後那些船也不是我們買,而同樣是由我們自己建造。”


    老黃這麽說,寧帆更是聽不懂了,這火炮要自己鑄造,蒸汽輪機要自己生產,現在居然連這些船都要自己建造,“老黃,這怎麽可能,造船可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的!”


    “我當然知道,不是這麽簡單了。不過老寧,你可能理解錯了。”黃石神情篤定的迴道。


    “我理解錯了?”寧帆心說,這不是你自己剛才明明白白說的嗎。


    黃石解釋了一下,“是這樣的,這三樣東西以後都要我們自己造,但是造的順序和地點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這個火炮,我們就是要鑄成線膛炮,但是這個線膛炮使用的是實心彈、開花彈,和發射藥是分開的,不是那種一體化的彈藥。不過你最好能讓人開發成一種後裝式彈藥,而且還是不用明火點燃的火炮。”


    “嗯。”寧帆沒有反對,畢竟想法都是好的,能不能做到,他也得去詳細去問一下才行,現在他隻要把老黃的要求記下來就行了。


    “這種火炮,先開頭你要找一家鑄造廠給我開鑄,至於理由你自己找一個,記住不能用純鋼的,因為火炮的膛壓太大,鋼雖然是比銅要硬,但是過於脆,容易炸膛,所以至少也要鋼合金,關於其他的技術參數,你自己找一些專家請教一下。”


    寧帆點了點頭,記在心裏,“嗯”了一下。


    黃石又接著說道,“成功之後,我們去試驗火炮,如果證明火炮確實能用,那麽我們就得收購一家小的鑄造廠,專門來鑄造這些火炮,那時候可就不是一門兩門的了,而幾十門,上百門的了。”


    他見寧帆好像有話要說,不過卻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接著又說道,“等我在這個時空站穩了腳跟,有了更大的地盤,有了更充裕的人手,我們就得把那個工廠整體搬遷過來了。”


    寧帆終於找到老黃講話的間隙,插了進來,問他道,“等等,老黃,你說要把工廠整體搬遷到明代去?”


    “當然了,肯定要搬遷的。你想,首先這個時代的人工便宜吧,在現代工廠如果沒有四五千的工資,誰會去做,而在這邊隻要一兩千的收入就行了。第二,我要是在現代造那麽多的炮管,雖然我們能編一些的理由,但是如果數量太多了,總是會惹人懷疑的。第三,這個時代也需要有一些工業企業的,所以把我們自己運營過的工廠整體搬遷過來,是最好的辦法了。”


    “好。我明白了。”


    “說完火炮,我們再說一下蒸汽輪機,它的技術水平雖然會高一點,但也是要按這種流程走的。”


    “老黃,那麽你的這些材料要怎麽解決,比如鋼材、合金、火藥,特別像蒸汽輪機要使用的一些密封材料,比如橡膠之類的東西。”


    “有些材料,如果在這個時代能解決的,我們就用這個時代的,有些不能解決的,我們當然隻能從現代社會‘進口’了,不過我的設想是,一步步的實現生產材料的本地化。”


    “其實,老寧,你不覺得這也是建立起一個工業體係的辦法嗎,就是由業務需求反向推動我們的工業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558年的天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光的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光的痕並收藏1558年的天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