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簪村村民的習俗中,“動土”是一件大事。
以往動土,都是修建房屋或是壘砌院牆之類的小動,這一次鋪設自來水管道的工程,幾乎是要把家家戶戶的院子都得挖開,所以在動工之前,唐沁和鎮政府專門派人去村裏做了調研,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麽特殊的講究。
講究自然是有,但有鎮政府做動員工作,做的又是惠民利民的工程,所以大多數人家都表示一切習俗都為工程讓步,唯一的要求就是,動土的日子必須他們自己定。
對這個“合理要求”,鎮政府欣然應允。
於是村裏的幾個大家族牽頭,專門到祥雲寺請了高僧來村裏,根據各家家族不同的屬性選定黃道吉日,再報備給施工隊這邊,再由施工隊根據日期和線路敲定挖掘進度。
按照大家的約定,原本選個黃道吉日動自家的工程就算過去,但誰也沒想到王家以此為借口張羅起了家族祭祀,搞得郭家第一個不甘落後先宰了一頭豬祭天,這就使得另外幾個家族也坐不住了,總覺得要是自己家的祭祀不搞起來,就對不起家族的老祖宗。
於是村裏空前的忙活了一陣子,家家戶戶都忙著搞祭祀、參加祭祀,比過年時候都熱鬧。
白曉星帶著李教授他們吃遍了幾大家族,被巴圖戲稱為“蹭飯專業戶”。
但她這麽多頓飯也確實沒有白蹭,她不僅仔仔細細的記錄下了各類祭祀的流程,還挖掘到了許多寶貴的曆史材料,包括一些美食方麵的記錄。
之後為了趕個潮流,白曉星申請了一個公眾號,名字就叫有酒老宅。但她和正經的公眾號又不太一樣,因為更新的內容不固定、形式不固定,就連更新時間也不固定。
比如前一天一大早發布了李牧遙敲定在菜單上的一道菜,但並不會單純的介紹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而是從這道菜的名字和配料做出發點,引申出背後的故事,再順便介紹下故事背景下的古老的玉簪村。
後一天她可能就把郭家的滿鍋祭天的內容發出來了,她會在內容中闡述一頭豬的一萬種吃法,從而介紹一下郭家養的豬有多厲害,厲害到比尋常人家養出來的豬多兩根肋條骨,然後在文章的最後,貼上一小段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傳說,把這場祭渲染得極其神秘。
這些內容讓她寫得有趣又生動,盡管除了身邊的幾個人沒什麽別的關注度
,但還是吸引了一些外人。
她的朋友圈裏有當初過來做過直播的幾個小主播,其中兩個人是後來與她走的很近的顧弈和cici。
雖說顧弈在那次之後就徹底消失在了白曉星的周圍,但他也沒有刪除好友。傷養好後白曉星忙忙碌碌,估計後來也忘了這檔子事兒,於是她的公眾號內容也被他看到了。
顧弈和cici後來都轉型做了文旅美食主播,雖然四處走走轉轉,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但始終沒有再達到過那次在老街小飯館直播時的人氣,奔著那一次而來的粉絲們全都成了僵屍粉。
如今看到白曉星搞起了公眾號還轉發到朋友圈,便將內容轉載到了自己的主界麵上,這麽一來,僵屍粉們竟然神奇的活過來了,還順著賬號的源頭找到了白曉星的公眾號。
於是白曉星就不勞而獲了相當一波粉絲。
緊接著她就被鎮政府給叫去了。
鎮政府有關領導希望白曉星打開格局,把公眾號名字改一改,改一個辨識度高的,讓人一看就能知道是哪裏的名字。然後在內容發布方麵,希望她能做得規範點,定期、定時、有安排的發布。
白曉星原本是興趣使然,如今興趣變成工作任務,她就直接打了退堂鼓,表示這賬號她不要了。
這麽個態度差點兒把有關領導氣個倒仰,不得已派出於瑤過來做她的工作。
於瑤勸了半天,又迴來跟領導提條件,意思是白曉星現在更注重內容的挖掘,根本沒時間保質保量的編輯發布,如果非要逼著她繼續做,就必須給她安排助手,否則免談。
白曉星這麽說本來是想勸退的,誰知道鎮上就答應了她。人家官方都做了退步,她也沒法再得寸進尺,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鎮上給她安排的助手竟然是秦恬。
自打高寧出事之後,秦恬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不敢出現在人前,生怕被辭退,每一天老老實實上下班,再不敢起幺蛾子。
直到前段時間,她的領導王處長見她“改邪歸正”,再加上確實需要人手,才又重新啟用了她,但因為有前車之鑒,也隻是讓她做點打下手的工作,沒什麽正經事。
<a id="wzsy" href="http://m.fqxsw.org">西紅柿小說</a>
這一次安排給白曉星打下手,也是因為其他人騰不出空來,而且白曉星提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有點小孩子胡鬧的意思,所以並沒放在心上。
白曉星之前和秦恬勢同水火,根本沒有她的微信,秦恬在接到工作任務後硬著頭皮加她的好友時,也沒敢說自己是誰,就說是領導安排給她的小助理。
收到好友申請,又是打著鎮政府的旗號,白曉星不疑有他,直接把公眾號的賬號密碼丟給了她,還跟她說自己隻管提供內容,後續怎麽運營、發什麽形式的文章她一概不負責。
看到這條消息,當時秦恬的那顆心啊,就像過年一樣,差點兒樂開了花。
這麽久以來,她最盼著就是能獨自負責一攤工作,然後找到個出頭的機會。如今白曉星沒為難她,還這麽信任她把這麽一份炙手可熱的工作交給自己,她就差隔著屏幕給她磕一個了。
但人家白曉星說了,除了要內容別的事兒少找她,秦恬也不敢妄動去人家那叨擾,於是就這麽“瞞”著身份,跟她通過微信溝通。
於是協助漲粉的顧弈和cici,也自然而然的與秦恬建立了聯係。
這段期間,李牧遙也總算是把菜譜給定了下來,於是秦恬的公眾號裏多了個專欄,名叫老街小飯館。
以往動土,都是修建房屋或是壘砌院牆之類的小動,這一次鋪設自來水管道的工程,幾乎是要把家家戶戶的院子都得挖開,所以在動工之前,唐沁和鎮政府專門派人去村裏做了調研,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麽特殊的講究。
講究自然是有,但有鎮政府做動員工作,做的又是惠民利民的工程,所以大多數人家都表示一切習俗都為工程讓步,唯一的要求就是,動土的日子必須他們自己定。
對這個“合理要求”,鎮政府欣然應允。
於是村裏的幾個大家族牽頭,專門到祥雲寺請了高僧來村裏,根據各家家族不同的屬性選定黃道吉日,再報備給施工隊這邊,再由施工隊根據日期和線路敲定挖掘進度。
按照大家的約定,原本選個黃道吉日動自家的工程就算過去,但誰也沒想到王家以此為借口張羅起了家族祭祀,搞得郭家第一個不甘落後先宰了一頭豬祭天,這就使得另外幾個家族也坐不住了,總覺得要是自己家的祭祀不搞起來,就對不起家族的老祖宗。
於是村裏空前的忙活了一陣子,家家戶戶都忙著搞祭祀、參加祭祀,比過年時候都熱鬧。
白曉星帶著李教授他們吃遍了幾大家族,被巴圖戲稱為“蹭飯專業戶”。
但她這麽多頓飯也確實沒有白蹭,她不僅仔仔細細的記錄下了各類祭祀的流程,還挖掘到了許多寶貴的曆史材料,包括一些美食方麵的記錄。
之後為了趕個潮流,白曉星申請了一個公眾號,名字就叫有酒老宅。但她和正經的公眾號又不太一樣,因為更新的內容不固定、形式不固定,就連更新時間也不固定。
比如前一天一大早發布了李牧遙敲定在菜單上的一道菜,但並不會單純的介紹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而是從這道菜的名字和配料做出發點,引申出背後的故事,再順便介紹下故事背景下的古老的玉簪村。
後一天她可能就把郭家的滿鍋祭天的內容發出來了,她會在內容中闡述一頭豬的一萬種吃法,從而介紹一下郭家養的豬有多厲害,厲害到比尋常人家養出來的豬多兩根肋條骨,然後在文章的最後,貼上一小段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傳說,把這場祭渲染得極其神秘。
這些內容讓她寫得有趣又生動,盡管除了身邊的幾個人沒什麽別的關注度
,但還是吸引了一些外人。
她的朋友圈裏有當初過來做過直播的幾個小主播,其中兩個人是後來與她走的很近的顧弈和cici。
雖說顧弈在那次之後就徹底消失在了白曉星的周圍,但他也沒有刪除好友。傷養好後白曉星忙忙碌碌,估計後來也忘了這檔子事兒,於是她的公眾號內容也被他看到了。
顧弈和cici後來都轉型做了文旅美食主播,雖然四處走走轉轉,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但始終沒有再達到過那次在老街小飯館直播時的人氣,奔著那一次而來的粉絲們全都成了僵屍粉。
如今看到白曉星搞起了公眾號還轉發到朋友圈,便將內容轉載到了自己的主界麵上,這麽一來,僵屍粉們竟然神奇的活過來了,還順著賬號的源頭找到了白曉星的公眾號。
於是白曉星就不勞而獲了相當一波粉絲。
緊接著她就被鎮政府給叫去了。
鎮政府有關領導希望白曉星打開格局,把公眾號名字改一改,改一個辨識度高的,讓人一看就能知道是哪裏的名字。然後在內容發布方麵,希望她能做得規範點,定期、定時、有安排的發布。
白曉星原本是興趣使然,如今興趣變成工作任務,她就直接打了退堂鼓,表示這賬號她不要了。
這麽個態度差點兒把有關領導氣個倒仰,不得已派出於瑤過來做她的工作。
於瑤勸了半天,又迴來跟領導提條件,意思是白曉星現在更注重內容的挖掘,根本沒時間保質保量的編輯發布,如果非要逼著她繼續做,就必須給她安排助手,否則免談。
白曉星這麽說本來是想勸退的,誰知道鎮上就答應了她。人家官方都做了退步,她也沒法再得寸進尺,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鎮上給她安排的助手竟然是秦恬。
自打高寧出事之後,秦恬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不敢出現在人前,生怕被辭退,每一天老老實實上下班,再不敢起幺蛾子。
直到前段時間,她的領導王處長見她“改邪歸正”,再加上確實需要人手,才又重新啟用了她,但因為有前車之鑒,也隻是讓她做點打下手的工作,沒什麽正經事。
<a id="wzsy" href="http://m.fqxsw.org">西紅柿小說</a>
這一次安排給白曉星打下手,也是因為其他人騰不出空來,而且白曉星提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有點小孩子胡鬧的意思,所以並沒放在心上。
白曉星之前和秦恬勢同水火,根本沒有她的微信,秦恬在接到工作任務後硬著頭皮加她的好友時,也沒敢說自己是誰,就說是領導安排給她的小助理。
收到好友申請,又是打著鎮政府的旗號,白曉星不疑有他,直接把公眾號的賬號密碼丟給了她,還跟她說自己隻管提供內容,後續怎麽運營、發什麽形式的文章她一概不負責。
看到這條消息,當時秦恬的那顆心啊,就像過年一樣,差點兒樂開了花。
這麽久以來,她最盼著就是能獨自負責一攤工作,然後找到個出頭的機會。如今白曉星沒為難她,還這麽信任她把這麽一份炙手可熱的工作交給自己,她就差隔著屏幕給她磕一個了。
但人家白曉星說了,除了要內容別的事兒少找她,秦恬也不敢妄動去人家那叨擾,於是就這麽“瞞”著身份,跟她通過微信溝通。
於是協助漲粉的顧弈和cici,也自然而然的與秦恬建立了聯係。
這段期間,李牧遙也總算是把菜譜給定了下來,於是秦恬的公眾號裏多了個專欄,名叫老街小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