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還來得及
但王莽會害怕會怯弱的退縮嗎?不,絕不會,從前世是張敬開始,他就一直在奮鬥不休,眼看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就算那最大的天險,他也要一步邁過去!
王莽很快擦幹其實沒有的眼淚,在看腦海中的情景,自從昆陽城下慘敗之後,百萬大軍死的死,沒死的也蝦破了膽,逃到鄉野之中,三五成群的迴家去了。
相反,劉秀以十三騎趁著雨夜衝擊百萬大軍的事跡卻是遠揚內外,漢軍內部雖然有傾軋,卻全都齊心合力的朝著長安開拔,把偌大一座長安城圍得水泄不通,齊聲鼓噪。
畫麵漸轉,越過高大的城牆,巍峨的皇宮,落入了未央宮之中,王莽就看見盤龍金椅之上端坐了一個頭發花白的男子,衣冠齊整,腰裏掛著缺了角的傳國玉璽,手裏攥著一把匕首,周圍無數鶯鶯燕燕她們花容慘淡,全都簇擁在這男子跟前,聲音戰抖著衝他要主意。
王莽看去,竟發現這男子竟然是自己!數月之間,居然頭發全都發白,仿佛瞬間老了二三十歲,神情憔悴到了不堪的地步,王莽心中大痛,‘未來’的自己在經曆了昆陽慘敗之後,居然就變成了這副鬼模樣,不,絕不!
腦海中的畫麵卻沒有因為王莽的意誌而改變,未來的白發王莽端坐在盤龍金椅之上,動也不動,隻有時不時聲音嘶啞的念叨一句:“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意思是:老天爺把治理國家的聖德和使命賦予了我,漢軍又能把我怎麽樣!
這話剛說完,北闕失守,漢兵殺進了未央宮,王莽還是這句話,被剩下的幾個忠心大臣哭抱著從前殿向南走下宮中大道,西麵白虎門外,已經安排好了車輛,直奔未央宮滄池中的漸台。高聳的漸台四麵有水,可以防止火攻,又可作為居高防禦陣地。
白發王莽懷中抱著傳國玉璽和匕首,還有一千公卿大夫,侍中,黃門郎至死緊緊的跟隨著他。
而作為新朝的隆新公,也是王莽侄子的王邑不分晝夜的指揮著最後無效的抵抗,士兵們都快死光了,傷痕累累的他才飛馬進宮中,經過輾轉尋找才終於到漸台,他看見自己的兒子侍中王睦脫下衣帽想逃走,就大聲喝斥了他,父子倆共同守衛著王莽。
但很快,反叛的豪族軍人就衝進殿中,大喊道:“反賊王莽在那裏?”這時突然出現一個宮女,手指說:“他在漸台!”於是大批士兵追過去,把漸台圍了個水泄不通。卻有兩個士兵見色起義,圍向了那個宮女,可沒等他們露出淫笑,那宮女已經化成一道長虹,衝天而去,駭得那兩士兵齊聲叫有鬼,有鬼!
王莽看的分明,那宮女既不是宮女,也不是女鬼,而是漢朝的太皇太後,新朝的新室文母太皇太後,方仙道女弟子王政君超脫而去。
漢軍士兵把漸台團團包圍住後,雙方用弓箭對射。後來台上的弓箭用完,雙方開始短兵交接,混戰廝殺,王邑,王睦父子先後戰死,最後仍然追隨在王莽左右的千餘新朝官吏,盡皆被屠殺一空,無一幸免。
旋即,王莽就看見漢軍大搜漸台,長安商人杜吳行至漸台一角,看見白發王莽站在那裏,不知道他的身份,隻是見其衣著華麗,身上玉飾不少,頓時動了殺人奪寶的心思,當下一劍戳了過去。
白發王莽一把抓住劍身,滿臉解脫的問道:“你叫什麽?”
杜吳想拔劍,卻怎麽也動不了,驚駭答道:“我叫杜吳,長安城的一個小買賣人。”
白發王莽明顯有些失望,仰天長歎:“我居然死於一個無名小卒之手,天意弄人啊!”抓著劍身往心髒裏一插,鮮血濺射了杜吳一臉,這位長安的小商人卻還不知道新朝的皇帝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中,隻覺得臉上的血熱得很,嚇得就要逃跑,又放不下財務,匆匆忙忙中取下了白發王莽身上裝著傳國玉璽的印袋和白玉佩帶,匆忙往懷裏一揣,低著頭就往外跑。
可惜,匆忙之間,白玉佩帶的一角卻露在外麵,被原任新朝禮部侍郎的公賓就,現在是更始漢軍的校尉,是個識貨的主,認出佩帶的主人是王莽,於是一刀殺了杜吳,奪了傳國玉璽,又尋蹤找到了新朝皇帝的屍體,一刀砍下了腦袋,大聲宣告,隨後將頭提在手中,這才告訴身邊兵士這便是新朝皇帝王莽!
周圍士兵們急紅了眼,一擁而上把白發王莽的身軀砍成了許多段。
王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軀被分成許多段,被漢軍士兵們舉在手中,瘋狂的跑笑狂叫,心中大痛:“不,不,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聲大叫,王莽清醒過來,腦海中的畫麵徹底分奔離析,不複存在,同時就聽見百度精靈也仿佛噩夢中驚醒的聲音,大叫道:“主人,我終於記起漢朝的曆史了,我終於記起來了,真龍天子是劉秀,是劉秀,我們一定要殺了他,不然就來不及了”
王莽閉目凝神,慢慢迴想起自己還沒有派出百萬大軍去圍剿漢軍,也還沒有在昆陽城下慘敗,漢軍也還沒有圍攻住長安,一切都還沒有發生,還有的是機會挽救!突然睜開雙目,爆出奪目的神采,大聲道:“百度精靈你不要著急,我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手中還有的是底牌。來,你現在告訴我,漢軍已經攻克了天下五都之一的宛城沒有?”
見到王莽如此鎮定,百度精靈終於冷靜了下來,雖然還有惶惶不安,閉目迴想了一下,叫道:“不好,現在這時間漢軍已經攻克了南陽,就要到宛城了可惡,可惡,南陽郡守居然如此無能,壞我大好局麵”
王莽從百度精靈那裏,也看到了前段時間還傳來捷報的南陽,此時已經被攻陷,就連去救援的納言將軍嚴尤也被擋在宛城外,而在這場戰爭中出盡風頭的則是龍宮大太子轉世之身的劉縯劉伯升!
但王莽會害怕會怯弱的退縮嗎?不,絕不會,從前世是張敬開始,他就一直在奮鬥不休,眼看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就算那最大的天險,他也要一步邁過去!
王莽很快擦幹其實沒有的眼淚,在看腦海中的情景,自從昆陽城下慘敗之後,百萬大軍死的死,沒死的也蝦破了膽,逃到鄉野之中,三五成群的迴家去了。
相反,劉秀以十三騎趁著雨夜衝擊百萬大軍的事跡卻是遠揚內外,漢軍內部雖然有傾軋,卻全都齊心合力的朝著長安開拔,把偌大一座長安城圍得水泄不通,齊聲鼓噪。
畫麵漸轉,越過高大的城牆,巍峨的皇宮,落入了未央宮之中,王莽就看見盤龍金椅之上端坐了一個頭發花白的男子,衣冠齊整,腰裏掛著缺了角的傳國玉璽,手裏攥著一把匕首,周圍無數鶯鶯燕燕她們花容慘淡,全都簇擁在這男子跟前,聲音戰抖著衝他要主意。
王莽看去,竟發現這男子竟然是自己!數月之間,居然頭發全都發白,仿佛瞬間老了二三十歲,神情憔悴到了不堪的地步,王莽心中大痛,‘未來’的自己在經曆了昆陽慘敗之後,居然就變成了這副鬼模樣,不,絕不!
腦海中的畫麵卻沒有因為王莽的意誌而改變,未來的白發王莽端坐在盤龍金椅之上,動也不動,隻有時不時聲音嘶啞的念叨一句:“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意思是:老天爺把治理國家的聖德和使命賦予了我,漢軍又能把我怎麽樣!
這話剛說完,北闕失守,漢兵殺進了未央宮,王莽還是這句話,被剩下的幾個忠心大臣哭抱著從前殿向南走下宮中大道,西麵白虎門外,已經安排好了車輛,直奔未央宮滄池中的漸台。高聳的漸台四麵有水,可以防止火攻,又可作為居高防禦陣地。
白發王莽懷中抱著傳國玉璽和匕首,還有一千公卿大夫,侍中,黃門郎至死緊緊的跟隨著他。
而作為新朝的隆新公,也是王莽侄子的王邑不分晝夜的指揮著最後無效的抵抗,士兵們都快死光了,傷痕累累的他才飛馬進宮中,經過輾轉尋找才終於到漸台,他看見自己的兒子侍中王睦脫下衣帽想逃走,就大聲喝斥了他,父子倆共同守衛著王莽。
但很快,反叛的豪族軍人就衝進殿中,大喊道:“反賊王莽在那裏?”這時突然出現一個宮女,手指說:“他在漸台!”於是大批士兵追過去,把漸台圍了個水泄不通。卻有兩個士兵見色起義,圍向了那個宮女,可沒等他們露出淫笑,那宮女已經化成一道長虹,衝天而去,駭得那兩士兵齊聲叫有鬼,有鬼!
王莽看的分明,那宮女既不是宮女,也不是女鬼,而是漢朝的太皇太後,新朝的新室文母太皇太後,方仙道女弟子王政君超脫而去。
漢軍士兵把漸台團團包圍住後,雙方用弓箭對射。後來台上的弓箭用完,雙方開始短兵交接,混戰廝殺,王邑,王睦父子先後戰死,最後仍然追隨在王莽左右的千餘新朝官吏,盡皆被屠殺一空,無一幸免。
旋即,王莽就看見漢軍大搜漸台,長安商人杜吳行至漸台一角,看見白發王莽站在那裏,不知道他的身份,隻是見其衣著華麗,身上玉飾不少,頓時動了殺人奪寶的心思,當下一劍戳了過去。
白發王莽一把抓住劍身,滿臉解脫的問道:“你叫什麽?”
杜吳想拔劍,卻怎麽也動不了,驚駭答道:“我叫杜吳,長安城的一個小買賣人。”
白發王莽明顯有些失望,仰天長歎:“我居然死於一個無名小卒之手,天意弄人啊!”抓著劍身往心髒裏一插,鮮血濺射了杜吳一臉,這位長安的小商人卻還不知道新朝的皇帝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中,隻覺得臉上的血熱得很,嚇得就要逃跑,又放不下財務,匆匆忙忙中取下了白發王莽身上裝著傳國玉璽的印袋和白玉佩帶,匆忙往懷裏一揣,低著頭就往外跑。
可惜,匆忙之間,白玉佩帶的一角卻露在外麵,被原任新朝禮部侍郎的公賓就,現在是更始漢軍的校尉,是個識貨的主,認出佩帶的主人是王莽,於是一刀殺了杜吳,奪了傳國玉璽,又尋蹤找到了新朝皇帝的屍體,一刀砍下了腦袋,大聲宣告,隨後將頭提在手中,這才告訴身邊兵士這便是新朝皇帝王莽!
周圍士兵們急紅了眼,一擁而上把白發王莽的身軀砍成了許多段。
王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軀被分成許多段,被漢軍士兵們舉在手中,瘋狂的跑笑狂叫,心中大痛:“不,不,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聲大叫,王莽清醒過來,腦海中的畫麵徹底分奔離析,不複存在,同時就聽見百度精靈也仿佛噩夢中驚醒的聲音,大叫道:“主人,我終於記起漢朝的曆史了,我終於記起來了,真龍天子是劉秀,是劉秀,我們一定要殺了他,不然就來不及了”
王莽閉目凝神,慢慢迴想起自己還沒有派出百萬大軍去圍剿漢軍,也還沒有在昆陽城下慘敗,漢軍也還沒有圍攻住長安,一切都還沒有發生,還有的是機會挽救!突然睜開雙目,爆出奪目的神采,大聲道:“百度精靈你不要著急,我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手中還有的是底牌。來,你現在告訴我,漢軍已經攻克了天下五都之一的宛城沒有?”
見到王莽如此鎮定,百度精靈終於冷靜了下來,雖然還有惶惶不安,閉目迴想了一下,叫道:“不好,現在這時間漢軍已經攻克了南陽,就要到宛城了可惡,可惡,南陽郡守居然如此無能,壞我大好局麵”
王莽從百度精靈那裏,也看到了前段時間還傳來捷報的南陽,此時已經被攻陷,就連去救援的納言將軍嚴尤也被擋在宛城外,而在這場戰爭中出盡風頭的則是龍宮大太子轉世之身的劉縯劉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