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這個夜晚,沉默的坐在書房內的裴世矩也有些心不在焉,等了很久很久,一直等到消息傳來,才發出一聲若有若無的歎息。
軍器監丞李思誠上書彈劾太子,後麵應該是東宮的手筆,八成是太子企圖借此確認陛下會不會很快對長林軍動手,不過李思誠本人應該不是東宮的人。
裴世矩心想,太子雖然有些蠢,但坐鎮東宮近十年,就是頭豬也能培養出些勢力來了,這也是去年天台山一戰之後,陛下沒有貿然易儲的主要原因。
太子還在想著如何選擇準確的時機呢……裴世矩冷哼了聲,其實就如今的局勢而言,已經陷入死局,秦王入軍,就穩操勝券,他日迴京,必然是攜大軍而返,難道太子還有可乘之機?
李懷仁倒是有手段,有謀略,居然將秦王送入軍中,讓自己無計可施,但裴世矩準備數年,怎麽可能一點後手都沒有呢?
早就選好的棋子也不是一兩個,根據局勢變化的不同,裴世矩會選擇啟用,雖然風險很大,但也是無奈之舉,到如今這個地步,誰都無法罷手,誰都不可能停下腳步了。
當然了,裴世矩心裏有數,隴右道那邊很快就會生變,隻是太子不知情罷了,想到這兒,裴世矩忍不住又想起了那位魏嗣王。
可能隻有李懷仁非常確定,隴右道一定會生變……至今裴世矩都不知道對方是怎麽會懷疑到隴右道的,即使河東戰局急轉直下,那個青年都沒有改變他的想法。
到如今,裴世矩已經不太清楚,自己非要與對方鬥得你死我活,更多是因為雙方都不相信對方,都想握住主動權,還是因為自己對那位青年的羨慕和嫉妒了。
李懷仁被父親拋棄,而自己幼年喪父,也好不到哪兒去,同樣年少成名,同樣文章華美,以心計聞名,同樣分裂胡族而名揚天下。
但自己身世更加坎坷,而李懷仁雙十年紀就已然注定名垂青史,裴世矩心裏滋生著妒意,越是年輕,越是名重,越是嫉妒,如果我晚生數十年,當不弱於你李懷仁!
外間突然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裴世矩眉頭微蹙,側頭看去,這時候不經通傳的隻會有一個人。
片刻後,容形消瘦的裴淑英拜倒在裴世矩膝前,“父親。”
長久的沉默後,裴世矩輕聲歎息,“不肯離開嗎?”
裴淑英臉頰上猶有清晰的淚痕,“快開始了嗎?”
父親突然決定將自己送走,如今河東有戰事,父親準備將自己送去漢中……顯然,大變就在眼前了。
迴應的隻有長久的沉默,裴淑英直起身子,“女兒不會走。”
“如今長安坊間,將魏嗣王麾下與天策府相提並論,李懷仁麾下多有英傑能士,如今局勢,怎麽可能沒有人查探裴府?”
“女兒深居府內,外人難以查探,但若是離去,必然被察覺……父親不會忘了去年廚房失火一事吧?”
“一旦女兒離開被察覺,以李懷仁之能……太子和父親真的有勝算嗎?”
裴世矩沒想到女兒想了這麽多,猶豫了半響後還是什麽都沒說,世家門閥出身,總是將傳承放在首位,但也不是說對叛國就無所謂的……若是一切順利的話,突厥飲馬渭河,說不定還會攻破長安,到時候自己無所謂,已經八十歲了,但女兒怎麽辦?
是的,裴世矩從來沒有指望長林軍或者藏在雲陽縣的數百天節軍精銳能攻破日月潭,首先太子就不可能同意,有限的兵力不能用在這種地方。
其次也未必能攻破,在天台山、仁智宮兩戰後,魏嗣王親衛隱隱與天策府的玄甲兵相提並論,拖得時間長了,搞不好李懷仁還能反敗為勝,而且如今日月潭已經是風雨不透了,李懷仁應該做好了準備。
裴世矩做了兩手準備,首先是東宮發動的時候,召李懷仁入宮覲見,引入太極殿內伏殺,畢竟如王君昊那樣的親衛都不能入皇城,隻能在朱雀門外等候,雖然李世民將曲四郎塞入了北衙禁軍,但太子那邊已經有了製衡禁軍的手段……隻是不知道細節,似乎太子信心十足。
其次就是突厥,裴世矩指望的是恨李懷仁入骨的阿史那·社爾。
如果不能成功伏殺李善,不太好說太子最終是能成功還是失敗,但以如今的河東戰局的現狀,以如今京兆內隻有數千兵力的現況,隻要突厥能擊破淮安王李神通,有很大的可能殺入京兆,李孟嚐再如何能戰,畢竟手中兵力不足。
同樣的,你李懷仁再如何善戰,總不能變出一支大軍吧?
到時候被突厥生擒,阿史那·社爾要麽把你大卸八塊,要麽把你五馬分屍!
“父親,李懷仁其人,雖睚眥必報,但不會肆意殺戮。”裴淑英還在情真意切的勸說:“他盯著的可能是太子,可能是父親,可能是李德武,甚至可能會斬草除根,但不會對女兒動手。”
裴世矩被女兒的話堵得胸悶,總不會說我叛國了,我引狼入室了,我盼著突厥攻破長安,所以才要將你送走……這麽大把年紀了,這麽不要臉的話,實在是說不出口啊。
到最後,裴世矩隻能無奈的胡亂點頭答應女兒的懇求,事情未必到那一步,如果能順利的伏殺李善,再解決掉秦王,以陛下的名義急調李藥師率軍南下,說不定能擋得住突厥呢。
再不濟,送上李善的人頭,再奉送土地、財物、糧草,想必突厥也未必非要攻破長安不可……反正大唐已經低頭了嘛。
就算事不可為,還能遷都撤往漢中,自己就算跑不掉,但裴寂才五十出頭,還能騎馬疾馳,帶上裴淑英,生存的幾率也不小。
裴世矩在心裏發狠,最好是能伏殺李善!
自己已經做了那麽長時間的準備,已經布置萬全,太子也已經做了手腳,不相信李善還能像以前一樣,還能絕境逢生,還能死中求活!
軍器監丞李思誠上書彈劾太子,後麵應該是東宮的手筆,八成是太子企圖借此確認陛下會不會很快對長林軍動手,不過李思誠本人應該不是東宮的人。
裴世矩心想,太子雖然有些蠢,但坐鎮東宮近十年,就是頭豬也能培養出些勢力來了,這也是去年天台山一戰之後,陛下沒有貿然易儲的主要原因。
太子還在想著如何選擇準確的時機呢……裴世矩冷哼了聲,其實就如今的局勢而言,已經陷入死局,秦王入軍,就穩操勝券,他日迴京,必然是攜大軍而返,難道太子還有可乘之機?
李懷仁倒是有手段,有謀略,居然將秦王送入軍中,讓自己無計可施,但裴世矩準備數年,怎麽可能一點後手都沒有呢?
早就選好的棋子也不是一兩個,根據局勢變化的不同,裴世矩會選擇啟用,雖然風險很大,但也是無奈之舉,到如今這個地步,誰都無法罷手,誰都不可能停下腳步了。
當然了,裴世矩心裏有數,隴右道那邊很快就會生變,隻是太子不知情罷了,想到這兒,裴世矩忍不住又想起了那位魏嗣王。
可能隻有李懷仁非常確定,隴右道一定會生變……至今裴世矩都不知道對方是怎麽會懷疑到隴右道的,即使河東戰局急轉直下,那個青年都沒有改變他的想法。
到如今,裴世矩已經不太清楚,自己非要與對方鬥得你死我活,更多是因為雙方都不相信對方,都想握住主動權,還是因為自己對那位青年的羨慕和嫉妒了。
李懷仁被父親拋棄,而自己幼年喪父,也好不到哪兒去,同樣年少成名,同樣文章華美,以心計聞名,同樣分裂胡族而名揚天下。
但自己身世更加坎坷,而李懷仁雙十年紀就已然注定名垂青史,裴世矩心裏滋生著妒意,越是年輕,越是名重,越是嫉妒,如果我晚生數十年,當不弱於你李懷仁!
外間突然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裴世矩眉頭微蹙,側頭看去,這時候不經通傳的隻會有一個人。
片刻後,容形消瘦的裴淑英拜倒在裴世矩膝前,“父親。”
長久的沉默後,裴世矩輕聲歎息,“不肯離開嗎?”
裴淑英臉頰上猶有清晰的淚痕,“快開始了嗎?”
父親突然決定將自己送走,如今河東有戰事,父親準備將自己送去漢中……顯然,大變就在眼前了。
迴應的隻有長久的沉默,裴淑英直起身子,“女兒不會走。”
“如今長安坊間,將魏嗣王麾下與天策府相提並論,李懷仁麾下多有英傑能士,如今局勢,怎麽可能沒有人查探裴府?”
“女兒深居府內,外人難以查探,但若是離去,必然被察覺……父親不會忘了去年廚房失火一事吧?”
“一旦女兒離開被察覺,以李懷仁之能……太子和父親真的有勝算嗎?”
裴世矩沒想到女兒想了這麽多,猶豫了半響後還是什麽都沒說,世家門閥出身,總是將傳承放在首位,但也不是說對叛國就無所謂的……若是一切順利的話,突厥飲馬渭河,說不定還會攻破長安,到時候自己無所謂,已經八十歲了,但女兒怎麽辦?
是的,裴世矩從來沒有指望長林軍或者藏在雲陽縣的數百天節軍精銳能攻破日月潭,首先太子就不可能同意,有限的兵力不能用在這種地方。
其次也未必能攻破,在天台山、仁智宮兩戰後,魏嗣王親衛隱隱與天策府的玄甲兵相提並論,拖得時間長了,搞不好李懷仁還能反敗為勝,而且如今日月潭已經是風雨不透了,李懷仁應該做好了準備。
裴世矩做了兩手準備,首先是東宮發動的時候,召李懷仁入宮覲見,引入太極殿內伏殺,畢竟如王君昊那樣的親衛都不能入皇城,隻能在朱雀門外等候,雖然李世民將曲四郎塞入了北衙禁軍,但太子那邊已經有了製衡禁軍的手段……隻是不知道細節,似乎太子信心十足。
其次就是突厥,裴世矩指望的是恨李懷仁入骨的阿史那·社爾。
如果不能成功伏殺李善,不太好說太子最終是能成功還是失敗,但以如今的河東戰局的現狀,以如今京兆內隻有數千兵力的現況,隻要突厥能擊破淮安王李神通,有很大的可能殺入京兆,李孟嚐再如何能戰,畢竟手中兵力不足。
同樣的,你李懷仁再如何善戰,總不能變出一支大軍吧?
到時候被突厥生擒,阿史那·社爾要麽把你大卸八塊,要麽把你五馬分屍!
“父親,李懷仁其人,雖睚眥必報,但不會肆意殺戮。”裴淑英還在情真意切的勸說:“他盯著的可能是太子,可能是父親,可能是李德武,甚至可能會斬草除根,但不會對女兒動手。”
裴世矩被女兒的話堵得胸悶,總不會說我叛國了,我引狼入室了,我盼著突厥攻破長安,所以才要將你送走……這麽大把年紀了,這麽不要臉的話,實在是說不出口啊。
到最後,裴世矩隻能無奈的胡亂點頭答應女兒的懇求,事情未必到那一步,如果能順利的伏殺李善,再解決掉秦王,以陛下的名義急調李藥師率軍南下,說不定能擋得住突厥呢。
再不濟,送上李善的人頭,再奉送土地、財物、糧草,想必突厥也未必非要攻破長安不可……反正大唐已經低頭了嘛。
就算事不可為,還能遷都撤往漢中,自己就算跑不掉,但裴寂才五十出頭,還能騎馬疾馳,帶上裴淑英,生存的幾率也不小。
裴世矩在心裏發狠,最好是能伏殺李善!
自己已經做了那麽長時間的準備,已經布置萬全,太子也已經做了手腳,不相信李善還能像以前一樣,還能絕境逢生,還能死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