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風喚雨,召喚雷霆之力,可以說是張天師如今能動用的最強手段了。


    然而,這個手段卻有很大的缺陷——無法精確製導。


    說白了,張天師並不是自己利用術法創造的雷霆陰雲,他僅僅隻是在借用天象之力罷了。


    這種借用過程中,張天師隻能大致將雷雲擺在一個範圍內,卻無法控製雷雲中的雷霆會落在誰的身上。


    相當於一個大範圍的殺招。


    即便如此,這些雷雲也不可能跟李長青上輩子玩過的紅色警戒裏的閃電風暴一般,投下密集且破壞力很大的雷電。


    頂多就相當於惡劣雷雨天氣中,砸下來的閃電而已,真正造成的殺傷其實不多,但卻很容易將敵人的士氣打崩。


    康熙帝並不知道李長青身邊的係統士兵都是死忠鎖士氣的存在,此時雙方陷入消耗戰之中,如果其中一方遭到雷霆攻擊,在這個普遍迷信的時代裏,必然會引起大軍騷亂,乃至士氣滑落。


    到時候,清軍就可以憑借還沒有消磨掉的銳氣,一舉攻破唐軍陣線,將其分割包圍。


    清軍人多,唐軍人少,隻要唐軍戰線被撕開一條大口子,清軍取得勝利就隻剩下時間問題。


    並且,雷電投放到敵軍人潮中,也可以讓清軍士兵認為上天神明站在自已一方,可以大幅度提升清軍被消磨的士氣。


    因此,張天師的法術重點不在於殺敵,而在於奪勢!


    如果道家術法真能隨手招來雷霆之力滅掉一支大軍的話,道家也不至於將權力讓給世俗王朝了……


    李長青看著頭頂的陰雲越發黑沉,心情也不可避免的變得糟糕起來。


    連他這個知道底牌的人都會這般,可想而知普通的官兵遇到這種天象,會有多麽壓抑。


    這還是沒有落下雷霆的時刻!


    蒙蒙細雨開始下落,並且不斷加大,正在鏖戰的戰場上,火繩槍被颶風裹挾的雨水一掃,立馬變成了燒火棍,即便是燧發槍也受到不少影響。


    至少,在大雨天中,裝填彈藥的時候很容易導致火藥受潮失效。


    不過清軍和唐軍此時已經進入血腥的肉搏中,火槍的使用率並不高,倒是沒有太大影響到前線戰局。


    而且,日本雇傭軍所在的戰線,僅僅隻是頭頂陰雲降雨的外圍,真正被雨水澆灌的,都是位列在中軍帥旗周邊的係統士兵。


    雷雲中轟隆隆的響聲越發頻繁,仿佛在醞釀著神靈怒火。


    下方的楚清曦微微一笑,對李長青緩聲道:“時機到了。”


    李長青微微點頭,朝著身旁的令旗下達了一連串命令。


    下一刻,一股肉眼不可見的力量突然開始推動蘊含著滾滾雷聲的稠密陰雲,導致陰雲以極快的速度飄向清軍主力大陣一方,康熙帝帥旗所在的位置!


    一時間,下方的清軍官兵被澆透了衣甲,清軍中的火槍報廢近半!


    火炮也跟著啞火……


    楚清曦無法唿風喚雨,但卻可以憑借仙法推動陰雲!


    另一頭的張天師在施法過程中,突然口吐鮮血,一臉萎靡的軟倒在地,滿眼驚恐之色。


    旁邊的康熙帝看見後,更是麵色大驚,急迫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雷雲怎麽朝著我們飄過來了?!”


    “陛下,妖道李長青那麵有真正的仙人坐鎮,不是偽唐聖女那種半吊子仙人,而是正統的上古仙師!


    他剛剛破了我的術法,雷雲此時已經不受我控製了!”


    口吐鮮血的張天師,一邊盤膝坐下一邊語氣虛弱的解釋道。


    張天師境界終歸跟仙人差了一等,驟然被打斷施法,反噬非常厲害,短時間內幾乎喪失了所有道法能力。


    並且他的壽元也會折損數年之多!


    楚清曦在對清戰場上沒出過手,所以清廷這麵並不知曉李長青身邊還有楚清曦這麽一位仙人高手。


    日本雇傭軍原本搖搖欲墜的戰線,在親眼目睹雷雲朝著敵人的方向飄過去後,立刻迴複。


    就連山下亞索也滿眼精光的看著遠去的雷雲,嘴裏喃喃自語道:“天照大神保佑,萬法道祖保佑……”


    大唐帝國一直在對日本武士進行道教思想傳播,雖然時間太短沒有出現太大成效,但日本武士們已經知曉天地間有道祖的存在,並且道祖是萬法歸一之祖,名列天照大神之上……


    這可是有日本國神道教權威機構認證過的!


    如今一分為四的日本國對於唐國提出的宗教整改要求,自然不敢反駁。


    更何況,唐國隻是讓日本國的本土神道教融入道教,並沒有徹底將其抹殺。


    大唐帝國的宗教政策很簡單。


    對待地方普通信仰和宗教,采取融合策略。


    對待那些世界性大宗教,則采取打壓策略。


    而宗教寬容政策,則是過渡策略。


    楚清曦早已掐好世間,雷雲飄蕩到清軍後方時,剛好醞釀完龐大的雷霆之力,閃電終於不在雷雲中閃爍,而是間接性的朝地麵落去。


    清軍的鐵質甲胄成為吸引雷電的良好導體……


    被雷劈死的清軍士兵屈指可數,對於數以十萬計的清軍而言,這根本算不上傷害。


    然而,雷霆從天而降的偉力,卻是這些清軍官兵一輩子都見不到的恐怖景象,而且天空中雷雲和晴空一目了然,隻有自己頭上往下落閃電,這不就是自家遭到了老天爺的懲罰麽?


    愚昧無知的清軍官兵,不少人都將這一幕歸結為天譴!


    上天沒有站在清廷一方,他們必敗無疑啊!


    就在清軍軍心散亂的時候,八千名獸人步兵頂盔帶甲,舉著大斧子和盾牌,轟然衝日本雇傭軍的戰線中殺出來,狠狠的撞在清軍戰線上。


    掠奪者騎兵則從四處出擊,不斷在清軍陣型外圍獵殺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


    最可怖的秦朝陰兵也全麵出擊,他們直接越過了激戰的前線,朝著康熙帝所在的中軍殺了過去。


    在清軍士氣下滑的時候,李長青除了將近衛軍留下外,派出了手中所有的力量。


    很快,在獸人軍團的強攻下,第一個清軍萬人大陣被打垮,並形成了席卷之勢。


    興奮的日本雇傭軍則跟隨在獸人軍團後麵,湧入清軍戰線的缺口中,擴大戰果。


    痛打落水狗的順風仗,沒人不喜歡。


    康熙帝看到這一幕後,立刻派出了所有的蒙古馬隊騎兵,對獸人軍團進行側翼鑿穿。


    緊接著,大群大群的蒙古馬隊跟掠奪者騎兵狠狠撞在一起,雙方展開激烈的絞殺。


    清軍終歸人多,哪怕不斷有萬人大陣被打崩,仍然有源源不斷的預備隊頂替上去,雖說這些預備隊軍心士氣低迷,但頂一陣子還是可以的。


    不過,此時的康熙帝已經不再抱有勝利的希望了……


    他掃了眼正在緩緩消散的雷雲,以及越來越糟糕的戰局,對著心腹滿八旗大將低聲下達了新的指令。


    雷雲終歸是被道法強行聚集過來的,釋放了醞釀的雷電之力後,就進入‘衰退期’。


    原本一直沒有出現的蒙古馬隊乃至滿八旗馬隊,是用來在雷雲消失前對唐軍展開致命一擊的,現在蒙古馬隊被康熙帝當成救火隊頂了上去,滿八旗的馬隊自然也要挪作他用……


    雖說此時清軍四麵戰線一處都沒有被打破,但唐軍明顯占據了上風,雙方攻守易位,一支支清軍被調上去,然後再被一支支打散,被打散的清軍很少能被重新組織起來。


    而衝上去救火的蒙古馬隊,更是丟人現眼的被人數遠少於他們的掠奪者騎兵擋住,根本沒有插入到應有的戰鬥位置。


    康熙帝一路從漢地遷徙過來,也經曆了大小戰陣,對戰爭的態勢自然有清晰的認知。


    人數眾多的清軍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那些被調遣上去的清軍萬人軍陣,連獸人軍團一個衝鋒都扛不住!


    而被雨水澆灌過的火槍,又大半不能用,使得清軍麵對體型優勢巨大的獸人步兵,往往會被近戰碾壓。


    好在,康熙帝一直以來打仗都會做兩手準備。


    更不用說這次賭上國運的決戰了。


    康熙帝可不想死在拉合爾郊外。


    他有魄力從漢地舉族遷徙,自然不介意拋棄更多的家當跑路逃命。


    如果這次決戰順利,一直養精蓄銳的滿八旗精銳馬隊就是一錘定音的力量。


    反之,則是護送康熙帝逃出生天的清廷種子。


    滿八旗早就跟康熙帝捆綁在一起,在這個遍地都是異族的土地上,滿八旗即便對康熙帝的統治不滿也沒有其他選擇。


    漢人和蒙古人都可以投降唐國,唯獨滿人不行!


    看看在大唐帝國中生活的滿人,不光被剝奪了所有特權,還被當做唐國朝廷的官方奴隸使用。


    精壯的滿八旗全都被充入礦坑等地方,從事高危高強度的體力勞作。


    年輕漂亮的滿八旗女人,則淪為教坊司的姑娘……


    大唐帝國這麽做,一來是因為漢人反滿旗是政治正確,二來則是因為滿八旗人口不多,不用擔心會引起強烈反抗。


    漢八旗投降得到優待,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祖宗都是漢人血統,他們自己也認可自己的血統是漢人。


    蒙八旗投降不被壓迫,是因為蒙古人在漢地北方屬於主體民族,蒙古草原需要臣服的蒙古人幫著大唐帝國統禦。


    畢竟,李長青總不能讓漢人去蒙古草原遊牧放羊吧……


    同樣的道理,西域、雪域的本地人種,都得到唐國的一視同仁對待,就是因為李長青不可能把那些土地上的人都殺光。


    唯獨滿八旗對大唐帝國不是不可替代的人種!


    所以,不想一輩子當奴隸,不想自己家裏的女眷被萬人騎,滿八旗的子弟們必須硬著頭皮跟著康熙帝走到底!


    康熙帝也是深知這一點,才放心大膽的依靠滿八旗。


    康熙帝為了自己的權力不受到內部挑戰,甚至連太子都廢掉了,使得現在的大清連個法定繼承人都沒有!


    也就是說,如果康熙帝死了,勢力本就羸弱的大清立刻會陷入內部權力爭奪中。


    任何一個滿八旗的有識之士都明白,康熙帝沒了就意味著大清消亡,現在的大清根本經不起內部的權力傾軋!


    康熙帝這一招可謂是陰狠至極,完全是一副我死後管他大清洪水滔天……


    當然,康熙帝不光是用威懾手段,同時那些滿八旗跟著康熙帝卻是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所以康熙帝即便屢屢被唐軍打敗,仍然穩穩的坐在大清皇帝的寶座上。


    很快,滿八旗的精銳子弟兵全都騎乘著戰馬,簇擁著康熙帝離開戰場。


    那些道家高手也加入了逃亡隊伍。


    為了讓麾下的清軍和蒙八旗當好殿後的炮灰,康熙帝的帥旗鑾駕都沒有挪動,仍然放在中軍帥旗所在的製高點,遠遠望去仿佛康熙帝仍然在中軍指揮作戰一般。


    至於滿八旗的家眷仆從,早在開戰前就已經遷移南下了。


    拉合爾城內隻有蒙八旗的家眷仆役!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滿八旗都能跟著康熙帝跑路,那麽做太顯眼了。


    被頂在前麵的索倫人和巴爾虎人這些尖刀部隊,是不可能跟著康熙帝跑路的。


    也就是說,生女真被康熙帝當成了棄子。


    他們雖然戰鬥力強,但終歸不是滿八旗的核心集團。


    也正是這些生女真組成的滿八旗子弟奮戰在前線,才讓其他部隊一時間沒有發現滿八旗的核心騎兵集團已經跑路。


    康熙帝這次帶走的是全員騎兵,人人有馬,跑路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不過,這麽做的後果也很糟糕,從今往後大清估計隻剩下滿八旗這麽一支核心武裝了,而且還是喪失了生女真這支重要軍事支柱的滿八旗!


    好在,滿八旗如今跟著康熙帝一路從漢地逃到印度西北,早就經曆了一番優勝劣汰的磨練,跟原本京師中遛鳥滿八旗有著本質區別。


    至少,人人都能做到騎馬奔騰,騎馬衝鋒了。


    馬上騎射技術要求太高,滿八旗中掌握這份技巧的還是少數。


    但滿八旗子弟使用火器的水準大幅度提升,彌補了騎射功夫落伍的缺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清不對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吐槽是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吐槽是福並收藏這個大清不對勁最新章節