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利可汗真的要去碰雁門關這塊硬石頭?
這是突利可汗難以理解的,看著一批批的突厥勇士下了馬,忍受著一蓬蓬的箭雨堅持到城牆邊,還要忍受時不時落下的擂石,沿著雲梯向上攀爬,絕大部分突厥兵都難以忍受這種一波又一波的死亡威脅而頓足不前。
但頡利可汗似乎是鐵了心要啃下這塊硬石頭,一次又一次的驅使麾下向前,甚至不惜以王帳兵舉刀持槍強迫攻城……雖然突利可汗不肯出兵,但頡利可汗麾下多的是散落的部落。
一具具屍體倒在雁門關外,緩緩流出或噴濺而出的鮮血將土壤染成怪異的紫黑色,死亡總是最好的老師,畢竟也曾經見識過攻城戰,突厥兵很快打造出了簡單的器械,至少舉著大盾、門板來抵禦箭雨,抬著巨木撞擊城門。
一般來說,城門總是城池、邊塞最薄弱的軟肋,隻要不是毫無援兵,守軍永遠不會將城門封死,那等於是斷絕後路。
雖然雁門關有所不同,但道理大致相彷,城門依舊是薄弱點……當然了,也是因為攀爬雲梯蟻附登城的方式傷亡太重的原因。
此外,雁門關直麵西方,隻有一個應敵方向,突厥隻能正麵強攻,沒有其他方法可想。
但因為道路的狹窄,突厥很難迅速將大量兵力輸送到前方,城牆下倒是略為寬闊一些,但那已經在擂石的攻擊範圍之內。
七八塊大石猛然落下,將聚集在一起的十幾個突厥兵舉著的大盾、木板砸翻,數十守軍在軍頭的指揮下集中火力,持弓一陣狂射,登時慘叫連連,突厥兵丟下撞城的巨木,撒腿就跑,還將一夥正在前移看不清道路的同伴撞翻。
這時候,城門突然大開,百餘騎兵或平端馬槊,或高舉長刀,從城內開始加速,一路疾馳殺出城外。
騎兵均披甲,就連坐騎都披甲,這樣的重騎兵在相對固定的環境裏,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沒有迴旋餘地的步卒如何與重達數百公斤的重騎兵相抗衡?
馬三寶、爾朱義琛均親自出戰,百餘騎兵第一時間將麵前的阻攔撕的粉碎,隨後兩人各率數十騎兵向南北兩個方向橫掃。
短短半刻鍾內,城牆外被清洗一空,隻留下殘肢斷臂,以及運氣好尚未斃命的突厥兵的呻吟聲。
看著唐騎耀武揚威的繞了一個圈才返迴塞內,頡利可汗臉色鐵青,揮鞭斥道:“讓奚人上。”
奚族,傳說是匈奴之後,也傳說是鮮卑宇文部之後,他們在草原部落中相對來說比較特殊,雖然也遊獵、放牧,但一直兼顧農業,而且以造車聞名。
據說每一個奚人,都是一個工匠。
於是,接下來,數十輛的大車被緩緩推來,豎著的高高木板固定在車上用以遮蔽箭雨,十幾個奚人在後方推著大車,中空的車內頂著一根巨木,用以撞擊城門。
蘇定方冷冷的看著城牆下,左右親衛舉著盾牌為其遮擋可能的冷箭,相比較而言,突厥人攻城的手段太過簡單,簡單所以容易被破解。
剛剛在城外兜了一圈的馬三寶饒有興致的看著腳下的壇子,笑道:“難道邯鄲王早有預備?”
見識過威力的爾朱義琛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心想當年祖上以騎射見長,沒想到後人卻以此殺敵……雖然好用,但難免陰毒了些。
幾蓬箭雨灑落,躲在車後的若頓清晰的聽見箭頭紮在木板上的聲音,小心而迅速的探頭看了眼,距離城門已經不遠了。
若頓今年三十歲,可能三十二歲,也可能三十三歲,雖然部落孱弱,但因為造車手藝高超,在草原上也有些名氣,這次打造的類似盾車的玩意就出自其手。
讓若頓意外,同時也在情理之中的是,接下來頭上的唐軍並沒有在灑出箭雨,若頓摸了摸頭頂厚厚的木板,揣測是否能擋得住擂石。
但讓若頓更加意外的是,一直到盾車抵達城門不遠處,始終沒有擂石巨木落下,側頭看了眼,已經有七八輛盾車到了。
隻要盾車數量足夠,就有機會撞開城門,在唐軍弓箭射程之外的地方,已經有數以百計的突厥勇士舉刀持槍,隻要撞開城門,就會狂奔而來,依托盾車與唐軍搶奪城門。
即使不能撞開城門,數十輛盾車堆積在城門處,也能阻止唐騎再次出城急襲,因為道路狹窄,又是向上攀爬,導致攻城的突厥兵都拋下坐騎,所以根本無法和唐騎抗衡。
正打著如意算盤,突然有清脆的罐子破裂的聲音傳入耳中,若頓警覺的四處張望,抬頭正看見七八個壇子向下砸來,全都砸在了盾車上。
壇身破裂,黑漆漆的半固體的玩意四處飛濺,就在若頓遲疑的時候,十幾根火把投擲而來,數以百計的火箭射來,盾車登時燃起了熊熊大火。
更要命的是,黑漆漆的玩意不僅易燃,而且散發出一股令人嗆鼻的味道,若頓隻吸了兩口,就感覺頭暈目眩。
突利可汗笑著點評道:“奚人的確擅造車,如若用牛皮裹上,再用水澆透,或能避火。”
熊熊大火讓這一波攻勢徹底破產,等突厥兵退下,唐軍從容的打開城門,將已經燒毀的盾車搬走,甚至還將沒有焚燒幹淨的巨木抬入城中充為滾木。
一旁的阿史那·結社率摸了摸腦袋,“若真的能攻破雁門……”
突利可汗冷笑道:“那就要看他肯死多少人了!”
僅僅兩日,葬身在雁門關前的草原勇士已經多達兩千餘人,其中雖然大部分都是外族,但頡利可汗手下的王帳兵也損失了數百,而雁門關看上去依舊堅不可摧。
數以萬計的突厥兵壓境,實際在真正使用兵力上,並不占絕對的優勢。
如果頡利可汗真的鐵了心要攻破雁門,即使守軍無援軍,隻怕也要填上數以萬計的性命才有可能。
突利可汗狐疑的看了眼不遠處的頡利可汗,突然低聲道:“社爾哪兒去了?”
這是突利可汗難以理解的,看著一批批的突厥勇士下了馬,忍受著一蓬蓬的箭雨堅持到城牆邊,還要忍受時不時落下的擂石,沿著雲梯向上攀爬,絕大部分突厥兵都難以忍受這種一波又一波的死亡威脅而頓足不前。
但頡利可汗似乎是鐵了心要啃下這塊硬石頭,一次又一次的驅使麾下向前,甚至不惜以王帳兵舉刀持槍強迫攻城……雖然突利可汗不肯出兵,但頡利可汗麾下多的是散落的部落。
一具具屍體倒在雁門關外,緩緩流出或噴濺而出的鮮血將土壤染成怪異的紫黑色,死亡總是最好的老師,畢竟也曾經見識過攻城戰,突厥兵很快打造出了簡單的器械,至少舉著大盾、門板來抵禦箭雨,抬著巨木撞擊城門。
一般來說,城門總是城池、邊塞最薄弱的軟肋,隻要不是毫無援兵,守軍永遠不會將城門封死,那等於是斷絕後路。
雖然雁門關有所不同,但道理大致相彷,城門依舊是薄弱點……當然了,也是因為攀爬雲梯蟻附登城的方式傷亡太重的原因。
此外,雁門關直麵西方,隻有一個應敵方向,突厥隻能正麵強攻,沒有其他方法可想。
但因為道路的狹窄,突厥很難迅速將大量兵力輸送到前方,城牆下倒是略為寬闊一些,但那已經在擂石的攻擊範圍之內。
七八塊大石猛然落下,將聚集在一起的十幾個突厥兵舉著的大盾、木板砸翻,數十守軍在軍頭的指揮下集中火力,持弓一陣狂射,登時慘叫連連,突厥兵丟下撞城的巨木,撒腿就跑,還將一夥正在前移看不清道路的同伴撞翻。
這時候,城門突然大開,百餘騎兵或平端馬槊,或高舉長刀,從城內開始加速,一路疾馳殺出城外。
騎兵均披甲,就連坐騎都披甲,這樣的重騎兵在相對固定的環境裏,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沒有迴旋餘地的步卒如何與重達數百公斤的重騎兵相抗衡?
馬三寶、爾朱義琛均親自出戰,百餘騎兵第一時間將麵前的阻攔撕的粉碎,隨後兩人各率數十騎兵向南北兩個方向橫掃。
短短半刻鍾內,城牆外被清洗一空,隻留下殘肢斷臂,以及運氣好尚未斃命的突厥兵的呻吟聲。
看著唐騎耀武揚威的繞了一個圈才返迴塞內,頡利可汗臉色鐵青,揮鞭斥道:“讓奚人上。”
奚族,傳說是匈奴之後,也傳說是鮮卑宇文部之後,他們在草原部落中相對來說比較特殊,雖然也遊獵、放牧,但一直兼顧農業,而且以造車聞名。
據說每一個奚人,都是一個工匠。
於是,接下來,數十輛的大車被緩緩推來,豎著的高高木板固定在車上用以遮蔽箭雨,十幾個奚人在後方推著大車,中空的車內頂著一根巨木,用以撞擊城門。
蘇定方冷冷的看著城牆下,左右親衛舉著盾牌為其遮擋可能的冷箭,相比較而言,突厥人攻城的手段太過簡單,簡單所以容易被破解。
剛剛在城外兜了一圈的馬三寶饒有興致的看著腳下的壇子,笑道:“難道邯鄲王早有預備?”
見識過威力的爾朱義琛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心想當年祖上以騎射見長,沒想到後人卻以此殺敵……雖然好用,但難免陰毒了些。
幾蓬箭雨灑落,躲在車後的若頓清晰的聽見箭頭紮在木板上的聲音,小心而迅速的探頭看了眼,距離城門已經不遠了。
若頓今年三十歲,可能三十二歲,也可能三十三歲,雖然部落孱弱,但因為造車手藝高超,在草原上也有些名氣,這次打造的類似盾車的玩意就出自其手。
讓若頓意外,同時也在情理之中的是,接下來頭上的唐軍並沒有在灑出箭雨,若頓摸了摸頭頂厚厚的木板,揣測是否能擋得住擂石。
但讓若頓更加意外的是,一直到盾車抵達城門不遠處,始終沒有擂石巨木落下,側頭看了眼,已經有七八輛盾車到了。
隻要盾車數量足夠,就有機會撞開城門,在唐軍弓箭射程之外的地方,已經有數以百計的突厥勇士舉刀持槍,隻要撞開城門,就會狂奔而來,依托盾車與唐軍搶奪城門。
即使不能撞開城門,數十輛盾車堆積在城門處,也能阻止唐騎再次出城急襲,因為道路狹窄,又是向上攀爬,導致攻城的突厥兵都拋下坐騎,所以根本無法和唐騎抗衡。
正打著如意算盤,突然有清脆的罐子破裂的聲音傳入耳中,若頓警覺的四處張望,抬頭正看見七八個壇子向下砸來,全都砸在了盾車上。
壇身破裂,黑漆漆的半固體的玩意四處飛濺,就在若頓遲疑的時候,十幾根火把投擲而來,數以百計的火箭射來,盾車登時燃起了熊熊大火。
更要命的是,黑漆漆的玩意不僅易燃,而且散發出一股令人嗆鼻的味道,若頓隻吸了兩口,就感覺頭暈目眩。
突利可汗笑著點評道:“奚人的確擅造車,如若用牛皮裹上,再用水澆透,或能避火。”
熊熊大火讓這一波攻勢徹底破產,等突厥兵退下,唐軍從容的打開城門,將已經燒毀的盾車搬走,甚至還將沒有焚燒幹淨的巨木抬入城中充為滾木。
一旁的阿史那·結社率摸了摸腦袋,“若真的能攻破雁門……”
突利可汗冷笑道:“那就要看他肯死多少人了!”
僅僅兩日,葬身在雁門關前的草原勇士已經多達兩千餘人,其中雖然大部分都是外族,但頡利可汗手下的王帳兵也損失了數百,而雁門關看上去依舊堅不可摧。
數以萬計的突厥兵壓境,實際在真正使用兵力上,並不占絕對的優勢。
如果頡利可汗真的鐵了心要攻破雁門,即使守軍無援軍,隻怕也要填上數以萬計的性命才有可能。
突利可汗狐疑的看了眼不遠處的頡利可汗,突然低聲道:“社爾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