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發生了什麽?是我看錯了嗎?”


    明明前一秒顧芳還在眾人的認知中在敗局中徒勞掙紮,為何轉眼之間這門神印秘術突然就被中途強製終止一般,是發生了超出我等認知的事情了麽?


    “莫非是這門秘術被強行用出,無法掌控,被反噬了不成?”


    有人根據當前的詭異情況提出了這一可能,強行使用禁術確實會造成反噬,不僅無法克敵,還會重創自身。


    “這也不對,若是使用禁術失敗,方才顧師弟根本就不用抵抗,光是反噬就足以讓他不戰自勝。”


    在場之人境界、修為都不會低到哪裏去,方才那一幕怎麽看也不是秘術反噬,而且金纓雖然看著有些虛弱,但明顯不是遭受反噬的樣子。


    “方才定然是發生了我們無法理解之事,可惜今日沒有長老在一旁觀戰,否則定能清楚戰局逆轉的原委和關鍵。”


    某些長老有時候也會蒞臨論道閣,觀看弟子間的戰鬥,興致來了也會在場下指點評說,每一次都會讓在場所有人受益匪淺。


    隻是這種情況非常難得,今天自然不是那種特殊的日子。


    “顧師弟,你贏了。”


    台上,金纓師姐看著掉落在顧芳腳下的玉環,內心十分苦澀。


    起初,她的勝負之心遠沒有現在這般強烈,隻是想過來瞧一瞧傳聞中的神體。隻是當時恰好沒有符合顧芳對戰的弟子,自己正合適,於是幹脆上台親身體會。


    和顧芳的相互試探中,金纓也確實領略到了神體的不凡,甚至比傳聞中更加耀眼,在同境界她遠遠不及。


    隨著戰鬥的進行,金纓自身的傲氣也被激發,能被太陰一脈的長老收為弟子,她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


    “太陰一轉,時光萬年,血洗天地。”


    這是《太陰古經》禁忌篇的一則秘術,是一種至柔的神印,擁有無可阻擋的可怕力量。


    金纓能夠接觸也是因為自身體質的原因,而她也確實將之使了出來,哪怕是利用玉環取了巧,即便這枚神印是殘缺的。


    隻是金纓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神印秘術會被顧芳擋住,還被他以莫名的方式化解,要知道這種秘術即便是她的師傅掌握的都很勉強。


    但事實如此,金纓直到今天,才深刻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差距太大了。


    她現在隻能苦中作樂安慰自己,往好的方麵想,自己已經能施展出這門半成品的秘術,這也代表自身對太陰之力的理解和感悟往前跨了一大步,這次也切身體會了神體的風采,這波不虧,不虧。


    “金師姐,承讓了。


    金師姐的秘術著實厲害,境界也極為高深,師弟我最後盡了全力這才僥幸擋住。”


    顧芳所說的句句都是實話,並沒有謙虛或者恭維的意思。


    為了應對神印秘術,顧芳無論是神力還是心神,消耗都相當巨大。


    隻是相當奇怪的是,此時此刻顧芳卻感覺自身的大腦前所未有的清醒,思維也是非常活躍,好像重新認識了世界一般。


    金纓看著顧芳說話的神態,感覺他確實沒有作假,心中也是一緩,體內神力調動,將玉環收迴體內。


    “顧師弟,這場比試我收獲不小,此間罷了,我便先行迴去了。”


    “此行也差不多該結束了,既如此,我也該迴去了。”


    顧芳看著被收迴去的玉環和金纓師姐轉身離去的背影,心中思忖道。


    ......


    坐在靜室中,顧芳返迴後沒有第一時間迴複神力或者休息,而是趁著此時異常活躍的狀態迴想著方才的戰鬥。


    “最後的那一幕有些奇怪...似乎和記憶中的某些場景有些相似...”


    “按理說,我以神力擊破對方的神印秘術,對方的玉環法器應該會被擊飛迴去,可那一幕...”


    “是動用了神靈生息術的緣故麽?”


    “本源...秘術...”


    這是...萬化聖決的原理?


    顧芳腦海靈光湧動,思維碰撞,將方才的一切重組,聯係起來,想到了後世的萬化聖決。


    萬化聖決,這是一種後世狠人大帝開創的神奇的秘術,可謂世間無雙。這門秘術可將一切神奇化為腐朽,化盡天下秘法。


    萬化聖決所表現出的效果和方才那一幕何其相似。


    顧芳能施展出那般效果可謂是手段盡出,神靈生息術引動秘術的本源,天演神術推演一切,《少陰經》和諸多典籍作為薪柴,這才將對方的殘缺秘術堪堪化去,可以說是機緣巧合。


    顧芳若無關於萬化聖決的相關描述,即便是僥幸打出這一幕也決計不會拓展開,將之衍化出來。


    思及此處,顧芳的思維再度發散,想到了今日幾場對戰中的一些場景,想到化龍劫的那一幕幕,還有陰陽混洞的頻率振幅,想到更多的東西。


    這一場思維風暴雖然發散地極為寬廣,但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顧芳所學所知的知識是有限的,他的心理年齡也不小,思維已經大都固定,目前的境界也是處於化龍秘境,所觸探到的不會很大。


    不過這一場思維風暴給顧芳造成的影響卻極為深刻,現在所思所想有朝一日或許可能化為現實。


    活躍的思維終歸會沉澱,顧芳的狀態也迴到了正常的水平。精力消耗巨大的他隻感覺疲憊感如潮水般湧來,顧芳拖著沉重的身軀啟動了房間內的陣法,布置好一切後,便陷入了帶著芳香馥鬱的寧靜黑暗中。


    ......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蘇醒過來的顧芳隻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能最貼切地形容他現在的狀態,莫過於這句話了。


    顧芳起身自視,除了精神飽滿、容光煥發外,體內的神力汩汩流淌,此前或大或小的明傷暗傷都消失不見。


    “可惜,沒有覺醒出神王再生術,否則即便受了再重的傷勢都能恢複到巔峰。”


    顧芳在昏睡前激活了法陣,耗費無數源石孕養身體,這才將傷勢盡數修複,神力也補充圓滿。


    至於精神方麵,也是點燃了足量的安魂檀香的緣故。


    沒有相應的秘法,就用資源堆積出相同的效果,好在這些資源並不會憑空流失,它們潛藏在顧芳的體內,日後尋到時機便可激發出來。


    “這也是我得隴望蜀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神經生息術比那些神體秘術更強。”


    背後的脊椎大龍一節節綻放著金光,恍惚間,金光顫動不止,整條脊柱化成龍形緩緩遊動,而後潛入身體中消失不見。


    此可謂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顧芳的氣息在這一刻也變得若隱若無,氣脈綿長。


    化龍第三變的大門自然洞開,一路再無半點阻礙。


    ......


    無盡的雷光中,顧芳盤坐在天空下,雷火交擊,電閃雷鳴,一道道足以開山裂石的劫光閃現。


    七寶妙樹立於雷海之下,沐浴著雷電的洗禮,雷劫在它身上留下了一道道或深或淺的痕跡,這是天地偉力留下的道痕,也是道與理的顯現。


    一株建木在顧芳的身後張開,巨大的樹冠以他為中心將之牢牢護住。天雷的每一次劈打經過建木的阻隔後,才落在顧芳的身上,雖然依舊讓顧芳皮開肉綻、斷筋碎骨。


    一道靈動的五彩雲焰在顧芳身邊不住地躍動,每當九天之上的神雷沿著不規則的軌跡落下來時,這道火焰便會出現在雷電的路線前方,和劫雷碰撞,要燒穿神雷。


    顧芳體內的神力無時無刻不在傾瀉而出,好在神靈生息術不斷汲取著天雷精氣,補充自身。


    顧芳雙眸中光與影交錯,捕捉著天雷的軌跡和構成,五色雲焰試圖破滅劫雷的核心,但收效甚微,百次中都難以保證成功一次。


    但顧芳沒有放棄,他已成功湮滅過劫雷幾次,雖然是屬於誤打誤撞,但這正證明了大體方向是對的。


    無數的劫雷透過重重阻攔打在顧芳的身上,顧芳的脊椎大龍全力張開,苦海、道宮、四極一重重秘境疊加,將身軀的架構穩住。


    雷電在顧芳的皮囊之中肆虐,這是顧芳刻意放任的結果。長發焦毀,全身潰爛,鮮血被天雷烤幹,這樣的傷勢看上去極為嚴重。


    但是顧芳仍然按捺不動,他一直都沒能感應到體內神血的存在,它潛藏得太深了,這一次就要借助外力激活它。


    終於,在雷海中承受了不知道多少道天雷之後,顧芳的身體一絲絲奇異的力量湧出,在焦枯的血肉中誕生了新生的血液。


    積少成多,散發著神光的血液匯聚成一條潺潺流動的小溪。


    神血所過之處開始煥發生機,焦黑的表麵下鮮紅的血肉蠕動著,不停地衍生與交織,每一處傷口都傳來萬分穌癢的感覺,白嫩的肌膚最終破開外麵的死皮。


    埋藏在神體最深處的神血終於顯現,在體內緩緩流淌。


    顧芳終於放開了壓抑著的本能,被神靈生息術聚合的本源盡數融入神體,早已準備好的丹藥也開始服食。


    他知道,目前的雷劫還未停止,雖然神血激發後能夠大幅度抵抗劫雷,但神血終究是有限度的,現在的複蘇是激發了此前積累的力量,盈不可久。


    隨著顧芳的全力以赴,他的傷勢以一種驚人的速度開始愈合,體內的神血在那些本源聚攏下趨於平靜。這不是沉寂,而是在孕養,在醞釀。


    顧芳站起身子,身軀筆直衝天,如同頂天立地,太陽真訣不斷打出,陰陽混洞也在形成,他在幹擾這肆無忌憚的天劫。


    雷電從九天之上落下,蜿蜒交錯後,直直劈在了顧芳單薄的身上,但此時卻再也不會對他造成之前那般嚴重的傷勢。


    火光閃耀,建木搖落,陰陽失衡,在這種人為塑造的環境中,九天神雷時而被擋在外麵,時而中途被掐去了存在。


    每一次出手,截斷天劫的成功率呈直線上升,直到某個界點。


    顧芳的視線不再緊緊盯住陡然生出的雷霆,而是在觀察這天劫中變化的氣機。


    雷霆者,陰陽之樞機也。天地之雷霆生的成變化便是陰陽相博的外顯。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地萬物都在陰陽造化之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者。


    雖然沒有道音和鳴,禪聲傳頌,但顧芳確實是在觀察著天地至理。雖然沒有接觸以太陰之力為根本的《太陰古經》,但顧芳卻可以單純以《太陽古經》的太陽之力來體會天地之造化的奇妙。


    這一刻,他從中所看到的雖然並未給他帶來直接的增幅或者修為上的增益,但卻化作了深藏的底蘊,以期某一天的最終爆發。


    ......


    最終顧芳還是渡過了威力絕倫的天劫。


    小境界的天劫對日益成長的顧芳具有一定的威脅,但更多的卻是一種洗禮。


    渡過天劫之後,顧芳偶爾會去一次論道台,有時候不上台,隻是觀戰,當然去的更多的地方則是書閣。


    此時顧芳的境界已經是化龍秘境第三重,對於修行的理解自然與開始之時不同,所閱讀的書籍再一次拓展,一些修行的筆記和心得,某些前輩的自創秘法,更多的還是諸多前輩對於兩大古皇經文的理解和釋義。


    一番看下來,即便是顧芳沒有修行《太陰古經》,他對於太陰之力的理解已是達到了一定的境界,這倒是一件怪事。


    除此之外,除了閉關耽誤之外,每一年的萬相秘境顧芳也都會進入其中“刷怪獲取經驗”。


    ...


    時光輪轉,不知不覺間竟是三年時間過去。


    原本來到祖地還是頑童的顧芳此時已經長大成人,作為修行中人的顧芳經過歲月和修行的雕琢,自然不會醜到哪裏去,身材挺拔,長發過肩,帶著幾分儒雅和出塵之氣。


    如今的他已經達到了化龍秘境大圓滿。


    三年的修持,在有著上品龍髓和秘境感悟的幫助下,如果沒有遇到瓶頸,都算修行速度慢了。


    自四極秘境後,光憑借資源堆積無法增進修為,這句話存在一定的謬誤。


    世界很大,連可以幫助證道的合道花都存於世上,還有什麽不可能的。


    在化龍秘境,龍髓中蘊含的法則碎片能夠極大地推動修為增長。據說上品龍髓之上還有品質更加高級的龍髓,譬如夢幻級龍髓這種。而今在太古時代,後世的天材地寶在當世要多得多,加上紫微的天地壓製遠沒有後世的北鬥葬帝星那般嚴重,關鍵還是在與修士個人的瓶頸,因此三年時間隻能算是中規中矩了。


    化龍九變,顧芳的化龍秘境修行不僅僅是依照著《太陽古經》的所描繪的那般,而是一直為主體,融入了記憶中種種龍形的姿態。


    易有言: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普施也;龍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亢龍有悔,盈不可久;群龍無首,天下大吉。


    《易》所言為龍,實則言道,言人,其精髓乃“元亨利貞”。


    雖然這是來自於《易》,但念及《道德經》與《道經》的聯係,還有“道”與“理”是萬物共通之所在,顧芳也從其中明悟良多。他也將其中所得的道理和變化都化為自己的龍形,所得的龍形並非求真龍,而是求超脫。


    期間,顧芳也曾求道於各位大長老,許多長老或許不認同顧芳的理解,但他們也不會橫加幹涉,反而會給予指點。


    如此這般,顧芳這才在今日九變圓滿。


    古籍中有記載,龍躍而起,九變望仙,會看到仙門等奇異景象,有種種玄秘莫測之事,有時甚至可乘龍遨遊太虛之外。


    究竟記載是否為真,顧芳也無從得知,但他個人卻是沒有遇上這般異象。


    他隻感覺自己的大龍無變無化,深埋在秘境深處,隻露出一角,浩浩蕩蕩,不知通往何處。或許繼續修行下去可以走得更遠,一步一步地真得九變化為九天神龍也說不定,或許這就是單一秘境修行之路。


    隻是當顧芳冥冥中感應到仙台時,他就決定踏過大龍,步入仙台。他已經在祖地中待得夠久了,以他的情況怕是突破了仙三斬道都很難出去,不如說到了神王境界反而更難了。


    顧芳當然不想局限在祖地之中,雖然這裏供他修煉的資源絕對不會缺少多少,但是豈有養在樊籠中的雄鷹?他已然決定突破仙台之後就申請外出,如果不出意外,他的戰力應該是夠了。


    仙台秘境,踏過之後,便是仙凡之隔,一步登天。


    化龍大圓滿,龍騰躍仙台。


    對於顧芳來說,仙台秘境其實已經在腳下。苦海、道宮、四極、化龍,四大秘境一步一步,貫通全身,剩下的便隻有仙台秘境。


    不需要一步步往上,也不需要躍龍門,仙台秘境就在腳下。跨過去,就是前路。


    轟隆隆——


    當半隻腳跨在門檻之上時,不需要靈覺感應,顧芳已經親耳聽到了天雷轟鳴之聲。


    與此同時,在雷聲響起的那一刻,祖地中諸多長老不約而同地抬起頭,透過重重大陣看到了在天上明滅難定的雷劫,由於大陣的保護,仙台劫雖然可怕,卻始終難以凝聚。


    “看來少年神體終於要突破了!”


    這幾年,顧芳經常找長老求教,除了閉了死關以外的長老都很清楚地知道顧芳的修為進境,算算時間,正好是這位後起之秀一路高歌猛進、進入仙台秘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遮天之在太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景山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景山高並收藏遮天之在太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