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快更新


    隨著幕得閑講了一些福州城裏的古今往事,眾人在桌上的表現也漸漸的熱鬧起來,因為那些大邱莊人之前都是山裏的莊戶人家,一村就一姓都是連筋帶骨的,所以也沒有辦法講究的太多的上下尊卑,再見到現在自己的主家老爺也都是這麽的和藹可親,所以也慢慢的放下了拘束,紛紛沉浸到到這個熱烈的氛圍中去了。


    黃石雖然不知道這個西林禪寺的寺院廚房整體是否幹淨整潔,但是卻看到麵前那個白色的小瓷碗好象有些黃色小垢,估計這又是哪個幫廚的小和尚不認真所致,他雖然不是個特別講究的人,但是這麽明顯的汙漬他不能當作看不見啊,而他又不能象在現代小吃店那樣正大光明拿出一張餐巾紙去把碗拿起來好好的擦拭,或是大聲叫老板來盆開水燙洗一下,隻能自己想辦法處理一下了。


    黃石眼瞅眾人正在說話間沒有注意到自己,便慢慢的伸出手去拿起了那個瓷碗,用那長袖遮住了,再收取了迴來,然後兩隻袖子圓攏著了起來,拿著自己的左手袖裏的裏襯用力地擦了擦那個瓷碗,再看大家還是沒有注意到,便麵色平常的給放了迴去,看那瓷碗似乎變白了些,不由的鬆了口氣。心說以前就覺得那些現代古裝隻是穿著身上顯得飄逸,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什麽實用的地方,要是上個廁所多不方便,現在看來自己是有些偏頗了,現在至少當個幹淨的抹布應應急還是可以的。


    又過了不太長的時間,那個知客僧釋信就領著幾個小沙彌陸陸續續地一盤一盤的上好了菜,在座的除了黃石與幕得閑外的那些眾人都看傻了,這10來碗的雞、鴨、魚、肉不僅過於豐盛,而且還是在這吃齋禮佛的寺院中出現,也過於的不可思議了。


    那個釋信向眾人再一合什行禮說道,“眾位施主,盡請慢用,小僧告退了”,說完還幫忙虛掩了一下廂門。黃石見那十幾碗端上來的熱菜冷盤中都放著雙公筷與公勺,很是滿意,這是黃石前麵特意向幕得閑交待的,要他和釋信解說清楚的。在現代的中國酒席上分食製雖然沒有流行起來,但是公筷與公勺卻已經成為了主流,黃石就覺得現代的衛生禮儀這一塊將來一定要寫入自己擬定的教典中去,讓古人好好學習一下。


    周明睿見菜都已經上齊了,便站起來擼著袖子想給老爺分菜侍候著,黃石擺了擺手讓他坐了下去自己站了起來,“吃飯這種事情一定要自己來,又不是七老八十行動不便的要人侍侯,我們教門中人一定要謹記著這一點”,眾人皆答是,哪知等黃石自己真正實際操作的時候,就發現有問題了,因為原來平常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夥都是人手一個用黃石從現代拿來的那種快餐式不鏽鋼方盤,所以這個衣袖的長短還不成問題,但是今天一上這大桌就出狀況了,可以想象到自己在挾菜的時候這寬大的衣袖還不要垂到桌上的湯盆裏去啊。


    黃石自然不能象剛才周明睿那樣粗魯的櫓起袖子,隻是也不好意思讓幕得閑這個長年長衫的文人來個示範,心中不免得有些腹腓這個前麵剛剛被誇過的古裝,你說沒事這個長袖搞得這麽寬大作什麽,怪不得電影中的每個古代老爺後麵都要站著個人了,原來是拿來布菜兼伺侯的。自己看樣子還得想個變通的法子,黃石隻得自己把那個兩個長袖在手臂上都卷了卷,心說以後自己教門的道袍也隻能是窄袖的,形式上一定也不能象後世那些所謂的法師那樣的戲袍,顯得一點都不莊重,眾人看了老爺卷袖的這幅樣子皆不敢笑。


    黃石這下子吃飯總算是沒有問題了,他看到今天的桌上擺的是四冷葷、四炒菜、四大件,總共有12道菜,看過去也一一能對應出剛才釋信提到的那些菜名,比如香菇麵筋、八寶炒糖菜、栗子雞、燒肝尖、八公雞、素鴨、糖醋魚、東坡肘、辣雞丁、素燒羊肉、素腸、鬆仁小肚等,於是便每樣取了一小點瞧著中意的菜式放在自己麵前的瓷碗後,便自行坐下示意別人挑選。


    眾人見黃石已經挑選好後,便一個接著一個按著順序自行開動,但見滿桌的雞、鴨、魚、肉,色香味形俱佳,令人饞涎欲滴,可當他們舉箸品嚐卻叫人大吃一驚,繼而拍手稱絕,鮮活的葷菜原來真的全是素食,這些隻是形似魚肉而已。


    “這便是西林禪寺全素齋的真功夫了,果然不愧是府城眾禪林美食之首啊”,幕得閑在品嚐完這些精美的佳肴後,作了一個品評,說完後他又把一些從同年那兒聽到的關於西林禪寺的東西再賣弄了一番,原來這全素齋的所用原料如腐竹、冬筍、鮮菇、玉蘭片都是南方的特產,調料也多是用糖,味道亦以甜為主,後來前十幾年從京城下來了一個北方的知府,愛到這西林禪寺中與主持高僧說禪論道,但好素食卻不喜甜膩,因此這西林禪寺的大廚們就試著南菜北做,除用糖、鹽調味外,還加用醬油,使之色重味濃、鹹甜適中,同時還提高鮮度,增加了不少的品種,把這個素菜做得色、香、味、形皆佳。那知府後來還為這西林素齋提筆留名“全素齋”,因此這西林禪寺就越發的名聲大振,天南地北的慕名而來的人都快擠破了這山門。


    幕得閑吃完了一塊栗子雞後,接著對黃石說道,“師尊,您看這西林禪寺的素齋與其他素菜烹調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用這四季的時令蔬菜,而隻是以麵筋、油皮為主料,以那香菇、口蘑、玉蘭片、木耳、蓮子、花生米等為輔,再以桂皮、花椒、大料、茴香調製而成。說它有北菜的料重鹹鮮,又有南菜的口味鮮甜,真是一點都沒有說錯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558年的天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光的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光的痕並收藏1558年的天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