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同步閱讀請訪問://


    對於徐興夏來說,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安排那些奴隸們的工作。那些奴隸們迴來以後,肯定是要生活的。要生活,就要賺錢。必須給他們安排合理的賺錢的途徑。如果沒有生活的路,天知道他們會惹出什麽事來。別李自成還沒有出現,寧夏鎮就先爆發了大規模的兵那就成笑話了。


    徐興夏安排奴隸們的生存模式,就是幹活,到農莊裏麵幹活。你不需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不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任何的其他工具,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資源,隻要你有一身的力氣,願意幹活就可以了。徐興夏名下的農莊,可以將所有的勞動力,都全部吸收進去。


    十二月的月初,管事會的所有十一個百戶,都被徐興夏召集起來,仔細的研究農莊的運行模式。對於所有的百戶而言,農莊都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徐興夏必須詳細的講解,反複的解釋,他們才能夠基本明白。不過,農莊的運行模式,其實並不複雜,隻要將基本的幾個概念清楚了,就基本可以理解了。


    所謂的農莊,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擁有比較獨立的運行係統。它擁有自己的勞動力,擁有自己的田地,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擁有自己獨立的核算方式。即使沒有外界的幫助,它也基本上可以獨立的運作。每個農莊的運行,都不會受到其他農莊的影響。


    徐興夏確定的農莊,采取的是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每個農莊的田地,大約是一萬畝左右。徐興夏目前管轄的田地,大約可以編製三百個農莊。這些農莊都是按照天幹和數字組成的編號來排序的,稱為甲字一號農莊、甲字二號農莊……乙字一號農莊、乙字二號農莊……一直到癸字三十號農莊。


    當時的生產條件,比較原始,大型的機械化農具基本沒有出現。每個勞動力耕種的田地數量,還處在比較低的水平。一般來說,按照一個人平均耕種十到二十畝地來計算,大約需要百個勞動力。三百個農莊,需要的勞動力,接近十八萬勞動力。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顯然,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


    其實,寧夏鎮這個地方,還是很適合大型的農具使用的。\寧夏平原的地形,是如此的平坦,無論多麽大型的農具,在這裏都可以投放下去。在使用大型農具以後,一個人耕種上百畝,甚至是數百畝的田地,都不在話下。隻可惜,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農具。


    本來,宋應星在他的著作《天工開物》裏麵,已經提到了多種的大型農具。這些大型農具,都是有生產的可能的,有部分大型農具還製造出了實物。比如說一次過可以開十壟土地的排犁,一次過可以耙三丈土地的複合耙,還有一次可以播種三丈土地的播種機。使用這些大型機械,生產效率比人工耕種高得多。


    隻可惜,這些農具,需要大量的資金生產,還需要廣闊的田地使用。一般的田地,根本無法體現這個大型農具的價值。偏偏當時的生產模式,還是小農經濟,一家一戶擁有的田地,其實是很少的,大型農具根本沒有必要使用,也沒有辦法投放下去。


    當時大地主的數量的確不少,他們擁有的田地,也比較多。如果投放大型農具的話,生產效率肯定是能得到提升的。但是,如果要他們自己投入資金,他們是不願意的,畢竟,這些大型農具,耗費的資金,的確不少。另外,廣大的佃戶,也反對這些大型農具投入使用。因為,一旦有了這些大家夥,他們就沒有田地耕種了。


    不是所有的科學發明,都可以順利的推廣的。宋應星提到的這些農業機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沒有人願意出錢製造,也沒有人願意使用,這讓大型機械農具顯得很尷尬。隻有在寧夏鎮,在徐興夏管轄的這個地方,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對大型農具,有迫切的希望。如果勞動力充足,估計徐興夏也不會搞集體農莊。


    其實,對於集體農莊運行的細節,裏麵可能存在什麽問題,徐興夏也是不清楚的。但是,他相信,在現有的條件下,高度集化的生產,是非常有必要的。至於具體的細節的運作模式,必須mo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的探索前進。換言之,就是在第一個農莊的基礎上,mo索經驗,總結教訓,然後逐步的推廣開去。


    根據徐興夏的提議,農莊的最高領導者,稱之為執事。執事負責管理整個農莊,是農莊的最高負責人,直接向管事會匯報。執事有三個輔助領導者,稱之為副執事,分別管理農田、畜牧、農具等方麵。執事的下麵,還有十個監工。監工的主要任務,當然是巡查監督,保證每個勞動力都不會偷懶,得過且過的日子。


    考慮到生產效率,當然不可能采取大鍋飯的平均分配方式。徐興夏采取的,是在基本保證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分等級、差異化的分配模式。簡單的說來,就是幹得好的,幹活勤奮的,任勞任怨的,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幹得不好的,偷懶的,耍滑頭的,對不起,你得到的收入,可能比其他人都要少。


    一般來說,普通的勞動力,每天的固定收入是兩斤的粗糧,每個月的基本收入大約是十斤左右。基本上可以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了。如果要養活自己的家人,就必須爭取更多的獎勵。每個月的月末,還可以獲得額外三成的獎勵。每年的年底,還可以另外獲得額外三成的獎勵。


    但是,這兩個百分之三十,不是平均發給每個人的,而是按照每個人的表現好壞,按照不同的等級發放。幹得特別好的,可能有額外百分之五十的獎勵。幹得不好的,可能隻有百分之五,甚至是沒有。至於好壞,則是通過所有的勞動力,一起投票決定。


    以一個農莊一萬畝田地來計算,每畝地的平均產量,大約是一石整個農莊的產量,大概是一百十萬斤。以農莊擁有百個勞動力計算,每年的月糧開銷,算上各種獎勵,大約是十萬斤。平均算下來,一個人一年可以獲得一千斤左右的糧食,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至於其他的一百二十萬斤,自然都是入了徐興夏的口袋,成了戰備糧了。


    老實說,這種高度集的模式,隻能在短期內運行。因為,它的分配方式,是非常極端的。幹活的人,隻能拿到田地出產的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都被徐興夏拿走了。一旦軍戶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幹一年,拿到的隻有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全部都全部落入了徐興夏的口袋。他們要是沒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沒錯,徐興夏的確是他們的恩主,是徐興夏給了他們幹活的機會,給了他們養家糊口的途徑。可是,人的**,總是無法滿足的。在養活自己以後,他們肯定還想生活得更好一些,肯定希望能夠拿到更多一些。在開始的時候,他們不敢說什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的。


    徐興夏當然也知道這樣的模式不能長久。後世的曆史發展證明,這樣的集體農莊,生命力是比較短暫的。但是,考慮到戰備的需要,必須實行這樣的方式。除了給軍戶們必要的生活物資之外,其他的所有物資,他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隻有這樣,他才能最大限度的集合所有的資源,應對隨時到來的危險。


    不過,話說迴來,每年一千斤的糧食收入,大部分的軍戶,也應該滿足了。如果沒有徐興夏,沒有白衣軍,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收入的。好像威鎮堡目前的軍戶,一個壯年勞動力,每年獲得的糧食收入,絕對是沒有一千斤的。隻要家裏有幾個勞動力在農莊做事,一年到頭下來,過上衣食無憂的殷實的日子,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大鍋飯的存在,各種各樣的刺ji製度,績效考核製度,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對於執事、副執事以及監工這三個職位來說,他們完全是看農莊的糧食產量吃飯的。套用後世的解釋,就是沒有底薪,隻有提成。幹得好,糧食產量大,或許每個人可以獲得幾千斤甚至是上萬斤的糧食收入。要是幹得不好,那對不起,說不定比一般的勞動力還不如,隻能勉強填飽肚子。


    這樣的運作模式,對於很多軍戶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以致,當徐興夏要求軍戶們積極主動的報名,擔任執事、副執事又或者是監工的時候,所有的軍戶,都全部保持了沉默。事實上,絕大部分的軍戶,都習慣了守成,習慣了幹活拿錢的方式。幹一天活,就拿一天的錢。至於幹活的效果和收獲掛鉤,就不得不有點緊張了。他們都很擔心,萬一自己做的不好,豈不是一年都白幹了?


    。.。


    起起落落,到現在穩定,而且成為目前更新最快的文字小說站!我心裏也高興!但是我感覺做網站很難,要做好就更難了,所以如果你感覺本站不錯的話,請把址://發給你的朋友或微博並添加到你的瀏覽器收藏夾,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樣我也有更多的用心,去做好他,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小說閱讀環境!當然免費第一,更新速度也要第一!謝謝大家的支持!f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殺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丁海十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丁海十三郎並收藏錦衣殺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