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都督府外還點著火把,來往的人川流不息,但卻都腳步輕快,未有一絲異響。
大廳內,巨大的蠟燭在四周點燃,將廳內照的亮堂堂的,李善端坐上首,神情自若,左側坐著劉世讓、秦武通、薛萬徹等將,右側坐著席多、牛斌、何流、杜士遠等將。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廳中央的兩人身上,跪著的何小董,昂首而立的張仲堅。
在苑君璋舊部中,張仲堅名望不低,武藝高強,入軍多年,急公好義,為人慷慨,但始終不得提拔,多少年下來也不過是個軍頭。
李善這幾日也從側麵了解了一些,一方麵是因為張仲堅早年在馬邑從軍,與時任鷹楊校尉的劉武周不合,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張仲堅是江南人氏,而劉武周、苑君璋、何小董這些將領都出身馬邑,自然不會重用。
但即使如此,張仲堅在軍中下層擁有讓人驚詫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關鍵時刻轉化為控製力,何小董費了那麽多力氣也沒能煽動多少士卒,這其中就有張仲堅的手腳。
之後張仲堅更是親率百騎,生擒何小董以獻。
“果有才幹。”李善笑吟吟的指著一旁坐著的劉世讓等人,“薛萬徹乃河北名將,不弱當年宋金剛,今日亦要甘拜下風。”
宋金剛當年是在河北起兵,被竇建德、羅藝一南一北逼的沒地方容身,才投奔劉武周的。
被拿來做筏子,薛萬徹也不覺得羞辱,他自恃武勇,很欣賞張仲堅今日壯舉。
牛斌、何流、郭子恆等將領聽到這話紛紛動容,他們當年都親眼目睹宋金剛的兵鋒犀利……當年劉武周幾乎攻下了整個河東道,實際上基本都是宋金剛打下的。
聽著李善對張仲堅一句接著一句的褒獎,席多不禁在心裏揣測,張仲堅今日之舉是自發的還是這位邯鄲王安排好的呢?
席多通過蛛絲馬跡察覺到何小董或有異動,但李善來馬邑才四五日,前一次在馬邑主要是和苑君璋、突厥那邊交流,不太可能發現何小董有異動。
但如果籠絡了張仲堅,或許有這種可能……或許就是他暗中布置了張仲堅這一路?
腦補了很多很多的席多看向李善的視線中帶著忌憚、恐懼……
“不殺。”
端坐上首的李善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詫異的答案,他低頭看了看桌案上的冊子,笑著說:“何家共計男丁十一口,闔家送往雲州……既然他願投胡人,那就成全他好了。”
下麵有人不禁咧咧嘴,如果何小董能帶走千餘士卒,說不定還真的能得突厥扶持,但孤身一人攜家北上,淪為農奴那都是幸運的。
這種下場,不比砍下頭顱更好。
“被其煽動的士卒共計九百餘人,送至代州軍屯。”
落座在最下麵的張仲堅目光閃爍,士卒隻送去軍屯,但何小董的那些親衛……隻怕一個都活不了。
都說邯鄲王懷仁重義,手段卻也酷烈……張仲堅微微搖頭,也是,去年逼降苑公一戰,手段就已然……
李善端著酒盞起身,緩緩踱步到廳中,放聲道:“今日群將畢至此地,孤以此酒為賀。”
“諸位,共飲此杯,朔代兩州,血脈相連,他日必不離不棄。”
雖然這話說的有點扯淡,雁門關對李唐的重要性是馬邑比不上的,但眾人共同舉杯飲下此酒。
大的路線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安排了。
李善豎起手指,“其一,陸續擄掠青壯盡皆放還,特別是雲州青壯,願遷入代州者,某會讓商隊將其家人一並帶迴。”
“其二,代州將行軍屯,孤意欲以馬邑駐軍為主,至少需三千士卒。”
有幾人臉色微變,軍屯的事他們也都知道,但沒想到一下子要撥走三千士卒,如今馬邑駐軍包括擄掠的青壯一共也就七千左右。
“其三,諸將調職,願留在馬邑,或願遷職代州、忻州,均可商議。”
“留在軍中或行軍屯,授左武衛軍職,不願從軍,可遷職三州總管府屬官,孤可一言而決。”
“昨夜許走,今日定奪,不可違背。”
正如昨晚席多所言,李善將各條路明明白白的擺在各人麵前,你們選吧。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所有人都聽得懂言外之意,既然你們沒有走,而是選了這一邊,那他日若是出了幺蛾子,就別怪我李懷仁手辣了。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自己選的,李善首先看向的是杜士遠,作為曾經的叛將,此人的身份和其他將領有著明顯的不同。
“年初吏部擇房仁裕出任忻州總管。”李善走到杜士遠麵前,“房仁裕出身清河房氏,為前隋常州別駕房子曠之子,族侄即秦王心腹幕僚房玄齡。”
“突厥入寇河東多年,忻州一地頗受劫難,數個折衝府出缺驃騎將軍,士遠可願任之?”
杜士遠怔了怔,旋即起身拜倒:“多謝殿下。”
驃騎將軍官位不算高,掌折衝府,但卻是十二衛將軍體係中的基層將校……當然了,身為驃騎將軍,是沒有調兵權的,而且遠離雁門關,李善也是刻意為之。
但不管怎麽樣,這是個很不錯的安置方案。
苑君璋舊部與代州、忻州打了這麽多年的仗,但戰場搏殺,生死有命,而杜士遠身為叛將卻能出任折衝府主官,這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
衛鵬悄悄看了眼席多,還真讓他說中了……邯鄲王必然先授職杜士遠,以安眾人之心,接下來應該是郭子恆了。
“子恆麾下五百精騎,千五步卒,堪稱勁旅。”李善踱步到郭子恆麵前,“欲留馬邑,或願遷職代州?”
郭子恆歎了口氣,“但憑殿下安置。”
郭子恆心裏有數,自己就算北竄五原郡,別說那千五步卒了,就是那五百騎兵也未必能帶走多少……自己就算不想忍氣吞聲,但形勢比人強啊,更別說唐軍如今對朔州、雲州施展的手段令人驚懼,自己就算想起兵,隻怕在朔州也待不下去,最終隻能淪為突厥的打手而已。
“代州總管府內……”李善嘿嘿道:“孤也不能做主啊,忻州總管府司庫參軍、司田參軍出缺,再或以軍職行軍屯,子恆可擇之。”
郭子恆琢磨了下,“願領司田參軍。”
還是距離雁門關遠一點安全,占不到便宜,也不能被卷進去……郭子恆在心裏想,萬一突厥今年攻破雁門關,自己逃起來也方便一點。
這個答案有點出乎李善的預料之外,他還以為郭子恆不會放棄手中的兵權,寧可去種田也要保留兵權。
但郭子恆看的明白,去種田……手下那些士卒巴不得過上平安度日的好日子,自己保留兵權已經沒有意義了,反正自己也不準備再折騰了。
杜士遠、郭子恆兩個最為難的順利解決後,加上遣散的青壯,剩下的就是苑君璋的嫡係,也是其麾下最有戰鬥力的三千精騎。
李善這次沒有商量,直截了當的說:“牛斌、何流均授左武衛勳衛,分領騎兵,一部駐守馬邑,一部移駐代州,何人留,何人移駐,你們倆自個兒商量。”
李善完全沒有掩飾他的用意,說到底這次馬邑之行就是要徹底消除苑君璋的舊有實力,將其留下的舊部分拆瓦解,漸漸的融入唐軍體係中。
昨夜不肯走,那就隻能接受這樣的命運……諸將也都心裏有數,這是他們不願意卻無法抗拒的結局。
至於李善攜帶來的那麽多從並州軍、代州軍抽調的軍頭,肯定會塞到各軍之中,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麽不反抗……和其他人不同,李善陸續對朔州,對苑君璋所用的手段讓諸將膽寒,但同時他給出了選擇,你們可以拒絕。
最終選擇赴宴,接受這樣的安排,諸將也都心有準備。
大大小小的事安置妥當,李善的視線落在了最後兩個人身上,一個是席多,另一個是張仲堅。
“席公久居馬邑,還請襄助宜陽縣公。”李善輕聲道:“孤即刻上書朝中,請授朔州別駕之職……但陛下、吏部能否許可……”
“足感盛情。”席多起身行禮,“老朽生於馬邑,自前朝起,鄉梓之地多遭戰亂,殘破不堪,說來慚愧,僅今歲馬邑稍有盛況,不敢奢望別駕之位,願鄉梓小吏足矣。”
這番話說的諸將沉默,在座的苑君璋舊部大都是馬邑人氏,揚州出生的張仲堅來馬邑也十多年了,親眼目睹這座城池在多年戰亂中急速的衰亡。
“若是別駕之位不許,錄事參軍事理應不難。”李善一邊盤算一邊說。
劉世讓那性子……對李善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在對其他人的時候,還是有些倨傲,很容易引得唐軍和苑君璋舊部之間的摩擦,這就需要一個能起到緩衝作用的角色。
席多文吏出身,手無兵權,但在將校中很有影響力,正適合這個位置,而且今日第一個赴宴,說明隻要不是在瀕臨城破之時,理應不會有異心。
若是突厥大舉來犯,馬邑堅守多日,如高滿政一般盼不到援軍……李善也不指望守將能視死如歸,或許劉世讓能,但其他人就難說了。
千古艱難唯一死啊。
“三郎今日之勇武,之決斷,令人擊節而讚。”李善最後看向張仲堅,“升司兵參軍,許你在軍中挑選武卒,以五百為限。”
“五日內成軍,隨某迴返代州。”
何流、牛斌都目光閃爍,他們都知道張仲堅在中下層士卒中有著不凡的影響力,人脈也非常廣,今日生擒何小董的時候,數百士卒退讓就是明證。
苑君璋最精銳的三千騎兵就在他們倆手中,實在不希望再被張仲堅過一手。
“謝殿下。”張仲堅出列行禮。
以今日之事來看,張仲堅心誌、手段、勇武不讓蘇定方,就是不知道軍事才能如何,李善有點後悔,這樣的人物留給李靖……先帶一段再看看吧。
李善很確定,在將來,自己肯定是要和突厥再做一場的……滅東突厥,這樣留名青史的戰事,如何能不刻下自己這個穿越者的名字呢?
但實際領軍,實在不是李善所長,蘇定方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了,而王君昊做個親衛頭領還行,行軍作戰非其所長,張仲堅倒是能派的上用場。
坐在一旁一直沒機會開口的秦武通、劉世讓、薛萬徹就這麽看著李善將諸將一一安置妥當。
薛萬徹畢竟任職代州總管府,隻在心裏想著此次馬邑之行的變故,想著勇武不遜己身的張仲堅,想著李善還真是名不虛傳。
而秦武通、劉世讓都駐守馬邑,卻在心中盤算,杜士遠、郭子恆都任職忻州,隻可能帶走不多的親衛,加起來也不過百多人,再加上牛斌、何流中一人率一千騎兵移駐代州,還有遣散的青壯,還有許張仲堅成軍,馬邑守軍中,唐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接下來的事順利的話,唐軍就能在短時間內牢牢的掌控住馬邑。
掌控住馬邑,意味著太多的東西,意味著唐軍在塞外紮下了一顆讓突厥非常難受的釘子,突厥大軍將不能再想前些年一樣,能肆無忌憚的劫掠代州,唐軍也能順利的將戰線推到雁門關之外。
總的來說,李善在半年內,先逼降苑君璋,後引發突厥內亂,百般籌謀,終於順利的拿下了馬邑,但他的目的不僅如此。
兩日後,郭子恆、杜士遠交出兵權,士卒或遣散,或往代州由張公瑾接手,準備在五台縣行軍屯。
三日後,牛斌率一千騎兵入雁門關,代州軍實際的主將蘇定方親自出迎,將其安置在崞縣南側。
被李善授予騎兵副總管的牛斌很主動,也很自覺的半繳兵權,蘇定方將這一千騎兵與自己麾下的騎兵混編後重新整軍。
五日後,李善終於在劉世讓、秦武通、席多、何流的相送中離開了馬邑,他有把握,如果今年突厥再次大舉來犯,隻要劉世讓有高滿政那樣的決心,馬邑必然不失。
將這顆釘子死死的紮在塞外,這是李善穿越以來最為主動做的一件事……或許這能夠改變將來唐朝和突厥的軍事局勢,他猜測,這一世,應該不會再有渭水之盟了。
7017k
大廳內,巨大的蠟燭在四周點燃,將廳內照的亮堂堂的,李善端坐上首,神情自若,左側坐著劉世讓、秦武通、薛萬徹等將,右側坐著席多、牛斌、何流、杜士遠等將。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廳中央的兩人身上,跪著的何小董,昂首而立的張仲堅。
在苑君璋舊部中,張仲堅名望不低,武藝高強,入軍多年,急公好義,為人慷慨,但始終不得提拔,多少年下來也不過是個軍頭。
李善這幾日也從側麵了解了一些,一方麵是因為張仲堅早年在馬邑從軍,與時任鷹楊校尉的劉武周不合,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張仲堅是江南人氏,而劉武周、苑君璋、何小董這些將領都出身馬邑,自然不會重用。
但即使如此,張仲堅在軍中下層擁有讓人驚詫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關鍵時刻轉化為控製力,何小董費了那麽多力氣也沒能煽動多少士卒,這其中就有張仲堅的手腳。
之後張仲堅更是親率百騎,生擒何小董以獻。
“果有才幹。”李善笑吟吟的指著一旁坐著的劉世讓等人,“薛萬徹乃河北名將,不弱當年宋金剛,今日亦要甘拜下風。”
宋金剛當年是在河北起兵,被竇建德、羅藝一南一北逼的沒地方容身,才投奔劉武周的。
被拿來做筏子,薛萬徹也不覺得羞辱,他自恃武勇,很欣賞張仲堅今日壯舉。
牛斌、何流、郭子恆等將領聽到這話紛紛動容,他們當年都親眼目睹宋金剛的兵鋒犀利……當年劉武周幾乎攻下了整個河東道,實際上基本都是宋金剛打下的。
聽著李善對張仲堅一句接著一句的褒獎,席多不禁在心裏揣測,張仲堅今日之舉是自發的還是這位邯鄲王安排好的呢?
席多通過蛛絲馬跡察覺到何小董或有異動,但李善來馬邑才四五日,前一次在馬邑主要是和苑君璋、突厥那邊交流,不太可能發現何小董有異動。
但如果籠絡了張仲堅,或許有這種可能……或許就是他暗中布置了張仲堅這一路?
腦補了很多很多的席多看向李善的視線中帶著忌憚、恐懼……
“不殺。”
端坐上首的李善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詫異的答案,他低頭看了看桌案上的冊子,笑著說:“何家共計男丁十一口,闔家送往雲州……既然他願投胡人,那就成全他好了。”
下麵有人不禁咧咧嘴,如果何小董能帶走千餘士卒,說不定還真的能得突厥扶持,但孤身一人攜家北上,淪為農奴那都是幸運的。
這種下場,不比砍下頭顱更好。
“被其煽動的士卒共計九百餘人,送至代州軍屯。”
落座在最下麵的張仲堅目光閃爍,士卒隻送去軍屯,但何小董的那些親衛……隻怕一個都活不了。
都說邯鄲王懷仁重義,手段卻也酷烈……張仲堅微微搖頭,也是,去年逼降苑公一戰,手段就已然……
李善端著酒盞起身,緩緩踱步到廳中,放聲道:“今日群將畢至此地,孤以此酒為賀。”
“諸位,共飲此杯,朔代兩州,血脈相連,他日必不離不棄。”
雖然這話說的有點扯淡,雁門關對李唐的重要性是馬邑比不上的,但眾人共同舉杯飲下此酒。
大的路線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安排了。
李善豎起手指,“其一,陸續擄掠青壯盡皆放還,特別是雲州青壯,願遷入代州者,某會讓商隊將其家人一並帶迴。”
“其二,代州將行軍屯,孤意欲以馬邑駐軍為主,至少需三千士卒。”
有幾人臉色微變,軍屯的事他們也都知道,但沒想到一下子要撥走三千士卒,如今馬邑駐軍包括擄掠的青壯一共也就七千左右。
“其三,諸將調職,願留在馬邑,或願遷職代州、忻州,均可商議。”
“留在軍中或行軍屯,授左武衛軍職,不願從軍,可遷職三州總管府屬官,孤可一言而決。”
“昨夜許走,今日定奪,不可違背。”
正如昨晚席多所言,李善將各條路明明白白的擺在各人麵前,你們選吧。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所有人都聽得懂言外之意,既然你們沒有走,而是選了這一邊,那他日若是出了幺蛾子,就別怪我李懷仁手辣了。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自己選的,李善首先看向的是杜士遠,作為曾經的叛將,此人的身份和其他將領有著明顯的不同。
“年初吏部擇房仁裕出任忻州總管。”李善走到杜士遠麵前,“房仁裕出身清河房氏,為前隋常州別駕房子曠之子,族侄即秦王心腹幕僚房玄齡。”
“突厥入寇河東多年,忻州一地頗受劫難,數個折衝府出缺驃騎將軍,士遠可願任之?”
杜士遠怔了怔,旋即起身拜倒:“多謝殿下。”
驃騎將軍官位不算高,掌折衝府,但卻是十二衛將軍體係中的基層將校……當然了,身為驃騎將軍,是沒有調兵權的,而且遠離雁門關,李善也是刻意為之。
但不管怎麽樣,這是個很不錯的安置方案。
苑君璋舊部與代州、忻州打了這麽多年的仗,但戰場搏殺,生死有命,而杜士遠身為叛將卻能出任折衝府主官,這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
衛鵬悄悄看了眼席多,還真讓他說中了……邯鄲王必然先授職杜士遠,以安眾人之心,接下來應該是郭子恆了。
“子恆麾下五百精騎,千五步卒,堪稱勁旅。”李善踱步到郭子恆麵前,“欲留馬邑,或願遷職代州?”
郭子恆歎了口氣,“但憑殿下安置。”
郭子恆心裏有數,自己就算北竄五原郡,別說那千五步卒了,就是那五百騎兵也未必能帶走多少……自己就算不想忍氣吞聲,但形勢比人強啊,更別說唐軍如今對朔州、雲州施展的手段令人驚懼,自己就算想起兵,隻怕在朔州也待不下去,最終隻能淪為突厥的打手而已。
“代州總管府內……”李善嘿嘿道:“孤也不能做主啊,忻州總管府司庫參軍、司田參軍出缺,再或以軍職行軍屯,子恆可擇之。”
郭子恆琢磨了下,“願領司田參軍。”
還是距離雁門關遠一點安全,占不到便宜,也不能被卷進去……郭子恆在心裏想,萬一突厥今年攻破雁門關,自己逃起來也方便一點。
這個答案有點出乎李善的預料之外,他還以為郭子恆不會放棄手中的兵權,寧可去種田也要保留兵權。
但郭子恆看的明白,去種田……手下那些士卒巴不得過上平安度日的好日子,自己保留兵權已經沒有意義了,反正自己也不準備再折騰了。
杜士遠、郭子恆兩個最為難的順利解決後,加上遣散的青壯,剩下的就是苑君璋的嫡係,也是其麾下最有戰鬥力的三千精騎。
李善這次沒有商量,直截了當的說:“牛斌、何流均授左武衛勳衛,分領騎兵,一部駐守馬邑,一部移駐代州,何人留,何人移駐,你們倆自個兒商量。”
李善完全沒有掩飾他的用意,說到底這次馬邑之行就是要徹底消除苑君璋的舊有實力,將其留下的舊部分拆瓦解,漸漸的融入唐軍體係中。
昨夜不肯走,那就隻能接受這樣的命運……諸將也都心裏有數,這是他們不願意卻無法抗拒的結局。
至於李善攜帶來的那麽多從並州軍、代州軍抽調的軍頭,肯定會塞到各軍之中,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麽不反抗……和其他人不同,李善陸續對朔州,對苑君璋所用的手段讓諸將膽寒,但同時他給出了選擇,你們可以拒絕。
最終選擇赴宴,接受這樣的安排,諸將也都心有準備。
大大小小的事安置妥當,李善的視線落在了最後兩個人身上,一個是席多,另一個是張仲堅。
“席公久居馬邑,還請襄助宜陽縣公。”李善輕聲道:“孤即刻上書朝中,請授朔州別駕之職……但陛下、吏部能否許可……”
“足感盛情。”席多起身行禮,“老朽生於馬邑,自前朝起,鄉梓之地多遭戰亂,殘破不堪,說來慚愧,僅今歲馬邑稍有盛況,不敢奢望別駕之位,願鄉梓小吏足矣。”
這番話說的諸將沉默,在座的苑君璋舊部大都是馬邑人氏,揚州出生的張仲堅來馬邑也十多年了,親眼目睹這座城池在多年戰亂中急速的衰亡。
“若是別駕之位不許,錄事參軍事理應不難。”李善一邊盤算一邊說。
劉世讓那性子……對李善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在對其他人的時候,還是有些倨傲,很容易引得唐軍和苑君璋舊部之間的摩擦,這就需要一個能起到緩衝作用的角色。
席多文吏出身,手無兵權,但在將校中很有影響力,正適合這個位置,而且今日第一個赴宴,說明隻要不是在瀕臨城破之時,理應不會有異心。
若是突厥大舉來犯,馬邑堅守多日,如高滿政一般盼不到援軍……李善也不指望守將能視死如歸,或許劉世讓能,但其他人就難說了。
千古艱難唯一死啊。
“三郎今日之勇武,之決斷,令人擊節而讚。”李善最後看向張仲堅,“升司兵參軍,許你在軍中挑選武卒,以五百為限。”
“五日內成軍,隨某迴返代州。”
何流、牛斌都目光閃爍,他們都知道張仲堅在中下層士卒中有著不凡的影響力,人脈也非常廣,今日生擒何小董的時候,數百士卒退讓就是明證。
苑君璋最精銳的三千騎兵就在他們倆手中,實在不希望再被張仲堅過一手。
“謝殿下。”張仲堅出列行禮。
以今日之事來看,張仲堅心誌、手段、勇武不讓蘇定方,就是不知道軍事才能如何,李善有點後悔,這樣的人物留給李靖……先帶一段再看看吧。
李善很確定,在將來,自己肯定是要和突厥再做一場的……滅東突厥,這樣留名青史的戰事,如何能不刻下自己這個穿越者的名字呢?
但實際領軍,實在不是李善所長,蘇定方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了,而王君昊做個親衛頭領還行,行軍作戰非其所長,張仲堅倒是能派的上用場。
坐在一旁一直沒機會開口的秦武通、劉世讓、薛萬徹就這麽看著李善將諸將一一安置妥當。
薛萬徹畢竟任職代州總管府,隻在心裏想著此次馬邑之行的變故,想著勇武不遜己身的張仲堅,想著李善還真是名不虛傳。
而秦武通、劉世讓都駐守馬邑,卻在心中盤算,杜士遠、郭子恆都任職忻州,隻可能帶走不多的親衛,加起來也不過百多人,再加上牛斌、何流中一人率一千騎兵移駐代州,還有遣散的青壯,還有許張仲堅成軍,馬邑守軍中,唐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接下來的事順利的話,唐軍就能在短時間內牢牢的掌控住馬邑。
掌控住馬邑,意味著太多的東西,意味著唐軍在塞外紮下了一顆讓突厥非常難受的釘子,突厥大軍將不能再想前些年一樣,能肆無忌憚的劫掠代州,唐軍也能順利的將戰線推到雁門關之外。
總的來說,李善在半年內,先逼降苑君璋,後引發突厥內亂,百般籌謀,終於順利的拿下了馬邑,但他的目的不僅如此。
兩日後,郭子恆、杜士遠交出兵權,士卒或遣散,或往代州由張公瑾接手,準備在五台縣行軍屯。
三日後,牛斌率一千騎兵入雁門關,代州軍實際的主將蘇定方親自出迎,將其安置在崞縣南側。
被李善授予騎兵副總管的牛斌很主動,也很自覺的半繳兵權,蘇定方將這一千騎兵與自己麾下的騎兵混編後重新整軍。
五日後,李善終於在劉世讓、秦武通、席多、何流的相送中離開了馬邑,他有把握,如果今年突厥再次大舉來犯,隻要劉世讓有高滿政那樣的決心,馬邑必然不失。
將這顆釘子死死的紮在塞外,這是李善穿越以來最為主動做的一件事……或許這能夠改變將來唐朝和突厥的軍事局勢,他猜測,這一世,應該不會再有渭水之盟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